分享
2023年成长困境与精神救赎论《个人的朝圣》.docx
下载文档

ID:1730155

大小:23.15KB

页数:4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22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个人的朝圣 2023 年成 困境 精神 救赎 个人 朝圣
天道酬勤 成长困境与精神救赎——论一个人的朝圣 摘  要:一个人的朝圣是英国资深剧作家蕾秋·乔伊斯的小说处女作,二十多年编剧生涯的积淀使乔伊斯将目光对准老年人的成长困境,以期以一个人的朝圣完成精神救赎之旅。小说既有细腻、直击心灵的文字,又不乏引人入胜、层层相扣的情节,亦有洞悉成长问题的深刻主题及对存在主义哲学的独到思考,这是其畅销全球、广受推崇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成长困境;精神救赎;一个人的朝圣 作者简介:吴丽萍〔1984.2-〕,女,江苏镇江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3〕-32--02 一个人的朝圣以主人公哈罗德的出走为切入口,以断断续续闪回的方式勾勒主人公的成长困境,并探讨了老年人精神救赎与重新成长的可能性。这样的题材早在19世纪、20世纪因弗洛伊德学说带给文学的启发已多有揭示,一个人的朝圣缘何还如此成功?这无疑离不开作者独具深意的创思及其對老年人思想的独特关注,加上细腻文本下的自然之美、人文之光,使读者真切感受到当代文学写作的独特气息与女性作家特有的悲悯,并跟随主人公的朝圣之旅治愈心灵创伤、重获精神复苏的力量。 一、创伤童年:成长困境背后的深层逻辑 救赎这一概念并不局限于宗教,在个体幽暗成长的旅途何时能够遇到一束光亮,照亮其内心,使之直面真实与恐惧,继而找寻答案,这赋予救赎更丰富与深刻的内涵。在小说一个人的朝圣中,主人公哈罗德就是这样一个个体,他已经六十多岁,在酿酒厂工作四十多年后退休,整个职业生涯无升迁、无朋友,退休时甚至连欢迎会都没有。与事业上的平淡无奇相比,哈罗德的家庭生活可谓惨淡非常,他与妻子莫琳居住在乡下,感情疏离,整个家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笼罩在失去儿子的阴影中。对于老年人而言,出走的行为、激情的再度激发是加油站女孩的一番鼓励:“去接受一些你不了解的东西,去争取、去相信自可以改变一些事情。〞女孩犹如“站在一团光辉中央,好似太阳转了方向,连他的发丝皮肤都明亮了起来……〞女孩的一番话就是那束照亮哈罗德幽暗成长旅途的一束光亮,使他看到了久未见到的希冀,踏上了一个人的朝圣之旅[1]。 朝圣之途是哈罗德一个人的独角戏,虽然中间上演了众多跟随者等小插曲,但这种闹腾似乎有意提醒主人公,告诫他假设悖离“一个人〞,朝圣之旅将难以为继。此时,哈罗德尘封旧忆断断续续地闪回,将他完整的人生轨迹拼凑起来,“一个人〞的物理空间特征逐步渗入深层的心理空间。纵观哈罗德的一生,无人能走入他的内心,也鲜有亲密无间者。童年时,爱梦想、文艺青年式的母亲抛弃了父亲和他决绝出走,母亲的离开对小哈罗德而言无疑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创伤,无助与孤独在他亲近母亲旧物时生动呈现。受战争创伤及妻子离开的打击,父亲一蹶不振,终日酗酒,并走马换灯般地带不同的女人回家,且从不避开哈罗德。对于童年的哈罗德而言,母爱缺失,父爱趋近于无,那些形形色色的阿姨们也从未向他展露过一丝关爱,这导致哈罗德精神生长被迫停滞,正如文中所言:“童年的沉默其实一直跟着他,这种如影随形的沉默进入他们的房子,藏在地毯下、窗帘后、墙纸内,让人无处可逃……〞这种沉默实那么映射了哈罗德童年家庭的创伤,哪怕他早已离开,依然无处可躲,导致他在人际交往、家庭关系处理上无所适从[2]。工作上,他在酿酒厂四十余年并未交到朋友,也没有欢迎会,离开时只有一个小姑娘与他道别;家庭中,他虽深沉地爱着儿子,却难以承当精神上的引领责任,面对儿子溺水时,他因害怕承当救援失败的代价而在岸上解鞋带,看着儿子沉迷酒精毒品、一步步的堕落,他选择视而不见,甚至在面对儿子上吊自杀之时,他选择漠然以对。可以说,儿子戴维是哈罗德成长缺陷的牺牲品,父亲角色的严重缺位是儿子自杀的间接原因,而妻子亲眼目睹了这一全过程,她将儿子戴维之死归咎于哈罗德的失职,严禁他接近儿子遗体,认为他不配拥有丧子之痛。妻子莫琳终日跟虚无的儿子说话,却对真实的丈夫视而不见,夫妻关系日渐疏离。 难以摆脱的童年阴影深深根植于哈罗德的内心,成为他沉默、机械式生活的桎梏,也导致他在意识层面上无法完成身份的转变与精神的成长,因此,他对儿子戴维的爱仅仅停留在浅层次的情感输出上,难以肩负起精神引领的责任,更难以形成父子间的情感共鸣,这导致儿子与童年的哈罗德一样,成为隐性的被遗弃者。乔伊斯通过代际传递描述哈罗德的成长困境,更通过戴维酗酒吸毒、上吊自杀一步步激化父子矛盾,作为老哈罗德出走、反省自我、面对灵魂、重新成长的深层次心理动因[3]。 二、孤独朝圣:精神救赎与再成长的完成 在文学创作中,“出走大多有不得已与被迫的色彩〞,如伤逝中的子君、家重的觉慧等,多是由于无法忍受现况,将出走作为一种对现实的抗争,寻找全新的生存状态。而一个人的朝圣并非如此,主人公哈罗德的出走并非迫不得已,而是带有显著的偶然性质,他甚至从未想过要逃离当下的生活境遇,出走仅仅是加油站女孩给出的一个恰如其分的启发而已。然而,人们通常认为,行动可以克服恐惧,犹如老人与海的圣地亚哥一般,耐心等待,勇敢出海,这种带有明显偶然性质的出走,也许影射了哈罗德内心的选择,促使其无视时间与能力的限制,依靠内心信念兑现承诺,这种信仰的形成就是自我救赎的过程,从加油站出发的那一刻,哈罗德已然完成了精神救赎的一局部。而更深刻的救赎在于他对过往成长困境的正视,在朝圣之旅,面对形形色色的人,与之交流过程中,哈罗德不断忆起童年,忆起死去的儿子与疏离的妻子,他逐步看清了自身的成长缺陷,意识到该尽的责任,并将自己从过去的阴影中救赎出来,哈罗德开始接受和理解不可控的命运,原本的他面对生活的艰辛选择麻木与逃避,朝圣之旅结束后,当他最终到达奎妮病房前,他“感觉有点冷,或是累,或是什么将生命从他体内抽走了的东西……〞他害怕面对老友的死亡,害怕心中的信仰坍塌,却选择勇敢面对不可控的现实,如同朝圣之旅中面对的一切质疑与鼓舞、一切情感的起起伏伏,面对试图抚慰他的妻子,哈罗德伸出了温暖的手,他接受了好友去世的结果,接受了一切不公的命运与结果,当意识回归内心的一刻,他完成了精神救赎的仪式[4]。 孤行的朝圣之旅亦是哈罗德重新成长的旅程,在此过程中,自然之美、女性之光成为他治愈童年创伤、修复家庭关系、复苏精神情感的巨大助力。哈罗德极少旅行,家里、车上、酒厂三点一线的生活常态令他总是行色匆匆,忽略了沿途的风景。而在一个人的朝圣之旅中,哈罗德终于领略了自然的美好灵动,无论是“夕阳滑落达特姆尔高原,天空布满红褐色的晚霞,山岭镀上一层不透明的蓝色,山坡吃草的牛群在减弱的日光下微微闪现柔粉色〞,还是“嫩绿的杨柳随风微摆,第一批马铃薯芽微微冒头,低矮的醋栗丛布满细小的花苞,犹如莫琳带过的耳环……〞与自然的亲近使他感到生命无与伦比的鲜活与灵动,也使他的内心愈发的安然与平静,自然的美投射着哈罗德的内心,成为他治愈心灵、获取精神救赎的重要助力。除了大自然,女性在这部小说中也被赋予特殊使命,持续不断地以温情召唤哈罗德的内心。奎琳是哈罗德工作中唯一的朋友,面对老板贾斯汀的狂傲无礼与压迫,奎妮或是从哈罗德那毫无杂质的善良眼神中感到了某种力量,使她冲破了多年的隐忍,战栗着向一直以来轻视、侮辱自己的老板宣战,在替哈罗德背完黑锅后,奎琳以辞职收场,但她并未被放弃、被忘记,多年后在病床前写下给哈罗德的信后,哈罗德做出了同样的回应,用漫长而又短暫的朝圣之旅回复这封迟来的问候,这种坚决的友谊始终支持着彼此,让他们在残酷而陌生的世界依然怀揣希望,纵然被生活蹂躏的千疮百孔,仍然相信美好的存在;面对奎琳的信,哈罗德从最初回信时的无话可说,到路过一个又一个邮箱时的纠结,表现了他努力寻找抚慰病危友人的适宜方式,却又显得力不从心,接着,乔伊斯又派加油站女孩肩负起指点迷津的天使角色,她告诉哈罗德要有信念,要相信那个人能好起来。加油站女孩的人性之光坚决了哈罗德的信仰,成为他出走的动因;朝圣旅途上来自斯洛伐克的女医生玛蒂娜,女性的亲和、修养与细致周到的救助成为哈罗德再成长的巨大助力;而母亲、妻子莫琳虽然充当着消灭性的角色,却犹如命运起伏的生存图景,成为哈罗德挣扎、辗转、反省、权衡、不屈的力量,最终通过跋涉完成对自我、对生活、对生命本质的敬意[5]。 三、结语 综上,一个人的朝圣这部打动万千读者的小说并非一味阐释成长的困境,而是从独特的视角探索困境突围与精神救赎之路,无论这一次成长来得多晚,对于个体的价值与意义都是巨大的。作者乔伊斯以张弛有度、恰如其分的表达演绎了主人公哈罗德对成长执着的信念及对人性的守候,呈现了老人再成长与自我救赎的全过程,无论是老人哈罗德一个人的朝圣,还是莫琳心灵上的远征,均融入平淡的生活描写中,却又不失启发意义,男女主人公截然不同的两条救赎之路终殊途同归,成为极少数直击心灵的佳作,在如今这个鱼龙混杂、沙石俱下的时代,一个人的朝圣无疑独具价值,具有无限探讨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宫玉波,马歆墨.隐秘界限的不可知——一个人的朝圣中的存在主义[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06〕:53-57. [2]李巍.一个人的朝圣:单独行走背后的深层逻辑[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 10〔01〕:32-36+49. [3]黄磊.一个人的朝圣:行走与等待的双重救赎[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23,33〔08〕:9-10. [4]李丹.精神信念的朝圣之旅——评蕾秋·乔伊斯一个人的朝圣[J].出版广角,2023〔14〕: 86-88. [5]陈少华.一个人的朝圣:再成长的困境与可能[J].文艺争鸣,2023〔10〕:165-170.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