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农村
综合
改革
实践
成效
关于农村综合改革的实践与成效
农村综合改革是农村税费改革进入取消农业税的新阶段,中央为稳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体制机制保障和动力源泉所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改革的主要内容是推进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XX县区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稳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改革的目标是调整农村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不适应生产力开展的某些环节和方面,逐步建立精干高效的农村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制度,以及农民增收减负的长效机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开展。
xx市作为全省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市,全市从2023年8月开始启动三项改革。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通过周密安排部署,精心组织实施,各项改革稳步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
——乡镇机构改革实现预期目标。xx市乡镇机构改革从2023年下半年开始安排部署,经过考察学习、调查研究、征求意见、制定报批方案、先行试点、全面推开、检查验收等各个环节,于2023年3月底结束。改革后,乡镇机构运行平稳,乡镇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一是科学界定了乡镇职能。将宣传落实政策、促进经济开展、加强社会管理、提供公共效劳、维护社会稳定等五项职能作为新时期乡镇的根本职能,通过明确乡镇政府的事权范围,理顺县乡、乡村关系,使乡镇政府行政效率明显提高,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加快。二是合理标准了机构设置。全市乡镇机关和事业单位统一设置“三办一所四站〞,乡镇机构由改革前的2297个精简为1915个,精简率16%;乡镇编制由改革前的12505名精简为2023051名,精简率19%;乡镇工作人员由改革前的13127名精简为8873名,精简率到达32.4%。从长远的观点看,乡镇财政供养人员盲目增长可望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三是优化了乡镇人员结构。改革后,全市乡镇领导职数共精简470名,精简率28%;乡镇领导班子职数配备为5-7名,80%乡镇至少有一名女性领导;乡镇领导平均年龄由原来的37.8岁下降为36.1岁,乡镇干部平均年龄由原来的37.3岁下降为34.7岁;乡镇干部各层次学历结构有了一定提高。乡镇干部队伍正逐步向合理化、年轻化、知识化迈进。四是妥善安置了充裕人员。采用“拆庙养和尚〞的方法,通过到村任职、自主创业、从事主导产业、提前离退、离职学习、辞去公职、直接进入农村工作效劳中心等多种分流途径,全市共分流4290名。分流人员绝大多数能够理解和支持改革,在开展农村主导产业方面劲头很足。五是逐步健全了管理制度。各乡镇在修订完善原有制度的根底上,对照新的职责任务,建立健全了考核评价、社会保障及控制乡镇机构编制和人员增长等一系列长效机制,科学细化了乡镇机构职能和干部岗位职责,明确了乡镇干部的具体事权范围和工作职责,使政府工作效率得到提高。
——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全面落实。2023年以来,xx市各级以贯彻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为核心,切实完善和建立起政府投入办学、各级责任明确、财政分级负担、经费稳定增长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现了“减轻农民负担,促进教育开展〞的目标。全市“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体制逐步健全完善,农村中小学的管理权限、教师的编制和工资上划县级统一管理,县级政府积极承担起对农村教育开展的主要责任,各级政府的财政投入成为保障农村教育开展的主渠道,不断加大财政投入,确保了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和学校的正常运转,推动了农村根底教育事业健康可持续开展;农村中小学校教育经费管理工作全面加强,“预算到校、拨款到校、核算到校、监管到校〞的管理模式切实建立并不断完善,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全面实施,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初步建立,“两免一补〞政策落实到位,惠泽全市80万农村中小学生,平均每个小学生年减22023元、初中生年减免280元;农村中小学校布局调整稳步推进,各县区制定了科学合理、符合实际和教育中长期开展需求的布局调整方案,实施工作进一步加强;城乡教师补充机制切实建立,教师交流力度进一步加大;教育资金监督检查工作不断加强,市县两级坚持每年春、秋季开学后对教育经费落实和收费政策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各级财政部门不断完善公用经费和专户资金管理方法,有效促进了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
——“乡财乡用县监管〞全面平稳运行。xx市于2023年元月起,在全市1区9县200个乡镇实行了以“预算共编、账户统设、资金统调、集中收付、采购统办、票据统管、〞为主要内容的“乡财乡用县监管〞改革。从运行效果看,加强了乡镇财政收支的监督管理,标准了乡镇财政的收支行为,强化了乡镇依法组织收入、合理安排支出,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进而维持乡镇的正常运转,使乡镇财政初步实现了良性运转。一是切实调整了乡镇财政职能,将乡镇财政所职能定位为“九大职能〞,通过积极落实,推动了基层财政职能的转变和工作机制的创新,增强基层财关于农村综合改革的实践与成效第2页
政效劳“三农〞的功能,使基层财政从“征收型〞向“效劳型、监管型〞转变,在转变中提升财政管理水平。二是标准了乡镇财政支出管理,各乡镇都成立了3-5人的民主理财小组,对单位发生的各项财务事项参与审核与监督,实现了资金管理上的阳光操作。三是增强了财政宏观调控能力,尤其是实行预算共编、资金统调和乡镇会计集中核算,有利于县级财政加强资金调度,有效地集中财政间歇资金,用于解决可能出现的乡镇资金紧张,表达了保工资、保运转、保稳定的指导思想。四是堵住了乡镇财政管理漏洞,通过加强乡镇人员、编制、帐户、票据、财务等方面的管理,根本实现了“四个管住〞,即:管住乡镇乱收费、乱花钱、乱进人、乱举债。五是调动了乡镇开展的积极性,通过体制调整、利益驱动、奖惩鼓励等措施,激活了乡镇开展,调动了乡镇做大财政经济“蛋糕〞的积极性,促进了地方财政收入稳定增长,使县乡财政实力逐步增强。
——村级财务管理逐步进入标准。全市全面实行了“村财村用乡代管〞。对村级资金、资产、债权债务实行“专户管理、分村核算〞的管理方式,由乡镇农村财务效劳中心集中核算管理。近年来,通过不断完善,村级财务管理逐步标准,民主理财制度全面推开,村级运转水平逐步提高,监督管理机制切实建立,村级运转财政补助资金使用管理标准。一是资金安排分配到位。省财政从2023年开始连续3年提高村级组织运转财政补助标准,市财政足额拨付到县区,县区财政按核定标准预算到村,资金拨付到乡镇“村级资金专户〞管理,专款专用。二是资金使用管理标准。各县区制定了村级组织运转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方法,对村组干部报酬、办公经费和报刊费,实行指标控制、定额管理、集中支付,优先保证村组干部报酬发放,并对村组干部实行“根底工资+奖励工资〞的考核方法,把奖励工资与农村产业开展等结合起来进行考核,既调动了村干部的积极性,又解决了村干部报酬偏低的问题。三是县区投入逐步增加。各县区在保证省定标准的前提下,程度不同地增加了对村级运转的财力补助,一些乡镇还从公用经费中挤出资金贴补村级运转,全市村级运转艰难的状况逐步出现好转。四是监管机制切实建立。各县区将村级资金纳入财政监督、审计监督、人大监督的重要内容,积极推行对乡镇领导、村干部任期及离任审计制度;县乡两级财政部门都成立有相对应的村级运转财政补助资金预算、拨付、核算、审核、监督为一体的管理机构,落实有专人管理;乡村两级积极推行了民主理财和财务公开制度,提高了资金使用管理透明度。基于以上措施的落实,根本保证了村级组织的正常运转。
——化解乡村债务工作初见成效。我市各级认真贯彻执行中、省关于制止和化解乡村债务各项政策规定,牢固树立“还债就也是政绩〞的理念,在全市建立起以“核实底数,控制增量,消化存量,目标考核〞为主要内容的控制和化解乡村债务的鼓励考核机制。一是锁定债务底数。县乡分别成立债务清理核实工作机构,对2023年以前乡村两级债权债务进行逐一审核,逐笔认定,挤掉水分,锁定底数,建立乡村两级债务台账,按照“化解一笔,销账一笔〞的要求,实行动态管理。二是量化目标任务。各县区根据锁定的负债总量,结合乡镇实际,按照经济开展水平区别对待,分年度确定债务消化任务,促进乡镇逐步消化“钢性〞债务。三是明确化解责任。乡镇党政一把手是化解乡村债务的直接责任人,把控制和化解乡村债务作为干部任期目标和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纳入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内容进行评价,作为乡镇领导干部升降去留的重要依据。四是建立鼓励机制。大局部县区已设立化解债务奖补基金,专项用于兑现乡镇控制和化解债务的配套奖补。五是严明工作纪律。建立“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乡镇部门全力抓〞的工作机制XX县区、乡、村三级债务监控机制,实行定期报告制度,从严标准乡镇举债审批管理,制止乡镇举债的随意性,从源头上加强控管。六是实施责任追究。按锁定债务,县区政府与各乡镇签订控制和化解目标责任书,纳入年度考核,与乡镇当年综合考核评先和党政“一把手〞评优、任用等挂钩。对迎风违纪形成新债的责任人,实行责任追究,以确保债务化解目标实现。
第7页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