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浅谈
农村中小学
布局
调整
浅谈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旨在积极整合各类农村中小学建设资金和其他教育资源,在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开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随之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应予以重视。
关键词:布局调整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建议
一、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概念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是各级地方政府从本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开展需要出发,将比较分散的农村中小学校和教学点适当集中起来,重新进行区域内中小学网点布局和规划,以提高农村中小学办学质量,实现办学规模效益的一项重要措施。
二、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存在的问题
(一)布局调整规划不科学,撤并农村学校工作不标准
局部县布局调整未制定统一标准的学校撤并标准和程序,规划实施带有随意性,采用划定学校办学规模、制定撤并学校数量目标等方法推进学校撤并工作,未征求规划撤并学校所在地的群众意见。伴随撤并农村学校的同时,一些学历高、年轻的教师由基层向乡镇、县城流动,造成基层年轻骨干教师短缺。局部农村学校及教学点没有专门的音、体、美等专任教师,出现专任教师教授多门专业问题,加重了教师的教学负担。
(二)县城学校学生急剧增加,班容量增大
随着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和社会意识的进步,让子女享受优质教育成了每个家长的愿望,适龄农村儿童少年迅速向县城集中,造XX县区城中小学出现了超负荷运转。如个别县城所在地学校学生人数逐年增加,平均班额到达72人以上,其中最大的班额到达116人。班容量过大,造成教室过于拥挤,给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以及防灾避险带来不便,也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寄宿制学校生活设施条件简陋,管理、效劳能力有限
一是生均住宿面积不达标,住宿挤占其他教室。二是宿舍内水、电、取暖、卫生设施欠缺,给学生带来不便,存在一定平安隐患。三是食堂硬件不达标,条件简陋,有的学校的生均食堂面积缺乏1平方米,学校没有学生餐厅。四是教职员工中工勤人员所占比例甚微,造成专职负责管理学生课外集体活动、生活、医疗的工作人员严重缺乏,管理、效劳保障能力有限。
(四)布局调整造成局部学生上学距离增加,交通平安风险增大,农村家庭教育支出增加,出现辍学现象
1、学校撤并造成校均覆盖人口范围的扩大及效劳半径的增加,造成局部学生就学距离增加,学生上学存在交通平安隐患。调查发现,三年级以下学生大局部需要家长接送,四年级以上学生大局部骑自行车上学,客观上增加家长负担,同时也存在交通平安隐患。
2、局部寄宿学生上学伙食费用增加。经布局调整后,一些农村小学被撤并,局部被接收进入一些县镇寄宿制学校就读。根据政策规定,可免缴住宿费。但对于定额的伙食费用客观上加重了学生家庭负担。
3、因布局调整出现的“上学远、上学贵〞的困难,引发了学生辍学现象。调查走访局部辍学学生和家长发现,其中有家庭经济困难、就学费用负担过重而辍学的,也有就学距离过远而辍学的。
三、原因分析和建议
(一)原因分析
1、对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政策的理解片面简单,布局调整规划带有短期性。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是一项长期的、渐近的、逐步调整的系统化工程,非短期内完成的任务。局部县将布局调整简单地理解为就是“撤并〞、“减缩〞,将中小学布局调整的目标错误地等同于在五年内(甚至在短期内)撤减一大批农村中小学,因而导致布局调整工作的简单化、形式化与“一刀切〞。
2、县城与其他农村地区学校的办学条件差距大。经过布局调整,局部地区撤并了局部农村学校和教学点,并在县城镇新建、改扩建了一批规模适当、设施相对齐全、师资队伍稳定的初中和小学。
3、当前的教师工资管理体制,挫伤了年轻优质教师下基层的积极性。优秀的老师下基层,待遇上未得到相应的提高。目前实行的绩效工资仍以资历、学历、职称而论,这样的“大致均衡待遇〞,挫伤了年轻优质教师下基层的积极性。这种“动人不动编〞的管理模式,使得新进教师无法改变“编外身份〞,影响了年轻老师的教学热情。
(二)提出的建议和意见
1、加大当地财政的教育投入,保证教育支出的合理性。一是出台支持学校建设中的各项收费优惠政策。二是科学制定政府投资教育规划,继续加大县级财政投入力度。三是加大教育融资力度,积极支持民办教育开展。四是用足用好有限的教育建设资金,努力使有限资金发挥最大效益。
2、加快寄宿制学校标准化建设步伐,寄宿制学校开展为广阔农民子女提供了更好的教育条件,进一步提高了教育的公平性,切实解决了优质教育和均衡教育开展的矛盾。加强和改善农村小学寄宿的条件,积极开展农村寄宿制小学。
3、采取有力措施,着力解决义务教育的大班额问题。在现有学校办学规模、师资力量的根底上,要对学前适龄儿童、在校毕业生等进行调查摸底,从学生上学距离、当地的交通状况、家庭经济状况等方面入手,制订出科学的变动的招生政策,防止农村学生涌向县城镇。
4、根据县内实际情况重新核定编制,提高农村任教老师的福利待遇,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建立流动机制鼓励教师下乡。建立有差异的工资福利待遇及评优评先机制,调动年轻优质教师下基层的积极性。
5、要切实解决布局调整后出现的交通平安问题。针对农村学生上学交通平安问题,建议地方政府要把交通平安当成布局调整的配套工程来抓,加强对农村道路的建设,使得镇村之间、村际之间道路畅通,确保学生上学平安。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由地方政府出资,为中心学校配置校车,免费接送学生往返学校,减轻家长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让群众真正支持布局调整工作,并享受到中央惠民政策的好处。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根底教育改革与开展的决定[z].2022
[2]财政部.中小学布局调整专项资金管理方法[z].2022
第5页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