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的探讨.docx
下载文档

ID:1722882

大小:20.61KB

页数:4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22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小学 语文课堂 教学策略 探讨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的探讨 苏立川 摘 要: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是最根底的学科,具有较强的积累性,本文结合课堂教学尝试探索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把学生放到学习的主体位置上,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利用创新思维分析和思考课文内容,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树立了学习的自信心,产生了主动学习的意愿,提高学习能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 兴趣 情境 审美 语文教学肩负着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提高道德修养、思维品质和文化品位,形成健康情感和健全人格的重任。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是最根底的学科,具有较强的积累性,所以应当高度重视语文学科的教育与培训,尤其在小学阶段,有助于较早的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生通过学习与了解语文知识,使其能够认识与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从而促进中华文化的弘扬与传播。在中华文化的熏陶中,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文化素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把学生放到学习的主体位置上,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利用创新思维分析和思考课文内容,在兴趣引导下掌握课文内容。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学生能够大胆探索、积极发现,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树立了学习的自信心,产生了主动学习的意愿,提高学习能力。 一、引导动手操作,激发学习兴趣 1、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是:好动,好奇心强,易被新奇的事物吸引,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与学生的心理和思维特点相吻合,能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开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如教学草船借箭时,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草船,自己在水盆中演示“草船借箭〞的过程,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明白诸葛亮是怎样利用草船借箭的,为什么在江中要掉头受箭。实践证明,学生参与活动,不仅有助于形成他们的空间概念,而且能够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2、采用故事等多种形式,诱发学习兴趣。讲故事是小学生喜爱的教学方式之一,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运用讲故事这一特殊功能,能够使学生的无意注意转化为有意注意,促使学生的学习活动低耗,高效,事半功倍。如教学赠汪伦时,教师可以将诗编成一那么完整故事讲给学生们听,使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了解诗的内容,领悟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取得了良好效果。 3、让表演进入课堂,引发学生兴趣。表演节目是学生最擅长的,也是最容易使学生产生共鸣。学生要表演好,就必须要充分的阅读去领会文章所描绘事物和情感,而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学生如何將课文改编成剧本。如教学小摄影师时,我先让学生充分地朗读,再引导学生分析哪些是旁白,哪些是高尔基和小男孩等人物的动作表情,哪些是对话,最后让学生们分组表演。学生们争先恐后的参与表演,课本剧取得了出乎意料的成功,学生也在表演中掌握了知识。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教学情境 情境教学是依据教学内容和小学生的心理开展特征,创设教学需要的特定情境,有效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根本教学方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过程中的形、声、光、色的运用和结合,能够有效地渲染气氛,激发学习情感。其主要形式有: 1、运用音乐设备,渲染情境。古诗的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主要原因在于作品的时代、人物的思想和诗的文字,距离今天已经非常遥远,可如果能够恰当的运用音响渲染情境,那将别是一番天地。一首悦耳动听的古筝乐曲,配上以色彩鲜明的画面,同时辅助于丰富的语言描绘,不仅使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之感,沉浸于诗人所描绘的诗境之中,而且能从中领悟到诗人的思想情感,受到美的熏陶。 2、运用多媒体、再现情境。再现情境就是通过幻灯投影、电视录像等电教手段,把课文中语言文字所描绘的情境再现出来,使得内容具体而形象,符合小学生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的特点。如草原一课,通过多媒体直接把广阔的草原美景展现在眼前; 绿的草,白的云,肥壮的牛羊,勤劳好客的蒙古人民以及蒙古人民的风俗一一再现,使学生坐在教室里就能够感受到大草原的美丽广阔,体味“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境界。 三、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 “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就是要将传统的教师提问,学生答复的教学方法完全改变,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有效的开展探究式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意识,而创新学习的关键也就在于此,教师在启发学生思考时,要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创设“质疑〞的空间,要经常唤起学生主体意识,营造民主平等的教学气氛,使学生提问有“平安感〞,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所提问题进行比较、归类、修正逐步使学生懂得只有通过深入思考才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如教学小摄影师时,学生提出了如下问题:(1)什么是“摆弄〞?小男孩为什么会大哭起来?(2)小男孩为什么不用高尔基的胶卷照相?(3)小男孩还会回来吗?为什么?如果不回来,高尔基怎么办?教师引导学生对以上问题进行分析,认为三个问题都是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提出来的,有一定的代表性。只有在学生把提问变为自己的开展需要时,才逐步由敢问变为善问。 四、注重审美教育,增强教学效果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于学生思想品德和审美能力的提升也越来越重视。只有帮助学生在知识和能力上都得到有效提升,才能促使学生逐渐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为学生未来的长远开展打下根底。我国的语言优美生动、博大精深,除了可以准确表达意思之外,还能够给人以美的感受。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在审美教育中带着学生品味语言美,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与阅读中养成良好的习惯,这样可以为审美教育的不断深化打下根底。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许多课文不仅语言生动凝练、形象多姿多彩,同时还抒发了饱满的感情,集中表达了文学作品的艺术美,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正确的欣赏、品味课文,不断加深对语言文字的了解,在品读中感受语言的美好,从而受到美的熏陶。例如,在学习课文山中访友时,文章第一句“走出门,就与微风撞了个满怀〞,教师就可让学生细细品读,作者使用拟人化的手法,将“风〞表现得生动活泼,不仅使文章的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同时也充分表达了作者沐浴在微风中心旷神怡的感觉。学生在经过自己的品读和教师的指导后,可以充分感受文章中语言的美,从而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寻找美的欲望,帮助学生在品味语言美的过程中不断增长能力。当学生经过长时间的摸索和训练后,可以在阅读时自然而然的感受作者使用语言的意图,从而促进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不断得到增强,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进步,同时对于学生课外能力的拓展,也是十分有益的。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我们需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启发学生的思想,帮助学生获取知识、陶冶情操、完善人格,为学生未来的长远开展打下坚实的根底。 参考文献 [1] 陶立红.浅谈小学语文审美教学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22,(11):186. [2] 刘文文.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22(35).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