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习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党课 .docx
下载文档

ID:1721821

大小:13.58KB

页数:8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22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学习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党课 学习 贯彻 中央 一号 文件 精神 党课
学习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党课 2023年2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公布,这是进入21世纪以来第20次聚焦“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再次表明党中央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加强“三农”工作的鲜明态度,响鼓重槌发出重农强农的强烈信号,为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提供了坚强保障,指明了前进方向和基本路径,注入了强大动力。 《意见》指出,要强化政策保障和体制机制创新,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稳固的政策保障、体制机制保障和创新保障。强化政策保障和体制机制创新,一要健全乡村振兴多元投入机制,二要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三要推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 一、健全乡村振兴多元投入机制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需要真刀真枪地干、真金白银地投。农业农村发展离不开资金和政策的支持。《意见》提出“健全乡村振兴多元投入机制”,明确了财政“两本账”保障农业农村发展的主体责任。同时,要利用好市场力量,撬动更多金融和社会资本。 (一)政府投入政府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政府投入为乡村振兴提供财力保障,支持各种“三农”政策的实施,起到以点带面的引导作用。《意见》强调要“坚持把农业农村作为一般公共预算优先保障领域”“稳步提高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业农村比例”,同时“将符合条件的乡村振兴项目纳入地方政府债券支持范围”。各地要坚持财政优先保障农业农村发展,创新财政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坚决贯彻落实“三农”工作“重中之重”和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要求。同时,要强化财政资金导向作用,不断优化财政支农资金投向和支持重点,形成权责清晰、重点突出、措施可行、保障有力的乡村振兴财政支持政策体系。 (二)金融投入乡村要振兴,金融要先行。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资源,在乡村振兴多元投入格局中发挥着基础支撑地位和引导杠杆作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离不开金融的有力支持。《意见》指出要“用好再贷款再贴现、差别化存款准备金、差异化金融监管和考核评估等政策,推动金融机构增加乡村振兴相关领域贷款投放”“引导信贷担保业务向农业农村领域倾斜”。农村金融体系必须适应农业农村的特点,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乡村振兴。一方面,创新农村金融机构的激励约束机制,加强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考核,对涉农业务达到一定比例的金融机构实行差别化监管和考核办法,推动农村金融机构回归本源;另一方面,金融机构要积极参与农村信用工程建设,开展信用农户和诚信企业评定,不断扩大抵押担保的适用范围,加快担保方式创新,着力提升涉农信贷效率。 (三)社会资本投入社会资本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农业农村发展,有利于加快建成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意见》提出要“鼓励将符合条件的项目打捆打包按规定由市场主体实施,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按市场化原则更多投向农业农村”“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支农作用”。如何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的积极性、主动性,切实发挥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服务乡村振兴的作用尤为重要。一是各级农业相关部门要加快完善社会资本支持农业发展的对接平台,搭建资本与农村沟通服务的桥梁;二是政府投入要发挥良好的杠杆作用,创新社会资本融资和投资的模式,实现政府、社会资本、农业农村共赢的局面;三是要加强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的指引,既充分鼓励引导资本下乡,也要对下乡的资本在引入、使用、退出等方面进行全过程监管,切实保障农民的利益。 二、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 乡村振兴,人才是基石。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动力保障。 (一)着力培养乡村本土人才乡村本土人才作为一支激情与活力并存、知识与闯劲同在的队伍,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是带领群众致富的“领头羊”。《意见》指出要“支持培养本土急需紧缺人才”“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开展农村创业带头人培育行动”“大力发展面向乡村振兴的职业教育”。在培养乡村本土人才时,要遵循“需要什么,培训什么”的原则,通过整合各种培训资源,采取线上线下培训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农民“在学中干、在干中学”。以培养农村实用人才为主,充分激发本地“存量”人才潜能。要充分发挥农村创业带头人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鼓励引导更多普通农户、规模农户、专业大户加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队伍中。 (二)积极引进城市回归人才长期以来,乡村人才持续外流,人才总量不足、结构失衡、素质偏低、老龄化严重等问题较为突出,乡村人才总体发展水平与乡村振兴的要求之间存在一定差距。《意见》强调要“实施乡村振兴人才支持计划”,有序引导大学毕业生到乡、能人回乡、农民工返乡、企业家入乡;要“组织引导教育、卫生、科技、文化、社会工作、精神文明建设等领域人才到基层一线服务”“完善城市专业技术人才定期服务乡村激励机制,对长期服务乡村的在职务晋升、职称评定方面予以适当倾斜”。通过建立人才回归制度、人才激励机制,解决人才回流的后顾之忧,鼓励人才回归。《意见》还指出“引导城市专业技术人员入乡兼职兼薪和离岗创业”,这也为乡村引进外来人才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即拓宽渠道,不拘泥于形式,为某一项目或某一任务引进人才时,阶段性地雇佣外来人才也是一种可采取的灵活方式。 (三)优化乡村就业创业环境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要想吸引人才回流,就要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创业条件,推动就业创业人才留乡。《意见》明确了将继续实施与乡村医疗、教育等相关的项目、计划或行动,如“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教师“特岗计划”、青年人才开发行动等,“允许符合一定条件的返乡回乡下乡就业创业人员在原籍地或就业创业地落户”。这些措施营造了良好的乡村就业创业政策环境,有助于乡村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此外,不断完善乡村饮水、交通、电力、网络、交通、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打造宜居宜业的乡村环境,推动医疗、教育、养老、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资源向乡村倾斜,持续提升乡村公共服务水平,保障返乡下乡人才的社会保险、子女入学等权益,解决面临的各种困难等,也将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保驾护航。 三、推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 县域是城市和乡村的结合点,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要以县域为重要切入点,逐步在县域内打破城乡之间的界限,把县域打造成连接工农、融合城乡的重要纽带。 (一)促进县域城乡要素流动县域是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的重要场域,只有打通县域内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的制度性通道、发挥政府与市场的双轮驱动作用才能有效实现乡村振兴。《意见》指出要“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畅通城乡要素流动”。以县域城乡融合发展引领乡村振兴,关键是破除人口、土地、资金等要素在城乡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围绕人口流动、产业发展等历史趋势,协同推进城乡联动式要素改革,改变过去单一要素“单兵突进”的改革模式,发挥要素协同配置效应。 (二)统筹县域城乡规划建设城乡融合发展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打破城乡二元对立、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就要做到统筹县域城乡规划。《意见》指出要“统筹县域城乡规划建设,推动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加强中心镇市政、服务设施建设”。在县域范围内,要形成小城市、小城镇、专业农庄梯次衔接的空间布局形态,按照“做大县城、做强中心镇、做优特色村”的目标,切实增强中心镇、特色村的辐射吸纳和带动能力,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乡镇布局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可以依法调整乡镇行政区划或村落建制,宜聚则聚、宜散则散。总体采取改造、保护和新建相结合的规划思路,保持小城镇处于宜居的空间尺度,及时更新完善小城市、小城镇和乡村的规划体系,实现县域内规划全覆盖。 (三)推进县域农民工市民化县域是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第一站,处于城市化的前沿地带。推动在县域就业的农民工就地市民化,顺应了我国新型城镇化的趋势。《意见》指出要“深入推进县域农民工市民化,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同常住人口挂钩、由常住地供给机制”。要进一步改革户籍制度,使农业人口更容易融入城市;要实现城市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享有同等的城镇基本公共服务,使农业转移人口能够安心留下来;要不断促进农业转移人口综合素质的提升,使农业转移人口有更好的发展空间。 (四)均衡配置县域城乡公共资源建立健全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机制,强化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县乡村统筹,是深入推进乡村振兴的重大举措。《意见》指出要“梯度配置县乡村公共资源,发展城乡学校共同体、紧密型医疗卫生共同体、养老服务联合体,推动县域供电、供气、电信、邮政等普遍服务类设施城乡统筹建设和管护”。当前县域内城乡公共资源配置失衡的问题仍然凸显,而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程度取决于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水平,只有实现城乡基础设施联通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才能有力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因此,要扎实推进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基本公共服务县域统筹。同时,要重视农村养老保险、医保等政策实施,分类落实农村社会保障待遇,着力提升农村社会保障水平。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