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年中
回归
昙花一现
还是
长期
趋势
中概股回归是昙花一现还是长期趋势?中概股回归是昙花一现还是长期趋势?赵爱玲 近期,网易、京东等公司赴港二次上市掀起了一阵中概股回港潮。6 月 23 日,安永发布的无惧新冠疫情,中国内地和香港 IPO 活动保持增长报告称,京东、网易两大中概股已在香港上市,合计筹集资金 543 亿港元,香港市场占上半年筹资总额的 62%,这也是今年上半年香港市场前两大 IPO 企业。今年以来,中概股面临日益复杂的监管环境,在资本市场的表现与融资能力正受到越来越多非企业经营情况方面的影响,进而影响投资人对中概股的信心。据了解,目前美股市场有超过 200 家规模不一的中概股企业,其中满足香港二次上市基本要求且能享受简化程序(可保留现有同股不同权架构、VIE 架构和公司章程等)的就有 20 余家(除在港股与美股均已上市的 17 家以外),另有达到基本要求但不能享受简化程序的也接近 20 家。安永大中华区上市服务主管合伙人何兆烽表示,下半年仍可能会有海外上市的中国企业以第二上市的方式回归香港。赴美上市继续降温“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多家企业采用云敲锣的网络上市仪式。”何兆烽说。他表示,2020 上半年香港市场预计共有 59 家公司首发上市,筹资额 870 亿港元。由于疫情影响,IPO 数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 20%,而筹资额增加 21%。其中京东和网易两大中概股回归香港共筹资 543 亿港元,占上半年筹资总额 62%。上半年接近 6 成数量的新股来自中国内地,筹资额占总额的 96%,与去年同期相比,数量占比略有下降,而筹资额占比上升。投资者申购新股的热情比去年同期升高,平均超额认购倍数达 212,较去年提升 542%,上半年有 96%的香港主板上市企业获得超额认购。何兆烽说,受益于中概股第二上市,科技、传媒和通信企业表现抢眼,IPO 数量和筹资额均列首位。香港前十大 IPO 中 8 家来自属于新经济的健康和科技、传媒与通信行业,筹资额占比高达 94%。共有 5 家来自东南亚的建筑和基础设施企业在香港上市,IPO 数量和筹资额分别占本行业 IPO 总量 45%和 42%。与此同时,中国企业赴美上市热情继续降温。安永华明审计服务合伙人李康说:“上半年共有 15 家中国企业首发上市,共筹资 22.69 亿美元,IPO 宗数较去年同期下降 12%,筹资额增长 43%。其中有 14 家中国内地企业在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上市,共筹资 21.39 亿美元,数量和筹资额分别占中国内地企业 2020 上半年在美上市总数的 93%和 94%。”谈到中概股回归的原因,有专家表示,港股市场表现更加稳定,更受亚太投资人的青睐,优质 TMT(电信、媒体和科技)企业由于稀缺性等因素享有一定估值溢价;“港股通”有效地为市场提供了充足的南下资金支持,并已于 2019 年 10 月将同股不同权企业纳入可交易标的的范围,有望于不远的将来纳入第二上市企业;恒生指数也于 2020 年 5 月公布,将同股不同权及第二上市公司纳入其选股范畴。从香港市场本身的情况来看,港交所近年来勇于改革,逐步完善了吸引新经济公司的友好上市体制,2018 年后迎来收获期。港交所 2018 年 4 月完成改制,允许同股不同权及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上市,并允许已于境外上市的符合资格大型企业于港交所进行二次上市,对于满足特定条件的公司更放宽对其在同股不同权架构、VIE 架构和公司章程等方面的要求。据了解,港交所 2018 年、2019 年连续两年居全球 IPO 融资规模第一,分别为 367 亿美元与 401 亿美元,其中 TMT 板块尤为活跃,融资规模分别达到了 204 亿美元和 145 亿美元,连续两年成为香港 IPO 市场融资规模最大的板块,占比分别为 56%及 36%。下半年中概股回归或将迎来小高潮 对于下半年的 IPO 情况,安永认为将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包括中美关系、全球疫情和经贸形势不稳定,以及经济增速承压等,但也有些积极因素,比如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建立,有助于创新型中小企业上市活动;新基建发展将对资本市场产生深远影响,硬科技所承载的技术进步红利是当前驱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关键。由于 IPO 排队企业数量维持高位,安永预计 2020 年下半年 A 股 IPO 活动仍保持活跃,特别是创业板和科创板的排队企业数量占比靠前,因此具有创新元素的中小企业将是下半年上市主力,也将有新三板企业转板至科创板或创业板上市。安永还预计,也将有中概股回归 IPO 在 A 股上市。港股方面,何兆烽认为,下半年仍可能会有海外上市的中国企业以第二上市的方式回归香港,中概股回归或将迎来小高潮,这将对港股全年筹资额有极大影响。据了解,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 IPO 活动受到影响。安永发布的报告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共有 412 家企业在全球上市,筹资 667 亿美元,数量和金额分别下降 20%和 12%。不过,相比其他地区,今年上半年,中国内地和香港 IPO 活动仍然保持活跃,合计 IPO 数量和金额分别同比增长 30%、72%;其中上交所还夺得 IPO 数量与筹资额双冠王,科创板发挥了关键作用。A 股 IPO 数量和筹资额双增长,科创板助力明显。报告显示,2020 年上半年,A股市场预计共有 120 家公司首发上市,筹资 1,399 亿元人民币,IPO 数量和筹资额同比分别增加 88%和 132%;其中上交所 IPO 發行和募资规模分别达到 74 起、158 亿美元,分别同比增长达170%、222%,在全球主要市场中均位居第一。科创板成为推动 A 股 IPO 活跃的关键因素,其 IPO 数量和筹资额在 A 股各板中分列第一(39%)和第二名(37%)。同时,疫情对科创板的影响较小,在疫情最严重的 2 月和 3 月,科创板仍一枝独秀,共有 15 家企业上市,IPO 数量和筹资额分别占 2 月和 3 月 A 股IPO 活动的 43%和 58%。这与科创板行业属性,特别是信息科技技术所受负面影响较少,正面影响较多相关。此外,2020 上半年,A 股十大 IPO 共筹资 588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 120%,其中京沪高铁以近 307 亿元居首,也使得交通物流行业位列筹资额行业首位;还有 4 家来自科创板,共筹资 138 亿元人民币,筹资额占十大的 23%。同时,A股排队上市企业和证监会审核通过率均保持高位。截至 2020 年 6 月 19 日,A股排队上市企业达到 632 家,新股发行通过率高达 93%,其中科创板排队企业194 家。2020 年 3 月 1 日,新证券法正式落地实施,提出全面推进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股票发行注册制。安永华明审计服务合伙人杨淑娟表示:“新证券法明确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划分证券交易所、国务院批准的其它全国性证券交易场所、按照国务院规定设立的区域性股权市场层次。创业板改革以后将实施注册制,主要是服务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契合了新经济、新基建的发展需求。而科创板方面,证监会于 3 月发布科创属性评价指引(试行),进一步明确科创板定位,支持硬科技企业上市,增强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企业的包容性。”谈到下半年市场前景,何兆烽表示:“今年第二季度,中国内地和香港的 IPO活动恢复到了新冠疫情爆发前的水平。主要原因是疫情在中国内地得到了控制,一些备受瞩目的公司在香港进行了第二上市。随着中央政府持续推出经济刺激措施,中国人民银行继续向市场提供流动性支持,这将有助于加快经济复苏,提振 2020 年下半年 IPO 市场前景。”有分析称,预计未来会有更多的优质中概股回归港股,且它们中的许多已开始相关筹备工作。中概股回港潮预计至少会在未来持续数年。相信中概股为获得另一个成熟的融资渠道、更接近其目标市场的投资者会纷纷选择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