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卢琴德
2023
不同寻常
天道酬勤
不同寻常的卢琴德
摘 要:弗雷德里希·施莱格尔是德意志早期浪漫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有大量的浪漫派文学理论和评论作品,奠定了德意志浪漫派的风格。施莱格尔唯一的一部小说作品卢琴德是以作者本人的爱情经历为蓝本的小说作品,同时它也是施莱格尔的文学理论的一个实践。作为作者本人充满浪漫风格的理论实践,这部小说注定是与众不同的。
关键词:德意志浪漫派;诠释;叙事;情节;分类
作者简介:李宛逸〔1991-〕,汉族,上海人,同济大学博士在读,研究方向:德语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3〕-36-0-05
如何诠释一部小说中说:“古代小说和宫廷小说用对梦想世界的描述满足了一个和人类一样古老的需求,这个需求从文字出现以前千年就有了,之前是通过浪漫的讲述而被满足的。〞这个需求就是:“对虚幻的真实的渴望,读者或者观众只能通过想象力去设身处地感受它。〞笔者认为小说卢琴德充分实现了这个小说的“功能〞。“虚幻〞和“真实〞都是相对而不绝对的,在小说作品内部,作品的讲述,故事的发生是真实的,而从外部来看,这一切又都是“小说〞,就是虚幻的。读者和观众作为作品外部的观看者,渴望小说内部的真实,而这一切只能通过文字得以实现。文字本身并不能实现对“虚幻的真实〞的展现,而是观众或读者通过文字,在自己的梦想里构建出具体的内容。就这一个小说的满足人类的需求的功能而言,卢琴德显然是一部优秀的小说。它既真实又虚幻,“真实〞是因为它的内容来源于作者施莱格尔的真实经历,这一点结论可以从施莱格尔的杂文诗学谈话中“一部好的小说必须是真实的故事〞的说法和施莱格尔的个人感情经历和小说里的人物情节高度符合得出;同时他也在小说里构建了一个虚幻的、梦想中的内心世界。从满足人类的这一个需求的功能而言,卢琴德无疑是合格的、优秀的小说。
这样看来,卢琴德虽然并没有完全满足所有人们对小说的需求和期待,但也不失具备了小说的特点,是一部合格的小说作品了。那为什么又说它是不同寻常的呢?笔者认为,作为一部小说,卢琴德的不同寻常之处主要表达在:叙事方式、情节构建和小说分类几个方面,本文将对小说的这几个不同寻常之处进行分析。
1、叙事方式
如何诠释一部小说中罗列了两个大类的表达视角,即“以表达者为主的外部〞表达视角和“以小说人物为主的〞内部表达视角。外部视角是处于所表达内容之外的,虽然也会受表达者影响,但至少外表看上去相对客观的表达视角,内部视角就是以小说中的参与人物的角度来进行叙事,表达中通常是用第一人称的语气。
这两种叙事视角在卢琴德中都有出现,这一点上卢琴德还是符合传统理论的,小说在表达方面的具体的安排如下:
“序章〞局部是外部表达视角,接下来的“尤利乌斯给卢琴德〞、“关于最美场景的狂热梦想〞、“小威廉明妮的性格〞、“狂妄的隐喻〞以及“关于闲散的田园诗〞这几章都是以男主角尤利乌斯的角度进行的内部表达视角,接下来的“忠诚与谐谑〞一章是纯对话的模式,我们也可看作是外部表达视角,毕竟无论对话的内容如何,至少外表看来对于对话的记录应该是客观的。到小说里篇幅最长,内容最核心的局部“男性的学习时代〞中,前半局部都是以上帝视角进行的外部表达,最后4段那么是又回到了尤利乌斯视角,即内部表达,“形变〞、“两封信〞、“一个反思〞和“尤利乌斯给安东尼奥〞是内部表达视角,而“渴望与安宁〞以及最后一章“梦想的嬉戏〞是以外部表达视角结尾。那卢琴德的叙事方式有哪些不同寻常之处呢?
首先,如何诠釋一部小说中对小说里的所被表达的内容有这样的描述:
“它〔小说〕的内容是关于一些看上去是事实的经历或者发生的事,但也可以是想象出来的连续性内容,简单点说就是:一个编造出来的故事。〞
这一点上和卢琴德作者施莱格尔的小说理论大相径庭,在诗学谈话中的一节:关于小说的信里,施莱格尔对小说内容进行了自己的标准:
“浪漫诗歌的根底是真实的故事...最好的小说里的最好之处就是一个带有或多或少的修饰的写作者的自我剖白,他从自己经历中的收获和他本人特征的本质核心。〞
如果我们在看其他小说时会尽量把世界限制在小说内部去体会和感悟,那么在读卢琴德的时候,我们就不得不参考施莱格尔本人的感情经历。既然他认为小说的内容应是真实的故事,小说的作者应该描写自己的思想和经历,那么卢琴德当然也可以理解成是施莱格尔本人的爱情经历经过了“或多或少的修饰〞。
如何诠释一部小说中的另外一个对小说表达过程的观点是,小说表达应是“用语言构建一系列时间和空间连续性的事件,使观众或者读者能够感受到同样的连续性。〞笔者对此的理解是,小说的表达不一定是按照事情开展的顺序来进行,但是整部作品一定是要讲这么一件〔或几件〕连贯的故事,读者阅读后会在大脑里展现出一个完整故事的前因后果。这一点上卢琴德也并没有符合:即便读完整部卢琴德小说,我们也并没有很清楚发生了什么具体的、连贯性的故事,这其实也不是最重要的、作者最想描写和表达的,作者想强调的,读者在读完之后了解到的,是男主人公丰富多彩的内心梦想世界,这标志了他从幼稚的少年到一个成熟男性的成长蜕变;是人和人之间的感情、人在社会中的角色和作用,以及作者对小说和诗学的理解。除了其中的“男性的学习时代〞一章比拟符合传统小说概念、有人物和故事情节,讲述了男主角尤利乌斯游离在不同女性之间寻欢作乐,到成长为一个真正有能力去爱和被爱的成熟男性之外,整部小说也并没有什么“连贯性〞事件。读完这部小说,我们更多的是了解他们对自然,对艺术,对人生,对社会,对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不仅限于爱情〕,对不同的甚至对立的事物关系,对男女关系的思考和想法。这可以说就是施莱格尔本人的内心剖白,也是施莱格尔写这部小说最想强调之处,这也就是小说卢琴德在表达方式方面的不同寻常之处。
2、情节构建
根据如何诠释一部小说中对小说情节的理论,“批评家和文学家孜孜不倦地强调着,紧张内容〔die Spannung〕是庸俗小说的标志。〞但作者自己认为,“所有艺术形式...包括音乐,戏剧和叙事文学,只有通过在作品接受者的心中构建和解除一个紧张内容的方式,才能到达对他们产生情绪方面的效果的目标。〞如果没有在读者心中构建出这样的紧张内容,一部小说就只是“虚伪现实的静止写照〞,根据作者的理论,没有紧张内容的小说是僵化的,不生动的,紧张内容就是小说的“不可或缺的生命线〞。
那什么才是所谓的“紧张内容〞呢?如何诠释一部小说里给了我们答案,如果“状况A受到了一种压力,这个压力迫使它往状况B开展〞,这样的内容就是紧张内容。卢琴德全书故事开展非常平缓,小说内容在卢琴德里就像河水一样自然得向前流淌、推进着,并没有人为制造出来的压力或紧张,同时本身卢琴德也不是一部故事性很强的小说,它的内容更多是人物的内心世界的反思和梦想,人物之间的对话也占据了大量篇幅,我们很难感觉到“状况的改变〞,更不要说“压力〞了。也因为这样,我们必须成认卢琴德作为小说的趣味性和可读性并不算高,但它也并不像如何诠释一部小说中写的那样是一个对“虚伪现实的静止写照〞,首先我们已经知道卢琴德并不虚伪,它是作者对自己真实生活和真实经历的改编,它的人物和情节都可以和现实相对应。另外它也绝不是“静止〞的,“静止〞可以说是施莱格尔的大讳,施莱格尔希望自己的作品是永恒开展下去,永远不会结束的,小说盧琴德的结构和内容都决定了它是一部动态的小说,并非静止僵化的。
在如何诠释一部小说中作者列举了以下五种情节结构方式:故事性情节结构、戏剧式情节结构、上升式情节走向〔开展模式〕、下降式情节走向〔幻灭模式〕以及水平表达流。作者认为小说的情节大抵是根据这几种模式构建的。但对卢琴德而言,笔者认为很难用这以上的模式阐述其情节,卢琴德的总体情节并不清晰明朗,因此很难用某个统一的模版定义它的情节走向。
第一种“故事性情节结构〞显然并不是卢琴德的情节结构,“故事性情节结构〞一般描述了主角的一个或者一系列有开始、有开展、有带冲突矛盾的高潮和故事的结局,但在卢琴德中,小说是以脑海中的梦想为开端,小说过程中也含有大量没有故事的思考和独白。最符合“故事性情节结构欧〞的可能就是第七章“男性的学习时代〞了,它起码具备了:人物,即尤利乌斯和不同的女性;故事的开始,即尤利乌斯是一个充满热情和艺术天分,但是不够成熟的年轻人,他开始了对进入世界的初尝试和初体验;开展,即尤利乌斯并不顺利地成长过程,他遇到了不同的女性,但是并未修成正果,也并没有找到真正的爱情,他追求艺术,但并没有表达出内心真正的所想,因而对自己的作品也并不满意,他尝试融入社会团体,但又觉得只有孤独一人时才感到满足;高潮:遇见了自己真正的爱人卢琴德,与卢琴德相遇后他才得以实现完满,因为卢琴德就是浪漫的化身,是自然神性的代表,不仅尤利乌斯在与卢琴德的关系中得以成长为一个真正的成熟男性,他们的艺术水平也在二人的结合后到达顶点。但即便如此,除了尤利乌斯与各位女性不顺利的交往过程和并不渴望真正得融入社团之外,这个“故事〞也并没有太大的冲突,更没有一个结局,小说好似在并没有结果的时候戛然而止。但是小说的戛然而止并不代表故事的戛然而止,施莱格尔的理论中小说是无限开展着的,是不会有尽头的。在卢琴德里并没有写尤利乌斯和卢琴德的具体结果如何,因为他们不会有结束。缺乏了矫揉造作的人为冲突和刻意制造的故事大结局的“男性的学习时代〞也并不完全符合“故事性情节结构〞这一模式。
第二种“戏剧式情节结构〞就更不是卢琴德的情节构建方式了。如何诠释一部小说中对“戏剧式情节结构〞的解释其实可以说是一种惊险小说,对它的情节描述是:以引言为开头,这个引言就会是一个惊险的时刻,这就是小说的第一个冲突。接下来的情节不断走高,直到一个无法防止的可怕事件发生,最终主角将这次可怕事件带来的可怕后果解决或者防止了更可怕的事情的发生。但正如笔者前面所说,卢琴德其实是作者本人的真实经历加以改编,主题是人和人之间的爱和对自然的崇拜,并没有任何惊险的成分。
第三种情节是“上升式情节走向〞,作者对其的注释是这是一个“开展模式〞。典型代表就是在十七世纪很流行的“教育小说〞或者“开展小说〞,如大卫·科波菲尔,以及歌德的威廉·迈斯特都是很经典的教育小说,小说核心就是讲述了男主角的成长过程和人格的形成过程。这样说来,卢琴德中的“男性的学习时代〞貌似是符合这一模式的,施莱格尔也是想用这一章致敬歌德的威廉·迈斯特的。但是只有一个章节符合这一情节模式,似乎也不能说这部小说就是按照这一情节模式撰写的。从卢琴德的开头起,尤利乌斯就已经和卢琴德相识相爱了,小说更多的大局部篇幅内容是尤利乌斯与卢琴德在一起之后对世界、对人生的反思,对小说和对艺术的理论构建,对自然的追求和热爱,而并不是男主角的成长过程。
第四种情节模式是“下降式情节走向〞,即“幻灭模式〞。主人公带着高期待值在小说里出场,但却一路走低,情况越来越困窘,直到幻灭。笔者认为卢琴德中的内容与“开展〞的主题风格更加相关,无论是男主角个人个性的成长、男女主角二人的艺术水平提升和爱情的成熟,都有一个从低到高、从缺乏到完满的过程,最终趋于跟高的层次,而非幻灭。
最后一种情节模式“水平表达流〞,正如这个名称一样,使用这种模式的小说既不会出现一个让人期待或害怕的高潮,也不会有什么梦想因而也就不会幻灭。根据如何诠释一部小说中的说法,现代的小说多用这种情节模式,因为现代的见多识广并且又多疑的观众们很难将自己代入到什么梦想中去,与人物一起悲喜。因此现代很多小说用一种平缓的方式推进着一些无法防止的日常。笔者认为这种水平开展的情节模式是最符合卢琴德的内容情节的。卢琴德让我们看到了日常状态下的普通男男女女的社交生活,除了尤利乌斯和卢琴德的相爱和结合外,我们还看到了其他女性的成长历程,有童稚到成熟的少女,也有滥情的交际明星的消灭。这一切都是普通人正常的生活,又是不可防止得向前推进着。
总体而言,我们可以说卢琴德在情节上也是一部不同寻常的小说。它并不符合传统小说理论定义的这些情节模式,而是开辟了自己的新的情节构建方式,传统的小说作品一般还是以线性的故事开展为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