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市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情况的汇报.docx
下载文档

ID:1705003

大小:25.59KB

页数:14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22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现代农业 综合 配套 改革 情况 汇报
市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情况的汇报 一、工作进展情况 年初以来,按照中央、省委关于“两大平原〞农业改革的总体安排和市委的具体部署,重点围绕农业经营主体创新、农村金融与保险改革、土地管理制度创新、农业标准化建设、农产品市场体系、社会化效劳体系、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进行大胆探索和实践。到目前,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一)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一是典型引导,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推广了在实际生产中衍生出的“能人领办、企业带动、农机牵动〞等模式,筛选了合作社开展较好的漂筏现代农机合作社、金谷水稻合作社等2023个标准社为典型,引导其他合作社学习和借鉴,加快新型经营主体的开展。全市能人领办的合作社869个,龙头企业带动的合作社30个,农机合作社牵动的合作社80个。在各种开展模式的促进下,全市新建农民专业合作社78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到达440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面积到达223万亩。同时积极培育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提高农业集约化水平。全市新开展家庭农场175个,总数8597个;新开展专业大户12023个,总数320238个;经营面积2022亩以上的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到达185个。全市引进了20多家农业企业,开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种养业,形成了以富锦水稻智能化生产示范园、汤原有机水稻产业园区为代表的水稻示范带,带动提高了全市农业生产水平。二是标准管理,提高合作社建设水平。为发挥合作社的作用,从标准管理入手,采取市、县联动的方式,以农机合作社为重点,带动其它合作社标准管理。市现代农业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先是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现代农机合作社标准管理的意见,明确乡(镇)党委、政府是农机合作社监管主体,乡(镇)党、政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明确县(市)区领导,农机、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领导班子成员联系合作社,亲自抓合作社,经管部门指导合作社做好财务管理和核算工作。其次对全市80个现代农机合作社进行摸底,对机具使用、经营状况等情况深入调查,对违反规定转移资产、倒卖机具严肃处理,对多年经营不善进行重组。在领导小组的严格要求和指导下,农机合作社以带地入社为突破,吸引周边农民参与,带地入社面积到达63万亩,辐射带动300万亩耕地实现了规模化生产。今年,xx县朝阳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以村民带地入社的方式流转了整村440户的1.4万亩耕地,不仅提高了全村经营水平,而且使农机合作社的61台套大型农机具“直起了腰,伸开了腿〞。三是加强培训,引导新型经营主体标准化运行。为使新型经营主体善经营、懂管理,去年2023月和12月份,分别在xx市、XX县区、xx县举办了全市农机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培训班,培训人员450多人。今年5月9日,邀请了省委农办主任、省农委主任王忠林同志为全市农业战线广阔干部、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等600多人进行了合作社运行管理的专题培训,接受培训人员普遍反映很受启发,翻开了眼界。 (二)创新金融效劳产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在总结推广2023年xx县动产登记质押贷款试点经验的根底上,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质押贷款、土地预期收益贷款、大型农机具等动产质押贷款和粮食补贴质押贷款等业务。通过各县(市)区成立的金融效劳公司,与各银行机构合作,发挥金融效劳公司中介平台作用,为农民贷款提供担保效劳。全市已有8家银行开展涉农贷款业务,目前已发放涉农贷款60多亿元,其中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20亿元,土地预期收益贷款和大型农机具等动产抵押贷款1亿元,粮食补贴质押贷款3亿元。 (三)创新农村土地经营机制,加快促进土地流转。依托xx市阳光村务工程网,建立了县、乡、村三级土地流转效劳平台。流转平台在土地供求信息发布、标准制定鉴证土地流转合同、调节仲裁纠纷、配合金融机构审核抵押贷款条件、为没有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的农户,按照土地台账出具抵押贷款登记证明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目前已通过三级土地流转平台发放贷款13.9亿元。在平台的推动下,今年全市新增土地流转面积130万亩,流转总面积到达469.33万亩,占全市耕地的27.8%。xx市通过农村土地资源综合效劳平台为新型经营主体和受灾农户发放农业贷款6.85亿元,其中,农村信用社放贷5.65亿元,邮储银行放贷1.2亿元,为6172户受灾农户解决春耕生产资金问题。 (四)加强农业根底建设,提高生产标准化水平。落实水稻大棚和浸种催芽基地工程资金13156万元。其中建设水稻育秧大棚4579栋,投资3956万元;建设单批催芽能力20230吨水稻智能化浸种催芽车间46处,投资9200万元。全市智能化水稻浸种催芽基地116处,水稻集中育秧小区514处,标准化育秧大棚2023.25万栋,保证80%以上的水田优质秧苗供应,水稻生产标准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新建农机合作社19个,总投资1.4亿元。其中旱田7个,水田12个;新增拖拉机179台,新增配套农机具240台,新增收获机械152台,新增插秧机120台;落实农机购置补贴资金4683万元,拉动农民农机投入9360万元,共补贴机具1802台;进一步提高了全市农机化水平。建设悦来、三村、幸福三个大型灌区,年度累计完成投资5800万元;拟新建、扩建、续建的桦南向阳山灌区、富锦锦西灌区、汤原引汤灌区及其它大型灌区的前期工作均取得一定进展。 (五)构建现代农业市场体系,促进经营主体与农产品流通有机结合。一是在外阜开拓销售市场。通过积极运作,与沈阳中农置业(集团)公司开展工程合作,在沈阳中农大市场建设了“佳木斯大米及绿色特色农产品销售专区〞。采取委托经营、联合销售等形式,组织近五十家绿色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农民合作社进驻沈阳中农大市场进行优质农产品销售。为加大优质农产品对外销售力度,吸纳种子企业、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农民合作社、科研院所等部门成立了优质农产品行业协会,注册“佳木斯大米〞地理标识,通过协会为企业、合作社搭建了一个涵盖生产、加工、销售及科技效劳为一体的效劳平台,形成了凝聚闯市场的合力,实现企业、农民双赢。二是培育本地销售市场。引进佳天德颐实业投资8亿多元,建设了占地2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的佳天国际农副产品物流交易中心,建设高标准农产品交易大厅、冷暖保鲜库等设施,配套信息、物流、金融等效劳内容,日交易量达800吨以上。三是建立农机综合交易市场。投资15亿元建成了天润国际农机具博览中心,占地70多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打造了国内规模最大、功能最全、面向全球开放的以农机具交易展示为主,配套三农金融效劳的综合性效劳平台,主要开展了农业机械交易、物流配送、售后效劳、机车检测、行业信息采集发布等方面效劳。 (六)创新社会化效劳体系,提高为农效劳水平。一是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市、县、乡三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健全,共有农技推广人员648人。年均承担试验示范推广工程20多项,推广面积2022多万亩次。二是种业迅速开展壮大。全市共有种子生产经营企业82家,其中注册资金3000万以上的育繁推一体化种业集团已开展到9家。仅水稻种子年供种能力就达2亿公斤,占全省2--4积温带用种量的60%以上。三是农产品质量监管不断加强。市、县、乡三级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平安监督机构,村屯设监管员,农产品平安监管领域实现了由城市向乡镇、村屯、街道社区延伸,并实现了全覆盖。四是农村商品流通体系初步建成。全市“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承办企业开展到19个,建立农业生产资料配送中心4个,乡镇商贸中心1个,农资店354个,形成了以配送中心为龙头,乡级店为骨干,村级店为根底的农村现代化商品流通网络。五是农村金融效劳有新开展。各县(市)、XX县区均成立了金融担保效劳公司,为农民贷款提供抵押担保效劳。今年已为12419户农民办理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近20亿元,占全市春耕期间种植业贷款总量的1/3。开展了政策性保险效劳,全市种植业保险覆盖面积已达430万亩。六是农业信息效劳不断丰富。利用现代媒体为农民提供信息化效劳,组织专家讲座、宣传典型经验。建立了市、县、乡、村四级阳光村务工程网站,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资金、资产和资源管理数据信息录入网站,实现了农经管理信息化,发布信息30余万条。在此根底上,建立完善了县、乡、村三级土地流转效劳平台,发布土地流转信息3万余条,有力推动了今年的土地流转。 (七)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改善农村环境。各县(市)区按照“干净、整洁、绿化〞的根本要求,采取专项推进、加大财政投入、建立长效管护机制、开展宣传教育等有利措施,集中对全市农村所有村屯开展农村环境专项整治,取得明显成效。初步统计,上半年,我市投入农村环境建设方面资金超过1亿元。XX县区以美丽乡村建设为目标,采取政府投原料搞效劳,农民投工投劳搞建设的新机制,区政府拿出5000万元专项资金,启动了25个美丽乡村建设,标准高、方法新、效果明显。 二、取得的主要成效 随着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的逐步推进,我市的农业配套改革发挥的作用和效果也逐渐彰显。今年6月25日,全国产粮大县培训班在我市成功召开,我市农业综合配套改革取得的成绩受到农业部和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在7月12日省委常委会上,兆力书记代表我市做了专门汇报,得到省委主要领导高度评价。我市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工作取得的成效,具体表现为“五个明显增强〞。 (一)对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的认识明显增强。各县(市)区在实践中深刻认识到“两大平原〞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首要任务和开展的根本,由过去单纯抓农业农村经济开展,向创新体制机制、解决深层次矛盾、构建新型生产力生产关系、实现农村改革的第二次飞跃转变。全市上下形成了广泛共识,重视程度空前,成立了专门的组织机构,确定了专人负责,全力推进。 (二)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标准和水平明显增强。一是在农田标准化建设明显提升。全市集中打造了8条高标准水稻玉米示范带,各地都创立了一大批规模大、水利化、科技化、机械化水平较高的高标准示范田。二是新型经营主体建设水平明显提升。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代表,效劳涉及种养业、加工运输、仓储物流等多个领域,经营主体的素质和建设水平都有较大提高。全市产加销一体化效劳合作社495个,生产技术效劳合作社1965个,仓储、运输、代耕代种合作社256个,农产品加工类合作社145个,生产资料采购、农产品销售类合作社1539个。合作组织为农民提供资金、技术、机械、销售等全方位效劳。三是基地建设水平明显提升。以“一猪两牛〞为重点,全市各类规模养殖场、大户已经开展到2800多个,养殖小区开展到278个,养殖专业户开展到13500多个,初步形成了规模化养殖格局。全市生猪饲养量499.2万头;家禽饲养量2166万只;奶牛存栏0.8万头;肉牛饲养量50.6万头;山绵羊饲养量80.9万只;肉、蛋、奶产量分别为21.7万吨、3.3万吨和5.4万吨。争取到国家级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3个,新增面积130万亩,其中xx县水稻面积30万亩,xx市水稻面积50万亩、玉米面积50万亩。目前国家级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到达16个,面积92023万亩,占耕地面积54%。全市共有41家企业获得绿色食品标志114个,原料生产面积783.8万亩;9家企业获得有机食品标志19个,在国家中心受理中的绿色、有机标志的有8家企业,共2023个标志。全市三品一标数量开展到800个,认证面积1567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92%。四是龙头企业建设水平明显提升。全市新增市级以上龙头企业9户。上半年,全市绿色食品产业共有24个工程开复工建设,总投资54.65亿元。xx市绿色食品产业园区,累计入驻企业23户,1—6月份新入驻企业2户,复工工程12个,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16亿元。 (三)综合配套改革牵动作用明显增强。一是新型经营主体在关键环节的作用放大。xx市水稻智能化生产示范园在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创新农业经营模式上先行先试,在生产环节、销售环节、科技应用等关键环节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猜你喜欢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