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简述人文社科类论文摘要特点及翻译问题和应对措施.docx
下载文档

ID:1703489

大小:15.11KB

页数:7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22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简述 人文 社科 论文 摘要 特点 翻译 问题 应对 措施
简述人文社科类论文特点及翻译问题和应对措施 简述人文社科类论文特点及翻译问题和应对措施 本文关键词:简述,应对措施,人文,,翻译 简述人文社科类论文特点及翻译问题和应对措施 本文简介::本文在简述人文社科类论文特点及翻译困难的根底上,采用汉英“原生性“学术论文平行语篇比照路径,围绕论证、诉求、形式和辞格等层面具体比照分析两种语言中同类学术论文的异同点。本文通过实例,从修辞资源和“受众“角度探讨学术论文翻译中需要特 简述人文社科类论文特点及翻译问题和应对措施 本文内容: :本文在简述人文社科类论文特点及翻译困难的根底上, 采用汉英“原生性“学术论文平行语篇比照路径, 围绕论证、诉求、形式和辞格等层面具体比照分析两种语言中同类学术论文的异同点。本文通过实例, 从修辞资源和“受众“角度探讨学术论文翻译中需要特别关注的瓶颈问题并探讨其解决对策。      关键词:人文社科论文; 特点; 平行语篇; 修辞比照; 翻译;      一、引言      本文拟选取“原生性“汉英人文社会学科论文平行文本, 从修辞资源和“受众“角度探讨学术论文翻译中需要特别加以关注的瓶颈问题及应对策略。选取的分析案例语料为九组相同专业、相近主题的汉英学术论文, 分别涉及文化、传媒、法律、考古、修辞、金融、心理学、社会学等领域。其中, 汉语语篇选自中国知网 ( ://) 收录期刊论文, 英语语篇选自剑桥学术期刊网及Taylor&Francis等期刊数据库收录论文。      二、人文社科类论文特点及翻译困难      科技论文往往是对实验步骤和科学方法的介绍, 着重数据和客观原理;而人文社科类论文, 尤其非基于实证研究类的语篇多是对某一现象结合相关理论进行探讨, 主观性更强, 范畴包括文化、政治、经济、法律等, 涉及意识形态领域。根据勒菲弗尔的定义, 意识形态指“占主导性的社会观念“ (Lefevere, 2022:14) , 即普遍接受的社会认知, 与熟知的事物、概念和习俗相关。因而人文社科类论文内容多为定性分析, 更具价值判断色彩。鉴于汉英两种语言差异及其背后的文化、意识形态不同, 其修辞资源运作必然也不同, 这便对翻译构成诸多挑战。      修辞资源指旨在对其受众产生影响力的言语象征资源, 包括话语内容、诉求策略、建构方式和美学手段等。 (Herrick, 2022:13-14) 人文社科类论文面向的是当代修辞学家帕尔曼和奥尔布莱希特-泰特卡 (Ch.Perelman/L.Olbrechts-Tyteca) 称之为“特殊受众“或“特殊专业群体“的一局部人。这一“特殊受众“除了拥有“普遍受众“, 即“能够为理性话语所影响、并只要为之所动, 愿意改变行为或信念的人“ (Hauser, 2022:48;64) 所具备的“常识“以外, 还有为其特殊专业群体成员所达成的“共识“.这局部人往往因使用该特殊群体的专业术语而表达出与普通群众的不同。 (Perelman&Olbrechts-Tyteca, 1969:30, 99) 此类论文“走出去“实那么进行的是一种通过建立“认同“, “说服“处于另一个语言文化背景下的“特殊受众“---相关论文期刊编辑和国外同专业学者, 对其施加预期影响的“论辩“行为。      三、汉英人文社科类论文对修辞资源的不同运用      修辞是“蕴含于情感和思想的内在力量, 通过语言等符号系统传达, 旨在对他人的决定或行动施加影响“ (Herrick, 2022:5) .对照纽马克文本类型理论, 的内容是陈述论文中“事实“的精华, 但其作为需要发表的学术论文“引领“局部, 发挥着吸引国际期刊编辑、感染学界“特殊受众“的作用, 属于信息型文本和呼唤型文本。学术论文的根本目的是说服读者了解和接受新观点, 其写作者必须既是相关学科的“理论家“, 同时也是一个“修辞者“. (Liu, 1995:342) 这一点对兼具信息型和呼唤型功能的文本翻译具有重要启示。译者既需要注重信息传达的准确与真实 (论文学术奉献) , 又要能够在充分认识汉英人文社科类论文修辞资源差异的根底上, 充分调动译语象征资源, 唤起读者“去行动、去思考、去感受“ (Newmark, 2022:41) .换言之, 译者既必须是原文要旨的“传达者“, 又必须是一个充分考虑受众、灵活因应的“修辞者“.下面结合上述修辞资源对汉英人文社科类论文比照分析。      (一) 论证层面比照      成功的交际必须使用受众能够理解的论辩话语。只有为受众提供充分的说理论证, 传达的信息才会最具有影响力, 才能促使他们信奉并采取行动。 (Hauser, 2022:119) 在论证内容上, 汉英都是陈述研究内容, 但在对其受众的“理性话语“上, 即信息内容的逻辑性、可能性、相关性等方面存在差异, 特别是涉及到意识形态局部的内容, 二者面对的受众不同, 在论证内容的呈现上便也不同。      (1) 新疆穆斯林妇女蒙面问题是新疆基层管理工作的突出难题 (1) .      比照:This study compares Muslim women's views on wearing the veil in a Muslim majority society, Indonesia, with the Muslim minority in India (2) .      汉英比照案例为探讨穆斯林妇女面带纱巾现象的论文内容。汉语语篇将这一现象定义为“蒙面问题“, 指出其为“基层管理工作的突出难题“.其定论式的主观负面隐含带有明显的意识形态价值判断色彩。而英语语篇说法相对客观, 通过比较穆斯林妇女本身对这一现象的不同看法得出研究结论, 就事论事。      (2) 作为在20世纪后半期不断涌现的修辞批评模式, 隐喻修辞批评已成为非常流行的批评模式之一, 该模式从西方修辞学的角度去分析和评价隐喻性语篇 (3) .      比照:This article broadens rhetoric's scope by reclaiming a space for it in drama (3) .      二者同为关于“修辞批评“的论文开篇。汉语语篇并未直接点题, 而是描述研究背景, 介绍“隐喻修辞批评“的出现和开展程度;而英语语篇那么开门见山, 指出论文要论述的主题是“戏剧领域的修辞批评“.      (3) 在工具理性、技术理性彰显的时代, 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研究一直处于一种相对贫困之境……要走出危机, 就必须进行自主性的反思, 打破学科壁垒、重视概念再造、注重学科交叉、直面人类的困境与苦难, 努力从人文关心的角度去揭示和建构知识统一的理论体系 (4) .      比照:Normativity is inarguably a major concept in the social sciences…Finally, this article identifies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norms of the orthodox and the heretics, based on various schools of thought and on paradigms from both U.S.and German communication-research histories (5) .      二者同为“传播学“相关论文的开头和结尾局部。汉语语篇开头先高调描述时代背景, 到结尾局部才出现“自主性反思“的研究主题和“人文关心“的研究角度;相比之下, 英语语篇的开头即点出文中核心概念“Normativity“ (标准性) , 结尾直叙论文研究内容, 相关性更为突出。      (二) 诉求层面比照      诉求策略是旨在唤起受众情感或吸引受众信任的一系列象征策略, 往往诉诸于受众的情感或信念。因为“受众的喜好、需求、欲望和价值观也在我们对话语的评价中发挥重要作用“ (Hauser, 2022:169) .汉英学术论文都以真实内容和严密分析增强文章说服力, 但汉英语篇基于各自受众接受心理诉诸策略各异。      (4) 在教学实践中, 隐喻修辞批评模式的引入既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解读文本的新的角度, 也有助于培养学生使用隐喻实现成功交际的意识 (3) .      比照:Consequently, Angels adopts a sophistic approach to rhetorical critique that demonstrates language's mutability (3) .      二者同为关于“修辞批评“的论文结尾局部。上述汉语语篇突显论文研究意义:“引入新角度“、“培养交际意识“, 侧重于诉求研究之“新“, 意义之“大“;而英语语篇没有着重强调论文意义和作用, 只是平铺直叙总结论文研究方法, 为受众对其思考和探讨留有空间。又如:      (5) 2023年金融危机后, 全球经济根本步入“新常态“.为应对“新常态“, 中国政府采取措施, 使全国经济呈现新“外貌“.针对新常态背景下房地产和股市状况, 以国房景气指数代表中国房地产行业开展情况、上证综合指数收盘价表示股市行情, 建立VAR模型进行分析 (6) .      比照:Our article tests the hypothesis that the impact of the housing market crash on the financial system could have been anticipated (7) .      汉语语篇明确点出研究的目的是“为应对““新常态“这一新环境;而英语语篇那么是为“验证设想“, 对某一现象进行思考。      通过上述两个例子可以发现, 汉语语篇诉诸于迎合社会热点以吸引受众关注, 彰显研究的创新之处和社会意义;而相近主题的英语语篇那么贴近西方受众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求知心理。      另外, 汉语喜用动态修饰词进行渲染, 以期打动受众情感。如例 (3) 中“打破……“、“重视……“、“注重……“、“直面人类的困境与苦难“等。英语比照引文那么论证语言较为平实, 表述相对静态, 很少渲染性铺垫, 以客观实用唤起受众共鸣。      (三) 形式层面比照      汉英人文社科类论文形式层面的修辞资源差异主要表达在组篇方式上。组篇结构具有可资区分认同的特点。这些特点有助于在修辞者与受众之间建立起良好的关系。 (Hauser, 2022:256) 汉英论文在呈现形式上各有特点。通过对九组汉英语篇进行观察统计, 我们有以下发现:      用词方面, 汉英在动词使用上各有其习惯表达。如:汉语中的“研究…&hel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