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建筑
文化遗产
继往开来
当前
意义
建筑文化遗产的继往开来与当前意义建筑文化遗产的继往开来与当前意义 摘要每座建筑的历史文化源于建筑自身以及它周遭环境发生的各种人、物、事的变化。城镇或乡村的历史与文化,也是当地建筑文化互动互构与此消彼长演变的综合表达。这意味着,建筑本身或特定建筑与周遭环境互构形成的“场所”,是其整体景观地区的文化载体兼历史标征,让人们拼凑、诠释无从完整重现的过去,也藉此叙述过去、现在、未来的合理或不当。而汉语“古迹”的原来涵义重视“古”而关注在“人、事”之“迹”,这涉及华人传统思维方式,是以使用者/参观者的心意为本,带出具有情境感受的建筑之“迹”,以“睹物思人”、“触景生情”、“发思古之幽情”达“文以载道”之效。这样的观念,对于华人如何追随祖辈传统、活用建筑文化遗产,很有指导意义。而当前真相,一方面是“全球化”对各国国族建构带来“文化同质化”压力,另一方面是“全球化”和“国家体制”孕育的“流动空间”,还有国族建构引起的对待少数族群/地方社会文化遗产的态度,也冲击着弱势方原来的传统社会结构与社会价值,动摇其传承空间。这些群体如何认识与叙述自身文化遗产,涉及他们如何诠释与重构自身的历史定位、文化认知与社会生活空间,也涉及群体如何维续或扩大自身不论在物质、形而上领域的话语。关键词古迹;建筑;少数族群/地方社会;话语;认同;记忆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354(2017)03-0025-08 一、建筑像凝结的语言,等待知音解放心声 建筑的意义就在于它们是由人类的活动所创造,又是为了满足人们各种活动需要而设计。由于建筑,哪怕只是建筑一道墙,无意识而无意义的空间才会因此转化成有意识而有意义的场景。从另一个角度说同样一回事:建筑物亦即其设计者、建造者与使用者的文化内涵的具象化体现,每一座建筑物自身的存在也都在述说着其建筑概念出现以来至今发生的各种变化;每一座建筑又因着它所处于的自然或社会环境的各种人事变迁,都与它有过极细微或极剧变的互动,使得建筑的存在成为人们的记忆坐标。人们借着对建筑景观的记忆和视角,回顾和叙述其周遭自然環境以及社会环境的历史变迁。这可参考诺柏休兹(Christian Norberg-Schulz)最早在场合精神朝向建筑学的现象学。诺柏休兹探索建筑设计如何把“空间”转化“场所”的现象学进路,是把空间视为由意识决定存在意义的“知觉场合”(perceptual field)。?譹?訛亦即说,环境中任何纯粹“物件”(object)只有与人心沟通,经由人们的意识去组织和赋予其内涵,方才会聚合(gathering)为人们心目中可以作用的“物品”(thing),再与人建立“感情”,生发出人们心中的自我存在感。由此可以引申解释,建筑本身作为“场所”,或者以特定建筑与周遭环境结合形成更大范围的“场所”,都是其边界以内整体地区的文化载体兼历史标征;人们往往是借着“场所”现存的一切,拼凑、诠释无从完整重现的过去,也借此叙述当前的合理或不当,未来的应与否。中国古代的晏子春秋问上早就提到“百里而异习,千里而殊俗”,不同族群乃至不同地方文化毕竟都是渊源于整个族群/地区长时间的历史演变,也承载了族群/地区历代以来共同积累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所以才会多彩缤纷,各自灿烂,并且导致各族群/地区对待生活方式与生存需要的概念不一;人们总是依赖各自的文化作思考,个人安身立命的抉择也总要适应本群体文化认同,如此才更安心处理自身与周围一切事情。可是,文化存在于人们意识与潜意识的作用是肉眼无法看到的,只能通过图像、文字、符号或者人们制造的实物去表达。因此,人们从实践过程表达“文化”,就表现在各种“术”,包括“术”的精神内涵、使用物质以及作业程序等领域。不论是“美术”、“艺术”、“医术”、“马术”以至各种“技术”,当人们具体学习或传播其中套路与义理,依旧可以归纳为文化的学习与传播。由此看,建筑作为实体形象,也是文化的表征。每座建筑从提出概念、建造,直到完成以后继续使用与维修,无疑都得依靠各种“技术”,由此也集中表达一处地方的人类是如何创造、发展、传播、学习、巩固本身文化,包括引进、融入,或转向其他文化。而建筑的实践之会表达文化差异,其实即来源于各自的文化认同影响人们对生活与生存方式存有不同概念,导致每座建筑会伴随着当地文化变迁,留下不同年代的各类技术痕迹,相互结合,构成人们的历史感觉。由此看来,各国早期文明往往联系着当地早期城市的印象,何尝不是源于同类文化建筑物是组成城市景观的基础人们一旦深处在城市空间,便会感受到所有建筑物的同时同在,是共同从各自的形态、装饰、布局到用材展现了当地各个时代生活状况以及社会变迁的相连与延续,由此演变成也巩固着地方上的文化认知。而人们之所以会对其他文化的建筑或场所各有感受,亦无非受到本身文化认同影响;他们面对眼前实体建筑各有回应,皆因各自心中生起自家观念。概括而言,一个族群/地区的历史演变必与其地方文化的保存或演变相辅相成,一个族群/地区的文化演变也会受着地方历史上许多因素的影响。历代人们都趋向改善生活,他们也会因应着社会与环境的变化,不断地在技术、艺术风格、空间布局等方面求变,以期改善或重新创造其居住或者使用的场所。并且,亦如大卫哈维(David Harvey)写作后现代的条件:跟进文化变迁的源头(The Conditions of Postmodernity:An Inquiry into the Origins of Cultural Change),书中讨论时间和空间如何社会地建构,有说过:“各种独特的生产方式或社会构成方式,都会体现为一整组处在独特的时间与空间当中的实践和概念。”?譹?訛因此,当人们生活在不同社会文化结构,所体验的时间和空间存在形式各有差异,各族群/地方的建筑文化凝聚了当地社会时空观念,亦复如是。历史日久以后,在现存建筑物,或者旧建筑遗址,又或者历史文献,还是可能寻觅这些历年活动痕迹。所以,建筑无疑就像是凝结的语言,无声,却时时刻刻等着人类通过解释它们解放它们的心声,也凭借着它们的语言诠释历史和文化。只要知道建筑存在过,就有机会追溯相关建筑“人”与“事”的留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