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土壤污染
修复
资料
总结
土壤污染修复资料总结
土壤污染修复
第一章土壤及其根本性质
1.土壤。是指地球陆地外表能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多孔结构表层,具有不断地、同时地为植物生长提供并协调营养条件和环境条件的能力。
2.土壤环境。是指岩石经过物理、化学、生物的侵蚀和风化作用,以及地貌、气候等诸多因素长期作用下形成的土壤生态环境。
3.土壤污染:是指人为活动将对人类本身和其他生命体有害的物质施加到土壤中,致使某种有害成分的含量明显高于土壤原有含量,而引起土壤环境质量恶化的现象.
4.造成土壤污染的原因。
过量施用化肥;农药;重金属元素;污水灌溉;酸沉降;固体废物;牲畜排泄物和生物残体
5土壤污染的特点
①隐蔽性和潜伏性②累积性和地域性;③.不可逆性和长期性④难治理性和后果严重性.6.土壤环境背景值:是指未受或少受人类活动(特别是人为污染)影响的土壤环境本身的化学元素组成及其含量。
7.土壤自净作用:是指在自然因素作用下,通过土壤的自净作用,使污染物在土壤环境中的数量、浓度或形态发生变化,活性、毒性降低,甚至消失的过程
8.环境容量。在人类生存和自然生态不至受害的前提下,某一环境所能容纳的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单位环境中,土壤所能容纳的最大负荷量为土壤环境容量)
9.土壤污染的量度指标
①土壤背景值;②植物中污染物质的含量;③生物指标
2023.土壤环境污染物分类:
无机污染物.有机污染物;生物性污染物;固体废弃物
按照污染物污染途径分为以下五种类型
水质污染型;大气污染型;固体废弃物污染型;农业污染型;综合污染型
第二章土壤重金属污染专题
1.汞、镉、铅、铬以及类金属砷(五毒元素)
2.影响生物迁移的因素
a.重金属在土壤环境中的总量和赋存形态b.土壤环境状况c.不同植物种类d.伴随离子
3.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特点:
1.形态多变2.金属有机态的毒性大于金属无机态
3.价态不同毒性不同
4.金属羰基化合物常剧毒5.迁移转化形式多样
6.重金属的物理化学行为多具有可逆性7.产生毒性效应的浓度范围低8.微生物不能降解重金属9.生物对重金属摄取具有累积性2023.重金属对人体的毒害具有积累性
4影响重金属在土壤环境中的迁移转化的因素:
①土壤eh:
当水田灌满水时,eh下降,导致土壤环境中的s以s2-形式存在,从而与水溶性cd生成cds沉淀,降低土壤溶液中水溶性镉的含量。当水稻田排水晒田(烤田)时,eh升高,非水溶性cds可发生氧化复原反响,s2-被氧化成单质硫,从而cds的溶解度增加,可给态cd2+浓度增加。
eh升高会促使土壤可溶性pb与高价fe、mn氧化物结合,降低pb的可溶性迁移。②土壤ph土壤酸度增大不仅可增加cdco3的溶解度,也可增加cds的溶解度,使水溶态的cd含量增加。
对铅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影响也很大,一般随ph降低,土壤环境中可溶性铅的含量增加,铅在土壤中的迁移能力和生物毒性增大。
随着ph值的升高和eh值的下降,可显著提高土壤中砷的溶解性。因为ph值的升高,土壤胶体上正电荷减少,对砷的吸附量降低,可溶解性砷的含量增加。同时,随着eh值的下降,砷酸复原为亚砷酸
锌的迁移性取决于土壤的ph值和eh值
5.影响cr对植物毒性的因素:
(1)cr的化学形态;(2)土壤质地和有机质含量;(3)土壤氧化复原电位;(4)土壤ph值;(5)植物种类。
6.防治土壤铜害的主要措施:
①向土壤大量施用绿肥或有机肥;②施用石灰降低土壤酸度;③施用铁剂(如fe-edta),或叶面喷施铁剂。
7.锌污染的防治措施:
①施用石灰调节土壤ph在5.5-7.0范围内,使锌形成氢氧化物沉淀;②使土壤呈复原态,形成zns沉淀;③施用磷肥
8.土壤重金属污染控制的根本原那么,并根据原那么拟定土壤重金属污染控制
技术对策。
根本原那么。一是“防〞,尽可能地防止重金属进入土壤环境造成污染;二是“治〞,对已被重金属污染的土壤进行改造、治理,以消除污染或调控限制其危害。(1)切断污染源;(2)提高土壤环境容量;(3)控制或切断重金属进入食物链;(4)防止二次污染;
9.土壤重金属污染的调控与防治措施:
(1)开展清洁工艺;(2)严格执行污水和污泥施用标准;(3)提高土壤的缓冲性和自净能力;(4)加强土壤水分管理;(5)施用改良剂;(6)客土、换土法和水洗法;(7)利用植物吸收去除重金属;(8)电化法;(9)加强土壤环境及其生物产品的监测;
第三章:土壤环境的有机污染
1.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具有毒性、生物蓄积性和半挥发性,在环境中持久存在,能在大气环境中长距离迁移,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的有机污染物。
2.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半衰期较短,生物蓄积能力较小的容易降解的有机污染物。3点污染源:指集中在一点或当作一点的小范围排放污染物的污染源。
4.面污染源。指在一个大面积范围内排放污染物的污染源。
5有机污染物的环境行为-有机污染物进入土壤后,可能经历以下几个过程:③土壤颗粒的吸附—解析;②挥发和随土壤颗粒进入大气;
③滤至地下水或随地表径流迁移至地表水;④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富集或被降解;⑤生物或非生物降解。
6.土壤有机污染物在土壤中的环境行为主要包括吸附、解吸、挥发、淋滤、降解、残留、生物富集等。
7、土壤胶体吸附有机污染物的机理
(1)化学吸附;(2)物理吸附;(3)离子交换具体讲主要包括:离子交换、氢键、电荷转移、范德华力、配位体交换、疏水键的形成等。
8.代谢—有机物在生物体内经过酶类及其他物质的作用,发生变化,进而消化和排泄的过程。
9.降解—有机物由于各种因素的作用(化学、生物、光照、酸碱等)而逐渐分解,转变为无毒物质的过程。可分为非生物降解和生物降解。
2023.生物降解—在生物酶的作用下,有机物在生物体内的降解,尤以微生物降解为主。
11.非生物降解—有机污染物在环境中受光、热及化学因子作用引起的降解。
12.降解类型:(非生物降解)光化学降解、化学讲解;(生物降解)微生物降解
化学降解。可分为催化反响和非催化反响。非催化反响包括水解、氧化复原、异构化、离子化作用等。
微生物降解:脱卤作用、氧化作用、复原作用、脱烷基作用、水解作用、环破裂作用13.共代谢:是指微生物只能使有机物发生转化,而不能利用它们作为碳源和能源维持生长,必须补充其他可以利用的基质,微生物才能生长。
14.迁移—污染物在环境中发生的空间位置的相对移动过程,可分为机械性、物理—化学性和生物迁移。
15.吸收—外源物质经各种途径透过有机体的生物膜而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皮肤三种途径。
16.扩散:指有机分子的随机运动,是由高浓度梯度向低浓度梯度的纯运动。17质流:指分布在空气、水和土壤中的有机物在外力作用下所发生的移动。
18.挥发。指有机污染物穿透过土壤而逸向空间的移动。
19.残留—因使用有机污染物(农药)而残留于人类食品或动物饲料中的有机污染物(农药)母体化合物,还包括在毒理学上有意义的降解产物。20积累—有机污染物的持久性,可认为该化合物保持其分子完整性,以及通过在环境中运输和分配,维持其理化性质和功能特性的能力。
21.半衰期—进入土壤的有机污染物(农药)因降解等原因含量减少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22.残留期—土壤中有机污染物(农药)因降解等原因含量减少75%-20230%所需要的时间。
23.农药污染土壤的途径:
☆将农药直接施入土壤或以拌种、浸种、毒谷的形式施入土壤;
☆向作物喷洒农药时,农药直接落到地面或附着在作物上,经风吹雨淋落入土壤中;☆大气中悬浮的农药颗粒或以气态形式存在的农药,经雨水溶解和淋失,最后落到地面;☆死亡动植物残体或灌溉水将农药带入土壤。
24.农药在土壤环境中的迁移(1)扩散;(2)质流;(3)挥发进入土壤环境中的农药可通过挥发、扩散而迁移入大气,引起大气污染;或随水迁移、扩散和淋溶而进入水体,引起水体污染;也可通过作物的吸收,导致对农作物的污染,再通过食物链浓缩,进而导致对动物和人体的危害。
25.土壤环境化学农药污染的防治:
☆加强管理☆大力开发高效、低毒、平安性农药☆采用综合防治措施防治病虫害
☆改良农药制剂的剂型及喷洒技术☆其他治理方法
(1)增加土壤中有机、无机胶体的含量,以增加土壤的环境容量;或施入吸附剂以增加土壤对农药的吸附,减轻农药对作物的危害。
(2)调节土壤水分、ph值、eh值,以增加农药的降解速度。
(3)某些金属离子或其与某些螯合剂相螯合时,具有催化作用,可采取施加该类催化剂的方法,以提高土壤的催化化学降解作用。
(4)选育活性较高的能够分解某种农药的土壤微生物或土壤动物,以增加土壤的生物降解作用。
第四章:化学肥料对土壤环境的污染1.目前我国化肥施用中存在如下问题:
①肥料利用率低:尿素n利用率为20%-40%,碳铵利用率仅15%-30%,普钙中磷利用率也仅为15%-30%;②肥料养分比例不平衡:我国n、p、k施用比例严重失衡,p、k普遍短缺,n相对过剩;③肥料分布和施用流向不合理:存在东南高西北低趋势。
2.化肥施用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1)肥料中有毒有害物质对土壤环境的污染
①化肥中的重金属元素污染;②肥料中的放射性元素污染;③肥料中的氟污染;④化肥的有机副成分污染(2)施用化肥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①导致土壤板结,肥力下降;②促进土壤酸化;③土壤中营养成分比例失调;④降低土壤微生物活性;⑤造成土壤硝酸盐污染;
3.水体富营养化。是指湖泊、河流、水库等水体中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
4.化肥污染的控制措施和防治对策:
加强对化肥的监督管理,从化肥的质量上扼制污染;经济合理施肥,严防过量施肥;氮、磷、钾肥配合施用;化肥与有机肥配合施用;推行施肥新技术,提高肥料利用率;优化肥料品种结构,研制新型无污染化肥;加强水肥管理,实施控水灌溉;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
5.论土壤污染与生命的关系。(论述题)
第五章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及原理
1.土壤污染修复。指通过无聊、化学、生物、生态学原理、并采用人工调控措施,使土壤污染物浓(活)度降低,实现污染无害化和稳定化,以到达人们期望的解毒效果的技术措施。
2.土壤污染修复需要坚持的原那么:①确保土壤的生物活性不受损坏
②确保土壤正常组分、结构和性状的稳定性
③对于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修复必须采取非食源性生物修复3.原位修复和异位修复比较
4.原位修复和异位修复分类:
原位:污染土壤气体提取法(;井中汽提法;生物通气;空气搅动法;原位冲洗、淋洗;加热方法;处理墙方法;原位稳定—固化方法;电动力学方法;原位微生物修复方法;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方法
异位:气提法;泥浆反响器修复;土壤耕作法;土壤堆腐;燃烧法;客土法;预制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