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基于CS的小学科学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教育教学专业
基于
CS
小学
科学
课程
设计
开发
教育
教学
专业
摘 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科学技术的进步,教学模式多样化,微型课程的出现也使教学方法清晰有效。微课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方法目前广泛受到教育工作者和大众的关注,对于小学科学课程而言,微课将教与学和教育资源紧密结合,以教学视频的形式着重于一个知识重难点教学,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学习能力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目前而言,针对小学科学的微课实践讨论较少,故本文在2017年2月教育部发布的新课标的视角下,将展开对小学科学微课的设计与开发,以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食物链与食物网”一课为实例,对教学实践进行了简要的探究,结合理论与实践,提出了合理的建议,以适应当前小学科学教育,更好的指导学生学习,高效完成小学科学教学任务。
关键词: 小学科学;微课设计与开发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the progress of educ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diversification of teaching modes, the emergence of micro courses also makes the teaching methods clear and effective. Micro teaching is a kind of new teaching method widely by educators and public attention, for the primary school science curriculum, micro class will close combination between teaching and learning and educational resources, teaching video form a focus on knowledge teaching, to cultivate the students' scientific literacy and learning ability can play important role. At present, the micro class practice discuss less primary school science, so this paper in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s issued in February 2017 by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micro course of primary school science to teach science edition of "science" on the fifth grade "food chain and food web" lesson as an example of teaching practice a brief inquiry, the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put forward reasonable suggestions,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current primary school science education, to better guide students, complete primary school science teaching tasks efficiently.
Key words:
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目 录 III
一、引言 1
(一)选题背景 1
1.信息时代基础教育教学方式变革的背景 1
2.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背景下小学科学微课发展现状 1
(二)微课程的概念鉴定 1
(三)微课设计的理论基础 3
1.建构主义理论 3
2.多媒体技术理论 3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 3
(五)研究方法 4
二、基于CS的小学科学微课程的教学设计 4
(一)小学科学微课程设计原则 4
1.科学性 4
2.教学性 4
3.艺术性 5
4.技术性 5
(二)小学科学微课程的设计影响因素 5
1.小学科学课程理念 5
2.学生情况 6
3.教材特点 8
4.教学的实际需要 8
(三)小学科学微课程的设计要素 8
1.教学目标的设计 8
2教学内容的分析 9
3.教学实施过程的设计 10
4.小学微课程教学评价的设计 11
5.小学科学微课程教学资源利用 12
(四)小学科学五年级微课程设计例举 12
三、基于CS的小学科学微课程开发 14
(一)微课开发的过程 14
(二)微课开发技术 15
1.视频呈现方式 15
2.微课制作技术与软件 16
四、教师微课设计与开发的建议 16
(一)微课程策略 17
(二)素材处理上 17
(三)呈现方式上 17
(四)后期制作 18
(五)个性化处理 18
五、结束语 18
参考文献 19
致 辞 20
一、引言
(一)选题背景
1.信息时代基础教育教学方式变革的背景
当今世界进入了“微时代”,无论是微博、微信还是各种社交手段都使人们的生活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与此同时,在线学习与移动学习的逐渐发展,比如网易云课堂引进和开发了大量世界名校的公开视频,其中包括TED(technology, entertainment, design)(TED大会是各领域的优秀人士通过演讲的形式传播新的创意、看法、观点)、可汗学院等组织的精彩视频,也有慕课网的出现让人们接触到国内优秀的在线学习课程。微课程的出现正是适应了时代的要求,将知识碎片化和微型化,强调一个知识点的突出,通过一个短小精悍的视频供学生和教师反复学习和使用,也使得重点和难点更加清晰。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也在微课程这一新领域投入精力进行学习研究和使用。
2.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背景下小学科学微课发展现状
2017年2月15日教育部关于印发《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通知里强调“教师要加强实践探究过程的指导,注重引导学生动手与动脑相结合,增强学生问题意识,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1]。微课的应用能够让教师对学生自主探究的方法进行正确指导,一堂微课不光可以呈现视频、图像等素材,还可以通过正确是操作示范,结合清晰的讲解,使学生有想法、有方法、符合正确程序进行操作实验。因此,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教学中教师在某一节课上对微课的合理应用还是课后学生自主深入理解重难点知识,微课都能起到辅助学习,扩宽教学视野的作用。对于工作繁忙的一线教师而言,对其提出恰当的设计和制作建议也十分必要,为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将对此根据实例提供一些实用性参考。
(二)微课程的概念鉴定
微课程(以下“微课”同义)是从“翻转课堂”中引出的概念,对于微课的释义,我国国内教育学家有不同的看法。著名微课创始人广东佛山教育局学者胡铁生认为“微课是微型课程的简称,它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教师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在线网络视频课程[2]。微课既不同于传统单一的课件、教案、课例、试题等资源类型,又是在传统教学资源基础上继续和发展的一种新的资源类型和应用方式”[2]。根据教学论的系统观,上海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教授黎加厚认为“微课程”是指时间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 [3]。在黎加厚教授看来,微课是一种既可以促进师生互动讨论又可以发展学生个人化的理想化教育模式,微课的出现也激起了人们进行教学改革的热情。
无论从哪种定义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简单归纳出一个微课程的必要因素:首先,它是围绕一个知识点由软件制作的时长在10分钟以内的“微视频”。其次,视频制作之前必须有脚本设计,针对对象为学生学习的教学设计。最后,通过微课可以使得用户在移动端随时随地学习。这种新的应用无疑在改变着教学两端的交互方式,笔者认为,基于微课的最基本要素,在某些特定学科教学当中,微课程无疑还有着巨大的探究潜力。
微课程与目前的大型在线学习课程的慕课有所不同,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做一区分:
从受众的角度来讲,慕课是一种开放式的网络课程,它面向的是那些想学习但却受到条件限制的人,网络平台中开放的很多慕课都是大学教育和职业教育。比如在“网易公开课”,还有“学堂在线”、“慕课网”这类发展已经较成熟的慕课平台可供有上网条件的学生学习。微课的受众目前定位主要是中小学生,作为基础教育的辅助教学手段。
从规模大小的角度来看,慕课在全球范围内发展广泛,我国目前也引进了国外一些优秀网络课程资源,在微博,各种公开课平台上可以随处可见TED演讲,国内很多优秀大学也录制了自己的在线学习课程,无论是大学生还是对某一领域有兴趣的人都可以通过免费或者收取一定费用的资源来学习。微课相对慕课来说规模较小,没有大规模普及,仅仅是在部分地区的中小学和高校举行微课比赛,但是微课资源库也在日益完善。
从形成结果来看,慕课中设计的系统学习通常配有完整的课后检测、评价体系,也就是说,在一节课上完之后学生可以通过测验获得分数,再反馈到新学习当中。有些慕课平台和高校合作采用学分制,通过收取一定费用的在线学习后,学生可以获取高校的学历证书。如我院的学生就可以通过“尔雅”网课的学习获得一定的学分。微课尽管在课后会有教师布置的作业,但是往往学生执行力不强,很少完成。微课对资源的利用却更具有针对性,一节课结束后学生更深刻理解某一难点,完成知识体系的更新,补全漏洞,学生依据自身实际需求个性化选择课程,如果想要增强巩固练习会很有效果。
(三)微课设计的理论基础
1.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者强调,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教师作为引导者要指导学生应用正确学习方式,内化知识,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小学科学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可以利用已有学习工具和资源,在教师有意搭建的接近现实的情景当中意义建构学习知识,切实解决现实问题,如果条件具备也可以自己动手操作,从而使学生在微课实现自主学习。
2.多媒体技术理论
多媒体的应用在当今的教育中已经相当普遍,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的使用有多种方式,通过视频、图片、动画,可以突破教学重难点,文字、图像、动画、声音的不同衔接使多媒体在很大程度上的发挥出了辅助作用。学习者通过各种实时信息与媒体互动,最终达到预期。
在小学微课的开发中,设计的PPT要合理,有利于教学,使学生感知到学习知识的趣味性。同时,对多媒体的操作要熟悉准确,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为目的,将具体化、现实化的知识内容呈现给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
微课程的这一概念早先出现在国外。20世纪60年代,美国阿依华大学附属学校与美国斯坦福大学分别推出了微型课程,又称课程组 (Minicourse) 和微型教学 (Microteaching)目的在与推动学校资源的建设,提高教师教学技能与学生的兴趣[4]。为了在非正式场合普及化学知识,美国北爱荷华大学教授提出了“秒课程”概念,将一堂课程分为三个部分。而现在我们熟知的微课程概念则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戴维·彭罗斯(David Penrose)于2008年提出。微课程也被其称为“知识脉冲”[5]。
早在20世纪80年代,国内就开展了微课程的研究,一些优秀著名的国内微课先驱学者带领一线教师积极参与制作开发微课新资源。按照新课标和教学实践的要求整合教学资源,以更适应教师的教学。虽然国内微课程的发展较晚,但是在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下近几年有大量的学者投入研究,以设计和开发新的教育资源。各大高校与中小学也在开展各种微课大赛,将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