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小学
三年级
数学
教学
论文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论文
第1篇第2篇第3篇第4篇第5篇更多顶部
目录
第一篇: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论文
第二篇: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论文
第三篇: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论文
第四篇:小学三年级数学估算教学论文征集
第五篇:小学数学教学论文
更多相关范文
正文
第一篇: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论文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论文
小学三年级应用题是整数应用题的总结。在这一阶段把整数应用题中的一般应用题和典型应用题作了一个全面的汇总。所以小三应用题的教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涉及一般应用题到典型应用题,从一步应用题到几步应用题,这就要求学生掌握从普遍到特殊,从简单到复杂的解答方法,也要求教师要帮助学生不断地归纳、综合,让学生从已学习到的解题方法中找出规律,把握特点。
在小学三年级数学整数应用题的教学中,应注意抓住解容许用题的一般方法,教会学生解容许用题的切入点。我们知道解答一般思考应用题的方法是:问题〈--〉。解答过程是:1读题,2分析,3解答,[列式],4检查。而在教学实践中,我觉得最难的是要教会学生把这个程有机的结合。于是,我就提出一些要求,让学生知道解题过程中各个环节中应到达的目的,使学生有的放矢。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一班栽树40棵,二班栽的比一班多5棵。两个班一共栽树多少棵?
这道应用题时,我就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要学生思考:这道题说的什么事?有几个班栽树?拿个班栽得多?一共
是什么意思?求一共
用什么方法?这一串问题使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把解题的方法也有机的结合起来。教会了学生怎样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也就教会了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运用从问题〈---〉的一般的解题方法。
小学三年级应用题中还涉及到许多典型应用题。如:路程除以速度=时间,总产量除以工效=工作时间,总产量除以单产量=数量,总价除以数量=单价。之所以把它们叫做典型应用题,是因为这类应用题有着极强的规律性。虽然这类应用题也可以用解答一般应用题的方法来解答,但如果学生把握到它的规律性,用它特有的典型关系式来分析、解答就会更加简便。例如:商店有12箱水瓶,每箱5个,每个10元。着些水瓶一共可以卖多少元?
〔这道题是求总价,关系式是:总价=单价乘以数量〕
这样根据数量关系式就能轻松的解决这道题。当然一般典型应用题都不是一步的简单应用题,这就要求学生要熟练地、准确地应用各种关系式子。在教学中教师要准确的定义关系式子中的一些慨念。如:速度
,单价
,工效
等等。并列举生活中有关慨念的例子,让学生判断、理解,逐步掌握、运用,以利于学生更好的解决典型应用题。
以上是我的一已之见,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素质的提高,有赖于教师素质的提高。希望我们不断的研究教材,探索教法提高自身的素质,从而更好的贯彻素质教育。
第二篇: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论文
从学生心理特点改革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
小学三年级数学论文
小学3年级是小学阶段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如何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前提下解决3年级数学成绩下降的教育问题,一直是教育界,特别是一线教师特别关注的问题之一。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把以学生心理特点改革小学3年级数学教学为研究课题,使学生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现从3个方面简论如下:
一、克服学生的不稳定情绪,培养、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3年级学生的年龄阶段一般是9周岁,这时,学生开始进入发育期,个性开始占重要地位,自制力弱、活泼好动、易受影响,使注意力分散。心理学告诉我们,注意力是一种根本能力,它是学生顺利学习的必要前提,是获得其它一切能力的根底。在小学阶段,就应该培养少年儿童注意力方面的良好的素质。良好的注意力素质有助于教学的学习;反过来,数学的学习有助于锻炼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就是在相辅相成的过程中既学习了数学知识,又培养了这一根本能力。
一、自然引出,水到渠成。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发挥其无意注意是培养学生注意力的第一步。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但凡学生完全不熟悉的东西,或完全熟悉的东西都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因此只有结合学生熟悉的知识经验引出他们不熟悉的知识,才能提起学生的兴趣,谐音他们的注意力。
例如:在教乘数是3位数的乘法时,借助于学生已掌握的乘法数是2位数的乘法知识,我引导并帮助学生逐步解决课本的准备题让学生在无意中接受了新知识。
在讲解准备时,教师有意让学生初步认识用乘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被乘数,乘得数的末位就要和那一位对齐,这是关键。学生的知识经验一方面来自原有的知识,另一方面来自生活经验。由于我坚持按照教材的实际,在教学中区别情况加以运用这些知识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循序渐进地获得了新知识。
2、合理组织,张弛相间。
由于儿童的注意力持续性还较差,根据这一特点,我采用3个环节组织课堂教学,自然的引入已使学生兴奋的情绪得以稳定,注意力有了方向。在此根底上,讲授新课成了中心环节,教师应抓紧时机在上半节课学生注意力较集中的时间内,讲清重点,突破难点。最后一个环节是稳固阶段,让学生对新知有一个完整、准确的把握,师生可以在一种较为轻松的理解和运用。正是因为张弛并用,学生才能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合理而有效的学习知识,充分地利用了课堂。
二、由直观教学入手,促使学生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
小学一、2年级的学生主要借助直观形象理解知识,并通过反复练习记忆知识。对待3年级学生不能依然停滞于这样的水平。但是,由于3年级的学生思维正处于从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这一特点又决定我们的教学不能操之过急。为此,我采取由直观教学入手,并且逐步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方法。比方,在讲乘除法的一些简便算法时,教师板书例题:
乘法除法
按运算顺序计算简便算法按运算顺序计算简便算法
26×4526×〔4×5〕360÷8÷5360÷〔8×5〕
=一04×5=26×20=45÷5=360÷40
=520=520=9=9
通过这种方法计算结果的比拟,得出乘法时,3个数相乘,结果不变;和除法时一个数连续
用两个数除,每次都能除尽的时候,可以先把两个除数相乘,用它们的积去除这个数,结果不变的结论。由直观演示到抽象概括,学生掌握了知识,并强化了思维能力的训练。
三、突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促进知识的正迁移开展,防止负迁移的干扰。学生原有的知识可以促进新知识的掌握,这是知识的正迁移;也可以干扰新知识的学习,这是知识的负迁移。我在教学中注意利用迁移规律,促进学生知识的正迁移开展,防止负迁移的干扰,做法是:
1、温故知新。3年级是整数学习的最后一年,多位数运算占全年教材的近一半,出色地完成这局部教材的任务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对全年的教学任务的完成都起着重要作用。学生多位数运算能力学得好不好,很大程度依赖于一、2年级各种运算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但是我们不可能抽出整段时间帮助学生复习旧知识,而只能把一、2年级学过的进退位加减法,一位数乘2位数,试商等内容编成口算、听算训练题目,有方案的安排到各节课,作为课前练习。使旧知识对学习起着正迁移作用。
2、运用比拟。当新旧知识技能一0分相似,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往往会受旧经验的干扰。这是负迁移作用,是学生学习上的难点。这时我便运用比拟方法,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消除旧知识向迁移作用。例如:教学运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除法简便计算时,对偶题目:5一600700=73……500
往往有一些学生算错为:
5一600700=73……5
教师便启发学生用验算的方法发现错误。进而说明余下的5
是被除数的百位上,应该是500
的道理。最后教师帮助学生与以前的有余数的除法做比拟:被除数和除数消去相同个数的0
之后,按以前学过的方法求商和余数,这是相同点;不同点在于,如果有余数,应该在余数后面也添上被消去的0
的个数。当然,这只是指法那么的记忆而言,在算理上是完全统一的,学生在理解的根底上就能记住了。
3、改错练习。在教学中我不仅注意到从正确的方面教给学生的知识,而且注意到从反的方面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
其中①是针对学生法那么中被除数和除数划去相同个数的0的相同这一关键词不理解而提出来的。
②是针对学生对余数的位置不理解而提出来的。
③是针对补0
有模糊认识提出来的。这样,既从正面讲清算理,又从反面加深理解,互相配合,使知识掌握更牢固。
3年级是连接小学低年级和高年级的桥梁和纽带,学生能否很好地完成这个过渡关键在于教师的把握。我相信,只要遵循教学规律,善于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思维特点,提高3年级教育教学质量不会再是难题。
第三篇: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论文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
韦晓萍2023.9.10
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是帮助学生解容许用题的重要教学手段。通过多变的练习可以到达这一目的。教学时,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实际情况,组织对应用题改变问题,改变条件或问题和条件同时改变的练习,到达目的。但变
要为练
效劳,练
要做到有方案、有针对性。因此,教师就要精心设计练习题,加强思维训练,使学生练得精、练得巧、练到点子。
一、一题多问
一题多问是就相同条件,启发学生通过联想,提出不同问题,以此促进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例如:三年级有女生45人,比男生少1/10。
问:〔1〕男生有多少人?
〔2〕男生比女生多几分之几?
〔3〕男生占全年级总人数的几分之几?
二、一题多变
这种练习,有助于启发引导学生分析比拟其异同点,抓住问题的实质,加深对本质特征的认识,从而更好地区分事物的各种因素,形成正确的认识,进而更深刻地理解所学知识,促进和增强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一般可以采用纵变
和横变
两种形式。
1、纵(内容来源好办公室: hAOWoRD.Com)变
:使学生对某一数量关系的开展有一个清晰的认
例:某工厂原来每天生产40台机器,现在每天生产50台机器,是原来的百分
之几?
变化题:
〔1〕某工厂原来每天生产40台机器,现在每天生产50台机器,比原来增产了百分之几?
〔2〕某工厂现在每天生产50台机器,比原来增产了25%,原来每天生产多少台机器?
〔3〕某工厂原来每天生产40台机器,现在比原来增产了25%,现在每天生产多少台机器
2、横变
:训练学生对各种数量关系的综合运用。
例:粮店要运进一批大米,已经运进12吨,相当于要运进大米总数的75%。粮店要运进大米多少吨?
变化题:
〔1〕粮店要运进大米16吨,用4辆汽车运一次,每辆运2.5吨,还剩下多少吨大米没有运到?
〔2〕粮店要运进大米16吨,先用4辆汽车运一次,每辆运2.5吨,剩下的改用大车运,每辆大车运0.6吨。一次运完,需要大车多少辆?
〔3〕粮店要运进大米16吨,先用4辆汽车运一次,每辆运2.5吨,剩下的改用大车运,每辆大车比汽车少运1.9吨。一次运完,需要大车多少辆?
〔4〕粮店要运进大米16吨,先用汽车运进75%;剩下的改用大车运,每辆大车运的吨数是汽车已运吨数的1/24。一次运完,需要大车多少辆?
〔5〕粮店要运进面粉14吨,是运进大米吨数的7/8。这些面粉和大米,用4辆汽车运,每辆运2.5吨,需要运几次?
这样,从纵
、横
两个方面进行练习,就不断加深了学生对数量关系的理解,使学生的思维从具体不断地向抽象过渡。开展了逻辑思维,提高了学生分析、解容许用题的能力。
三、一题多解
一题多解主要指根据实际情况,从不同角度启发诱导学生得到新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沟通解与解之间的内在联系,选出最正确解题方案,从而训练了思维的灵活性。
例1、某班有学生50人,男生是女生的2/3,女生有多少人?
〔1〕用分数方法解:50÷〔1+2/3〕=30〔人〕
〔2〕用方程方法解:x+2/3x=50或x〔1+2/3〕=50x=30
〔3〕用归一方法解:50÷〔2+3〕×3=30〔人〕
〔4〕用按比例分配方法解:50×3/〔3+2〕=30〔人〕
例2、某工厂方案10天制造200台机器。结果2天就完成了方案的25%。照这样计算,可以提前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