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农村教育
发展
对策
农村教育开展对策
一、全面搞好农村教育的宏观决策
1.国家教育投资的重点应向农村教育倾斜。我国现行政府教育投入的根本格局是:中央和省级财政的投资重点主要在大学,对根底教育只有数量有限的转移支付;由市地、县区及乡村等各级财力来支撑不堪重负的中等及中等以下教育。我们认为,中央和省级财力应重点保证义务教育,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缺口〞很大,不是“涓涓细流〞所能奏效的,必须引来“滔滔江水〞方能解除“多年少雨的万顷之渴〞。
2.切实减少农民承担教育本钱的份额。近年来,农村初中生大量辍学,高校的农村学生数量下降,农村特困生增加。其重要原因之一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无力承受沉重的教育负担。这个问题大体应从三个方面加以解决:一是学校裁减冗员,提高效益,降低生均培养本钱;二是加大对农村特困生的扶持力度;三是对来自欠兴旺地区农村的学生降低收费标准,并试行家庭困难生的免费制度。现行各类学校收费标准“一刀切〞,外表看似公平,实际上抹杀了城乡差异。高校学生每年交纳四五千元的学杂费,对富裕家庭来说也许算不了什么,但对于贫困的农民家庭那么是一个天文数字。
3.真正解决进城农民工子女就学难问题。有关调查显示,中国现有流动人口约1.2亿人,其中有进城农民工学龄子女700万,就学难问题十分突出,一局部人已失去了受教育的时机。为保障进城农民工适龄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地方政府及部门,应当认真落实国家有关规定中关于流动人口少年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政策,切实解决进城农民工子女就学难的问题。同时,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在收费上应予以减免。
二、准确定位农村教育的开展方向
1.农村教育要为提高农村人口的根本素质效劳。农村九年义务教育是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的奠基工程,但长期以来严重脱离农村开展的实际需要,许多中小学沿袭单一的升学教育模式,只注重少数升学有望的学习尖子,无视大多数学生的培养教育,致使广阔农民缺乏知识和技能。其中少数学子“跳出农门〞后远走高飞,大大削弱了当地人口素质和人才结构,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我们认为,应当借鉴当年梁漱溟办乡村教育的做法和经验,急农民所急,想农民所想,为农民效劳。建议将农村教育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教育体系认真加以研究,在效劳方向、办学方针、课程设置、教材内容、考试方式等方面与城市教育区别开来。
2.农村教育要为农业产业化效劳。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经营是新农村建设中农业开展的新趋势。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劳动力密集,但文化科技素质不高,应该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使他们能掌握相关科学技术,具有从事现代农业开展所需要的多种知识和技能,实现其从“劳力型〞“粗放型〞向“知识型〞“技术型〞的转变。为此,农村教育必须改革办学模式,增加为“三农〞效劳的教学内容,全面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培养农民企业家和农业科技开发人才。
3.农村教育要为新农村的社会开展效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的社会环境、乡俗民风有了很大改观。但由于受国际、国内大环境中种种消极因素的影响,广阔农村还存在许多不健康、不文明、不科学,甚至丑恶的现象,严重地影响了农村的社会稳定和老百姓的安居乐业。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途径是通过教育采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传播先进文化,倡导新民德、新民风,是农村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4.农村教育要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效劳。我国已经有1.5亿多农民进城打工,绝大多数人由于素质低下,只能从事粗放劳动和非技术性职业,收入卑微,生活动乱。在农村仍有一亿多剩余劳动力转移不出去。农村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在促进剩余劳动力转移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应当通过多种形式,向剩余劳动力提供根本就业知识和技能,提供就业市场和就业信息,培养他们读、写、算的根本技能,以及市场意识、竞争意识、风险意识、法权意识和效益意识等,使其有能力转移出去,并尽快融入城市生活中去。
三、系统确立农村教育的特色内容
1.加强和完善农村根底教育。农村青少年是未来农村开展各项事业的主力军,从长远来看,提高农民素质必须要高度重视农村的根底教育。第一,要从政策上确保农村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受教育权的实现,坚持根底教育面向农村全体学生。第二,要进一步解决农村教育经费缺乏的问题,改善根底教育的办学条件。第三,农村根底教育要适应农村社会开展的实际需要,结合农村存在的现实问题,有针对性地增设一些能够适应本地经济开展的专业技术科目,使学生掌握一些从事生产和工作的实际本领。
2.大力开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健全和完善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效益。要坚持“学用结合、按需施教〞的原那么,把农村文化教育与科技教育、理论学习与实践经验结合起来,适当设置与农村经济、市场经济乡镇企业等有关的专业和课程,培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所需要的新型农民。
3.大力开展农村文化事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思想愚昧和观念落后将导致农民信念动摇、道德滑坡甚至社会动乱。所以,应当制定切实可行的新时期农村文化事业开展的方针政策,坚持正确的开展方向,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新思想、新观念、新风气,宣传农村改革开放的新成就,弘扬健康向上的民族文化和传统美德,净化农村文化市场,培养农村文化骨干队伍,支持农村民间艺人的创作和文化活动,贴近农民生活,着眼群众利益,提高农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
4.加强法制建设,提高农民法制素质。当前,农民法制观念非常淡薄,农村社会治安比较混乱,违法现象相当严重,必须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使他们能够真正担当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任。第一,开展法制宣传。联系农村实际,深入开展以宪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农业法、种子法、农业保险法、信托法、民办教育法、农业价格法、婚姻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知识为主要内容的法律宣传教育,推动依法专项治理工作,农村基层干部要带头学法、守法、秉公执法,有效地提高农民的民主法制素质。第二,加大执法力度。农村社会治安还存在不少问题,一些违法犯罪行为严重干扰了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必须加大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为农民群众提供一个和平稳定、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第三,加快“三农〞立法。近些年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虽然加快了立法的步伐,但农村立法,还跟不上社会开展的要求。在呼唤农民学法、守法,提高其法律意识的同时,还应加快“三农〞的立法工作,如制定农民教育法、农民负担法、农村土地使用法、农业科技人才保护法、农村养老保险法、村镇建设规划法、农村医疗保障法、农业投资法等法律法规,保障农民利益,维护农村秩序。
总之,开展农村教育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各级行政和教育部门必须深刻领会“三个代表〞的精神,真正落实科学开展观,与时俱进,齐抓共管,全方位推动农村教育健康快速开展,培养和造就新型农民,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来看,这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客观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途径。
第6页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