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公安民警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一百问.docx
下载文档

ID:1695643

大小:52.74KB

页数:54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22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公安民警 社会主义 法治 理念 教育 一百
公安民警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一百问 1.什么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答。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等法治领域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思想的统一体,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精髓和灵魂,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国家与法的理论同中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 2.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包括哪几个方面。其相互关系如何。 答: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包括:依法治国的理念、执法为民的理念、公平正义的理念、效劳大局的理念和党的领导的理念。 对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五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们之间相互补充、相互支持,协调一致。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价值追求,效劳大局足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五项理念表达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3.法治理念与法律意识的关系是什么。 答。法治理念与法律意识是相互包容、相互影响、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法治理念是法律意识的重要组成局部,是一种高层次的法律意识。法律意识是人们对于法律及其现象的各种认识、看法、观点的总称,也是人们对于法治及其现象的认识的总括。法治理念不是人们直觉的产物,是人们理性认知的结果。法治理念对法 1律意识的培养、树立和提高具有指导意义。 4.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特征是什么。 答。(1)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充分反映了社会主义先进生产力开展的要求,表达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规律,把是否促进生产力的开展作为根本衡量标准。 (2)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充分表达了人民民主,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和最广阔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3)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充分表达了党的领导的原那么,只有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才能根本保证社会主义法治的实现。 (4)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充分表达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原那么,特别是表达了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二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开展观为统领,表达社会主义的荣辱观和价值观的要求,提倡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有机结合。 5.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科学的、先进的法治理念。 答。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以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与法的学说为指导,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实践过程中,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吸收和借鉴西方法治文明合理因素的根底上形成的,是科学、先进的理念。 6.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形成的重要理论来源是什么。 答。(1)马克思关于国家与法的学说,深刻地揭示了法的阶级本质,对我们深刻认识阶级社会法的本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2)列宁关于社会主义法治的思想,深化和开展了马克思主义法律理论,对当代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3)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有关社会主义法制思想的论述,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重要内容。 (4)以xxx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伟大目标,明确把“依法治国〞作为治理国家的根本方略。 (5)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实行依法治国根本方略首先要全面贯彻实施宪法,必须在全社会进一步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使宪法在全社会得到一体遵行;要充分发挥法治在促进、实现、保障社会和谐方面的重要作用;要坚持民主执政、科学执政、依法执政等的论述,都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重要组成局部和理论来源。 7.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其目标要求有哪些。 答: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新时期新形势下党中央对公安机关和广阔公安民警提出的新要求。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这对公安机关全面、正确依法履行职责履行三大政治和社会责任,具有重要意义。其目标要求主要有: (l)执法理念进一步端止。自觉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开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为指导,准确领会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根本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纠正不合时宜的 3落后观念,克服错误的思想,澄清模糊的认识。 (2)执法能力进一步增强。按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根本要求,着力提高对敌斗争、维护国家平安的能力,打击预防犯罪、驾驭治安局势的能力,加强基层根底丁作,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严格公正执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能力,效劳经济建设、促进改革开展的能力。 (3)执法行为进一步标准。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与深化标准化建设结合起来,针对在教育活动中发现的突出问题,抓住容易发生执法问题的岗位和环节,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指导,进一步加强标准化建设,使广阔公安民警的执法行为更加标准。 (4)改革方向进一步明确。自觉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同推进公安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结合起来,使体制和机制改革始终沿着中央确定的原那么和方向推进。 (5)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与加强公安队伍建设结合起来,使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贯穿于干部队伍的选拔、任用、奖惩、培训等各项管理措施中,促进干部队伍建设的正规化、标准化和科学化,使公安队伍真正成为一支政治坚决、业务精通、执法公正、作风优良的精锐之师、威武之师、文明之师、正义之师。 8、公安民警如何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答。(1)要学习必要的法律知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不能自发产生和形成,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必须系统地学习法律知识。 (2)要确立正确的法律意识。法治理念是法律意识的重要组成局部,正确的法律意识为确立正确的法治理念奠定根底。 (4)要不断地修正错误的法律观念,真正实现全社会的公平正义。 (5)要积极参与执法实践,在执法实践中不断学习,在本职工作中增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9.公安机关为什么要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 答。公安机关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组成局部,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只有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更好地打牢执法为民的思想根底,切实提高公安机关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能力,才能有效保证公安机关忠实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 (1)是适应新时期公安丁作新形势、新任务的客观需要。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既处在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也处在人民内部矛盾凸显、刑事犯罪高发、对敌斗争复杂的时期。应对新挑战、落实新要求,必须用科学、先进、正确的法治理念武装公安民警的头脑,保证公安民警的执法指导思想和观念始终符合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符合科学开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2)是确保公安工作社会主义方向的客观需要。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有利于从根本上抵抗各种错误思想的不良影响, 5正本清源,用正确的法治理念和价值取向统一全体公安民警的执法思想,牢牢掌握公安丁作领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权,坚决不移地坚持我国公安工作的社会主义政治方向。 (3)是解决公安工作现实问题,建设高素质公安队伍的客观需要。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从根本上解决权从何来、为谁掌权、为谁执法、如何执法等重大思想问题,有利于引导广阔公安民警在正确的执法理念指导下,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增强维护对会主义法制、保障人民根本利益的能力,从而造就一支政治坚决、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公安队伍。 2023.确立依法治国方略有何意义。 答。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根本方略。依法治国方略确实立,在我们党和国家的开展史上,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1)依法治国是我们党治国理政观念的重大转变。依法治国方略确实立,标志着我们党最终战胜和彻底抛弃了封建“人治〞思想的羁绊,坚决不移地选择了社会主义法治的治国道路,从而完成了我们党执政治国理念的一次深刻而重大的转变。 (2)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途径。国家长治久安,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提和根底,是十三亿中国人民最大利益之所在。搞建设、谋开展,实现现代化,没有稳定,什么事也干不成,而稳定的实现要靠法治。 (3)依法治国是开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开展社会 6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义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民主是法制的前提,法治是民主的保障,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依法治国,不仅是开展社会主义民主的保障,而且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局部。依法治国方略的深入实施,必将有力推动社会主义民主的不断开展。 (4)依法治国是建立和开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市场经济是自主性的经济,要求用法律确认市场主体资格,明确产权;市场经济是契约经济,必须用法律对契约原那么、方式和结果进行确认和保护;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必要的法律是维护正当竞争的保障;市场经济是主体平等的经济,必须通过法律确认所有人的平等地位至少在形式上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没有法律上的平等地位,市场主体之间的平等就失去了前提和保障;市场经济是开放经济,既要求统一开放的国内市场体系,也要求市场国际化。统一开放的国内市场体系要求打破地区封锁、行业壁垒,不允许地方保护和部门保护。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要求与国际市场体系接轨,就必须按照现代法制的要求,参加国际经济法律体系。一方面在实体法上要求与国际通用的做法相一致,另一方面在程序法上要求与国际通用的做法相对应。 11.依法治国的根本内涵是什么。 答。依法治国理念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其根本含义是依据法律而不是个人的旨意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实行的是法治而不是 7人治;其核心是确立和实现以宪法和法律为治国的最具权威的标准。具体来说,树立依法治国理念,需要准确把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树立和维护法律的权威以及严格依法办事三个方面的根本内涵。 1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具体内容有哪些。 答: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本质在宪法上的重要表达,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的民主性和人民性的必然要求。其具体内容有: (1)公民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2)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3)任何组织和个人的违法行为都必须依法受到追究。 13.为什么说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权威性是由法律的本质属性决定的。 答。(1)社会主义法律表达了全体人民的意志,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高度统一。 (2)法律具有标准性和确定性,非经法定程序不得修改或者废止。 (3)法律具有普遍性。它在其有效时间内,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4)法律具有国家强制性。任何个人或者组织违反法律,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14.为什么说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途径。 答。(1)国家长治久安,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提和根底,是十三亿中国人民最大利益之所在。搞建设、谋开展,实现现代化,必须始终保持稳定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秩序,这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长期实践的总结。如果社会动乱不安,已经取得的成果也要丧失。而稳定的实现要靠法治。 (2)我们党领导人民通过长期反复的实践、探索与比较,从正反两个方面得出结论:还是要搞法治,实行依法治国,才能保持国家的长治久安。 (3)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和国家大力加强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开展,有力地保持了我国社会的持久稳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