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科技
创新
水利
意见
科技创新水利意见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精神,坚持“科学治水〞方针,进一步加强水利科技创新,以水利科技创新支撑和引领水利事业开展,以科技进步推动水利现代化,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水利科技创新的重要意义
1、新时期水利事业开展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开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水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开展的支撑作用越来越重要。当前我国面临着日益严重的水资源短缺、洪涝灾害、水污染和水土流失等四大水问题,已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制约因素。实践新时期治水思路,破解四大水问题,建设节水防污型社会,维护河流健康,实现人水和谐,促进可持续开展,需要治水理念的创新、管理体制的创新、运行机制的创新和技术手段的创新。新时期水利事业开展必须依靠科技创新。
2、新时期水利事业开展要求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突出位置。近年来,水利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水利科技工作紧紧围绕水利建设主战场,开展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水利事业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但是,新时期水利事业开展的新任务对水利科技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当前水利科技存在原始创新缺乏,局部领域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较大,假设干关键技术集成度不高,科研成果转化率偏低,科技投入缺乏,高层次科技人才严重缺乏,水利科技创新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尚不能适应经济社会高速开展与水利现代化建设对水利科技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水利的可持续开展。因此,必须充分认识加强水利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把水利科技创新摆在水利工作的突出位置。
二、加强水利科技创新的指导思想、目标和原那么
3、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牢固树立科学开展观,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开展战略,围绕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伟目标,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开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依法治水、科学治水。紧紧抓住水资源短缺、洪涝灾害、水污染和水土流失等重大水问题,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及推广应用,以科技创新与科技进步支撑和引领水利可持续开展。
4、总体目标。“十一五〞期间,科技对水利的奉献率由目前的40%左右提高到45%左右,到2023年,到达60%左右。经过15年的努力,在水利科技的假设干重要方面实现以下目标:健全完善水利科技创新体系;攻克一批事关水利改革和开展的重大科技难题;推广转化一批先进水利科技成果;建设一支结构合理、高素质的水利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立和完善以政府为主导、企业和社会力量等共同参与的水利科技创新投入体制和机制,不断提高投入强度;广泛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进一步提高科技管理效率和水平;力争水利科技总体接近或到达国际先进水平,实现水利科技的跨越开展。
5、根本原那么。
—坚持以人为本、可持续开展的原那么。按照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开展的要求,深入探索水利开展的客观规律,科学认识和创造性地解决水利改革与开展中的重大问题,坚持走可持续开展水利之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坚持因地制宜效劳于区域社会经济协调开展的原那么。针对不同地区社会经济开展特点和水资源条件,因地制宜地提出适合该地区的水利科技开展模式和重点方向,全面推进区域科技协调开展,不断提高全社会的科技创新能力,为区域社会经济开展提供科技支撑。
—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那么。围绕国家经济结构战略调整、可持续开展和国家平安的重大需求,凝炼对水利可持续开展具有战略性、根底性、关键性作用的重大课题和关键领域,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那么,集中优势力量,力争重点突破,实现跨越式开展。
—坚持原始创新与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的原那么。针对我国水问题和水资源的特点,在我国具有相对优势或者战略需求的关键科技领域,加强原始创新,力争取得突破性进展;精心组织跨领域、跨部门、跨学科的联合攻关,鼓励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与综合研究,促进共性关键技术的集成创新;坚持自主研究开发与引进消化相结合,重视在引进先进技术根底上的消化吸收再创新。
—坚持实行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原那么。充分发挥政府在水利科技创新中的主导作用,重视市场在水利科技资源配置中的根底性作用。调动全社会创新潜力,利用一切有效的创新资源,促进水利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坚持以水利信息化促进水利现代化的原那么。按照水利现代化的要求,继续加强水利信息化根底设施建设,重点建设一批应用范围广、发挥作用大、具有代表性的水利业务应用系统,主要包括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水利电子政务工程、水资源调度与管理系统、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与管理信息系统工程、大型灌区信息化建设等,用高新技术对水利行业进行技术改造,积极推进水利信息化。
三、健全体制、完善机制,推进水利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6、健全和完善水利科技创新体系。水利科技创新体系是包括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推广效劳组织和中介机构等,融创新执行机构、创新根底设施、创新资源、创新环境等创新要素为一体的社会网络,是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局部。部属非营利性科研机构及涉水高等院校,主要从事公益性、根底和应用根底、国家重大工程关键技术等研究工作,要把提高水利行业持续创新能力摆在突出位置,要在国家水利科技上起到骨干和引领作用,并面向全国提供科研效劳;主要从事应用根底和工程技术研究的流域及地方水利科研机构,要效劳于流域和地方需要,为流域和区域的水利开展提供科技支撑;具备自我开展能力或具备产业开发能力的科研机构,如以勘察、设计、咨询为主要业务的科研机构,转为科技型企业或进入企业,逐步建立现代科技企业制度,为科技研发和工程应用提供技术效劳;从事成果推广、技术咨询、信息效劳、专业培训、技术监督的机构,包括各级水利推广网站和科技园区,是水利科技创新体系的延伸,应加强其自身建设,进一步提高效劳质量,促进科技成果的推广转化;各级水利科技管理部门是水利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局部,负责指导和协调相关水利科研、技术开发、推广转化以及行业标准的制修订等工作。
7、加强体制和机制的改革创新。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创新管理体制,完善“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新型运行机制。按照国家需求,加强学科建设,优化学科结构布局;积极培养创新人才队伍,全面推行全员聘用制,稳步推进人事代理制度,建立开放流动机制,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实行按岗定酬、按任务定酬、按业绩定酬,建立重实绩、重奉献、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的分配鼓励机制,保护知识产权、技术专利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充分表达科技人员的劳动价值;积极做好有关资源、大型仪器设备、数据平台等共享工作,初步形成以共享为核心的制度框架;建立现代科研院所制度,完善职工代表大会监督制,充分发挥各级科学技术委员会的科技咨询作用;注重创新文化的建设和开展,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开展高新技术和实现产业化的政策环境。
8、加强水利科技根底条件平台建设。加强水利科技创新根底条件平台建设,鼓励、支持流域和地方建设多种形式的实验室、研究中心、试验站等水利科研基地。根据水利开展、学科布局和成果转化的需要,重点建设15个左右部级重点实验室,20个左右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230个左右具有创新能力的基层水利科技试验站或科技园区,提高科研仪器、装备的现代化水平和自主研发能力。构建由水利科研基地和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水利科学数据共享平台、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效劳平台等为主体框架的水利科技根底条件平台,促进水利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利用。
四、深入开展重大水利科技问题研究
9、加强水利根底和应用根底研究。要围绕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这一主题,跟踪世界水利科技前沿,加强根底性、前瞻性、战略性研究。要重视科学研究根底资料的收集与分析,加强水利科技信息库和数据中心建设;重点开展水资源合理配置与高效利用、防洪减灾、水土保持、水环境保护与水生态系统修复等领域根底研究,力争在流域水文水资源演变规律与科学调控、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非传统水资源开发利用、水旱灾害风险管理、农村饮水平安、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大江大河治理、水体污染防治及流域水生态系统修复等重大课题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2023、加强水利应用技术研究开发。要围绕水利建设主战场,选择对行业影响大、应用面宽的核心技术与关键设备,强化自主创新,重点开展水资源合理开发与高效利用、防洪抗旱与减灾、大江大河开发治理与生态保护、城乡水利和农村饮水平安、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水库平安和风险管理、水环境保护与水域生态系统修复、水土流失防治、生态友好型水利工程、水资源统一管理等领域的关键技术开发,加强高新技术与适用技术的有效集成,力争实现跨越开展,形成符合国情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技术支撑体系。
11、加强高新技术应用。要充分利用纳米、生物、信息、网络、遥感、遥测、遥控等现代高新技术,研究开发水资源和水环境自动监测与控制、信息管理以及数据共享技术,提高水资源统一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带动水利行业技术的升级换代,以水利信息化促进水利现代化。以行业技术结构调整为根底,积极推广应用一批高效、节水、降耗和环保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对行业共性关键性技术和重大技术装备进行升级改造,全面提高水利科技含量。
五、大力加强科技推广与普及
12、加强水利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要围绕节水型社会建设、水平安保障、水利现代化建设需要,通过科技成果示范工程和示范园区,大力推进科技成果的中试转化。根据水利科技的开展,及时更新完善相关技术标准,建立有效制度推进新技术的应用与推广。要充分利用国家以及省部级各类科技推广方案,有重点地推广对行业、流域、地区水利科技进步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采用举办科技展览、科技培训、技术交流、产品推介等多种方式和手段,因地制宜地大力推广水利信息化、城乡饮水平安、节水灌溉、农村水电、城市与工业节水、非常规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水生态和水环境保护与修复、水质自动监测、现代水利施工、水土保持等先进实用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材料。
13、加强水利科学知识的宣传普及。通过科技下乡、科普讲座、科技周、科技日、水利博物馆、亲水园区、科技示范园区等方式,采用书籍、报刊、漫画、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体手段,广泛传播普及水利科学知识,培养广阔群众的科学观念,增强亲水和节水意识,营造促进水利开展的良好社会气氛。
六、加速培养高素质水利科技人才队伍
14、加快水利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步伐。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规划和管理方法,完善保障措施,建立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鼓励机制,为人才合理有序流动创造条件。加强对学科带头人的培养与选拔工作,高起点、严要求,建立完善淘汰制度,实行动态管理;要大力加强年轻科研骨干的培养,为其提供施展才能的舞台。要大力实施“5151人才工程〞,即用十年左右的时间,有方案地选拔培养50名左右在国内外水利界有重要影响的科技专家,20230名居国内先进水平优秀科技人才,500名在各自专业领域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学术技术带头人,202300名中青年水利科技骨干。努力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科技人才队伍,造就一批具有国内领先水平、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学科带头人。
15、重视科学道德标准建设。要鼓励水利科技工作者弘扬崇尚科学、追求真理、大胆探索、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大力发扬拼搏奉献、开拓进取、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坚决抑制学术急躁、学术浮夸、学术腐败和弄虚作假等不端行为。坚持学术民主,大力营造尊重他人、团结合作、互相帮助、和谐自由、宽松公正的学术气氛。
七、多渠道、多层次地增加水利科技投入
16、加大国家和全社会的水利科技投入。水利是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