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高校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应用研究范文.docx
下载文档

ID:1689141

大小:21.45KB

页数:4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22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年高 校内 审计 信息化 建设 应用 研究 范文
天道酬勤 高校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应用研究 大数据时代是信息化开展的新阶段,审计信息化建设是审计行业适应信息化开展的一场自我革命。本文从信息化对审计的影响出发,分析高校内审信息化现状以及实现途径,提出高校内审信息化建设应关注的重点。 关键词 高校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数据式审计 一、信息化对高校内部审计的影响 〔一〕审计环境趋于复杂 大数据时代,被审计对象线上办公及各类信息系统的广泛运用,使被审计单位的控制环境、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风险评估等风险管理要素发生了变化,传统的抽样审计和静态审计难以满足内部控制的需要,审计人员评估审计风险时必须充分考虑这些变化对审计产生的影响。例如,被审计单位信息系统存储了核心业务有关的数据信息,审计中要从被审计单位的业务信息系统获取根底数据信息,为获取真实可靠的业务信息有关的数据,首先须评估被审计对象核心业务信息系统设计的科学性、运行的稳定性,从源头上保证数据的可靠性。 〔二〕审计方式面临挑战 信息化开展的新阶段,善于获取数据、分析数据、运用数据成了审计人员做好工作的根本功。审计环境的变化对审计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评估被审计单位的信息系统并获取有关业务数据信息后,面对海量的数据条,信息化的审计方式是实现大范围、高效率、深层次分析研判的重要途径,依靠数据式审计进行详细审查,排查疑点,才能判断数据是否真实、合规。审计假设不能借助信息化工具和手段,轻那么降低审计效率,重那么加大审计检查风险。 二、高校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现状 〔一〕信息化水平低 在信息化浪潮推动下,审计信息化理念已深入人心,但实现审计信息化进程缓慢。就高校而言,目前尚无通用又实用的审计效劳软件,完全采用审计效劳软件开展审计工作的高校审计部门还是少数,更多的审计部门借助财务软件进行查询,数据分析、统计等依靠Excel表格处理,数据汇总尚在人工统计阶段,信息化的审计方式如数据式审计更是无从谈起。 〔二〕信息化定位不明确 高校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易将审计业务流程管理、业务标准性管理当成主线去建设,而忽略了通过信息化手段便捷获取信息、发现疑点、排查疑点等可持续的审计能力建设。审计业务流程管理是审计作业方式标准化管理,属于计算辅助审计,数据采集与分析的数据式审计能力更能满足审计人员的工作需求。 〔三〕信息资源不对称 高校内部信息化程度、信息化共享程度参差不齐,审计信息化水平受限于高校整体的信息化建设。高校职能部门之间缺乏一体化,“信息孤岛〞依然存在,财务、科研、资产等信息系统对接程度不高,甚至未实现对接,审计获取的数据信息碎片化,不利于审计的综合分析与研判,影响审计效率和质量。 三、高校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实现途径 审计信息化建设目标是实现集审计方案制定、审计资源配置、组织管理、作业管理、信息资源获取、数据分析、审计成果运用等功能为一体的信息化管理,既有审计效劳平台的搭建,又要注重数据式审计能力的持续建设。具体包括以下4个方面: 〔一〕建立审计对象信息效劳平台 第一,建立多维度数据检索功能。高校内部审计信息化最重要的功能是开发多维度的全校性数据检索功能,挖掘数据运用能力、分析能力。全校数据包括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据,尤其是将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据对接,实现多维度的数据检索功能,便于审计人员在全校范围内获取业务信息,同时通过检索提高审计信息获取的效率。 当前,高校掌控的各类教育经费逐年增长,有的高校甚至突破百亿,但在审计信息化浪潮的背景下,局部高校财务审计工程开展所需的财务数据依然依靠财务部门后台取数再进行人工汇总。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最低目标是实现审计各类数据的信息化统计、筛选等根本功能,更高目标是通过全方位数据取证、批处理详细审计、重复性自动化的方式提高审计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财务预警能力,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效能。 第二,对接校内其他业务信息系统。随着高校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推进,科研、资产、教务、人力资源管理、合同管理等信息系统逐步投入使用。建立审计效劳平台对接校内各业务系统,与各职能部门数据联动应用,建立审计数据库,实时了解职能部门的业务管理情况,及时掌握学校其他职能部门的业务流程,针对重要部门的核心业务存在的关键风险点,设定预警指标,实现“防未病〞,以审计视角构建学校风险管理系统。预警风险点管控结果又可为审计部门制订年度审计工作方案提供参考,提高审计立项的科学性。 〔二〕进行审计作业管理 审计作业管理系统就是审计工程管理系统,开发审计工程管理系统,对审计方案、审计工程、审计成果、审计档案进行全面、全过程管理,使审计工作在可视化的界面上协作进行。通过精细化工程线上作业管理,及时反映审计工作完成情况,形成“方案有约束、执行有标准〞的工程管理模式,实现审计工程线上标准化作业管理链,建立审计工程实施的进度追踪管控机制,推进审计管理和审计行为的标准化,系统提升内部审计质量。 〔三〕提升数据式审计能力 审计信息化建设应以培养审计人员的数据式审计能力为重要目标。遵循“总体分析、发现疑点、分散核实、系统研究〞的思路,以大数据为引领进行关联分析、动态分析,强化数据的筛选、排查及预测,提高分析判断的系统性和科学性。通过以不同的参数聚类分析,发现异常,提出审计线索,排查疑点,推动可持续审计能力的积累和提升,着力增强审计软实力。 〔四〕进行审计辅助管理 建立审计辅助管理系统包括审计方案管理、公文管理、审计人员绩效管理、部门文化宣传等。该模块面向审计部门内部管理,作为辅助系统有助于信息标准化存储,有效防止人员流动、办公数据不稳定造成审计信息丧失等情况。 四、高校内部审计信息化运用展望 审计信息化受限于高校的信息化建设程度。审计信息系统既是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子系统,但又具有特殊性,其数据获取来源于其他信息系统,要与其他信息系统无缝对接存在难度。审计信息系统建设要从独立开发、分别应用的观念转变到将其纳入高校总体信息建设中,整体统筹推进,科学规划内审信息化建设框架,提升审计协同工作能力。 审计信息化建设应定位准确,目标明确。应以推动审计部门积累可持续的审计能力建设,提升审计质量、审计效率为目标,重点探索审计信息资源获取能力、数据综合分析能力建设。 审计信息化不仅是审计技术、审计思维方式的转变,更是內部审计工作转型的重要方式,将有助于实现事中审计、动态审计、远程审计以及融合审计。审计信息化建设助力内部审计面向高校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成为高校治理的重要组成局部,倒逼高校业务流程再造,推动高校内部治理进一步创新和完善。 五、结语 2023年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高校信息化进程,各类智慧管理系统提速上线,线上会议、资料及业务处理增多,给审计工作带来了重大挑战,对审计工作模式、审计范围、审计方法产生了重大影响,联动审计、大数据审计、非现场审计成为趋势,强技术成为审计工作应对挑战的出路。 大数据技术与审计融合将改变审计管理,助推内审内涵式开展。但大数据处理问题的技术选择和操作由审计人员裁定,大数据信息处理结果最终由审计人员甄别和使用,审计的职责和使命并未改变。因此,要防止产生大数据主宰一切的思想,审计信息化建设中应理性评估大数据技术对审计工作的影响,以增强审计能力、提升审计效能为目标,实践中灵活变通运用,努力推进审计信息化建设。 〔作者单位为兰州大学〕 [作者简介:包淑婷〔1984—〕,女,甘肃兰州人,硕士,会计师,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非执业会员,研究方向:财务审计。] 参考文献 [1] 周鸿斌.论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的控制和考核[J].财会学习,2023〔1〕:25-26. [2] 张婷.大数据技术在企业内部审计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23〔1〕:32-33. [3] 胡洪斌.大数据时代数据式审计方法重构[J].财会通讯,2023〔19〕:117-119.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