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对我国当代教育观的启示.docx
下载文档

ID:1688141

大小:20.71KB

页数:4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22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人本主义 教育 理论 我国 当代 启示
优质文档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对我国当代教育观的启示 :人本主义是西欧自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文艺复兴时期所涌现的一种新思潮。由此衍生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以及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分析人本主义教育理论,为不断开展和提高我国教育水平提供可行建议。 关键词:人本主义 教育观 教育开展 一、人本主义的主要教育思想理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人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必须以整个人为对象去研究,此外,每个人都个属于他自身的需求,并在追求过程中表达自身的创造性和能动性。 (一)人本主义的教育目标 1.重视“自我实现〞的目标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认为,教育的最终目标是 “自我实现 〞,教育所培养出来的人应该是个性充分开展的人,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能够独立成长和自主开展,能够实现自我价值。因此,人本主义提倡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独特个性为出发点,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手段,使每个学生都能挖掘自身潜质,,最终到达自我实现3002。 2.培养“知情统一〞、全面开展的学生 罗杰斯认为,在人类的精神世界中,情感与认知是两个不可分割的组成局部。在教育中,需设立一个现实的目标,并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将人的情感与认知进行有效的组合,使其相互促进,共同开展,人本主义的教育理论更加重视学生成长而远非学习效果,更重视培养学生全面的学习能力而非只是仅在理论上技高一筹的学生。 (二)人本主义的教育过程 1.培养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 罗杰斯认为,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可以分为两种:有意义学习和无意义学习,其中有意义学习是一种经验学习,它不仅强调知识性的学习,更强调经验性的提高,它涵盖了态度、行为、认知、情感等方方面面,这种学习方式结合人的逻辑思维、情感因素和行为方式,是一种全方面的学习。 2.课堂以学生为中心 “以学生为中心〞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的核心教育原那么。人本主义教育理论中充分肯定了学生的中心地位,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重心,在此根底上,传统的课堂“死气沉沉〞的教学模式,也将被以启发式、鼓励式的教学活动所取代,以自由式学习、自主式促进以及自我评价为主线,最终使学生成为他们学习的主导者。 3.提倡非指导性教学 人本主义倡导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应提倡无结构、非指导性的教学方式,教师通过教学情景设置、“真实问题〞案例的提出等,为学生营造一种灵活、开放的教学气氛,留给学生独立探索、独立思考的空间,激发和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性研究,给学生搭建一个通向新知识的渠道,并通过这样的课堂建立起共同合作学习的师生关系。 (三)人本主义的教育评价 1.全面动态的教育评价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提倡动态的客观的评价机制,认为传统的评价模式严重缺乏客观合理性,不利于增强学生的信心和自尊心,而动态的教育评价方式那么为学生提供了阶段性的学习情况反响,使他们能及时的发现并改善学习中的缺乏,此外,人本主义还强调重视对学生在其他各方面素质进行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开展。 2.重视自我评价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强调把学生的自我评价放在首位,把他人的评价放在次要位置,原因在于以个体为主体的自我评价是自我认识的重要途径,是促进自我开展、自我完善以及自我实现的重要手段,此外,自我评价较考试评价等他人评价方式,更尊重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主动。 二、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对我国当代教育观的启示 (一)全面开展的教育质量观 教育是为了人的开展效劳的,人是社会人,因此教育应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以及人对教育的需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的开展,教育的功能也变得更加多样化,为防止以偏概全、以点带面而带来的顾此失彼等短期教育行为的发生,当代教育观中更加重视全面、全程、和谐开展的教育质量观。 (二)启发式的课程观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强调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直接经验,鼓励学生亲自动手,独立思考与操作,因此在课程的编制以及实施过程中,都需要以点拨、启发、开发和培训学生为根本目标,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让学生们有探索发现的动力,从中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彰显人的创造性作用。 (三)适切性的教材观 人本主义强调突出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情感,反对传统中以教学理论为中心的教材观,好的教材是课堂的“灵魂〞和“主干〞,以好的教材为“媒介〞才能上演精彩的“剧本〞,因此在教材的选取上,应更重点突出学生的地位和情感的教育的重要性,并在课堂上,以教材为蓝本,基于教材又再生教材进行教学。 (四)开放式教师观 由于课堂的主动权从教师的手中传递到了学生的手中,教师的职责也因此发生了细微的变化,教师不再是课堂的掌控者,他必须帮助学生“自我实现〞,课堂模式和内容的新变化并不代表着教师的作用不重要了,而是更加重要了,只有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并具有开放性、创新性精神的教师,才能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的潜质。 (五)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核心是充分尊重和考虑每一位受教育者的目的,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的潜质和学习动力,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由附属地位到主体地位,此外还必须认识到,学生是开展中的个人,具有巨大的开展潜力,教师的任务是帮助他们实现自我价值 (六)综合评价观 教学需要追求一定的教学效果,但是更应该注重的是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转变,传统教育中所采取的考试等一次性的评价,严重阻碍了过程教学的实施,导致只注重学习成绩。而过程性评价更能及时反响学生的学习情况,加深评价的客观性和全面性,教育评价过程加结果、个人与他人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评价制度,才更能表达评价的合理性。 参考文献: [1]魏笑云.论人本主义的教育思想及潜在的课程观[N].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3. [2]刘佳,吕耀中.论人本主义教学观[N].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7. [3]侯英.浅析人本主义课程理论视野下的教学过程[J].普教研究,2022,6. [4]王新民,刘小应.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及其对新课程改革的启示[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23,1. [5]耿宏丽.试论课程范式的转型:从“传递中心〞到“对话中心〞[N].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5.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