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在全市统筹城乡推进城镇化改革发展动员大会上的致辞.docx
下载文档

ID:1684698

大小:25.23KB

页数:14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22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全市 统筹 城乡 推进 城镇 改革 发展 动员大会 致辞
在全市统筹城乡推进城镇化改革开展发动大会上的讲话 在全市统筹城乡推进城镇化改革开展 发动大会上的讲话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精神,按照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的要求和全省农房改造建设、中心镇建设工作会议的部署,结合温州实际,发动全市上下坚持以科学开展观为指导,以城乡统筹为根本方法,大力推进新型城市化,全面加快温州转型开展。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统筹城乡推进城镇化是温州转型开展的战略举措和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改革开放以来,温州的开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温州的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市场化、国际化总体上处于全国和全省相对领先的水平,区位、海洋、生态、营销网络、民间资本和体制机制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得到进一步稳固和表达,温州的开展前景十分广阔。但要清醒地看到温州开展中存在的缺乏,直接的表现就是近年来温州的开展速度相对缓慢,在全省考核中开展指标、水平指标、民生指标排名都是靠后的。温州开展相对缓慢的直接原因是投入缺乏,“十一五〞期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率根本上33%左右,比全省平均水平低2023多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0多个百分点。没有投入,就不可能有经济的开展、城市化的推进和民生的改善。 投入缺乏的主要原因是投资环境不好。环境包括生产环境、生活环境、生态环境,也表现为硬环境、软环境和形象环境。方方面面的环境都要依托于城市平台这个大环境。现代经济是城市经济,现代社会是城市社会,现代政府是城市政府,现代区域之间的竞争主要是城市竞争。城市作为现代产业、经济、社会的一个载体平台,具有与农耕文明截然不同的集聚规模效应。所以现代文明的开展历程,实质上就是城市化的开展提升过程。没有城市化的开展,就很难有现代经济的进一步繁荣和转型开展。只有城市让人一见钟情,才能集聚流动的高端要素、吸引各种投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才能让人日久生情、凝心聚力整合资源、加快开展和改善民生。而我们恰恰就在城市化这方面滞后了。 目前我市的农业仅占gdp的3%,即非农产业占97%。我市城市化率为60.7%(这个数据是将居住在城镇半年以上的农村人口包括外来农民工都统计为城镇人口),而户籍人口中非农人口仅占21.5%,两者相差近40个百分点,即现有统计的城镇人口中包括了大量农村户籍人口,这只是统计意义上的城镇人口,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城镇人口。他们即使住在城里,也是住在城中村、城边村,并没有真正融入城市,转化为真正的市民。这几组数据说明,从开展的纵向历程来看,我们的城市化大大滞后于工业化,同时我们的城市化也是不彻底的半城市化,与省内其他同类城市进行横向比较,其表现就更为明显。(1)中心城市能级不高。温州是全省人口第一大市,是XX省三大区域中心城市之一,但城 市建成区面积杭州是437平方公里、宁波是242平方公里、温州仅为174平方公里,中心城市集聚的人口,杭州是412万人、宁波是22023万人、温州只有140万人。中心城市框架没有拉开,功能不完善不配套,生活本钱高,环境脏乱差,集聚和辐射能力不强。(2)村镇离散度大。现在温州虽然形成了大都市的雏形,但这艘航空母舰是由小舢板拼凑而成的,整个都市区根本上就是绵延繁乱的村镇带,现在全市有262个乡镇542023个行政村,村镇数量过多、规模偏小、建设档次很低、布局不合理,不可能形成现代城市的形态、结构和功能。(3)城市化过渡性地域大量存在。中心城市大量的城边村、城中村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集镇,呈现出“似城非城〞的特点,从而形成了村村像城镇、镇镇像农村,农村不像农村、城市不像城市的城乡面貌,最好的地方像欧洲,最差的地方像非洲。(4)农民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背离。虽然我市80%以上的农村劳动力主要从事非农产业,但90%以上还是“离乡不离土〞,有非农的生产方式,但户籍身份还是农民,生活方式还处在农村层面。 过去温州模式是在没有资源、没有国家投资的极端困难情况下,靠温州人的勤劳聪明,靠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开展起来,是被逼出来的。而现在由于城市化缺乏,致使城市的规模、档次、品位上不去,加上近年来我们城市供地缺乏,房价奇高,失去了对人才和资金的吸引力,本地的人才和资金是被逼出去的。因为资本和人都是流动的、都是逐利的,哪里环境好、哪里能赚钱就 往哪里集聚。现在6000亿元温州民间资本像幽灵一样在全国各地游荡,温州的转型开展就失去了投资工程支撑。同时又由于城市化的缺乏,使得效劳业开展缺乏载体根底,形不成规模效益,从而严重影响经济转型升级。老百姓生活水平提高后,对精神体验型消费的需求提升,环境不好、效劳业缺乏也影响了民生改善。 城市化缺乏的深层次原因是体制机制制约。XX市场经济起步早,市场微观层面的体制机制比较灵活,这是温州过去开展的最大优势。但是随着开展阶段的推进,宏观层面的制度创新没有及时跟上来,公共制度供给缺乏是现阶段温州开展的根本制约。这些制度涉及到经济、社会、文化、政治方方面面,今年市委市政府已经在市区财政体制、国资和投融资体制、城市建设管理体制、行政审批制度、干部人事制度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深化改革措施,有些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从总的开展进程看,目前对温州开展制约最大的还是城乡二元的制度障碍。 长期以来,农村土地、产权、户籍、社会保障、公共效劳等城乡二元制度安排,很大程度上将农民束缚在农村,生产要素没能真正在城乡之间合理流动起来,而是固化沉淀在农村动弹不得,导致全社会资源配置效率低下,严重阻碍了城乡一体化进程。小而散的乡镇布局,使各个乡镇都在各自的行政区域内垄断资源,自我效劳、自我开展,造成根底设施和公用设施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导致资源财富的巨大浪费,对农民没有吸引力,对周围农村的组织协调作用也难以发挥,城乡一体化开展缺乏有力的战略节点 支撑。 所以,我们必须从体制机制改革入手,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打造开展平台,优化开展环境,全面强化投入,推进转型开展。 二、以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为动力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统筹城乡推进城镇化,必须围绕建设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现代化国际性大都市这一目标,紧紧抓住国务院启动第二轮农村改革试验区工作这一重大契机,创新思路、大胆实践,以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为动力,以“三分三改〞为核心,以中心镇建设为平台,以农房改造为切入点,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加快推进城镇化,以城镇化统筹城乡开展、推动转型开展,为提前根本实现现代化打下坚实根底。 为此,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的假设干意见等“1+12〞文件,因为综合改革不可能单项突进,各地各部门要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在实际工作中,要着力抓好以下四个方面: (一)以乡镇撤扩并为突破口,切实推进大都市功能区和中心镇建设,构建“1650〞网络型组团式的城镇体系。大区域必须要有大都市,因为规模越大、功能越强、小众需求的满足程度越高,对高端人才的集聚能力就越强,对产业的创新推动能力就越强。要围绕建设温州大都市区构架,实施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深化乡镇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大都市功能区和中心镇建设,打造城乡一体化开展的新平台。 1、构建“1650〞大都市区城镇体系新格局。就是建设1个主中心,把以大罗山为中心,包括鹿城、龙湾、瓯海、瓯江口加洞头、瓯北包括上塘在内的区域,建设成为人口、要素、经济、产业等各方面最高度集聚的大都市核心区;建设6个副中心,在乐清、瑞安、平阳、苍南等沿海地区建设4个大城市,在罗阳、大峃等中西部山区建设2个生态型中等城市,形成大都市副中心;建设50个区域性中心镇,在全市建设50个左右集聚带动能力强的区域性中心镇,并最终开展成为小城市。 2、实施乡镇撤扩并。在大都市主中心、副中心地区,实施撤乡镇建街道,规划建设假设干个区镇合 一、布局合理、分工明确的大都市功能区,每个功能区30-50平方公里,最小也不能小于20平方公里,功能区实行管委会领导体制,下设假设干个街道;同时各县(市、区)全面实施乡镇撤扩并,建设假设干个具有区位优势、产业依托和自身特色的区域性中心镇。各地要按照这样的要求,积极有序稳妥推进,确保明年上半年完成乡镇撤扩并。 3、扎实推进扩权强镇。按照责权利相配套的原那么,以“权力下放、超收分成、规费全留、干部高配〞为主要内容,扩大中心镇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增强中心镇管理和开展能力,做大做强中心镇。 (二)以要素市场化“三分三改〞为核心,切实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各类要素向城镇集聚。“三分三改〞,就是政经分开、资地分开、户产分开和股改、地改、户改。实行“三分三改〞,目 的是促进要素的市场化配置和流转,推进农村人口向中心镇和新社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公共效劳向建成区集中。实行“三分三改〞,是统筹城乡综合改革的核心,是农村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的重大变革,对彻底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开展、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必须全力以赴加以推进。 1、政经分开。指把村“两委〞组织与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分开。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是企业,其收益属于村民成员所有;而村“两委〞是社会政治组织,其运行本钱应该参照城镇社区基层组织由公共财政来承担。现在农村的行政组织和经济组织政经合一,用集体经济来支付社会行政管理费用,这对农民是有失公平的;用行政权力来经营村级集体经济资产,也容易造成内部人控制及村级组织换届选举中的争权夺利行为、以及以权谋私等腐败现象的发生。 2、资地分开。指把土地资产与非土地资产分开,使得非土地资产能够正常自由流动。宪法规定,农村土地集体所有,不能搞私有化。但非土地资产可以进行改革。现在农村产权不明晰的关键就是把两者捆绑在一起,不仅土地资产不能流动,连非土地资产也不能流动。把土地资产和非土地资产分开,在土地资产保持集体性质不变的同时,可以使非土地资产自由流动。 3、户产分开。指把户口与产权关系分开,使农民在农村所享有的各项权益不因户口转换而改变。户口和产权没有必然联系, 产权与居住地也没有必然联系。农民作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享有土地承包权、宅基地用益物权、集体经济权益,这些权益不能因农民户口转换、居住地变化而改变,是农民个人的权益,可以由农民自由处置。农民到城镇居住生活并转换户口,与城镇居民享有城镇公共效劳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同等待遇,这不是户口带来的权益,不能以农民放弃原来在农村所享有的权益为前提条件。 4、股改。指对村级集体经济中的非土地资产进行股份制改革。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作为微观经济主体,其行为就是单纯的企业行为。实行股改以后,村集体经济组织按现代企业制度运行,与村“两委〞脱钩,防止内部人控制,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农民对自己拥有的股权享有自由处置权,这些股权不会因农民居住地的变化而丧失,这样农民就可以没有牵绊地自由流动。 5、地改。主要是三句话。农用地“三不变〞流转,即农用地在权属性质不变、用途不变、量质不变的前提下进行流转;宅基地助农民进城,即宅基地的用益物权可以变现,也允许农民跨行政村(镇)异地置换城镇房产或异地建房,用来帮助农民进镇入城;建用地同国有入市,即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进入市场。农村集体土地分为农用地、宅基地和建设用地,分类进行用益物权改革,可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实行农用地“三个不变〞流转,可以促进土地相对集中,实行规模化、产业化经营,提高生产效益。宅基地助农民进城,可以有效降低农民进镇入城的安居本钱,实现 房产增值,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并有利于促进城乡公共效劳均等化。建设用地同国有入市,通过建立一套标准的政策,使农村建设用地同国有建设用地一样建立土地交易市场,可以把农村建设用地资源转化为城市开展的要素,充分激发城市化的动力和潜能。 6、户改。指户籍制度改革,即户口以实有人口、实有住所为依据,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