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从跨文化交际视角看中西礼貌用语的差异
工商管理专业
文化
交际
视角
中西
礼貌
用语
差异
工商管理
专业
从跨文化交际视角看中西礼貌用语的差异
一、 前言
语言是人们交际的重要工具。学者徐一平在《英汉礼貌用语的文化迁移》中指出,礼貌是一种社会现象,不仅体现在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之中,更反映了深刻的民族底蕴和民族特点。而礼貌用语,是在人们长久以来普遍遵循的礼貌原则的基础上形成的,既是维系人际关系的必不可少的食粮,也是体现一个人的修养和文明素质。[3]基于对礼貌用语的研究,有利于了解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和人们的心理特征,对言语交际活动的实际、顺利完成具有积极意义,由此人们的交际能力才能逐步提高。[3]
他认为等级观念与平等观念、隐性文化与显性文化、集体主义与个体主义等是文化迁移在礼貌用语上的作用因素。另外,礼貌用语凝聚了民族的生命力,反映了民族的风俗历史、思维方式、生活背景等。因此,跨文化背景下礼貌用语的对比研究具有提高交际质量和效率、避免语用失误的重要价值。[3]
孙静,肖建安在《汉英礼貌用语的文化理据探析》一文中同样指出了:文化的差异导致人们选择、使用礼貌用语的差异,因此针对其语用差异具有相当深厚的文化根源。他们认为,面对这种情况,应当采取适当的策略,确保跨文化交际的进行过程。礼貌语言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文化修养与素质,尤其在跨文化背景下,我们不自觉的会采用礼貌语言表达,所以真正懂得如何学习语言的人,不仅学习语言知识,还会自觉深入体验其背后文化。尤其对跨文化交际的研究来讲,探讨不同语言背后的文化心理及礼貌用语的使用具有实用价值。[4]
(一)、 中西方礼貌原则
随着语言学家们对于礼貌原则、礼貌规约的研究深入,中西方学界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其中以格莱茨的合作原则、利奇的礼貌原则、布朗和莱文森的面子理论、顾曰国的礼貌原则为代表。本文基于这些原则,针对跨文化背景下关于礼貌用语的语用差异展开分析。
1. 西方的礼貌原则
(1). “合作原则”
合作原则是美国语言学家格莱茨(H.P. Grice)于1975年提出的。
1数量准则:所说的话应该满足并且不超过交际所需的信息量。
2质量准则:所说的话要真实,要有根据。
3关系准则:说的话要切题、相关。
4方式准则:所说的话要清楚简洁,有条不紊。
交谈信息是有针对性的,交际双方基于一定目的,或拉近关系、或娱乐、或打发时间、或询问具体信息、或探询查找等等,所说的话违背了一方的目的性就会适时推出。因此合作原则是指交际双方基于目的性的、交谈话语有双方所需的信息的、交谈信息是简洁清楚的、人们在交际过程中默认遵守的原则。
(2). “面子理论”
面子理论是英国学者布朗与列文森(Brown &Levinson)提出的。
面子有积极面子、消极面子之分。积极面子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同、尊敬、欣赏、喜爱,消极面子是不希望自己的行为受到他人的干涉、阻碍。
“面子理论”指出个人的欲望是面子的根源,这一点与古代哲学家荀子关于“礼”和欲望关系的阐述很大的不同。但这里所说的“个人的欲望”指一个人希望自己的行为是独立自由的,同时得到社会的认可,属于个体主义价值观,而荀子指个人的需求不能超越社会所给予个人的身份、地位,是集体主义价值观的代表。
礼貌是与面子联系在一起的。面子就是每个人为自己争取的公共自我形象。
(3). “礼貌原则”
礼貌原则是英国语言学家利奇(Leech,1983)提出的,也是目前最为流行的。
1减少对他人不利的表达:尽量让别人少受损、多受益——得体/策略准则
2减少表达对自己有利的观点:尽量让自己少获利、多吃亏——慷慨准则
3减少表达对他人的贬损:尽量少贬低他人、多赞美别人——赞誉准则
4减少对自己的表扬:尽量少赞赏自己、多贬损自己。——谦逊准则
5减少言语双方的观点冲突:尽量减少双方的分歧、增加双方的共识—一致准则
6减少言语双方在情感上的对立:尽量减少双方反感、增加双方的同情——同情准则
得体、慷慨两个准则讲的是交际双方言语的利益分配;赞誉、谦逊准则讲的是评价自我与他人;一致、同情准则有关于对待他人的态度。根据各条准则及次则,我们还可以得出这样的规律:礼貌强调的是交际对方,即听话人和第三者,而非说话人自己,说话人讲话时往往都尽量多给别人一点方便,尽量让自己多吃一点亏,从而在交际中使双方感到受尊重,同时反过来获得对方对自己的好感。
(二)、 中国的礼貌准则
基于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共识,利奇的学生,顾曰国先生(1992)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礼貌原则:
1用适当的称呼语主动跟对方打招呼,体现了汉文化之中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称呼准则
2对己方要贬低,对他方要尊敬——贬己尊人准则
3选用文雅的语言,禁用秽语,多用委婉语,少用直言——雅言准则
4交际者致力于和谐一致,努力满足对方要求,并注意双方身份与社会地位的适合——求同准则
5尽量减少他人付出的代价、说小自己付出的代价,尽量扩大他人的利益——徳言行准则
(三)、 跨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于礼貌的态度及其文化解读
当代版牛津字典对于“Polite”的定义如下:
1.having or showing good manners and respect.
2.socially correct but not always sincere.
西方语言学家认为“礼貌”是人类在交际中能够使他人感到舒服的一种行为,目的是建立并维持和谐的沟通气氛。[1]《说文解字》有“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可以看出“礼”是古代祭祀祈福的行为准则。《曲礼上》记载,“夫礼者,自卑而尊人。”现代顾曰国先生认为,礼貌即“贬己尊人”,它的作用是“保持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融洽与和谐”。(顾曰国,1992)。[1]
从以上研究得出,尽量减少自己和他人观点的不一致,是西方文化的礼貌;西方人将礼貌看作是一种策略,可能会以牺牲别人利益为代价的语言表现出礼貌的态度。而我们汉文化主动寻求和谐一致,是内外统一的礼貌。[1]
另外,西方人在个体主义价值观的影响下,敢于承认事实,以事实为依据。同时,交际中多注意谈话的内容和实质,不注意外在的表现,说话直来直去。他们的感情十分外露,表达方式也简单直接,但是对于内敛的中国人来说,我们并不喜欢当众表现,即使是优点,也会轻描淡写地掠过。
二、 跨文化背景下礼貌用语的语用差异
(一)、跨文化背景下恭维语与称赞语的差异
西方社会的恭维语话题与中国不同的,如衣着打扮、财务、宠物、孩子、成就以及外貌的变化,对我们来讲如家常便饭的收入、年龄等话题在一般情况下却成了不便公开讨论的。[2]
在西方社会,常见的恭维是对女性的外貌、发型、服饰等方面的赞扬,言语使用是直观而具体的,并且被恭维方所处年龄段、地位和彼此熟悉程度等方面没有限制。而在中国社会,直接称赞一个人的长相是不恰当的,这一类的恭维属于禁忌。如果异性对老年女性外貌的恭维,会使对方觉得被冒犯。这是因为中国人的恭维偏向于一个人的德才、精神、性格等内在品质。但是,随着中国社会急剧变迁,人们普遍追求快节奏的生活,“美女”“帅哥”等打招呼方式目前已经非常普遍。
1. 不同情况下恭维语与称赞语例句及其分析
1)A:Your dress is so beautiful!(你的裙子很美啊!)
B:Nothing special.Just ordinary.(没什么特别的。一般而已。)
2)客人来家里拜访,男主人向客人们介绍自己的妻子。
A:I’ve got a pretty wife.(我的妻子很美丽。)
3)客人来家里拜访,女主人向客人们介绍自己的丈夫。
A:My husband is marvellous!(我的丈夫棒极了!)
这三个例子可以看出中国人与西方人在恭维与称赞的心理和回答方式有着鲜明的区别。第一个例子是A恭维B的裙子看起来很美丽,而B采取了否认与回避的方式回应恭维。后面两个例子是家里有客人来拜访,男女主人不约而同地称赞自己的伴侣。对于中西方人们的行为习惯、性格特征略有了解的人都能够得出一个结论:B代表了汉字文化圈的人们,对于称赞习惯性地“退避三舍”,其心理特征是不愿意突出自我,追求融个体于集体之中。后两个例子的A则代表了具有西方文化背景的人。面对客人,他们更喜欢称赞自己的家人,其实质是突出对方的贡献。如果在中国做客,主人往往会以寒暄的方式询问客人的家人怎么样,如:“你爱人最近身体怎么样?”、“孩子上学了没有?”。如果主人要称赞,如,“你家婷婷女大十八变,真是越变越漂亮!”。很少会出现这样的话,“这是我的爱人,她很漂亮”。因此在内心深处,我们更喜欢己方的变化、成绩能够得到对方的主动认可,而不是“自卖自夸”,这样更有说服力。
另外,欧美人喜欢在外人面前赞扬家人,如父母、配偶、子女是如何的优秀,而中国人则偏向于恭维对方的家人,特别是其婚姻状况、收入、家庭生活等方面,对于对方家庭背景、经济状况的恭维,有时带有羡慕的成分。两相对比,西方人会更看重财富的来源,如果是自己努力经营而来的,会非常高兴。
2. 面对恭维语、称赞语的回答方式
1) A:你的业绩做得不错,跟上个月比较有很大的提高。
B:您过奖了,我差的还远呢。
2)A:I like your new hat.
B:Really? If you do so, I’ll give it to you as a present.
面对称赞语,中西方人的回答方式有着大相径庭的不同。第一个例子的环境是一家外企,西方人A的称赞语言简单直接。西方文化认为,鼓励是一门必不可少的艺术,无论是父母对自己、上级对下级,都应该对身边的人的变化体察入微,并立即采取鼓励策略以此维系彼此良好的关系。但是B的回答显然是东方式的,显得自卑又奇怪地转移话题。第二个例子是A表示了对于B所戴的帽子的喜爱,引起了B的误会。显然,B是汉字文化圈的典型代表。其实这样的恭维在西方社会是开启话题的普遍方式,不具有“想要”、“想得到”这样的意味,面对这样的恭维回答“谢谢”就足够了。
(二)、跨文化交际中称呼语、称谓语的差异
1. 中国人的称呼语、称谓语特点
汉语名字的构成顺序是:姓+名,如“陆梦萍”,如果关系比较亲近或是想要表示亲近,称呼者会使用这样的表达:A.直接称呼名字,“梦萍”。B.依据年纪大小,、“老/小+姓”,“老陆”、“小陆”。C.重叠名字,形成“XX”形式,如“梦梦”。
用汉语称呼别人的时候,我们常常通过“姓+关系”的方式来称周围的人,如“王阿姨”、“三姑夫”。另外,等级观念的重要性存在于汉民族的言语行为过程和社会交际的方方面面。在正式场合,中国人往往使用“姓+职务名称/职业名称/职称”的方式称呼他人,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权力关系与“长幼尊卑”的人际关系,如“王经理”、“刘老师”、 “何教授”。有时甚至省略掉被称呼者的姓,只称其职务名称,“经理,有份报告需要您签字”。而对于一般的职业,中国人一般不强调,如不称呼“王理发师”,而是用敬辞“师傅”代替,恰好是德言行准则在日常交际中的体现。
2. 西方人的称呼语、称谓语
英语中则是名+姓。在西方英语文化圈子中,核心家庭(nuclear family)数量占据主导地位,主干家庭(指一个家庭有两代人以上,每一代只有一对夫妇)很少。大多数人信仰“人人生而平等”的思想,所以用名字来称呼是极为平常的事情。在日常生活中地位和职位高低以及面对父母长辈,生活在美国社会的人们更愿意“直呼其名”, 而在中国、日本等东亚文化圈由于伦理观念,有可能被视作是没有家教、缺乏礼貌。西方文化不是没有等级观念,而是整个社会趋向于弱化这种差距,尽量拉短彼此距离,减小社会矛盾。这一点在英语中得以充分的体现,仅用于个别专业或处于某种位置的人,如 “Doctor Thomas”、“Prince William”、“Judge Lien”、“President Obama”、“Father John”等,也只是为了在特定的正式场合中表示尊敬而已。
对于男性长辈如伯、舅、叔、姑父称为“uncle”,女性长辈如姑姑、婶婶、舅母称为“aunt”,亲属称谓是笼统和模糊的。一种是使用“称谓+ 名”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