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包头2023中考历史复习方案第二部分中国近现代史第10单元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试题.docx
下载文档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包头 2023 中考 历史 复习 方案 第二 部分 中国 近现代史 10 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 成立 社会主义制度 建立 试题
课时提分训练(十)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基础真题练| 一、选择题 1.[2023学年·贺州]1949年9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开幕式上,毛泽东说:“……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毛泽东的发言所表达的含义是,新中国成为 (  ) A.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B.真正独立自主的国家 C.消灭地主阶级的国家 D.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 2.[2023学年·安徽]1949年,“人民”开始成为最为流行的政治词汇。从“人民解放军”“人民银行”到使用的“人民币”,乃至每天走过的“人民路”“人民广场”等,“人民”一词频繁地出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这表明我国(  ) A.完全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 B.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确立 D.人民真正成为国家主人 3.[2023学年·聊城]“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以苏联帮助兴建的156个项目为中心,先后施工1万多个工业项目。这些项目的实施意义重大,主要表现在 (  ) A.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B.保障了土地改革的完成 C.奠定了我国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D.标志着三大改造的结束 4.[2023学年·河南A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四五年间,我国逐渐完成了战后经济的恢复,转而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但资本和资源的严重匮乏阻碍了我国的发展。为此,中共中央实行了利用有限的资本和资源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这一“战略” (  ) A.使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B.改变了工业分布偏于沿海和沿江的格局 C.使我国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 D.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5.下图为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变化柱状图。其中数据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抗美援朝的推动 C.三大改造的进行 D.“一五”计划的实施 6.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 A.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 B.新中国的成立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7.[2023学年·咸宁]北京同仁堂创办于1669年,是我国中药名牌老店。新中国成立后,通过社会主义改造,同仁堂在生产、销售、开发等方面都有进一步发展。国家对同仁堂的改造形式是 (  ) A.强制没收 B.互助合作 C.自主经营 D.公私合营 二、非选择题 8.古往今来,为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无数志士仁人前仆后继,进行探索与实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右图中,手枪上有两行字:“南昌暴动纪念”“朱德自用”。 (1)材料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天安门城楼上的庄严宣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从此走上了民族独立的新纪元。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该事件发生在什么时候?(答出年、月、日) 材料三 中国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里进行的经济改革,不仅提高了公民总体的物质生活水平,也给他们带来了更多的自由和更大的流动性。中国发展了一种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挑战美国经济主导地位,并且提供了一种不同于西方民主的国家发展模式。 ——摘编自[美]弗兰克·萨克雷、约翰·芬德林 《世界大历史:1900至反恐战争》 (3)材料三中,“中国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里进行的经济改革”的总设计师是谁? (4)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光辉历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9.科学制定与创造性实施规划,是社会发展的重要保证。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仍然可能发生内战,将中国拖回到痛苦重重的不独立、不自由、不民主、不统一、不富强的老状态里去……这(第二个前途)就是克服一切困难,团结全国人民……将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国家。 ——摘编自《论联合政府的报告》 (1945年4月) (1)深刻认识社会形势是科学制定规划的前提条件。概括材料一中对社会形势的认识,结合史实,分析导致这一认识出现的客观原因。 材料二 全国规模的经济建设工作也已摆在我们面前……只要我们仍然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只要我们团结一致,只要我们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和团结国际友人,我们就能在经济战线上迅速地获得胜利。 ——摘编自《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1949年9月) (2)依据形势确定任务是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概括材料二中确定的主要任务,归纳完成该任务的策略,并结合史实写出当时的客观形势。 材料三 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基本上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1953年8月) (3)制定完成任务的主要措施是规划的主体部分。概括材料三中“过渡时期”的总任务,并结合史实指出完成“总任务”的重大举措。 材料四 项目 国民生产总值 国民收入 工业总产值 农业总产值 1978年 3 588 3 010 4 237 1 397 1990年 17 400 14 300 23 851 7 662 年均增长率 8.7% 8.4% 12% 6.1% (数据来源:《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4)依据规划正确施策是完成规划的重要保证。归纳材料四统计表(单位:亿元)所反映的经济总特征,并结合史实分析导致这一特征出现的主要原因。 |能力强化练| 一、选择题 1.某一报告中指出:“这一伟大历史贡献,其意义在于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越。”报告中的“伟大历史贡献”是指(  ) A.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胜利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D.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关于“新篇章”,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 ①标志着中国从此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②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③标志着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 ④标志着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1950年6月,新中国在新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到1952年底土地改革完成时,全国粮食总产量由1950年的1.32亿吨增长为1.63亿吨、人均粮食由1950年的239.4千克增长为285.2千克。这从本质上反映出 (  ) A.新中国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 B.生产关系的变革对生产力的推动 C.土地改革促进了国家工业化建设 D.生产的发展推动了新政权的巩固 4.下表是1956年我国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结构图(%)。由下表可以看出,我国当时正在采取的措施是 (  ) 农业 比例 手工业 比例 工商业 比例 个体经济 3.7 个体手工业 8.3 私营 1 农业合作社 96.3 手工业合作社 91.7 公私合营 99 A.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C.建设东北工业基地 D.设立经济特区 5.下图展示的是20世纪50年代,我国在某行业进行转变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情况。下列说法与图示吻合的是(  ) A.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将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 B.实行包产到组、包干到户,打破农业生产上的“大锅饭” C.成立缝纫社、铁业社等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D.创办经济特区,引进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6.下表是“一五”计划时期我国财政预算支出统计情况。据此可知 (  ) 部门 工业建设 交通通信 农林水利 文教卫生 所占比例 58.2% 19.2% 7.6% 7.2% A.国家实施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 B.国家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C.“一五”计划的实施使民生得到重大改善 D.“一五”计划的实施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7.1955年,毛泽东指出:“农民的出路主要还在农村,他们可组织起来,向一切可发挥自己力量的地方和部门进军,向生产的深度与广度进军。”毛泽东此番话意在鼓励农民 (  ) A.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B.走农业集体化道路 C.成立人民公社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8.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到1956年,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同时,绝大多数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1956年底,三大改造已基本完成。据此可知 (  ) A.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B.彻底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 C.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 D.抗美援朝战争取得了胜利 9.2023年3月11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9年)进行再次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颁布后,毛泽东曾指出:“我们的这个宪法是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但还不是完全社会主义的宪法。”该宪法具有这个特点的主要原因是(  ) A.新民主主义革命尚未成功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尚未颁布 C.三大改造尚未完成 D.第一个五年计划尚未完成 二、非选择题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百多年的中国近代历史,既是屈辱的历史,也是抗争的历史、探索的历史,要解决的问题是独立、民主、富强,即反帝反封建和实现近代化。近代社会的变革,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都是围绕这个主题进行的。 材料二 1949年9月,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说:“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 (1)依据材料一,指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主题。 (2)材料二中“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这个事件对中国有什么重大意义? (3)综合上述材料,说说民族独立与民族复兴之间的关系。 11.[原创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20世纪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变。这是中国从古未有的人民革命的大胜利,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前提、奠定了基础。 材料二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等等。 材料三 通过这个大改革、大开放,实现了三个伟大的转折:第一个伟大转折就是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第二个伟大转折是从封闭半封闭的社会向全方位开放的社会转变;第三个伟大转折是人民的生活从温饱转向基本小康的社会转变。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20世纪中国其他两次巨变分别指的是什么? (2)材料二是哪一时期的基本任务?列举这一时期的主要成就。(最少两项) (3)材料三中的转折开始于哪一次重要会议?该会议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参考答案】 基础真题练 1.B 2.D  3.C [解析]本题考查“一五”计划。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奠定了我国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故选C项。 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猜你喜欢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