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有桥千程近山河增瑞色.doc
下载文档

ID:1674932

大小:11.50KB

页数:3页

格式:DOC

时间:2023-04-22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年有桥千程近 山河 增瑞色
有桥千程近,山河增瑞色有桥千程近,山河增瑞色 江汉交汇的武汉因唐人李白“江城落梅”之咏,久有“江城”雅号。又因 1957年建成“万里长江第一桥”,尔后武汉落成跨越长江、汉水的桥梁十余座,又获“桥城”美名。伫立黄鹤楼头,观赏江桥交织的景象,不禁涌起“桥文化”的遐想。1 自然环境提供文化创造的物质基础,具有理性和劳作能力的人类又对自然环境加以改造,使其“人化”,而自然的人化便是“文化”。人类创造文化并不能天马行空、率性驰骋,而必须因应自然,把握自然提供的可能性,去创造文化的现实性。运河的开掘与桥梁的构筑便是人类因应自然、改造自然的两大典范。开掘运河,以克服东亚大陆江河西东走向带来的南北运输不便,造就了灵渠、京杭大运河等伟绩;与此异曲同工,广架桥梁是山川纵横的中国调整自然环境,使之适合生产、生活之需的又一卓越努力。2 桥梁,泛指一切架空的人造通道,略分“跨水”与“越谷”两大类,又以跨水为主,说文解字段玉裁注曰:“梁之字,用木跨水,今之桥也。”中国江河纵横,提供灌溉之利、航运之便,同时也带来行旅的艰难,如东西向的黄河、淮河、长江、珠江,都造成南北向交通的障碍。水量巨大的长江更有“天堑”之称,在古代曾一再阻挡北方铁骑南下,给商旅带来的困顿就更为普遍。为了克服山川阻隔造成的困局,中国古来即以造桥为国计民生之大事,形成丰厚的桥梁文化传统 先贤充分肯定桥梁的重要作用。所谓“有桥千程近,隔水咫尺遥”,所谓“坦平箭直千人过,驿马驰驱万国通”,所谓“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既然桥梁如此利好于家国天下,故中国人历来把“修桥补路”视作大善之举。勇于并勤于修造桥梁。中国自古便是桥梁大国,开掘多样的造桥材料,遂有木桥、石桥、砖桥、竹桥、藤桥、铁桥、钢筋水泥桥,乃至盐桥、冰桥等。创造丰富的桥梁型制,如梁桥(平桥)、浮桥(舟桥)、索桥(吊桥)、拱桥等。其中拱桥最富技术含量,为中国首创。南北朝的水经注已有记载,实物存世最古的是隋代匠师李春设计建造的安济桥,因地处今河北赵县,旧属赵州,故又称“赵州桥”。此为单孔敞肩石拱桥,借助拱形强大的抗御力,省用桥柱,飞跨江河两岸而牢固如磐,历 1400 年仍雄姿巍然。赵州桥昭显了中华先民知晓并运用力学原理于桥梁建设的卓越成就,所谓“奇巧固护,甲于天下”。3 时至近现代,借助工业革命的伟力,桥梁建设的规模和技术水平不可同日而语。茅以升主持修建的钱塘江大桥,用 30 个月工期,完成中国首座大型钢桥。1937年竣工,即逢抗日战争爆发,该桥使 10 余万难民得以通过,后日军迫近,茅以升忍痛炸毁钱塘江大桥,恢复钱塘江天堑,以阻挡日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桥事业长足进展,“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 1957 年落成。此桥长 1155 米,为大跨度钢桥。在下当年作为初中三年级学生,曾多次到大桥工地义务劳动,桥上的某些水泥板,说不定是我们参加搬运的。此桥为民众钟爱,1957 年诞生的武汉人命名“大桥”“汉桥”“长江”者甚众。1968 年落成的南京长江大桥,是中国人独立主持设计施工的长江大桥。改革开放三十余年,进入建桥黄金时代,以武汉为例,近十余年新建 7 座长江大桥,连同老前辈武汉长江大桥,8 座桥梁为大武汉造就了三环交通线。近 30 年间,一系列桥梁世界纪录由中国打破:1982 年世界最大跨度的铁路斜腿钢架桥主跨 176 米的四川安康桥落成;1997 年主跨 590 米的上海徐浦大桥落成;2005 年跨径 1490 米的润扬大桥落成;2008 年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落成 中国正在进一步学习、引进国外斜拉桥结构设计等技术,进一步开掘我国传统的悬索桥结构技术,并使之现代化。据报道,2020 年前,中国兴建大、中、小型桥梁 20 万座,桥梁正向雪域高原进军。4 桥梁不仅具有便利交通的实用价值,而且也是景观的有机构成,中国桥文化的一大特色便是对桥梁美学意蕴的关注与深度开掘。自古以来,中国人爱桥、颂桥,赋予桥梁灵动的美感。有将其喻为彩虹的“玉带垂虹”(古建专家陈从周),李白更有“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的名句。有将其喻為蛟龙的杜甫赠李白诗云“水深波浪阔,天使蛟龙得”,将桥比拟为舞跃于水深浪阔之中的蛟龙,可谓妙想。桥架水上,水映月色,故在诗人笔下,桥、月每每联姻,“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何等情致!桥是联系的纽带,故为会友处,更是天各一方情人的相聚处,“鹊桥之会”传诵千古。桥既然是聚散离合的节点,人们常常因桥怀旧,勾起思故之绪。唐人刘禹锡柳枝词云:“清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明人葛一龙诗云:“桥上飞花桥下水,断肠人是过桥人。”桥畔送别,灞桥折柳,成为惜别的特定场景。宋人柳永词云:“参差烟树灞陵桥,风物尽前朝。”南宋陆游追思唐婉,亦有“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桥梁寄寓如此丰富,或壮丽或悱恻的诗情画意,说明桥梁的美学价值不在实用价值之下。人们的美感诉求,不仅寄托在杭州西湖的“残雪断桥”、北京颐和园的玉带桥等园林桥上,同时对各种交通桥也有美学要求。法国巴黎塞纳河上、匈牙利布达佩斯多瑙河上竞展典雅的多座桥梁被列国游人称颂。桥梁,衔接江河阻隔,给人类带来交通之便;也与山川融为一体,提供悦目赏心之美,桥梁“能使山河增瑞色,永偕日月赛光华”。摘自冯天瑜文存月华集(湖北人民出版社)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