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原则及指导意见修订版.docx
下载文档

ID:1674557

大小:26.70KB

页数:15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22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人才培养 方案 修订 原则 指导 意见 修订版
2023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原那么及指导意见--修订版 山西工商学院关于修订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 指导意见〔征集意见稿〕 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作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纲领性文件,是一所学校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的集中表达,是实现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实施方案,也是组织教学过程、实施教学管理的重要依据。为进一步深化我校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效劳区域社会经济开展,实现我校建设“高质量、有特色、现代化、应用型高等学府〞的办学目标,特对我校现行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出如下修订意见。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以效劳地方和区域社会经济开展为导向,确立个性化、应用型、创新性人才培养观念,构建专业培养与社会需求对接、课程体系与能力要求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可持续开展能力,提升学校效劳地方经济社会开展的能力。 二、修订原那么 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要在融通学科根底的同时突出专业特色,兼顾学生的专业能力提升和个性开展需要。各学院应在充分调查研究和科学论证的根底之上,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结合本院学生开展实际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修订过程中须遵循以下原那么: 1. 坚持立德树人,注重全面开展 要重视思想道德品质、科学文化素养与健康人格教育,重视综合根底知识的传授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科学制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合理规划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打造“德、智、体、美〞全面开展、“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开展的应用型人才。 2. 创新培养模式,深化校企合作 要围绕“面向地方经济建设,凝练专业教育特色,突出应用能力培养〞的专业建设思想,在课程体系构建、实践基地建设、人才质量评价等方面开拓创新,深入推进协同创新,合作育人模式。主动争取行业、企业有效参与我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以及人才培养全过程,结合行业标准确定专业人才培养规格,深化校企合作。 3.增强方案弹性,鼓励学科交叉 根据人才培养标准,适度压缩必修课程的总学分,提高选修课程比例,增强教学方案弹性,给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空间;鼓励各学院面向全校开放本院专业课程资源,支持学生跨专业或跨学院选修课程、参加工程训练、完成学位论文。 4. 优化课程体系,尊重个性选择 坚持“夯实专业根底,融通核心课程,拓展方向训练,强化实践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思想,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推进学分制改革,扩大选修课比例。根据不同需要和面向设置不同课程模块,为学生自主选择课程模块及开展路径提供多种形式和时机,加强学生学业生涯规划和职业生涯规划的对接和引导。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坚持统一规格培养的同时尊重个性选择,促进个性开展。 5. 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创新能力 按照“立足专业特色,拓展实践内容,创新实践方式、强化课外践学〞的要求设置实践教学环节,将专业综合实验、课程设计、生产实习、社会调查、毕业实习、毕业论文与社会实践、技能培训、学科竞赛、创业创新、科研训练等工程合理整合,构建课内外沟通融合的实践教学体系,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加强实践教学管理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为学生进行实践性学习、创新性实验和创业模拟活动提供全方位支持,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三、课程结构与设置要求 〔一〕课程体系结构 表一×××专业课程体系结构图 〔二〕课程设置要求 1.必修课程平台 必修课程平台由公共根底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和综合训练课程组成。 公共根底课程主要由思想政治理论、大学英语、大学体育、军事理论与训练、大学生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创业根底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组成。 专业教育课程主要由专业根底课程模块和专业核心课程模块组成,专业根底课程模块分为学科根底课程和专业根底课程。以学生学习本学科根底知识为目标,课程内容强调根底性,旨在落实“厚根底、宽口径〞的培养目标及要求;专业核心课程模块是为反映各专业特点 和人才培养职业定位而设置的既相对独立又能够形成有机整体的主干课程组。该组课程模块的设置既要表达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最新公布的专业标准的课程设置要求,又要反映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综合训练课程主要包含专业综合实验〔实训〕、实习、毕业设计〔论文〕和社会实践等内容。各学院要紧密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制订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标准,加强综合性和开放性实验〔实训〕工程的设计和应用。把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效劳、公益活动、科技创造和勤工助学、社团活动、技能培训、学科竞赛、科研工程训练等作为实践教学的有效载体,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 2.选修课程平台 选修课程平台主要由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和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组成。 通识教育课程是为开展和满足各专业学生的个性、兴趣、爱好与特长,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面,培养可持续开展能力而开设的课程。主要由自然科学类、人文社科类、公共艺术类、课外活动与社会实践等课程组成。重在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通教育,旨在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素质、身心素质和文化素质。 专业教育课程可涵盖学科根底课程模块、专业拓展课程模块、个性化培养课程模块等。具体分类及开设方式由各学院根据专业和学生开展需要自行设置。其设置目的主要在于拓展学生的专业素质、加强学生的个性培养、拓宽学生的就业范围,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各专业可供选修的课程总门数和学分数原那么上应超过学生应修课程门数和学分数的30%以上。 创新创业课程要严格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根本要求〔试行〕的通知〔教高厅〔2023〕4号〕要求开展,开设创业根底、就业创业指导课程以及相关课程,逐步建设起依次递进、有机衔接、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群。各学 院要把创新创业类课程的设置与专业课程体系有机融合,将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与专业实践教学有效衔接,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四、学分设置及教学时间安排 〔一〕学分设置 我校现有专业的根本学制均为4年,毕业学分要求,原那么上文学、经济、管理、教育、艺术类专业不多于160学分,理工类专业不多于170学分。其中,必修课程平台学分占60-70%,选修课程平台学分占30-40%;文学、经管、教育类专业实践教学学分约占25%,理工类专业实践教学学分约占30%;艺术类专业实践教学学分约占35%。 在进行学分合算时,原那么上,课堂教学每16学时计1学分;实验及专业技能训练每16学时计1学分;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1周计1学分。 〔二〕教学时间安排 每学年设置春季和秋季两个学期,每学期安排教学活动19~20周,其中教学周为16周〔新生入学的第一学期教学周数为14周〕。 五、局部课程实施安排 〔一〕公共根底课程 1.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 共320学时〔16学分〕,采取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形式。实践教学可采取电子音像教学、讨论会、报告会、辩论会、知识竞赛、写论文、社会调查与社会实践等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设置“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根底〞〔2学分理论课程+1学分实践课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学分理论课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3学分理论课程+3学分实践课程〕、“马克思主义根本原理〞〔2学分理论课程+1学分实践课程〕、“形势与政策〞〔1学分理论课程+1学分实践课程〕等五门课程,共10学分理 论课程,6学分实践课程教学。具体的实践教学方案及考核方式由思想政治教学研究部确定。 2. 大学英语 “大学英语〞课程前三学期以必修课程形式开设〔艺术类记6学分,非艺术类记9学分〕,第四学期以选修课程形式开设,也可以结合专业需要单独设置“×××专业英语〞课程〔3学分〕。具体开设课程及学分情况由根底教学部和各专业研究决定。 3. 大学体育 共124学时〔8学分〕分四个学期开设。其中,第一学期开设固定工程课程,第二、三、四学期开设自主选项课程,同时开设俱乐部专项选修课程,供全校学生选修。具体教学任务及实施方案由体育教学部负责。 4. 大学生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课 共74学时〔4学分〕“大学生职业开展与就业指导〞〔42学时记2学分〕,“创业根底〞〔32学时记2学分〕。由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中心承当教学任务,课表单独编排。该课程旨在激发大学生职业生涯开展的自主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促使大学生理性地规划自身未来的开展,为顺利实现就业和成功创业奠定根底。 5.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共32学时〔2学分〕,由学生处负责组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实施教学,课表单独编排。旨在使学生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危机预防意识,掌握并应用心理健康知识,培养自我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切实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开展。 6. 军事教育 军事教育包含“军事理论教育〞〔32学时记2学分〕和“军事技能训练〞〔1学分〕两局部,教育学生掌握根本军事技能和军事理 论,增强国防观念、国家平安意识,培养艰苦奋斗和吃苦耐劳的作风。 〔二〕专业根底课程 专业根底课程实行分类管理,由课程教研室负责该类课程的设置及教师配备等相关工作。“经济学类〞课程由经济学教研室负责,“管理学类〞课程由管理学教研室负责,“法学类〞课程由经济法教研室负责,“会计学类〞课程由会计学教研室负责,“音乐类〞课程由音乐教研室负责,“美术类〞课程由美术教研室负责,“大学物理〞由“大学物理〞教研室负责,等等。 “大学数学〞类课程实施分层教学,设A、B、C三层。各学院根据专业需求选择课程开设等级及门数,课程教学任务由根底教学部承当。根底教学部要加强与各专业的合作交流,确保教学内容与专业需求紧密结合。具体分层情况见附件。 〔三〕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合作精神和实际操作能力的重要环节。实践教学按功能目标可分为根本技能训练、专业技能培养和综合创新能力培养三个层次;按模块设置可分为课程内实验〔实训〕、独立设课实验〔实训〕、集中实践性教学环节〔含社会实践〕等。 1. 课程内实验〔实训〕 课程内实验〔实训〕是促进学生深化理论知识、掌握实验根本技能和根本研究方法的实践教学环节,由演示性、验证性、操作性和综合性等多层次实验内容构成,旨在稳固知识、验证原理、培养动手能力。 2. 独立设课实验〔实训〕 独立设课实验〔实训〕是以一门或几门专业课程为基点、融实验理论、实验知识和实验技能为一体,在强化根本训练的根底上,开出一定比例的根底性、综合性、设计性与研究性的实验〔实训〕,旨在培养学生的根本实验〔实训〕思想、方法、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 3. 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 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入学教育、平安教育、军事训练、劳动教育、专业技能训练、课程实习、专业见习或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以及社会实践等内容。社会实践是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研究、撰写论文或调查报告的实践教学环节。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一般安排在第7—8学期进行,原那么上毕业论文 (设计)安排8周,计8学分;毕业实习的学分及具体时间由各学院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自行安排。 表二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学分〔周数〕表 各学院要结合专业特点和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合理安排实践教学时间。制订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标准,提高实验、 实习、实践和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加强综合性、设计性和开放性实验〔实训〕工程的设计和应用;有效利用第二课堂推进社会实践活动,把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效劳、公益活动、勤工助学、社团活动、技能培训、学科竞赛、科技创造和科研工程训练等作为实践教学的有效载体,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四〕通识教育课程 学生在校期间至少应选修6门(168学时记9学分) 通识教育选修课程,非艺术类专业学生须选修至少1门公共艺术类课程。原那么上全校所有学院提供的各类课程或课程组均可作为通识教育选修课程被全校学生选读。 1. 大学语文类课程 共60学时〔4学分〕,分别开设“应用文写作〞〔28学时记2学分,为经管类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