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社会
建设
举措
效应
社会建设的举措及效应
一、锄强扶弱,维护社会稳定
国以民为本,民心的安定与否将会直接影响社会稳定。延安时期毛泽东意识到社会治安、移难民救助、妇女解放等问题的妥善解决与民心稳定有着密切联系。他认为,只有将这些工作做好了,社会稳定才真正能够实现。
1.开展剿匪禁毒,改善社会治安状况。陕甘宁边区地处西北黄土高原,境内沟壑纵横,交通十分不便,加之灾荒频繁,造就了边区民风剽悍的情形。不少人为生活所迫铤而走险成为专靠掠夺而生的土匪。土匪给边区百姓和社会安定带来深重的灾难。因此,毛泽东的目光瞄准了匪患。在他的指示下,中共中央专门做出剿匪的部署,即既要肃清根据地内部的土匪,又要采用慎重而有效的方法改造那些土匪式的抗日部队,(1)其中主要的方法就是进行武装剿匪。在剿匪中,边区军民采取了“军政结合,剿抚兼施〞的正确方针政策,把军事剿匪与政治瓦解有机结合起来,政治上争取不放弃,武力上进剿不放松。(2)最后,经过边区军民的共同努力,到1943年1月,边区的匪患根本上被肃清。不仅如此,毛泽东还领导边区政府先后制定公布了陕甘宁边区禁烟毒条例(草案)、陕甘宁边区查获鸦片毒品暂行方法、陕甘宁边区查缉毒品方法等,要求所有民众严禁种植鸦片烟苗,严禁贩买或吸食烟毒,对于包庇他人种植、贩运、吸食者均按违法行为论处。边区政府采取广泛发动群众力量来推动禁烟运动的方法,使禁毒不仅是一项政令,更成为人民群众生活的主题。边区政府帮助烟民开展生产生活活动,并为他们提供必要的生产生活条件,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这样,有了政令、群众的配合、烟民“二流子〞的改正自新,到了1943年年底,大局部烟民都摆脱了烟毒的危害,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2.赈灾救济,安置优待移民难民。延安时期,由于受战争和灾荒的影响,陕北地区的移难民迁徙成为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最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大量的移难民流入陕甘宁边区。自1937年至1940年,在边区因天灾、战争逃来的难民和内部移民总计达266,619人。(3)人口的大幅度迁移造成边区的生产资料与劳动力不能合理结合的现象。解决移难民安置,惟有将其改造为劳动力才有益于边区经济的长远开展。针对这一状况,毛泽东提出把“奖励移民〞作为陕甘宁边区农业政策的重中之重,不仅为移难民提供必要的帮助,还为其提供成家立业的长远方案。移难民所垦的土地,归他们自己所有;开垦地主的私荒,地主不得任意收回;如果移难民需要局部熟地,政府需酌情给予调剂;免除新来移难民的三年公粮和地租,免除一至三年的义务劳动。边区政府还不断加强对当地群众的宣传教育,消除他们的排外思想,并责令各区、县要制定周密方案,消除工作中的马虎状况。移难民与边区人民共享平等的民主政治权利,使这些移难民不仅享受党的物质关心,还享受党的精神关心。许多移难民经过边区政府的帮助和自己几年的努力,根本上都变成了自耕农甚至富农。他们为了感谢党和毛泽东,编写了很多农民歌谣,其中最著名的一首歌谣开头唱到:“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生存,他是人民的大救星。〞(4)3.解放妇女,维护妇女权利。解放妇女,打破轻视妇女的社会歧视现象同样是延安时期毛泽东重视困难群体、维护社会稳定的内容之一。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在毛泽东看来主要应该从妇女的婚姻自主和教育水平提高两方面着手。在陕北地区,从古代社会延续到近代社会,买卖、包办婚姻是两性结合的主流模式。这种婚姻将男女的结合定义为经济利益的交换,严重扭曲了适婚青年特别是女子的心灵并戕害其一生。1937年,陕甘宁边区政府一成立,毛泽东就向其提出要对妇女婚姻习俗进行改造的建议。据此,边区政府先后公布了陕甘宁边区婚姻条例、陕甘宁边区抗属离婚处理方法等法律法规。1941年5月1日,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规定:依据男女平等原那么,坚持自愿的一夫一妻制。这些法律法规和条例的公布实施,无疑为广阔妇女获得婚姻自主权利奠定了根底,提供了条件。中共中央刚到达陕北时,这里的女子“除了家庭缝纫造饭外,不事他事〞(5)。毛泽东认为女子只有有了办事的权利、开会的权利、讲话的权利才能够到达自由和平等。为了使妇女能正确行使这些权利,提高她们的思想文化素质已成为党和边区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为此,在党和毛泽东的号召与要求下,边区政府通过创办小学、中学、女子大学,尤其是冬学的形式,将广阔妇女的学习意识、参政意识、生产意识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一局部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及较高政治觉悟的特别优秀的妇女逐步脱颖而出并成为独当一面的妇女干部;而大局部普通妇女那么“通过参加社会活动,不仅为国家提供了物质财富,增加了上缴利润,繁荣了边区经济,有力支援了战争,同时也增加了人民收入,改善了人民生活,使妇女得到社会、家庭的尊重,提高了妇女的社会地位〞(6)。总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通过锄强净化了人民生活环境,通过消除匪患使边区重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境况,整体社会面貌澄明,人民平安感得到大大增强;而禁毒的顺利开展,不仅帮助吸食者从生理上重塑体魄康健,而且在心理上也使他们摆脱了旧俗恶习,使其身心皆获新生。通过扶弱不仅使这些人的生活得以为继,而且也极大程度地降低了边区贫困人数,促进了社会物质财富的增长;通过妇女社会地位的提升,从思想上打破了边区人民旧思维的桎梏,为男女平等地参加农业生产劳动、参政议政、参加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战争开辟了新的途径与新的境地。
二、推行民主政治,维护公平正义
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在毛泽东的领导下实施的“三三制〞的政权建设及建立在普选根底上的参议会制度,不仅保证了边区最广阔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更进一步推动了新民主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和完善。
1.“三三制〞政权建设的原那么。为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抗战,同时也为了反对国民党的专制专制统治,陕甘宁边区在毛泽东的领导下开始实行“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权。毛泽东认为,“在人员分配上,应规定为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占三分之一〞(7)。在这里,共产党员代表无产阶级和贫农,左派进步分子代表小资产阶级,中间派代表中等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在“三三制〞原那么实行的初期,曾经遇到各种各样的阻力。很多党员干部和农民对让中间派参加政权表示不理解,他们怀有担忧甚至愤慨的心情。针对这些偏见,1941年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参议会开幕式上向大家阐述了共产党实行“三三制〞的原因:“中国社会……最广阔的人民是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其他的中间阶级。……如果这些阶级的人们不得其所,如果这些阶级的人们没有说话的权利,要想把国事弄好是不可能的。〞(8)他指出:“在政权问题上,我们主张统一战线政权,既不赞成别的党派的一党专政,也不主张共产党的一党专政,而主张各党、各派、各界、各军的联合专政。〞(9)这就说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与各界各党各派建立抗日统一战线、抵抗国民党一党专政、共同抗战的决心与勇气。“在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权中,人民始终是政权的主体。‘三三制’中的人民不仅包括共产党和共产党所代表的工农群众,而且包括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以及与他们相联系的各种抗日力量。从‘三三制’的共产党、非党的左派先进分子、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各占1/3的政府组织结构到抗日民主政权的参政议政所坚持的民主原那么,从民主党派作为选民直接选举参政到充分保障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各项民主权利,无不表达出在‘三三制’建设中,共产党始终奉行人民当家做主的原那么。由此可知,人民当家做主是抗日民主政权的核心内容。〞(2023)2.“普遍、直接、平等、无记名〞的选举制度。延安时期,毛泽东领导的陕甘宁边区为同国民党的政制衔接,将边区的议会制改为参议会制,并进行参议会代表的选举。边区的选举制度具有“普遍、直接、平等、无记名〞的特点。所谓普遍,即延安时期的选举条例规定一切抗日阶级,不分任何党派和团体,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所谓直接,是指边区的各级代表、议员,都是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的。这种直接选举的方式保证了选民的民主权利最大化,既调动选民的积极性,同时又强化各级代表、议员的工作责任心,更便于选民对其进行监督。所谓平等,是指边区的选民在选举过程中都享有同等的权利。只要是选民,享有选举和被选举的权利及投票的效力都是一样的。所谓无记名,是指边区选民在投票时,不填写选举人的名字,只填写被选举人的名字。这样做不仅保证了选民的人身平安,预防对选举人的打击报复,而且也保障了选民的选举自由。通过这些举措,边区人民的政治热情空前高涨,参加选举的选民一般都在百分之八十以上,甚至在有些地方到达百分之百。在投票方式上,识字的采用选票,不识字的那么采用画圈、画道、点洞、投豆子等方法来计算选票。毛泽东认为,“边区的进步主要表现在民主〞(11)。“三三制〞原那么既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又把一切赞成抗日赞成民主的人士凝聚在一起,同坚持一党专政的国民党政权形成了鲜明的比照。毛泽东创造性地把广阔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民纳入到民主政治的体系之中,这在当时来看应该说是全中国最民主的选举制度。一个外国人曾经这样评说:“现在中国有两个中心,一个封建的中心,在重庆;一个民主的中心,在延安。〞(12)
三、提高边区文化素质,开启民智
中国封建统治者历来忌惮民智开启,历史已经证明这种做法的极端错误性。应该说,中华民族所历经的曲折与磨难除去上层建筑的因素外,与整体国民文化素质的低下不无直接关系。因此,延安时期毛泽东提出提高边区人民文化教育的思想,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1.普及国民教育,提高边区群众的思想觉悟。陕甘宁边区的教育文化水平历来十分落后,堪称“文化教育的荒漠〞。1937年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认为,延安时期边区政府的中心工作:第一是生产,第二是教育。教育是消灭文盲,提高群众思想觉悟的最好方式,可以使广阔人民明了并执行党的各项政策,积极投身到边区建设和抗日战争中去。延安时期的边区国民教育突出了两方面的思想,一是扫除文盲,破除封建迷信,提高国民素质;二是“提高群众政治水平,给群众以民族意识,抗战知能,发动群众参加救国实际行动〞(13)。它强调的是群众教育而非精英教育。边区的教育主体是农民,要这些农民都脱离生产来学习,是不大现实的。唯一的解决方法是一面生产一面学习,使学习不阻碍生产。1937年9月,边区政府提出了形式灵活的冬学、识字组、半日班、民教馆等,其中冬学是民众教育最主要的一种形式。经过学习,广阔农民不断增加了学习科学、反对迷信、了解卫生常识、废除陈规陋习的自觉性与主动性,这对于改造农民的旧思想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毛泽东还充分认识到争取抗战胜利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就是要培养成千上万的优秀人才的道理,因此,他除了高度重视对广阔农民的普及教育之外,还相当重视对农民的成人教育问题。他指出:“农村中的成人,是目前紧张的战争与生产任务的首要担负者,他们的教育虽不免有种种困难,但他们提高一步,战争与生产既可提高一步,正如立竿见影。〞(14)为此,在边区的国防教育中成人教育是优于儿童教育的,教育厅也相应调整了一些教育政策:如修改学制,废除不急需的和不必要的课程,在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根底上教授战争所必需的课程;继续开展广泛的民众教育并使之内容丰富,地方上还出版了各种通俗报纸;开办义务小学,以培养具有民族精神的后代。边区教育事业的蓬勃开展,提高了广阔民众的民族自尊心和政治觉悟,使之抗日的积极性和热情空前高涨,对抗日战争的胜利具有重要的意义。
2.加强干部教育,储藏干部人才。全面抗战爆发后,错综复杂的战争形势迫切需要大批干部人才上前线斗争。毛泽东一直都非常注重干部教育,可是在当时,中国共产党的干部队伍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讲,都与形势开展的要求有着不相适应的地方。由于大多党员干部出身于工农家庭,较少接受正规学校教育,导致文化水平、政治理论水平比较低下,甚至出现有基层干部是文盲的现象。依照这种特殊的情况,毛泽东创立了一种符合当时实际的干部教育体制,即在整个教育中,规定干部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