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法治思维视域下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路径探析.doc
下载文档

ID:1673184

大小:31.50KB

页数:18页

格式:DOC

时间:2023-04-22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法治 思维 视域 时代 全面 从严 路径 探析
法治思维视域下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路径探析   涵台WWTUffiT代全面們台党〞希斯  2023-04-18 12:08:44 理论导刊 2023 年 3 期  李明娜闫坤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做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论断,强调 要坚决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从意识与行为关系的和度分析法治思维与全而从严治党的内在逻辑,法治 思维产生于法治实践,法治思维必然要求从严治党,从严治党必须运用法治思维,从严治党的法治实 践又催生新的法治思维。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必然要求将法治思维贯彻于治党各个环节,其实现途径 是建设法治型政党。  关键词:新时代;法治思维;从严治党;法治型政党  中图分类号:D2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 (2023) 03-0004-06  基金项冃: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冃“我国社会治理体系构建及其运行机制 研究〞 (16JZD026):理论粤军项目“广东省理论宣传青年优秀人才培养工程〞资助。  作者简介:李明娜(1979),女,安徽舒城人,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研究 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闫坤如(1977-),女,河北保定人,哲学博士,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 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通讯作者,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屮国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定要有新气象新作为〞“从严治党,要增强政治领导本领,坚持战略 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科学制定和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把党总 揽全局、协调各方落到实处。〞[1]作为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党的自身建 设,严格要求党员干部,从而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新时代,党肩负着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百年梦想的历史重任。党的历史定位和历史使命决定了 党必须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否那么就无法克服长期执政、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外部环境等带来的风 险。十九大报告将法治思维作为从严治党、增强政治领导本领需要坚持的思维方式之一,法治思维下 必然要求从严治党,而从严治党必须运用法治思维,两者互相依存,相辅相成。  一、法治与法治思维  亚里士多德认为:“法治应包含两重意义:己成立的法律必须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 法律本身又应该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2]法治就是“良法之治〞,法治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良 法〞和“普遍服从〞。“良法〞应当是为世人所公认的公正无偏,符合理性,代表正义,保障自由,并以追 求报大的善为目标的法。也只有制定良好的法,才能使人们内心认可而获得普遍服从。法治作为与人 治相对的--种治理方式,根本内涵在于规那么治理,以法律制定、实施、监督等过程实现治理的稳定有 序。在我国现阶段,法治意味看:其一,必须建立体系完備,逻辑严密,符合一定的形式要求和适应 我国当前社会主义建设内容要求的法律体系;其二,法律成为一切社会主体,包括政党、国家机关、 社会组织和个人等行为的最髙准那么,且在社会主体屮形成尊重法治、敬畏法治、信仰法治的法治文化。  法治思维,就是将法律标准、法律原那么、法律糟神等作为逻辑基准对问题进行分析、综合、判 断、推理和形成结论、决定的思想认识活动与过程[3]。我们所指的法治思维,不仅指个体在处理问题 时偶尔运用的思维方式,更指作为一个国家内的所有群体处理问题的惯性思维方式。经过近四|-年的 探索,我国已将依法治国作为治国理政的根本方略,初步建成具备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 普遍守法诸法治要索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在国家治理,包插对党的治理中,运用法治思维成为自觉。  〔一〕法治思维是生产力开展的产物  法治思维是在法治国家里,用法律规那么、法律原那么、法律精神来认识和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 它以合法性为逻辑起点,追求法律公平止义的终极价值。法律是法治和法治思维的前提,更确切地说, 符合法的理性要求、体现秩序、公平、正义、自由等法的应然价值的善法是法治和法治思维存在的前 提。法律产生的根源在于生产力的开展。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生产力畑社会开展的最终 决定力量。“一定的生产方式或一定的工业阶段始终是与一定的共同活动方式或一定的社会阶段联系 着的,而这种共同活动方式本身就是'生产力〞⑷,“生产力是人们应用能力的结果〞[5],生产力是人们 在物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解决社会同自然之间矛盾的实际能力,是人类改造自然并使之适应社会需要 的物质力量[6]。生产力的开展需要人的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量的发挥,后者是社会进步开展的根本基 因,而人的〔认识和改造I比界〕能量的发挥,推动力是竞争[7]。“物竞天择,优胜劣汰〞,竟争是自然 界开展的动力,同样也是人类社会开展的深层动力。竞争会迫使人们通过各自开展科技、改良技术、 优化管理、提高产品质量等措施,防止白身在竟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免于被淘汰的命运,客观上促进 了整个社会的进步。但是竞争必须是标准之下的正当竞争,限制竞争和不正当竞争会阻碍竞争机制的 发挥,阻碍社会的开展。因此,竞争必然要求对人们权利和自由的界限进行划分,从而产生了法律。  法律就是通过分配利益,到达保障自由的口的。我国古代的韩非认为法律就是“定分〞,苟况也把法律 看作“明分〞,美国新经济分析法学派的代表人物波斯纳认为“法律是权利配置结构〞,孟德斯鸠认为“自 由就是服从法律〞,黑格尔那么说法律是“口由意志的定在〞。综上所述,社会的进步根源于生产力的开展, 生产力的开展要求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力量的发挥,这种力量的发挥依赖竞争,竞争产生了法律。  〔二〕法治思维形成于法治实践Z中  思维是意识的高级阶段。自然科学认为思维是大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认识与实践活动,大脑 接受各种信息并将其抽象化[8],继而进行分析、比拟、做出判断,以此作为行为的依据。因此,思维 是人脑表现出的高级意识活动的一种物质运动。法治思维具体体现为一种遵守规那么、执行规那么、尊重 规那么、敬畏规那么以及敬仰规那么的规那么意识。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开展的产物,更是社会的产物,是 在人类劳动实践的根底上产生的。法治思维作为国家治理的主流思维方式,不仅要求法律职业者具有 法治思维,而且要求公权力的行使者以及普通民众都必须具有法治思维。这种思维方式的形成一方而 有赖于个人掌握法律知识的微观内在根底,更在于法治实践开展的社会根底[9]。这是因为法治思维的 形成重要的不在于主体掌握了多少法律知识〔这只是法治思维形成的可能性和前提〕,而在于主体内 心产生对法律的敬仰和信任,自觉用法律规那么、原那么、糟神作为处理问题的基准,作为评价行为的依 据,这必然依赖日常的法治实践。因为,思维的形成是“这样一种思维活动,即由观察到的事物推断 出别的事物,将前者作为对后者的信念的依据或根底。〞[10]法治实践中,法治思维能否形成,体现为 一种利益权衡。不管是公权力的行使者还是普通民众,如果违法的本钱远低于守法的本钱、以人情、 关系或者其他非法律手段代替法律解决事务获得的利益更大,那么法治思维绝不可能形成。只有守法、 用法可以带来更持久更稳定的利益,畏法、敬法、重法Z风才能兴盛,法治思维才有生长的土壤。  二、法治思维与“全面从严治党〞关系的理论分析  〔一〕法治思维下必须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物质对意识决定作用,也充分肯定意识具有能动性,它认为意识是一种创 造性的活动,它不但可以采取感觉、知觉、衣象等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外部形象,而且能够运用概念、 判断、推理等理性形式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在思维中再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人的惫识不仅 反映客观壯界,并且创造客观壯界。〞[11]人们利用思维屮掌握的事物本质和规律指导实践,从而能够 实现自C的目的。“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 某种冃的的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口觉的意图,没有预期的冃的的。〞[12]法治思维作为法治 意识的高级形态,它产生于客观物质的社会生产力,但它不仅仅反映客观事物,更重要的在于它将法 律规那么、原那么、精神运用于法治实践,通过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环节的标准运行,推动法治向 更高阶层开展。在国家治理中运用法治思维,必然要求将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一切政党、社会组织 及公民等主体的活动都纳入法律的标准。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在中国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集 党权、政权于一身,权力之大、责任之重,为世界所罕见。权力具有口我膨胀的属性和倾向,不受约 束的权力容易失去控制,从而导致肆意侵犯人民权利的后果,最终丧失执政的合法性。假设党的治理制 度松散,党的干部贪污腐败而不受法律约束,党凌驾于国家之上、党游离于法律之外,假设党成为法治 思维适用的“法外Z地〞,显然与法治思维相背离。因此,法治思维下必然要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从严 治党必须运用法治思维。  党的治理经历过诸如整党整风、集中教育等治党方式,突击效用比拟明显,运动式治理当下的 确会起到一定压制党内威风邪气的作用,但是一阵暴风骤雨后,不良风气又会死灰复燃,不具有持续 性、稳定性。要解决党的建设中带有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稳定性的问题,还是要依靠法治。全 面从严治党,是法治思维下的必然选择;法治思维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故有效方式。全面从严治党,重 点在于“严〞,“严〞既包括治理的力度,也包括治理的长度。全面从严治党,必须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 方式,通过制度〔党纪国法〕将党的权力界限、行使规那么、责任后果明确化、标准化,以常态化治党 代替运动式治党,以“细水长流〞般稳定的制度运行保证全面从严治党始终处于“进行时态〞。  〔二〕“全面从严治党〞的法治实践催生新的法治思维  意识指导行为,行为乂催生新的意识。这符合“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这一认识辩证运动 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路线。“认识从实践始,经过实践得到了理论的认识,还需冉回到实践中去,认识 的能动作用,不但表现为从感性的认识到理性的认识之能动飞跃,更重要的还需表现于从理性的认识 到革命的实践这一个E跃。〞[13]人的认识来源于客观实践,从感性认识飞跃为理性认识,再将理性认 识付诸实践,从而检验理性认识是否真的符合客观规律,实现认识的目的〔即实践〕,并产生新的、 更高层级的认识。在某一历史阶段实践根底上形成的理性认识,总是受那个历史阶段客观条件的限制, 而事物总是向前开展的,客观的情况随着吋间会发牛变化,以前一个历史阶段形成的理性认识去指导 现阶段的实践行为,往往不一定能实现实践的冃的,在新阶段的实践行为又会催生新的认识,新的思 维。  法治思维作为法治遺识的高级形式,來源于法治实践,是对法治实践的本质和规律的把握,形 成对法治要索内容的整体认识,并将这种认识运用于法治实践的思维方式。法治思维形成后,必然要 运用于法治实践,指导主体的行为。包括公权力的行使者在内的主体盂要依据法治的要素来判断自己 的行为是否符合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内容和程序,是否符合宪法和法律追求的價值目标,继而做出符合 法治理性的行为,并以行为的结果检验自己思维、意识的正确性。同样的,将法治思维运用丁法治实 践也会出现既有的法治思维已经不适应不断变化的法治实践,必然催生新的法治意识、法治思维。以 法治思维全面从严治党需要设置完善的监督机制为例:在网络兴旺的现实下,法治与互联网相结合的 新的法治思维也应运而生。例如,广东省纪委利用微信公众号“南粤清风〞设进“清风微信访〞栏口,让 群众用 微信就可以举报身边党员干部违纪违法问题,极大地拓宽了群众监督的方式。再如,过去 从严治党,更多的是关注如何通过党内党外监督机构的设置,有效地监督党员干部。但随着法治实践 的深入,如何监督监督者,如何保证监督者自己不滥用职权、不贪污腐败成为-个不得不面对的新问 题。现实的需要必然产生新的法治思维方式,并以此指导完善和应的监督机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