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母亲教养方式与藏族高中生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心理学专业
母亲
教养
方式
藏族
高中生
主观
幸福感
关系
研究
心理学
专业
母亲教养方式与藏族高中生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摘 要】本研究使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多维度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对183名藏族高中生的母亲教养方式以及主观幸福感两者间的关系进行探究。使用了独立样本t检验、相关分析以及回归分析的方法考察两者之间关系。结果表明,(1)藏族高中生的母亲教养方式较为积极。(2)藏族高中生的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以上的水平。(3)藏族女生在主观幸福感的生活环境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生。(4)藏族高中生的母亲教养方式中关怀和自主性两个维度与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冷漠/拒绝与主观幸福感中的生活环境维度存在显著的负相关。(5)母亲教养方式对主观幸福感有显著预测作用。
【关键词】藏族高中生;母亲教养方式;主观幸福感
1 引言
如今的社会是一个高速发展的社会,在经济的高速发展过程中,我们更要有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然而一个和谐的社会又需要社会的每个成员都有着积极的幸福体验,这就需要我们对主观幸福感有一个很深的了解和探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物质财富不断满足的同时,我们更加的重视自己的精神需求,越来越关注自己的幸福水平,也就是本文所说的主观幸福感。近几十年,积极心理学的兴起,推动了人们对自我主观幸福感的了解,藏族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面临着从一个藏族学生向一社会人的角色转变。现在的藏族学生在面对就业,感情等问题的时候,将自己的生命作为代价的例子多之又多。如果这一情况得到了改善,社会的稳定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藏族人民的生活也会得么进一步的提高。立足于这一点,本文从影响藏族学生幸福感的因素之一家庭环境出发,以《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和《多维度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为工具,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希望能对藏族学生的以上现状的缓解做点贡献。
1.1主观幸福感的内涵及研究现状
1.1.1主观幸福感的内涵
主观幸福感是来度量个人和社会生活质量的一种重要的综合性心理指标,是一个人通过将自己的生活状态与自定的标准进行的比较的一种整体评估。
早年,Wilson(1960)对个体的幸福感的来源提出了两点假设:(1)需要的及时满足能够产生快乐,需要得不到及时的满足就会导致不快乐;(2)需要满足到何种程度才能带来快乐,要看个人的适应水平和期望水平,而这些又受一个人的过去经验,与他人的比较的影响。正是这个理论的提出才大大地推动了幸福感的研究。本文是从情绪体验这个角度来研究的。
1.1.2主观幸福感的研究现状
目前对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的:
就研究对象而言,研究对象主要是集中于老年人和青少年两个特殊的群体,例如心理学者杨绍清研究发现城镇初中生中男生比女生的幸福感更多。另外,心理学者尹志红对老人的主观幸福感与体育锻炼的关系的研究发现,老年人的体育锻炼有利于正性情绪的增多和负性情绪的减少。
就影响因素而言,我国学者将其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外部因素,如:青少年学生所处的特定的生活环境,以及其在适应生活环境时所釆取的应对方式等;二是内部因素,如:青少年学生自身的人格特质、认知方式、归因、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等(张向明、张静,2011)。
1.2父母教养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由家庭环境是孩子社会化的第一重要场所可知,家庭作为青少年成长的一部分,其对孩子人生观,价值观有着深远的影响。近年来,国内外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青少年的主观幸福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家庭的影响。而且目前较多对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主要集中于父母教养方式这一领域。较多的实证研究发现,初中生的主观幸福感与父母理解型的教养方式有显著正相关,与父母放任型和严厉型的教养方式有显著负相关(王极盛,丁新华,2003);父母教养方式会影响儿童的生活满意度(Dew & Huebner ,1994);父母权威型教养方式可以预测孩子的主观幸福感(Fumhan & Cheng ,2000);积极的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的身心健康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消极的父母教养方式会导致子女形成消极的认知模式,提高子女的消极情绪体验,从而降低他们的主观幸福感(何昕彤,2016)。由此可知,父母教养方式越消极,青少年的主观幸福感的水平就越低。
通过梳理国内文献发现,目前多以汉族的青少年为研究对象,而较少研究少数民族的学生特别是藏族高中生(马希武,2008)。正如西方的理论未必适合于东方一样,以汉族中学生为对象的研究结论同样可能未必完全适用于藏族高中生,因为二者间同样存在着文化、地域等因素的差异。主要表现为:在西藏地区,由于受种种条件的限制,虽然家长比较重视对子女的教育,但是总体来看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此外,绝大部分农村家长都是文盲。除此,藏族学生在求学期间会长期与父母家人分离。那在这种家庭环境下成长的藏族高中生,他们的主观幸福感又将是怎样的呢?目前尚未有人研究。
因此,本研究在借鉴同类型研究结论的基础上,专门以藏族高中生为对象,对其父母教养方式和主观幸福感进行探讨。此一方面可以丰富和完善藏族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理论研究,在进行藏族学生主观幸福感教育时,能为不同类型的藏族学生提供理论依据;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家长在进行家庭教育时,根据藏族学生子女自身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做到因材施教,更好地塑造子女的主观幸福感。
综上,考虑到藏族学生的生长环境的特殊性,以及母亲在子女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无法替代的角色(安丽娜,2012)。本课题主要探究母亲教养方式与藏族高中生的主观幸福感的关系,试图揭示母亲教养方式对藏族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假设如下:
(1)藏族高中生的母亲教养方式较为积极。
(2)藏族高中生的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以上的水平。
(3)藏族学生的母亲教养方式以及主观幸福感在性别和年级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4)藏族高中生的母亲教养方式与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的相关。
(5)母亲教养方式对主观幸福感有显著预测作用。
2方法
2.1 被试
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选取183名西藏某高中在校藏族学生,使用网络问卷的形式发放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和主观幸福感量表。共发放183份问卷,回收183份,回收率为100%,无无效问卷。平均年龄为(17.19±1.28)岁。被试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被试基本情况分布表
变量
选项
人数
百分比(%)
性别
男
67
36.6
女
116
63.4
年级
高一
88
48.1
高二
95
51.9
是否独生
是
28
15.3
否
155
84.7
家庭来源
农村
162
88.5
乡镇
11
6.0
城市
10
5.5
2.2 测量工具
2.2.1 父母教养方式问卷(PBI)
研究采用蒋奖,许燕,蒋菁,于生凯,郑芳芳(2009)编制的《父母教养方式问卷》(PBI)。 PBI 为自评式问卷, 共50题, 父亲和母亲部分各25题, 本研究选取母亲部分的25道题, 包含了4个子维度:关怀、冷漠/拒绝、过度保护、自主性。问卷采用 Likert4 点评分,从 “完全不符合” 到 “非常符合”,全部为正向计分题。总问卷的a系数为0.848,各维度的a系数依次为0.879、0.780、0.714和0.852,表明该问卷具备良好的内部一致性。
2.2.2 主观幸福感量表(MSLSS)
Huebner专门编制了多维度学生生活满意度量(MultidimensionalStudent's Life Satisfaction Scale, MSLSS)用来测量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共有40个项目,包含5个维度,分别是中小学生对自己的家庭、朋友、学校、生活环境和自我的生活满意度水平。问卷采用 Likert 6点评分,从“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其中第3、4、9、13、20、23、27、32、34、39为反向计分题,其余均为正向计分,被试在各个维度上的均分越高,表明其满意度越高。总问卷的a系数为 0.947,各维度的a系数依次为0.889、0.764、0.673、0.809和0.805,表明该问卷具备良好的内部一致性。
2.3 数据处理
使用SPSS 21.0进行数据录入、管理和统计分析,主要涉及的有描述性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积差相关以及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
3 结果
3.1 主要研究变量的初步统计分析
根据统计数据分析, 藏族学生的母亲教养方式和主观幸福感的总体及各维度的得分如表2所示。
表2 主要研究变量总体及各维度得分的描述性统计
维度
N
M
SD
关怀
183
12.98
3.58
冷漠/拒绝
183
5.85
3.43
过度保护
183
7.98
3.29
自主性
183
11.49
3.51
主观幸福感均分
183
4.18
0.61
朋友满意度
183
4.32
0.76
学校满意度
183
3.91
0.62
家庭满意度
183
4.27
0.78
生活环境
183
3.94
0.60
自我肯定
183
4.15
0.86
3.2 藏族学生的母亲教养方式在人口学变量差异分析
3.2.1 藏族学生的母亲教养方式的性别差异分析
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不同性别的藏族学生的母亲教养方式之间存在的差异进行分析,详细结果见表3。
表3 不同性别的藏族学生的母亲教养方式独立样本t检验(M ± SD)
变量
男(n = 67)
女(n=116)
t p
关怀
13.28±3.59
12.81±3.57
0.86 0.39
冷漠/拒绝
6.25±3.90
5.61±3.13
1.22 0.22
过度保护
8.28±3.57
7.80±3.12
0.96 0.34
自主性
11.52±3.27
11.47±3.65
0.10 0.91
根据表3中的数据显示,不同性别的藏族学生在母亲教养方式的关怀、冷漠/拒绝、过度保护和自主性上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3.2.2 藏族学生的母亲教养方式的年级差异分析
对不同年级的藏族学生的母亲教养方式间存在的差异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见表4。
表4 不同年级的藏族学生的母亲教养方式独立样本t检验(M ±SD)
变量
高一(n=88)
高二(n=95)
t p
关怀
13.15±3.38
12.83±3.77
0.60 0.55
冷漠/拒绝
5.82±3.28
5.88±3.59
-0.11 0.91
过度保护
8.06±3.19
7.91±3.39
0.31 0.76
自主性
11.38±3.29
11.59±3.71
-0.41 0.68
根据表4中的数据显示,不同年级的藏族学生在母亲教养方式的关怀、冷漠/拒绝、过度保护、自主性上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3.3 藏族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在人口学变量差异分析
3.3.1 藏族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的性别差异分析
对不同性别的藏族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的差异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详细结果见表5。
表5 不同性别的藏族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独立样本t检验(M ±SD)
变量
男(n=67)
女(n=116)
t
主观幸福感均分
4.17±0.62
4.18±0.62
-0.12
朋友满意度
4.35±0.75
4.30±0.79
0.37
学校满意度
3.89±0.65
3.91±0.61
-0.28
家庭满意度
4.28±0.79
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