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探析.docx
下载文档

ID:1657845

大小:21.93KB

页数:5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22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 融入 大学 公共 体育 课程 探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探析   摘 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多元文化的涌入对我国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巨大冲击和影响,国家重视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但当前仅依靠思想政治课程的作用不容乐观,因此本文通过分析高校公体课具有的体育教育价值观、课程性质、教学目标,发现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吻合,所以从理论方面论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公体课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为接下来进一步拓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和推动大学公共体育课教学改革创新实践开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参考。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公共体育课;融入  2023 年11 月,在中国共产党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以“三个倡导〞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有的价值观,是全社会成员实现中国梦和个人梦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那么。青年大学生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抓好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然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改革开放的深入,多元文化大量涌入,多元价值观也紧随其后,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产生巨大冲击和影响,高校面临着强烈的价值观阵痛期。但随着“课程思政〞在各个高校的逐步推行,多类学科融合思政教育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模式方兴未艾,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在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和重要作用,是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因此,本文试图从理论的角度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公共体育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为下一步探索两者融合的路径和方法奠定根底。  一、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的必要性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开展速度越来越快。国际之间经济、政治、文化的交流与合作以前所未有的广度、速度、深度推进。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让世界经济增长“提速〞前進的同时又极大增加了国际风险。特别是随着大量外来文化的涌入,国家的文化和传统受到严重地侵蚀和冲击,威胁着国家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因此,重视文化和国家核心价值观的问题已经成为许多国家的普遍共识,各国都在积极探讨如何发挥文化和国家核心价值观的作用,到达凝聚社会思想共识、维护民族个性,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战略目标。  (一)国家重视大学生价值观的养成  高校不仅是知识、人才会聚的地方,也是各种社会思潮和多元化价值观聚焦之地。当前,西方“自由、平等、博爱〞的自由主义思潮在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各个领域对高校学生进行强势渗透,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面临极大的挑战和危机。xxx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一个政权的瓦解往往是从思想领域开始的,政治动乱、政权更迭可能在一夜之间发生,但思想演化是个长期过程。思想防线被攻破了,其他防线就很难守住。〞[1]另外xxx总书记曾在多种场合,屡次反复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习总书记指出:核心价值观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和灵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必须根植于文化。在文化建设上,要突出核心价值观这个“主心骨〞、“要使核心价值观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成为13 亿人民的精神追求和行动指南。[2]并且在2023 年五四青年节,xxx总书记在与北师大青年学生座谈时讲到“穿衣服〞和“扣扣子〞的比喻,[3]恰如其分的指出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认同和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用之才,是高校正确履行职能,并提出了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必然要求。由此可见,国家领导人非常重视对我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但如何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话语权,是高校育人工作的重中之重。这就需要开展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以培育践行核心价值观为魂,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筑大学生精神家园。  (二)目前我国高校思政课存在一些问题  以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目标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是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承担起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并养成合理的行为习惯的任务。[4]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将道德教育纳入整个课程和学校的工作中,并试图将道德教育渗透到其他学科的研究中。如美国,新加坡,日本等,都是把学校体育作为德育的载体,为学生的道德开展奠定了根底,认为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灵魂、目的地和价值取向。[5]然而,在国内普通高校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因为形式不能与时俱进,理论课教育内容比较枯燥并与社会化存在脱节,因此不再受到大学生的广泛欢迎。国内学者杨海燕认为,当前思想政治课程存在三个主要问题:一是强调理论教学,轻视实践经验,无视道德教育主体本身的需要;除德育教师外,其他专业教师不重视德育,不充分利用隐性教育资源。第三是缺乏对思想政治课程的预评估系统。因此,笔者提出了学校的所有课程应该渗透德育教育的建议。[6]卢伯春也认为,当前学校德育正在向人性转向、生活转向、实践转向和学科融合转向。[7]  为了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多样性,必须借鉴国外德育经验,保持我国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主渠道,进一步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的改革。因此,可以让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显性教育和体育课程的内隐教育,体育课程的动态和思想政治课程的静态高度整合,形成协同和创新开展的合力。  二、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的可行性  在公共体育教学中,学生的身体、心理、社交等都在同时运作,除了身体的运动,也不断在做兴趣爱好的选择、培养与性格意志的锤炼。与此同时,他们也开展了服从领导的团队意识、相互关心的集体主义精神,而荣誉感、归属感、乐观的人生态度也都在体育教学中得到加强,这都是其它教学课难以做到的,因此公共体育课在培养学生价值观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与价值。  (一)体育教育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吻合  梁启超认为真正的体育教育是“通过身体练习获得优于本能的意志品质〞,培养“尚武精神〞对于人格塑造和民族开展具有重要价值。[8]从教育的层面看,“尚武精神〞并不是要让我们崇尚武力,更多的是在这个过程中锻炼不畏险阻,勇往直前的胆量,培养一种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这种精神在国家处于危难之际往往能升华为爱民族、爱国家、为国赴难的崇高品格。在当时这是一种难得可贵的理念,而在现在学校体育也应当对此有所借鉴。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