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市委
人事
改革
指导
意见
市委人事改革指导意见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202322-2023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和省委关于贯彻落实〈202322-2023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的实施意见、市委关于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意见,按照“扩大民主、鼓励竞争、完善考核、推进交流、强化培养、加强监督、科学管理〞的总体要求,不断推进制度和机制创新,切实树立“注重品行、科学开展、崇尚实干、重视基层、鼓励创新、群众公认〞的正确用人导向,培养造就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领、群众信得过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为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开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现就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提出如下意见。
一、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不断提高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公信度
1.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制度。以明确提名主体、标准提名形式、合理界定提名责任为重点,进一步完善提名方法,逐步形成主体清晰、程序科学、责任明确的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制度。实行全委会提名、领导干部会议提名、党委(党组)提名、组织部门提名,探索领导干部个人提名、群众提名、公开选拔提名、干部个人自荐等多种提名渠道,实现多元化提名推荐干部,根据干部选拔任用的不同情形确定提名形式、程序和公开范围。按照权责一致原那么,研究探索提名责任制,完善并落实领导干部署名提名制度,严格提名责任追究,强化提名责任,提高提名质量。重点标准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提名行为及责任。推行全委会或领导干部会议推荐提名重要干部制度,新提拔镇(街道)党政正职领导干部由全委会或领导干部会议提名,并逐步扩展到市直部门、单位党政正职。开展标准干部选拔任用提名试点工作,为标准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制度积累经验。市委组织部相关规定出台后,结合实际研究制定我市实施方法。
2.改进民主推荐、民主评议方法。以增强科学性和实效性为目标,进一步改进民主推荐和民主评议方法。按照提高代表性、知情度和关联度的要求,合理确定参评人员范围,提高推荐测评的准确性。探索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民主评议方式,科学设置测评内容,合理设置分值区域,探索完善“量化分责〞民主评议方法,进一步强化参评人员责任。
3.探索推行差额选拔干部方法。积极推行差额推荐、差额考察、差额酝酿、差额票决等干部选任方式,不断扩大差额选拔干部的比例。完善干部选拔任用酝酿讨论制度,进一步标准酝酿讨论程序和方法,完善人选介绍内容,改进介绍方法,提高酝酿质量。在进一步完善市委常委会决定任用干部票决制度根底上,探索推行市委全委会决定任用重要干部票决方法,适当扩大全委会票决干部的范围。试行任用干部差额票决,新提拔的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全部实行差额票决,并开展市直部门、单位主要领导干部差额票决试点工作。
4.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力度。积极探索和完善公开选拔、公推直选、竞争上岗等多种形式的竞争性选拔干部方法。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力度,改进竞争性选拔干部方法,明确选拔标准,突出岗位要求,注重能力实绩,坚持考试与考察相结合,加大考察权重,全面了解干部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不简单以考试取人。到2023年,每年新提拔的委任制党政领导干部中,通过竞争性选拔方式产生的不少于三分之一。坚持推行股级干部竞争上岗制度,除有特殊需求的岗位或个别专业技术岗位外,应全部通过竞争上岗方式产生。
5.实行干部工作信息公开制度。探索建立干部任用提名情况和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结果在领导班子内部公开制度,完善领导班子、领导干部考核结果反响及公开方法。建立健全干部工作信息向社会公开制度,适时发布和宣传解读干部人事工作政策、法规,通报领导班子调整和重要干部任免情况,公布选人用人严重违纪违法案件的查处情况。继续推行面向社会发布干部考察预告和任前公示制度,进一步扩大考察预告、任前公示的范围和内容,改进预告、公示的方式和方法。2023年根本实现干部工作信息公开的制度化、标准化。
二、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进一步树立正确用人导向
6.健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体系。根据中央促进科学开展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意见及三个配套方法,结合我市干部考核工作实际,继续完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改进考核方法,提高考核质量。2023年前,根据不同区域、不同层次、不同类型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特点以及不同考核任务的要求,建立符合科学开展观要求、各有侧重、各具特色的考核评价体系。注意考核方法的衔接配套、简便易行。充分发挥考核结果运用的导向作用,坚持把考核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培养教育、管理监督和鼓励约束的重要依据。
7.进一步完善“纵评横比〞方法和群众评价机制。完善镇(街道)领导干部纵评横比机制,根据不同岗位层次特点,找准干部在同一层次和相同、相近岗位中的具体排序和位置。探索建立市直部门、单位领导干部和全市股级及以下干部的“纵评横比〞机制。健全完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群众评价体系。进一步落实干部工作的群众路线,将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工作的重要判别尺度。充分发挥民意调查手段的有力效用,定期开展镇(街道)、市直部门单位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群众评议活动。
8.探索“德〞的细化考察方法。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原那么,积极探索考准考实干部“德〞的有效途径。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方面明确“德〞的评价重点和评价标准,注重从干部履行岗位职责、完成急难险重任务、关键时刻表现和对待个人名利的态度,以及家庭和社会责任承担等方面探索完善“德〞的考察方法。
9.探索平时考核的多种途径。强化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经常性考核,注意把平时考察、年度考察与换届考察、任职考察有机结合起来,运用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民主评议、民意调查、实绩分析、实地考察、延伸考察、跟踪考察、个别谈话、专项调查、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等多种形式,增强考察的全面性、准确性。注重综合分析,定期分析党政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状况,加强组织人事、纪检监察和政法、审计、信访、考核、计生等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统筹运用干部考核信息资源,更加客观准确地掌握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真实情况。2023年前,探索建立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信息数据库,根本实现干部考核数据的信息化管理。
三、优化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结构,切实增强整体活力
2023.优化领导班子结构。建立老中青梯次配备的合理年龄结构。着眼于调动大多数干部的积极性,切实解决干部任职年龄层层递减问题,不搞“一刀切〞。镇党委政府领导班子换届时,要形成以35-45岁干部为主体的梯次配备,注意选拔35岁以下的优秀年轻干部担任党政正职。市直部门要保持40岁-50岁干部为主体的梯次配备,适当增加35岁以下干部数量。保持领导班子相对稳定,从严控制选任制领导干部任期内职务变动,原那么上要任满一届。改善领导班子的知识、专业结构和工作经历结构,注重领导班子成员性格的合理搭配。重点从知识、专业结构和领导经验互补等方面,选配党政领导班子,实现班子优化组合,增强班子整体效能。领导班子成员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成为分管工作的内行;要有方案的从各行各业中选拔优秀人才进入党政领导班子,丰富党政领导班子经历结构。
11.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按照分类规划、有序培养的原那么,建立由青年干部后备库、党政正职后备库、专业干部后备库、女干部和非中共党员干部后备库等组成的层次清晰的全市后备干部人才库。健全完善后备干部队伍动态管理机制,畅通进出渠道。加大培养力度,采取集中培训、挂职锻炼等形式重点培养。有针对性地选派缺乏基层一线工作经历的干部到镇(街道)、重大工作、信访岗位锻炼,选派长期在一线工作的基层干部到市直部门锻炼。加大后备干部提拔使用力度,今后提拔使用干部原那么上要从后备干部中产生。
12.合理配备女干部和非中共党员干部。重点选拔一批能力强、素质高、潜力大的女干部和非中共党员干部充实到有关领导岗位。各镇(街道)党政领导班子应至少配备1名女干部。市直单位、部门要保证一半以上领导班子配备女干部。担任党政正职的女干部要有一定数量。加大行政执法、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紧密联系知识分子、专业技术强的政府工作部门领导班子非中共党员干部的配备力度。非中共党员担任行政工作部门正职和政协各专门委员会负责人应有适当数量。镇(街道)应有三分之一以上领导班子配备非中共党员干部。
13.完善基层一线选拔干部机制。遵循干部成长规律,努力形成重视基层的用人导向,把基层工作经历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条件。注重从优秀镇(街道)中层干部中选拔镇(街道)党政领导班子成员,镇(街道)领导班子成员中要保持半数以上的成员有3年以上农村基层工作经历。注重选拔具有基层一线工作经历的优秀干部充实各级党政机关。按照上级部署,结合我市实际,继续加大从优秀年轻村(居)党组织书记、村(居)委会主任和到村(社区)任职两年以上的高校毕业生中选拔干部力度,定期拿出一定数量的职位进行定向考选。
14.积极推进干部交流。加大领导干部在镇(街道)之间、部门之间、镇(街道)与部门之间的交流力度。对在同一领导班子任职2023年以上或同一职位任职5年以上的干部有方案地进行交流或轮岗。对根本素质好、开展潜力大、缺少基层工作经验或岗位经历单一的年轻领导干部,有方案地轮岗交流,新提拔的市管党政领导干部有方案地交流任职。继续推进中层干部轮岗交流工作,对本部门、单位承担行政执法、监督监管职能与管理人财物等重要科室同一职位满5年的进行轮岗交流,其他科室岗位到达上述任职年限的原那么上也要轮岗交流。按照公务员法规定需要回避任职的必须交流。进一步畅通党政机关、事业单位股级干部交流渠道,加大干部跨部门、跨区域、跨行业交流力度。市组织人事部门每年要根据工作需要,安排一定数量的镇(街道)或市直部门、单位的业务性质相同或相近的股级岗位进行跨部门交流。
四、强化鼓励保障和监督管理机制,不断激发干部队伍工作积极性
15.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完善干部教育培训体系,创新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根据干部的层次、部门、行业等进一步细化培训群体;突出干部在学习培训中的主体地位,强化培训需求导向,推广菜单式培训,进一步增强针对性、提高实效性。
16.强化干部监督管理。加大干部监督力度,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人财物管理使用、关键岗位的监督,积极推进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完善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严格执行领导干部述职述廉、诫勉谈话、函询等制度,更加重视跟踪落实。加强对干部“八小时之外〞,特别是在社区的监督管理。严格执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四项监督制度,切实健全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事前报告、事后评议、离任检查、违规失责追究的监督体系。坚持和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全程记实制度,准确详实地记录干部选拔任用各个环节有关情况。健全严重违规用人问题立项督查制度,畅通 举报、信访举报和网络举报渠道,加大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坚决杜绝跑官要官和拉票贿选等问题,根本形成比较完善的防治用人上不正之风长效机制。
17.加大对不称职、不胜任现职干部的组织调整力度。加大治理庸懒力度,探索建立治理庸懒行为长效机制。探索完善不称职、不胜任现职领导干部“下〞的机制,拓宽“下〞的渠道。进一步细化标准,建立健全领导干部岗位职责标准。推行党政群机关干部任期制和事业单位干部聘任制,严格任期(聘期)考核。建立试用期满干部述职评议制度。
18.加强对干部的关心鼓励。完善和落实好领导干部谈心谈话制度,积极开展谈心谈话活动,了解和掌握干部的思想、工作、学习和生活状况,及时提供帮助和教育。通过经常性的谈心谈话,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之间建立沟通桥梁,畅通交流渠道,不断增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团结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加大对先进典型的宣传力度。对表现优秀、工作成绩突出的干部,坚持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奖励形式,调动干部积极性。关心干部身心健康,健全干部休假、健康检查等制度。
五、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