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谈谈关于我国证券监管体制的健全与完善发展与协调.doc
下载文档

ID:1655683

大小:51KB

页数:10页

格式:DOC

时间:2023-04-22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谈谈 关于 我国 证券监管 体制 健全 完善 发展 协调
公 司诉 讼 理由 是什么? 谈谈关于我国证券监管体制的健全与完善 谈谈关于我国证券监管体制的健全与完善 作者 宋绍青 内容提要: 随着我国参加WTO,我国经济市场化,国际化程度加深,进程加快。这将促进我国经济的开展,同时我国经济开展受到国际影响面临巨大挑战。证券市场作为金融重要组成局部,其开展状况涉及金融安全,影响全局。证券监管作为证券市场健康开展的重要保障,需要结合具体国情不断健全完善,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本文试图在分析证券监管根底理论的根底上,通过对我国证券监管的回忆和反思,结合国际化趋势对现行证券监管体制的制度缺陷进行标准、完善,到达风险防范的目的,从而促进市场经济的开展。 关键词:金融安全 证券监管 制度标准 风险防范 一、入世后经济全球化影响下的证券市场 我国的金融市场从形成到现在仅十多年时间,存在诸多问题待以解决。金融市场还不健全完善,我国金融市场规模小、管理不够标准、开展相对落后。参加WTO后,金融市场开放的进程加快. 20世纪后半叶,经济全球化以人们难以预料及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前进,国与国之间的经济交往依存变得越来越重要。在其进程中,金融国际化已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最主要表现形式和最本质的内容。世纪之交,中国加快了参加WTO的步伐并取得重要开展,入世后的中国经济将迅速开展。① 然而也面临国际经济风险对我国经济的威胁。经济安全特别是金融安全关系到国家的长远开展。参加WTO后,我国金融安全面临巨大挑战.亚洲金融危机就是生动的一课。② 我国证券市场也将应对一系列市场巨变,维护金融稳定势在必行。 〔一〕参加WTO对我国金融安全形成挑战。我国金融开展将面临自身素质不高、体制尚不健全的缺乏和国际力量强力冲击的严峻局面,关系到国家的政治安全与社会安全。 ⒈我国现行宏观金融调控面临挑战。在完全的资本流动下,以独立的货币政策实现货币供给量的调控受到制约 。我国现行的宏观货币政策手段,主要通过控制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总量来调控货币供给量,在调控手段上还没有真正实现间接化。[1](P35-37)参加WTO后,国际金融市场的资金供给状况的变化和利率的变动将直接影响我国金融市场和货币供给量,从而增加调控难度,使我国现行宏观调控面临挑战。 ⒉金融监管面临挑战。 一方面,随着我国参加WTO,金融日益市场化和国际化,金融风险更加出现不确定性。金融监管部门将面临更加复杂的金融环境。另一方面,我国监管部门在十多年的工作中虽积累了一定经验但一般多为立足国内,缺乏国际金融市场监管经验。再者,对国内金融监管未真正实现间接调控和建立有效的监管体系。国际化进程将加快,国际资本流动将更加频繁。一方面它将促使人民币加快可自由兑换,加大我国对外汇市场的监管难度。另一方面,国际游资和国际资本的非法流出入也可能钻我国金融市场不健全的空子而更加猖獗。,从而加大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冲击。 ⒊尚不健全的金融市场面临挑战。 ⒋金融机构的开展也将面临挑战。参加WTO后,我国将逐步取消对外资金融机构的经营业务和地域限制,外资金融机构将快速增加。在国内金融市场还不兴旺时,外资金融机构的 大量涌入会导致国内金融业竞争加剧,国内企业无法与之对抗,从而不利于民族产业的开展。 〔二〕我国证券监管须尽快国际化,应对金融风险。依据参加WTO的相关规定,我国 券市场要在5年后对WTO成员国逐步开放。作为金融市场的关键局部,证券市场国际化程度加深加大,证券监管面临挑战。 ⒈自身监管体制存在缺陷、缺乏,[2](P47-50)影响效率、质量。主要表现在:第一,监管层次过于单一,还没形成监管机构、证券业自律与社会舆论等多层次的监管体系。第二,监管缺乏足够的透明性,即投资者很难预测股市政策变动的情况,从而形成难以估量的系统性风险。第三,监管手段运用不科学,监管水平低下存在着方案与市场机制、行政手段与法律手段等运用不协调的现象。 ⒉证券市场本身国际化、市场化日益加大,在广度和深度上进一步开展。入世后,市场将发生一系列变化。[3](P20-21)首先是参与主体将更加多样化,国际因素增加,外国竞争者将会出现。其次是证券市场层次将更多样化。其三,证券市场交易品种将更加多样化。外资机构基于在业务能力、市场经验、风险管理乃至资金等方面的竞争优势,会相应地对国内证券市场的金融品种提出超前要求。金融衍生品将会应运而生。 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我国经济开展面临开展机遇的同时也承受着国际风险的冲击压力。在金融市场面临如何确保金融安全 、防范金融风险的环境下,证券监管在保障证券市场健康开展方面担当重任 ,其健全与完善是十分重要的。 二 、证券监管理论的根本阐释 〔一〕证券监管作为维护证券市场开展的重要举措 ,其实际操作效果显现等均需科学理论的指导,才能够全面系统地审视和剖析实效,以到达最正确效绩的目的。以下就证券监管的必要性及其理念、模式、组织因素等根本理论进行阐述:[4](P30-32) 监管行为及监管机构的出现与存在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监管,一般意义上是指为了实现监管目标,监管主体利用各种监管手段对监管对象所采取的一种有意识和主动的干预和控制活动,对监管的必要性 ,即为什么存在监管及其存在意义,有如下几种理论。 ⒈市场失灵的。市场失灵的论认为由于市场不完全性的存在,市场失灵不可防止。为了减少市场失灵的影响,需要政府进行干预即需要证券监管部门来弥补市场的缺失。反对者认为这种理论未必能够站住脚,因为市场失灵论强调的只不过是在市场失灵是从市场外寻求一 种力量的帮助来找到均衡点,但这种职能完全不必要设置一个监管者来实现,完全可以以立 法的形式来解决问题。同时,市场是不完全的,但置身于市场中的政府同样是不完全的,有 时政府的不完全更胜于市场的不完全,按照这一理论监管不但不能提高效率,反而会给市场“添乱〞。 ⒉交易本钱论。交易本钱论源于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即制度或法律之所以重要,在于 交易双方之间交易本钱的客观存在,而监管行为及监 管机构那么是为了减少交易本钱而存在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贝克尔在此根底上认为,法律设计的最优势,法庭来执法时最优的制度根本不需要监管来行使这种职能。与市场失灵论相同,交易本钱论同样存在正反两派观点,主张监管存在的人认为,监管好比交易双方之间的媒介,其存在的合理性在于,尽可能的节省交易本钱;而反对者认为这一媒介的存在完全没有必要,不仅不会有效地节省交易本钱,而且还会带来其他更为严重的问题。 ⒊信息不完全论。由于信息具有共享的特点,是一种准公共物品,就像市场只能提供不充足的其他物品一样,市场只能提供不完全的信息,因而获取信息的代价往往是昂贵的。当信息不完全时,由于经济人的有限性和时机主义倾向,会使交易的费用趋于上升,市场效率低下,从而使市场有效配置资源的功能受到限制.所以,在证券监管方面,监管行为和监管机构存在是必要的。 〔二〕证券监管的理论、监管模式、组织因素。 前已述及,鉴于证券市场上市场本身有时失灵,交易本钱的存在、信息的不对称以及法律的不完备使得证券监管在理论上存在必要性和合理性。证券监管付诸于实施需要理念指导、模式选择,更应当具体分析鉴定其组织因素,从而到达内部结构合理,层次清楚,发挥实际效用。 ⒈树立正确的证券监管理念。[5](P110)理念 一词是法理学、法哲学上的用语,与精神、思想词义相近。一般理解,理念是一种理性的认识,是上升到一定理论高度的观念 。也可以说是指导思想、目标或原那么。 ⑴证券监管理念的提出。监管理念是监管者开展监管工作的目的、要求和行动指南,是证券监管工作的指导思想。正是基于此,证券市场上各国对理念的共同认识,1998年9月证监会国际组织在内罗毕会议上通过了一项国际监管的标准——证券监管的目标。监管理念的提出,让我们对证券监管有一次全面系统地审视和剖析,这对证券监管大有裨益,有利于证券市场真正走上标准和健康开展的道路。 ⑵证券监管理念的运用。监管理念虽然并不做为监管要素,但每个监管要素都受其影响,渗透在每一人监管要素之中,并且自始至终贯彻在整个证券监管的过程中,发挥着指导的作用。 ⒉证券监管的模式选择。即监管主体怎么监管。不同的监管理念决定不同的监管模式。 从世界各国来看,证券监管模式无外乎是政府主导型、行业自律型和以由政府监管和行业自律相结合的中间型三种。[6](P38) ⑴政府主导型模式,即由政府成立专门监管机构进行集中统一的监管,行业自律在监管 活动过程中发挥作用。我国和美国均属于政府主导型。 ⑵行业自律型模式,即主要由于行业协会自律组织进行证券监管,具有灵活、及时、准确等政府主导型不及的优点,政府在监管过程中处于宏观调控,创造良好市场环境的角色。英国等欧洲一些国家属于行业自律型 。 ⑶政府监管和行业自律相结合型。即由于前两者均存在一定的缺陷,所以,采取综合运用政府主导和行业自律的各个优势,弥补其缺乏与缺陷,从而互相取长补短,此种类型为大多数国家所采用。 ⒊证券监管的组织因素为其运行的根底保障。主要包括监管主体、监管目标、监管对象和监管手段等四方面因素,构成监管体系的根底,。 ⑴监管主体,即有谁监管。 ⑵监管目标,即为什么监管。 ⑶监管对象,即监管什么。 ⑷监管手段,即怎样监管。 经过时间验证的大量理论说明证券监管是必要的,也是重要的.合理恰当的监管将有利于证券市场的健康开展,更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开展。同样,唯有以科学理论指导的监管体系才能起到应有的保障作用。 三、对我国证券监管的回忆和反思 中国证券监管体制是伴随着证券市场的产生和开展而逐步建立起来的.证券市场由于建立时间短暂,各种制度体系尚未健全完善,许多问题亟待解决;与之伴生的证券监管体制也具备了证券市场的一些弊端,同时由于自身的特殊性,其不健全、不完备更为严重。亟待结合实际,立足于世界,认真分析其弊端之所在,并加以科学理论的指导改革,以到达建立完善的证券监管体制目标,效劳市场开展。 〔一〕我国证券监管体制的回忆 中国证券监管体制是随着证券市场的产生和开展而逐步建立起来的。其开展历程体现着政券市场改革的变化。[7](P58) 1 证券监管体制的源渊及其开展。1992年以前,我国证券市场没有集中统一的监管,主要由中国人民银行主管,国家体改委,其他政府机构和上海深圳两地政府参与管理。1992年10月,国务院决定成立国务院证券管理委员会和中国证监会,统一监管全国证券市场,同时将发行股票的试点从上海深圳等少说地方推广到全国。从1996年3月,中国证监会授权局部省、自治区、直辖市、方案单列市和省会城市的证券期货监管部门对证券和期货市场局部监管职责,至此形成中央和地方分级监管的全国证券监管体系。 1997年,中央决定中国证监会对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和各期货交易所实行垂直管理,并分别在上海和深圳设立了监管专员办事处。1997年金融工作会议决定对证券监管体制进行改革,完善管理体系,实行垂直领导,加强对全国证券期货业的统一监管。①1998年,国务院证券委员会撤销其职能并入中国证监会。 考虑到特殊的政治、经济、文化、市场化进程等条件的限制,中国采用的是集中立法型监管模式,并于1998年10月正式确立。 2我国证券监管现状。目前我国证券市场实行的是集中统一的监管体系:即以政府监管为主导,集中监管和市场自律相结合的市场监管框架。 ⑴监管主体。 1998年国务院批准了中国证监会的职能、内部机构和人员编制的“三定〞方案,确定了证监会是国务院直属机构,负责全国证券期货市场,并成为取代国务院证券委员会职能的唯一最高证券监管机构。根据该方案规定,证监会将建立集中统一的证券期货监管体系,在全国各地设立派出监管机构并实行垂直管理,但是现实中,我国监管主体存在多元化现象,主管部门之间关系较为复杂和不协调。 ⑵自律组织是资本市场监管体制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局部。自律组织有两种形式即社会性的监督组织和行业自律。前者主要包括证券业中介效劳组织如会计师事务所。后者包括两方面:一是证券交易所的场内自律,二是场外交易的自律即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