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德育是塑造创新人格的教育.docx
下载文档

ID:1655527

大小:23.68KB

页数:8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22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德育 塑造 创新 人格 教育
德育是塑造创新人格的教育   摘 要:在德育工作中,经常提倡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操、顽强的意志、积极的兴趣、正确的动机、崇高的理想、坚韧的性格、良好的习惯、创新人格等非智力因素。可见,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不仅有利于其智力与能力的开展,而且已经成为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因为非智力因素已成为人格教育和综合素质能力培养不可无视的成分。同时,人的良好品德和个性对人的智力、非智力,特别是创新活动起着导向、动力、调节和支撑作用。在智育的常态开展中,德育到位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关节点;创新教育是德育的升华。  关键词:德育 创新教育 创新人才 创新人格 创新意识 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23)02(c)-0235-02    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塑造学生的创新人格,而德育本质上是塑造创新人格的教育。因此,德育落实到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    1 德育与创新教育的关系  德育是指对学生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等。它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保证作用,而创新教育是德育的升华。创新过程并不仅仅是纯粹的智力活动过程,它还需要以创新情感为动力,如远大的理想,坚强的信念以及强烈的创新激情等因素。国外专家也认为:创新人才是指具有品德性、才智高、胆魄大和毅力强的素质,富有创新意识,在各种社会实践中能够以自己的创造性劳动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对人类的和平幸福和社会的繁荣进步做出一定奉献的人。这就要求创新人才不仅要知道如何创造,还需要知道为什么去创造。只有这两者有机结合才是一个真正的创新人才,能够创新但不符合人类进步普遍价值标准的人不能算作创新人才。  所有这些智力以外因素的具备都离不开德育。在此,我们重点探讨德育与创新人才培养的关系,明确了德育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那么,德育的现状如何呢?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和政治形势和变化,学校德育步入了新的开展阶段,德育工作为培养“四有〞新人做出积极的奉献。但是从整体上看,学校德育工作还存在着问题。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特别是创新教育被提上日程后,德育存在的问题更为突出,德育的实效性严重偏低。目前,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和误区。  1.1 对德育工作地位的落实上存在问题  我们国家一直提倡“德育首位〞,但在实践中常常是“嘴上说起来重要,实施环节上次要,一忙起来都不要〞。德育不被广为接纳,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这种德育是一种社会开展意义上的德育,还不是人的开展意义上的德育,许多时候德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代名词。当然,德育在我们国家包括政治教育是无可指责的,但进行完全的思想政治教育,那么有泛化倾向,从而使德育的功能狭隘化。这种无视了人的开展的内在需要的德育,显然是不适宜的。  1.2 对德育现状的评估存在问题  一种认为学生的思想状况是好的,整体素质是高的,不必杞人忧天;一种认为市场经济严重冲击了学校德育,学生的价值取向出现偏差,德育工作一无是处;一种认为随着改革的开展,经济搞上去了,物质条件好了,法制健全了,学生的素质提高了,德育状况自然得到改善和提高。这三种看法都存在片面性。  1.3 对德育的要求上存在问题和错误  学校把德育要求简单化、程式化、成人化、完人化,把日常事务看成是德育的全部;教师以自己的人生经历和价值标准要求学生,强调共同进步,无视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和差异;教育以“一个模式〞来培养学生,对学生个性开展的多样性和层次性认识浅薄。    2 德育的科学根底  脑科学神经生理学和思维科学等研究成果说明具有高度分工的人脑左右半球之间由胼胝体联结沟通,从而使两半球的功能互相配合、互相补偿,以保证大脑功能的高度统一。个体在接受事物和信息时,以大脑的整体性结构功能完成感知或思维过程。无论是抽象思维的分析、综合和概括,还是形象思维的想象、联想和类比,都伴随着情绪、情感的发生和影响、这是由大脑的特质机能决定的。  中国少年非智力个性心理特征问卷中包括了抱负、独立性、好胜心、求知欲、自我意识等六个方面的测题,经过多年的预测、筛选、复测及标准化过程,取得了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它为人们选拔超常少年儿童提供了非智力方面的准确指标。  “应试教育〞中的智育偏知识信息的记忆和储存,轻视能力和德性的培养,使大脑的一局部机能超负荷开展,而其它许多机能那么被压抑,也就自然构成创新人格形成和开展的障碍。创新品质是人的德智体美劳各项素质全面开展的结晶。研究创新人格,其实质是对如何促进人自由、全面开展的深化研究。  3 德育是塑造创新人格的教育  学生创新人格的形成正是其道德主体形成的表现,德育的本质是塑造创新人格的教育。  创新人格品质包括以下几点。  (1)敏锐的观察力,对事物永远抱有一种举和疑问。  (2)积极的心理承受能力,在挫折面前能很快调整自我的心态。  (3)自尊自信,在任何不利环境下都不动摇对自我的信念。  (4)坚韧不拔的性格,不因一时的困难挫折而放弃个人的想法和方案。  以上可以概括为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本来就是德育的任务,而创新能力的培养那么是德育和智育辩证统一的结果,德育是实现这种统一的关键。    4 德育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关节点  事物由量变到质变的临界线称为关节点。人的良好品德和个性对人的智力和创新活动起着导向、动力、调节和支撑作用,在智育的常态开展中,德育到位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关节点。  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创新能力,主要表现为创新思维能力。而这又是在兴趣、动机、情感、意志等心理因素的支撑下进行的。这些起支撑作用的因素在现实生活中可以表现为:对事物的好奇心,强烈的求知欲,勤的学习态度,爱科学、爱创造、爱事业、爱祖国的情感,崇高的理想,进取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抵抗挫折、坚韧不拔的毅力和信念等,这些被称为非智力因素。智力因素和非智力相互作用、协调开展,才能形成人的健全个性。德育那么是前提条件。    5 教师应当具有创新意识  学校的德育工作,归根到底取决于教师。教师创新意识在德育工作中应当表现为以下几点。  (1)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这是创新型教师必备的首要条件,也是一个人为之奋斗的动力。不断丰富自己的学识能力,热爱自己的教育对象,陶冶自己的修养品质;工作中全力以赴,能长时间思考问题;在自己的事业中体验成功的乐趣,有不怕失败,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2)在良好知识结构的根底之上具有独创性的思维方式。教师在具备扎实的根底知识、兴趣广泛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广泛的邻近科学知识的根底上,善于用求异思维、发散思维,形象思维等创造性思维方法对事物进行分析与思考。  (3)善于观察,勇于探索,不断创新。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对新颖,反常现象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这是教师进行创造性德育的重要动机。教师要善于从自己的教育对象的言谈行为中发现他们的思想倾向、对事物的态度,心理活动的特点。要善于发现问题,探索新的解决问题的途径方法,推陈出新,寓德于教,寓德于各项喜闻乐见的活动之中。  (4)妥善处理问题的能力。德育工作比教学工作更具灵活性,其现象繁杂、内容广泛。这都需教师具有灵活多变的处理问题的方法,表现出高度的机智。俗话说“一句话有上百种说法,一件事有上千种做法〞,教育者要有艺术性处理问题的能力,要到达原那么的坚决性和策略与方法灵活性的高度统一。    6 加强教师创新意识的培养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实施“园丁工程〞的重点是全员培训,而在岗培训又是主要方式。教师既要学习德育方面的理论知识和方法,来掌握有关德育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又要培养自己运用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分析和思考问题的习惯,开发自身的创造力,以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  6.1 更新观念、克服阻力  在实施和推进的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关键是教师的教育观念的转变,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生观,增加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克服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阻力。  6.2 坚持业务进修  搞好在职进修,提倡自修。德育工作中许多方法不是靠别人教会的,而是靠自己去创新,去“感悟〞。要有宽广厚实的业务知识和终身学习的自觉性,还需掌握必要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并运用自如。  6.3 投身德育研究探索之中  在德育实践中积累经验,借鉴别人的范例,解决自己在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然后再上升到理论来认识;要有目的的寻找德育工作研究的关键性问题,借鉴国内外先进理论,对优秀的教育经验进行提炼,积极参加德育科研,在工作中勇于探索创新。  6.4 组织座谈讨论,专题讲座  组织小型的专题座谈会,互相切磋,共同研究。听专题报告,组织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德育工作研讨会,对培养教师在德育工作中的创新意识有独到的效果。可以通过互相学习形成一种气氛,促进教师群体的创新意识的形成。  6.5 发挥领导的督导作用  通过常规的督导检查,形成竞争机制,鼓励先进、树立有创新意识的优秀典型,促进德育工作的展开。创新意识的培养,一靠教师自己的积极性,提高自身的根本素质。二是靠领导的管理水平,俗话说“强将手下无弱兵〞。加大督导力度,促进德育工作,创新意识的提高,势在必行。  时代呼唤具有创新意识的教师,而具有创新意识的教师需要培养。让我们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探讨教育工作中教师创新意识培养的新思路、新方法上,增强改革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创造性开展工作,为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王旭飞.突显心育——中学生心育的研究与实践[M].沈阳:沈阳出版社,2022.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