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小学
数学
情境
创设
教学
实践
研究
小学数学情境创设的教学实践与研究
张霞
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的成效关键在于情境创设。本文讨论了情境创设的原那么,基于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内容,进行了“我是一名导游〞为主题的一系列同一环境不同情境问题创设与教学实践。实践结果说明,教师如果能准确把握教材,注意运用和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便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有效性,同时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学生全面开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
情境创设;
教学实践;
有效性
新课标指出: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经历抽象数学教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从中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体验。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需要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本文以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课本内容为根底,创设了一系列围绕教学内容的情境问题进行教学实践,实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为小学数学情境创设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一、情境创设的原那么
1.情境创设要有现实生活性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因此,小学数学教学需要走出枯燥难懂的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走向生活,走进生活。在教学备课时,我们先要分析学生的周围生活,从他们的生活中找到与新知识相关联的事物,利用知识迁移手段,让他们进入一个新的领域,掌握新的内容,这样不但可以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还可以将抽象的概念简单化、具体化。
2.情境创设要有明确针对性
对于低年级阶段的学生,创设的问题情境一般要形象直观,而对高年级阶段的学生来说,创设的问题情境要具有开展性,并要设置悬念,让学生有思考和讨论的思维空间;
要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和探究,有利子学生产生继续学习的动力。
3.情境创设要有生动趣味性
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的最好老师。尤其对小学生来说,他们在学习中对一些新颖有趣的事物情有独钟。因此在情境创设时,要尊重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设计情境问题要有一定的趣味性,能引起学生的关注和热情。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不仅让学生加深了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而且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兴趣。
4.情境创设要有发散思维性
解决数学问题的核心是要引起学生的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应该是一个积极思考的过程。这就要求创设的问题情境必须要有思考性,要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思考空间。作为数学情境的材料和活动,必须富有启发性和思考性,能激活认知,引起学生广泛的联想和思考。
二、情境創设教学实践
基于新课标要求和情境创设的根本原那么,围绕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包括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方位等知识内容的学习,结合高年级段小学生普遍的“我长大了〞的个性心理特点,创设了以“我是一名导游〞为主题的一系列同一环境不同情境问题。以下是一些所创设的主要情境问题。
假设你的朋友到你家玩,由你带着朋友游览咱们县的景点,请你设计一幅旅游路线图。下面是一位学生设计的旅游路线图:
欢迎大家来到我校,第一站咱们去陈藩公园。
1.以下图是我校附近的平面图(屏幕同时显示),陈藩公园距我校直线距离约10 00米,可在这幅图上只画了2厘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多少?
师问:你是如何算得?结果是多少?(1∶50000)要注意些什么?
师问:从1∶10000这一比例尺上,你能获取那些信息?
2.第二站我们要去舆新广场,在陈藩公园的正西方,还是在这幅图上,现在要标上舆新广场,估计一下舆新广场离陈藩公园直线距离有多远?(1200米)你看在这幅图上要画多长?如何画?自己画画看。(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常规去画,注意方向)
你是怎么想的?还可以怎么算?你觉得要注意些什么?
3.第三站是太壬公园,在舆新广场的正南方,(课件演示)量得图上距离是5厘米,如何计算实际距离?有几种算法?
情境问题3是以北师大版第23页“试一试〞为背景。
4.拓展延伸,现在我们要从我校到驻马店市游玩,驻马店市距我校78千米,画在这幅图上要画多少厘米?
(1)独立列式计算(156厘米)。
(2)要画156厘米,你有何感觉?(太长画不下)
(3)画不下怎么办?(调整比例尺)
(4)说说你的调整方案。
5.五一长假是旅游的黄金周,你最向往哪个大城市?然后根据全国地图或全省地图算出实际距离,并设计一个路线图。
三、教学实践效果
通过提出的情境问题教学实践发现,学生听说让当一名导游,都非常兴奋冲动,积极地设计路线图,并且思考实际距离和图上距离的关系。通过第1个情境问题的教学实践发现,教师在帮助学生理解比例尺意义时,应该从多角度、多方位理解比例尺的实际含义。通过第2、3个情境问题的教学实践发现,针对“怎样计算图距和实距〞我一改以往根据比例尺计算去死套公式(图距=实距×比例尺;
实距=图距÷比例尺)的做法,也一改教材中“烦琐〞的比例解法,而是借助于学生比照例尺的多角度理解,让学生灵活地选择解决方法。通过第4个情境问题的实践教学发现,在矛盾冲突中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第5个情境问题的教学实践发现,学生可以设计出自己的旅游路线图,创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同时能做到个别化教育,使每位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开展,激发他们的潜力和创新力。
同一环境不同情境问题创设与教学实践的结果说明,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在课堂中主动参与,有效引导学生从直观认知到抽象过渡,可以培养学生利用数学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单位:河南省驻马店市平舆县古槐第三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