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时代
高校
教育
研究
微时代下高校微教育研究
微时代下高校微教育研究
人们的工作、生活已经被微信、微博、微视频、微电影、微课程等席卷而来的微概念所包围。这股“微〞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也迅速占据了校园内外,这对传统的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从传播角度来说,微时代主要是基于数字通信技术,以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通过便捷式终端,实现实时、高效、互动的传播活动的新传播时代。[①]微时代以其“微〞的便捷性,极大地扩大了信息传播的范围和影响力,并以强大的吸引力和渗透力对大学生造成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如何紧贴微时代的特点,开创思想教育新模式,对于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和创新、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和内容,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引言
本次研究以江苏开放大学418名学生为样本,通过问卷调查、集体座谈、个别访谈等方式,对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发放问卷418份,收回410份,有效问卷389份,有效率94.8%。调查说明,大学生高达82.9%的开通个人微博,98.7%的学生在使用微信,100%的大学生有QQ号码。可见,微信、微博、QQ等移动通信软件在大学生中以相当普及。随着智能 、平板和笔记本的普及,大学生使用移动终端获取信息已越来越流行。智能 因为功能强大,便于携带,成为广阔学生获取信息最常见,最方便的工具。有19.8%的学生花费在 上的时间每天甚至在4小时以上,36.9%的大学生每天在2小时左右,只有28,6%的学生每天在 花费时间在1小时以内。65.7%的大学生每天看 15次以上,23.2%的学生看 10次以上,11.1%的学生表示看 在10次以下。在用途方面,大学生使用微信、微博、QQ等平台目的呈多样性。调查说明,绝大多数学生以娱乐,交流为主要目的。其中浏览新闻,玩游戏,获取知识,关注时政也占有一定比例。玩游戏占22.4%,看新闻、看影视的45.5%,网络购物占29.8%,学习查资料的仅占11.2%。可见,网络新媒体对学生的吸引力较强,对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取向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主要原因在于网络平台有利于加强朋友之间的沟通,信息传递方便快捷,扩大人际圈,社会流行等。
〔一〕移动载体是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首要途径
网络媒体开展速度极其惊人,新的载体层出不穷。目前全国微信用户已近7亿,微信公众号也600多万。当问到大学生获取新闻资讯的首要途径是什么。34.4%的学生选择微信腾讯新闻,28.2%的学生答复通过微博,26.6%的学生答复通过凤凰网、新浪网、百度新闻等网页,12.2%的学生是通过电视,3.6%的同学是报纸。可见,微信、微博等新兴媒体在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已完全融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移动载体成为大学生获得信息的主要途径。
〔二〕网络媒介是学生社交活动的重要平台
当代大学生具有鲜明的个性,也比拟注重自我。自我展示和朋友互动已成为当前学生的流行文化。各种网络聊天工具正好为他们提供了这样的沟通交流、展示自我的平台。学生们通过微信朋友圈、微信群、QQ群、QQ空间等表达个人心情、生活写真、个人爱好等。调查说明,56,1%的大学生平均每天更新或转发微信朋友圈,23.8%的学生平均每两天更新朋友圈,14.6%的学生表示三、四天更新一次,仅有6.5%的学生表示不经常更新。他们经常采取点赞、互评朋友圈等形式和朋友们互动交流,随时随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生活,自主地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可见,网络媒介已成为学生们社交活动的重要平台。
〔三〕网络生活是学生生活的组成局部
当前各种应用软件、程序、微信公众号层出不穷。学生通过这些软件分享资讯、美食、旅游、购物等信息,极大地方便了学生们的生活。校园里,大学生通过微平台获取学校新闻、选课、查成绩、相互交流。使用一号店、网上购物、余额宝、微信支付等成为大学生的必备技能。学生们的生活信息化、网络化已成为当前大学生的主要特征。这也是我们如何有效展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教育效果的着眼点。笔者拿江苏开放大学为例,学生会积极适应微时代的要求,精心打造了学校的微信平台“江城助手〞,与广阔学生保持零距离交流,借助微信平台实时发布学校新闻动态、文化活动、意见建议等,成为学生们学习、交流、获取学校资讯的重要载体。
二、微时代对高校教育的挑战
“微时代〞对高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带来挑战。微时代下,人人都是信息发布员,人人都是观点的阐述者,人人都是新闻传播者。②泛滥式、快餐式、跳跃式的信息传播加大了教育者对大学生教育的难度,同时也为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因势利导,创新微时代下大学生的教育管理模式,是今后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重要选择。
〔一〕微时代对传统教育的冲击
微时代的信息传播,颠覆了传统的教育模式。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方式和范围方面都有局限。具体表现在:一是范围有限,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多局限于校园范围,以课堂和文化活动为主要的模式。目前,高校都能适应网络时代的开展,开拓了网上思想政治教育平台,但是形式单调、内容单一,对高等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质性推动有限。二是方法单一,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以课堂教育、思想输导、感染鼓励等方式为根底,缺乏对学生实质性需求的认识和思想交流。三是内容薄弱,传统的思想教育是以理论、大道理为主,缺乏时代性、感染力和吸引力。总之,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都是以教师为主导、缺乏自主性和针对性,缺乏互动交流。
〔二〕微时代对大学生的影响
微时代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学习方法、生活方式也具有广泛地影响。一是网络信息的快捷性使学生趋于急躁。大学生习惯于读图、看视频,越来越没有足够的耐心取阅读海量的文字,即使阅读也是范范浏览、一扫而过。能够耐心品读一本好书的学生越来越少。学生的思维和习惯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生活心里越来越呈现急躁的状态。二是移动终端的普及弱化了大学生的交流和行动。大学生每天花在网上的时间越来越长,大大占用了用于运动、文化活动的时间。他们宅在宿舍或图书馆,长时间保持一种姿势用 、上网。 几乎完成了所有生活功能,点餐、购物、新闻、交流、娱乐等等。以前的“群英会〞大讨论,变成了“人-机〞模式。键盘替代了书写,图片、视频代替了阅读、修辞和表达,长期下去,学生的交流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逐渐弱化。
〔三〕微时代对教育者的挑战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教师通过课内外的讲授和实践,即可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疏导。微时代下,网络信息开放,思想多元,学生的受教育方式多样化,这对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教育者思想领先收到挑战。在网络的时代,信息和载体程井喷式开展,大学生很容易被新变化、新事物所吸引,这对教育工作者了解掌握学生们的思想状态和兴趣点形成了挑战。二是如何熟练使用新技术。笔者调查了解到,虽然86.3%的教师开通了微信,52.1%的教师有微博,但是使用频率较低,或者也只当做实时聊天软件使用,未能有效发挥微平台的教育管理功能。三是教育主从关系时刻在变化。传统教育的自上而下,教育者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将教育内容和观点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主体和客体区别明显。但是在微时代,没有主客体的区分,强调的是使用者的公平,信息的发布与获取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和参与性,没有主动灌输者和主动接受者。
三、高校开展微教育的意义
相对传统教育而言,微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微教育是利用碎片时间、短时情景、简洁形式对被教育者实施的实例化、凝练化教育。②开展微教育是高等院校对学生的教育管理与时俱进的体现。智能 、平板在学生中的高度普及,网络时代的到来以及新兴媒体的层出不穷,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大学生思维活泼,对样化需求较多,对于新兴事物的比拟敏感,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跟上时代脚步。
〔一〕微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创新。当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采取课堂教育、班务会、宣讲会、党团活动以及其他校园文化活动等。教育内容相对固定,教育形式比拟单一,已经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而微媒体一改传统的由教师主导、自上而下的教育模式,进而转变为以学生为主导,平等、及时、开放、互动的教育模式。微时代赋予了信息生产者和信息传播者充分的自主权和选择权。同时实现信息的实时互动交流,为各种价值观、思想观念的碰撞提供了更为便捷和自由的平台。微时代突破了思想政治教育在空间上的限制,也颠覆了传统教育自上而下的教育模式。多元化的价值观和思想观念和自由开放的交流互动,在高校学生中形成了强大的冲击力和影响力。教师和学生的交流与互动不在固定在某一固定的场合,不在限定在面对面地交流。老师和学生可以不限时间、不限地点和学生进行交流探讨,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师生之间相互评论,能够有效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师生都可以通过微平台展示自己的更为鲜活的形象,把了解逐步积累成理解。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们的教育积极性,还有利于教师及时掌握学生们的思想状态,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春风化雨般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润物无声但有思想中的共鸣。相对大学生而言,传统课堂上的“要我做〞,在微时代应该转化成“我赞同应该做〞,映射到生活中就是“我要这样做〞,每一次指尖的点击都是一堂思想教育课。
〔二〕微教育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式。随着智能 、平板、无线网络的普及,信息的传播和获取非常便捷,从根本上摆脱了信息的地域和空间的限制。这就为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提供了思路。科学技术的革新促进教育方式和教育工具的革新。微教育打破了传统教育型设计枯燥、资源有限的局限,以各种顺应时代潮流、紧贴实际的话题和内容,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将教育信息融入教育内容,从而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和趣味性。作为开放的平台,大学生可以在微博、微信上表达情感,小到生活学习中的方方面面,大到国内外形势和社会热点问题。从这些天马行空的言论中可以掌握学生们的真实想法。这也给教育者提供了掌握学生思想的新渠道。教育者可以关注学生们的言论,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诉求。有针对性的获取教学资源,结合教学目的和特点,选择学生关注度较高的内容,以学生喜欢的方式,运用到学生的教育管理中,从而把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高高在上转化为具有较强针对性的分类指导。
〔三〕微教育降低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本钱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往往是高本钱、低效益。微教育建立在网络平台上,极大地减少了教育过程在人力、时间、空间、财力方面的投入。教育者可以在微平台上推送文字、图片、视频,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既丰富了学习内容,又增添学习兴趣,更好的实现了教育目的。微教育还有及时性、广泛性和号召性,信息共享的教育模式,更便于得到教育效果的反响,有利于实现教育的低成为本和高收益。例如:可以在微信平台上举办微小说、微摄影、微视频比赛,既省钱又省力,还能提升大学生的参与热情,让大学生在健康、轻松、活泼的网络文化中接受教育的熏陶。
四、高校微教育对策研究
微教育借助信息化技术和移动终端设备,通过微博、微信、微视频、微阅读等微载体,以渗透式、随机式、碎片化的方式对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树立,以及道德、理想、信念方面的引导。微时代背景下,要开展好微教育,必须从教育模式入手,把教育融入微生活,交流平台与微平台对接,交流内容与微教育内容融合,以及交流的主客体互换等。
(一)营造微环境,善用微平台。
营造微环境,打造微教育平台,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气氛融入微时代。在课堂教学中参加微元素,在校园文化中搭载微渠道。把微话题、微内容引入课堂和校园文化,用微理念创新教育方式和方法。可以利用热门话题结合学生实际状况,有针对性地增添教育内容,对学生进行合理引导和教育,提高学生的判断力和信息区分能力。善于利用微平台,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拓展到微领域。积极利用微博、微信、QQ等平台,搭建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阵地,并做好阵地的维护和建设。除了对微博、微信已有的功能的利用,还应结合实际进行校内微平台的开发、建设,倡导和鼓励学生参加互动和交流,提升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学习的能力。
〔二〕拓展微教育内容的深度和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