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罗荣村集居点建设经验交流材料.docx
下载文档

ID:1650222

大小:21.55KB

页数:9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22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年罗荣村 集居 建设 经验 交流 材料
罗荣村集居点建设经验交流材料 以人为本,科学援建 为灾区群众打造宜居新家园 ----XX县区援建土门镇罗荣村 19、20组农民集居点交流材料 土门镇位于XX县区西南部,面积4201公顷,耕地29441亩。共辖9个行政村,1个社区居民委员会,133个村民小组,5个居民小组,人口25431人,其中农村人口24031人。该镇在“5.12〞地震中损失沉重,95.6%的农房倒塌或严重受损。罗荣村 19、20组尤为严重,农房倒塌,夷为平地。我组自去年7月23日到土门镇的第一天就确定罗荣村 19、20组农民集居点(下称罗荣村集居点)作为灾后首个农房重建先行点,随即开展重建规划、设计,指导建立镇、村、群众参与的农房重建。8月26日罗荣村集居点顺利开工,XX县区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参加启动仪式。9月20日省援建指挥部梁学忠总指挥来集居点义务劳动,并向村民讲话。这是XX县区首个启动、集聚规模较大的灾后农房重建工程。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司唐凯司长率领参加“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进展情况现场巡察经验交流会〞的全国18个援建省、市建设厅负责同志来此视察,对集居点建设给予充分肯定。川苏两省领导屡次来此指导。目前各项建设活动已大局部完成,在“5.12〞地震一周年之前所有农户可搬入新居。 罗荣村 19、20组位于土门镇镇区南部,耕地面积158亩,人口303人。集居点占地54亩,安置农户20234户,是灾后原址重建工程。重建按宅基地人均30平方米、生产用房户均35平方米的标准统一规划和建设,总建筑面积近1万平方米。共建有20234套房屋,8种户型,单套建筑面积从44平方米到120平方米不等,户均建筑面积90平方米,户均占地0.5亩。根底设施建设中道路面积8200平方米,自来水主管总长度1200米,污水管总长度202350米,排水沟渠总长度850 米,电信、有线电视、供电等专业主管总长度3000多米,种植树木202300多棵,并同步配套垃圾收集、污水处理和健身设施。 在罗荣村集居点建设过程中,我们将灾后恢复重建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注重恢复功能与提升质量相统一,以建设生态、环保、节能型宜居新家园为目标,把好规划、建设关口,精心规划设计,严格建设管理,为受灾群众创立方便生活、利于生产的安居环境。 科学规划。原址重建的罗荣村集居点离镇区只有数百米,周边的绿化环境和自然资源丰富。经地质勘探,该处位于土门镇的浅丘平原地区,为震后适宜建设区。同时与根本农田保护区域距离较近,村民耕作半径不超1公里。原址重建可方便村民生产、生活,节约施工本钱及土地资源。我组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农房重建及集居点配套根底设施建设,营造人性化乡村生活环境。做好新村规划布局。选聘分别具有甲级城市规划设计、甲级建筑设计资质的南京规划设计研究院、我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高起点搞好小区规划布局及根底设施规划设计。结合地形地貌,对原宅基地有效整合,集中组团式布局,既节约了7亩余土地,又丰富了小区空间视觉效果,还有利于亲近邻里关系的营造。利用自然资源,对原有沟渠适当改造,避让并利用原有大树,将防洪、排涝、灌溉和消防、景观塑造等有机结合,营造溪水流淌、树木郁葱的宜人空间,改善居住环境。做好根底设施规划。集中配套建设小区道路、供电、电视、通信及给排水管线、污水处理等根底设施,提高生活质量。按照功能分类,配置5米、3米、1米道路。通讯、广电等管线入地,因地制宜采用同沟不同管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节约了费用。供电杆线放置于农房屋后隐蔽,防止造成空间管线的零乱。结合小区地形特点,利用自然高差配置污水管线。 农房重建。农房重建是地震灾区广阔群众最为关切的事情,也是罗荣村集居点建设中的重要环节。抓好农宅设计。委托具有乙级建筑工程设计资质的四川意莱特建筑设计负责农宅设计,确保建设质量。农宅设计充分考虑当地经济社会开展水平和方便农民生产、 生活,融入地方文化特色。XX县区地处四川盆地成都平原的西北边缘,川西文化特色明显。当地农业占较大比重,村民普遍以务农、家畜饲养为主,局部外出打工,家庭收入有限,灾后重建房屋的资金普遍短缺。农宅规格经济实用,以中小户型、低层两屋联体为主。同步配套储粮间、猪舍等附房和沼气池,方便村民继续养猪,利用猪粪产生的沼气供能。农宅造型朴素大方,采用高勒脚、灰瓦白墙、坡屋顶,大屋面的建筑特色。将大屋面分隔成几个块面,虚实变化,错落有致。屋面采用兰灰色彩瓦,外墙下部采用青灰色外墙砖,门窗采用浅色塑钢窗和枣红色防盗门,整体风格清新高雅。农宅结构适宜地方气候。在建筑色彩上,外墙上部采用白色外墙漆住宅,利于阳光反射,以解决阴雨天气多而日照缺乏的采光问题。房屋前坡短后坡长,以利于解决四川多雨季节的屋面排水。突出平安意识,房屋结构按7度抗震设防,让村民安居、平安。抓好农宅建设。协助土门镇成立农房重建工作领导小组(下称镇领导小组)、罗荣村成立农房建设互助合作委员会(下称村建房委员会)。在镇领导小组的指导下,由村建房委员会在当地择优比选确定有资质的建房施工单位,比选确定建房材料,组织村民代表和镇专职干部现场巡查施工质量,发现问题立即解决。我组协助抓好建材进场和柱、梁等主要结构部件的施工质量。针对局部村民家庭经济比较困难,小区建房出现开工时间、施工周期、完工时间不确定等问题,采用多种方法一一化解。鼓励建房资金较为充足的农户加快建房速度。对建房起步早、进展快的农户,每户奖励外墙涂料,调动群众建房积极性。以工代赈,解决局部困难户的建房资金。对于确实无力筹集建房款的农户,由村民小组核实情况并进行公示,通过提供特别补助扶持建房。 建设管理。土门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罗荣村建设,作为一项民心、信心工程来抓,大力支持、积极推动。建立协调机制。建立镇领导小组引导、村建房委员会参与、村民现场监管、援建组巡查指导的协调机制,围绕集居点建设工期、造价、质量进行控制,各司其职,协作配合。依托我组技术优势、成熟的建设管理经验以及村建房委员 会的现场管理功能,及时调处建设中出现的各类问题,确保集居点建设顺利、有序推进。抓根底设施建设管理。对于施工单位在小区根底设施建设中因用工缺乏、设备调配不当和时序安排不合理导致施工进度不稳定等问题,将整个工程划分成四个区域,实行建房、管线、道路、土方流水施工作业。加强现场日常催促和分类指导。统筹考虑建房、根底设施建设以及绿化等各个阶段工程安排,保证施工有条不紊地进行。抓现场管理。镇领导小组不定期抽查,村建房委员会驻场巡查,我组配合提供技术支持。针对小区根底设施施工阶段 7、8家单位同场施工,各方的材料运输、施工程序、技术要求等方面存在很大冲突的状况,我组人员每天深入工地,上午九时准时召集现场会议,掌握最新情况,协调各类施工矛盾。经过三个月的全力拼抢,已顺利完成道路、管线、土方、绿化等配套工程。抓长效管理。协助镇政府前移小区长效管理机制关口,对农房建设中的外墙、门窗、防盗栅装饰、空调和卫星天线安装以及小区绿化管理等环节进行提前指导,将垃圾收集和转运纳入镇环卫处理系统。建立制度,周知乡里,做到一建就管、一种就管。 经过各方的共同努力拼搏,罗荣村集居点已根本完成建设,得到了当地广阔村民的普遍认可,取得了良好成效。回忆过去的工作,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体会: 一是认识措施到位。尽快恢复灾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是党中央、国务院对援建工作的重要指示,也是保持灾区社会稳定的根底和前提。搞好灾后农房重建,是落实这一精神的具体行动。我们援建组在进驻土门镇的第一天就与该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召开援建工作对接会,讨论农民永久性住房的重建问题。双方确定罗荣村 19、20组为第一个启动建设的农民集居点。对于新罗荣村的设计、建设,强调要充分表达科学、生态、环保、宜居和川西特色,户型要多样化并有灵动感,努力建成具有社会主义新农村风貌的农民集居示范点。指派我组一名长期从事农民集居点建设、富有实践经验的同志和土门镇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工程建设。及时组织完成小区总体布局设计。足额落 实、拨付专项建设资金。主动加强施工质量、造价、平安指导。适时提出小区管理意见。 二是有效机制保障。切实发挥政府职能优势,成立以书记、镇长为正副组长的镇领导小组,按规划、审批、建管等职能划分,将该镇经济开展办等部门组建成各个工作小组,统筹重建事宜。并在较短时间内排除一切困难,保证了罗荣村集居点顺利启动。引导成立村农房建设互助合作委员会,发挥村民对建房的现场监管作用。积极运作援建组、镇、村三方管理的协调机制,保证了各项建设活动的有序展开。农房重建,群众是主体。农房建设牵涉受灾农户切身利益,他们最了解自身需求,最有发言权。在农房设计过程中我们密切与村民的沟通,主动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房型设计从去年八月中旬的规划初稿到十月底的定稿,其间九易其稿。尊重民意,确保农房建设美观、经济、适用、平安。鼓励村民参与建设过程。发挥村建房委员会在建房申请、宅基地调配、政府建房补助资金和农户建房自筹资金管理、施工队伍选定、建筑材料的购置、农民建房贷款办理、工程质量控制等以及小区长效管理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较好地处理了一些涉及工程建设的矛盾,如建房整体进度的部署和推进、邻里纠纷处理、小区内外环境整治等。 三是突出科学重建。灾后农民集居点建设不单单是低层次的恢复,应以科学开展观为指导,把握并处理好当前与长远、恢复与提升等关系,建设生态型、环境友好型、节约型小区。我们在实践中既强调恢复罗荣村原有风貌,又强调川西文化与现代元素的有机融合。完善小区配套功能,注重雨污水集中排放、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家庭养殖粪便沼气化处理等。保护并利用好原有沟渠、树木。在沟渠、宅间小路等施工中,大多采用本地卵石等建筑材料。小区绿化优先考虑选用黄果树等本地区常见品种,既减少了本钱,增加了绿量,又表达了川西特色。倡导庭院绿化产业化,引种多功能木本树。一切从群众利益出发。为方便村民生产、生活,适时调整局部原有设计,如在局部房屋山墙间增加连接附房的便道。修改小区入口布局,应对入口旁原 有村级公路路面较窄、车辆拥挤情况。 地震灾后农民集居点建设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在四川这个内陆省份农村地区开展援建工作自然而然也会遇到不少困难和挑战。在罗荣村集居点建设过程中,无论是和当地党委、政府、村建房委员会和村民的共处中,还是与规划设计、施工单位等的合作中,我们都有许多思想上的感悟和工作上的提升。真爱和诚意带给受灾群众的是重建信心和希望,亲力亲为鼓舞的是重建干劲和力量,自加压力产生的是重建效果和完美。按照规划,土门镇将有150个左右震后农民集居点建设工程。在罗荣村集居点建设中得到实践检验的一系列机制、方法、措施以及产生的新经验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我们快乐地看到,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罗荣村 19、20组农民集居点正以崭新面貌出现在川西平原西部、龙门山麓。更让我们欣慰的是,从村民们朴素的言语中和淳厚的笑容里,我们感受到的他们是对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感谢之情。 XX县区援建指挥组 二〇〇九年三月 第9页 共9页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