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供给
结构性
改革
总体方案
XX省供应侧结构性改革总体方案(2023年—XX年)
XX省供应侧结构性改革总体方案
(2023—2023年)
推进供应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开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经济开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开展中的深层次结构矛盾和问题,必须集中力量打好供应侧结构性改革攻坚战。为积极稳妥落实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本钱、补短板等结构性改革重点任务,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着力加强供应侧结构性改革,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本钱、补短板,优化存量、引导增量、主动减量,优化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配置,加快实现创新开展,改善市场预期,提高投资有效性,增加公共产品和公共效劳,优化供应结构,扩大有效供应,提高供应体系质量和效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实现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的跃升,推动我省社会生产力水平整体提升,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经济支撑。
(二)根本原那么。
——坚持统筹部署与精准施策相结合。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去降补〞工作总体部署,加强系统谋划和总体设计,做到情况要摸清、目的要明确、任务要具体、责任要落实、措施要有力,找准影响要素资源配置效率的突出问题,以精准识别引导精准施策,量化任务,细化措施,提高政策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坚持供应侧改革与需求侧管理相结合。把破解供应与需求不匹配、不协调和不平衡问题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供应侧与需求侧双管齐下,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从供应侧发力,从生产领域扩大有效供应,加强中高端产品和优质效劳供应,减少无效和低端供应,不断增强持续增长动力。
——坚持培育开展新动能与改造提升传统动能相结合。把创新驱动开展战略作为推进供应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支撑,增加创新资源和技术、设备供应,深入开展群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技术、产品、业态、商业模式等创新。坚持优化存量、引导增量、主动减量紧密结合,加快培育开展新产业,通过技术改造等手段激活存量资产,增强现有产业和企业开展动力,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和化解过剩产能,有序推进产业转移和国际产能合作。
——坚持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相结合。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运用市场机制,弘扬企业家精神,调动企业主动性和积极性,实现优胜劣汰和市场出清,提高生产端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强化政府组织引导和协调效劳,制定行动方案,加强政策引导,完善配套政策。
——坚持重点改革攻坚与稳妥有序推进相结合。加大行政管理、投资、价格、国企、财税、金融、社保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力度,加快形成有利于效率提升、可持续开展的长效机制,促进市场准入更加开放公平,创新活力进一步迸发。把握好工作节奏和政策配合,重视补短板兜底线,防范引发社会风险,确保各项工作稳妥有序推进。
二、工作目标
经过3年努力,供应侧结构性改革攻坚取得重要进展,“去降补〞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供应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显著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环境显著改善,生产经营本钱和盈利水平回归合理,与供应侧结构性改革相适应的产业、土地、金融、财税、环保、价格等政策体系逐步健全,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要素资源配置效率明显提升,创新能力稳步提高,新的开展动能持续壮大,形成多层次、高质量的供应体系,在更高的水平上实现新的供需平衡。
——去产能方面。到2023年底,根本实现“僵尸企业〞市场出清,其中,到2023年底,全省国有关停企业全部出清;2023年底,全省国有特困企业根本脱困;2023年底,国有资本配置效率显著提高,国有经济结构明显优化。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淘汰落后产能任务。严格控制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生产能力,将钢铁产能控制在4000万吨以内,水泥熟料产能控制在1.1亿吨以内,平板玻璃产能控制在1亿重量箱以内,造船总能力控制在800万载重吨以内。3年累计推动珠三角地区1600个工程转移落户粤东西北地区,2023年粤东西北产业转移工业园完成工业增加值2800亿元。3年累计新增境外投资额达400亿美元,初步形成境内外产业链协同开展格局。
——去库存方面。到2023年底,全省商品房库存规模比2023年底的1.6亿平方米减少约12.5%,即在全部消化2023—2023年供应溢出约630万平方米商品房的根底上,力争再化解2022万平方米的商品房库存。其中各城市负责化解1000万平方米商品房库存,通过搭建市场化、专业化、规模化住房租赁平台等,再化解1000万平方米商品房库存。各地级以上市商品住房去库存周期根本控制在16个月以内,非商品住房去库存周期明显缩短。
——去杠杆方面。到2023年底,证券、期货机构杠杆率符合相关监管指标体系要求,保险公司杠杆率全面达标,保持全省银行机构不良贷款占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直接融资占全部融资金额的比重超过35%,确保金融机构杠杆率控制在合理水平,金融业务主要风险指标到达监管要求。
——降本钱方面。到2023年底,为全省企业减负约4000亿元,企业综合本钱比2023年下降约5%—8%,其中降低制度性交易本钱约200亿元、人工本钱约250亿元、税负本钱约2150亿元、社会保险费(含住房公积金)约350亿元、财务本钱约650亿元、电力等生产要素本钱约150亿元、物流本钱约250亿元。到2023年,企业负担进一步减轻。
——补短板方面。到2023年底,完成软硬根底设施投资11500多亿元,根本建成与经济社会开展相适应、与新型城镇化相协调、与新供应体系相匹配,布局科学、覆盖全面、功能完善、平安可靠的软硬根底设施支撑体系。全省农村配电网建设改造提前两年到达国家要求,城镇居民天然气气化率提高到35%以上,光纤入户率提高到75%,建成集中式充换电站约500座,建成约350公里城市综合管廊,高速公路新增通车里程2363公里,高快速铁路新增运营里程265公里,珠三角城际铁路新增运营里程350公里,全省万亩以上海堤达标率提高到60%,按期完成广佛跨界河等8条重污染流域综合治理和170个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粤东西北地区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提高到90%以上、市区XX县区城污水处理率分别提高到95%、85%以上。全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县(市、区)覆盖率提高到85%以上,年均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至630万人次。
三、重点任务与政策措施
(一)积极化解过剩产能,优化产业结构。发挥市场作用,采取经济和法律手段,引导企业兼并重组,优化区域和产业布局,加强产业政策与土地、环保、财政、金融、价格等政策的协调配合,对“僵尸企业〞、落后产能占有的要素资源进行盘活处置,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产业规模、产业结构与环境承载力、市场需求、资源保障相适应,产能利用率到达合理水平,产业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
1.推进“僵尸企业〞分类处置。全面摸清“僵尸企业〞情况,建立国有和非国有“僵尸企业〞数据库。将国有“僵尸企业〞作为处置重点,在精准识别的根底上进行细化分类,有针对性地采取兼并重组、资本运营、创新开展、关闭破产等不同方式进行精准处置。出台国有企业出清重组“僵尸企业〞促进结构优化的指导意见和省属国有企业出清重组“僵尸企业〞促进结构优化的实施方案。同时,按照“企业主体、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依法处置〞的原那么,采取市场化退出、兼并重组、扶持开展等方式,分类有序引导非国有“僵尸企业〞处置。妥善解决好职工安置等问题。促进企业标准化退出,引导企业兼并重组,简化产权、股权交易评估等程序,出台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标准监管方法,支持设立股权融资平台。探索设立广东产业转型升级投资基金。开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鼓励非国有资本依法参与国有“僵尸企业〞改制重组。支持省、市、县法院设立“僵尸企业〞破产处置绿色通道。
2.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制订省淘汰落后产能方案,分解落实淘汰落后产能年度目标。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提高淘汰落后产能标准,定期公布年度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名单和任务完成情况。重点清理处置高污染高排放、长期违法违规排污、未获得环保准入的企业。
3.积极化解严重过剩产能。根据国家下达任务,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支持引导相关行业健康开展。引导钢铁企业加快优化产品结构,增加特种钢、优质钢等中高端产品供应;挖掘国内市场潜力,推广钢结构在建设领域的应用。鼓励生产和使用高标号水泥、纯熟料水泥、专用水泥和特种水泥,改造城市周边水泥熟料线,协同处置城市垃圾等废弃物。支持开展平板玻璃深加工,提高优质平板玻璃比重。加快调整优化船舶产品结构,挖掘行政执法、应急救援等领域船舶装备需求潜力,开展工程总承包(epc)模式,支持造船企业利用现有造船根底设施开展海洋工程装备、船用设备等。
4.有效遏制产能盲目扩张。严格执行国家投资管理规定和产业政策,严禁违规建设钢铁、水泥、平板玻璃、船舶等行业新增产能工程。推进等量置换或减量置换,以推动碳排放权交易为契机,在钢铁、水泥等行业积极探索政府引导、企业自愿、市场化运作的产能置换指标交易。加强全省重大工程规划布局,防止新兴产业出现重复投资和过剩产能。
5.推动珠三角地区产业梯度转移。把握珠三角产业转移趋势,出台粤东西北产业园区开展“十三五〞规划,加强产业转移总体布局。研究制订珠三角地区梯度转移产业目录,按年度确定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任务,促进珠三角地区要素本钱较高、劳动密集但仍有市场需求的加工贸易、传统优势产业及符合环保标准的其他产业,加快向粤东西北地区梯度转移。重点推动产业功能性转移,鼓励引导珠三角龙头企业将生产性环节放在粤东西北地区,推动企业将外发加工生产制造环节先行转移。推动国有企业加大对粤东西北地区投资力度。落实珠三角地区帮扶责任,推进与粤东西北地区合作共建示范园区。
6.加强国际产能合作。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交通、能源、电信、公共效劳等重大根底设施工程建设,加快推进珠海—巴基斯坦瓜达尔港等一批合作工程,带开工程机械、电气设备、网络通信、海洋工程等我省企业优势装备产品输出。研究制定我省国际产能合作实施方案,建设境外产业集聚基地和经贸合作园区,重点推进马来西亚马六甲皇京港及临海工业园、伊朗格什姆自贸区、沙特吉赞经济城等合作工程,带动企业“走出去〞和充裕产能转移,加快广东装备、技术、标准、效劳“走出去〞步伐。
7.建立健全产能结构优化长效机制。适时发布落后产能市场供需等相关信息,通过产业政策、金融、财税、质量、环保、能耗、电价等手段,倒逼一批落后产能退出。完善土地管理政策,政府土地储藏机构有偿收回企业环保搬迁、兼并重组等退出的土地,按规定支付给企业的土地补偿费,可以用于支持企业做好善后处理工作和转型开展。全面实施主体功能区配套的差异化环保准入政策,强化执法监督检查。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企业兼并重组、转型转产、产品结构调整、技术改造和向境外转移产能、开拓市场的金融支持。
(二)着力化解房地产库存,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开展。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深化住房制度改革,扩大住房有效需求,打通供需通道,逐步消化房地产库存。
1.有效释放农业转移人口城镇购房需求。统筹推进差异化户籍制度改革,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制定600万本省和700万外省农业转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落户城镇方案,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健全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建立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同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机制。鼓励各地通过发放住房补贴等方式,支持符合条件的城市老旧社区居民置换新房。
2.推进住房制度改革。以满足新市民住房需求为主要出发点,建立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