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典型
人物
材料
写作
典型人物材料写作
职场普通人实现华美转身,成为典型楷模,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把工作干好,二是把典型材料写好。
职场中典型人物塑造很难,难在如何在文章开头把读者目光牢牢吸引过来,难在如何让职场典型人物走进百姓心里、受到群众认可,难在如何让典型人物的职场形象闪亮起来......
本文以帮助职场朋友掌握典型人物材料的写作技巧与方法为目的,以人民日报刊发的几篇典型人物报道为案例,为职场笔友们详细讲解典型人物材料的写作秘诀,希望给大家带来些许启迪与思考。
一、典型人物材料如何新颖入题。
典型之所以感人,不是因为他们成绩有多么卓越,身份有多么高贵,地位有多么显赫,而是因为他们来源于生活,起始于微尘,典型与读众之间没有距离,共同生活在一个阶层,处于同一起跑线。
典型之所以吸引人,是因为每位读者都能从他们身上寻找到自己曾经的梦想与青春的印记,典型因平凡朴实而引发读者认同,因客观真实而激发读者共鸣。
因此,撰写典型人物材料时,在开头处就应突出三个关键词:平凡、真实、上进。
三个词六个字,看似简单,下手那么难。把这六个字表述准确,第一任职推荐两种入题方式:
1、故事入题法。就是以第三人称的方式,客观讲述人物故事,这些故事既要平凡真实,又要具有寓意和代表性。
事例1:
曹锟说,初中时,当他第一次去叔叔的单位,看见炼钢炉里往外倒钢水,钢花四溅,他不仅不害怕,反而觉得这个场景特别熟悉和温暖,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亲切感。这个场景一直在他脑内挥之不去。随后,他如愿以偿,考上武汉科技大学钢铁冶金专业,从此,开始了他的炼钢事业。
2、借势入题法。就是借用其他典型人物事迹作为文章开篇钥匙,顺势引出本单位先进人物典型事迹,从而树起典型人物的新形象、新特点、新风貌。
事例2:
上世纪60年代,铁人王进喜喊出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彪炳史册,成为中国石油的魂。上世纪90年代,新时期铁人王启民宁肯把心血熬干,也要让油田稳产再高产,不断攀登科技找油新顶峰。今天,面向国际能源市场,李新民喊出宁肯历尽千难万险,也要为祖国献石油,把大庆精神带出国门,把中国标准、中国力量和中华美德传向世界。
来源人民日报:沿着铁人的足迹寻梦
二、典型人物材料应当具有哪些必备要素。
典型人物宣传在我国新闻报道中应用比较广泛,特别是在建国以来,应经济、政治、社会、国情的需要,典型人物宣传被赋予了新的时代要求。我国通过新闻宣传塑造了一大批先进典型,比方,雷锋、孔繁森、张海迪等被当作全民楷模的典型人物。通过学习这些典型人物的报道材料,有一个根本规律始终穿插于各种材料之间,那就是典型人物事迹材料必须具备的三要素,即:论点、论据、论证。
其实,典型人物材料就像高中时期学生写的议论文,首先提出观点,尽量保持一文一论,这里的论,也就是常讲的论点;其次,引用能够证明观点事例与数据材料,也就是论据;最后,证明观点的正确性、科学性、可靠性、可行性,这一证明过程就是论证。
三要素是驾驭典型人物经验材料的金钥匙。在典型人物材料中,三要素通过完美结合,为文章组合起了一个完整的人。
三要素之间存在着这样的关系:
1、文章观点就像是人的思想,是统帅一切的灵魂,它对人的肢体活动与活动产生的效果起到决定性作用,只有有思想的灵魂才能表达人的价值与品质。换句话说就是,文章观点决定了文章价值。
2、文章论据就像是人的双手,通过双手的社会实践,以产生的事实或效果来判断思想的正确性。比方,我们希望实现1+1gt;2,那么这一思想会指挥双手去实践证实,最终实现了1+1gt;2的利益收入。文章的论点就是法庭上的无罪申诉,文章的论据就是论点的证人,对无罪起证实作用。
3、文章论证就像人的神经,在人的思想与双手之间起着桥梁的连接作用。神经的作息传导过程,就是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其中,神经的传输途径与频率,决定着论证的效果。典型人物材料常用论证方法一般有:事例论证、理论论证、比喻论证、比照论证、因果论证、引用论证,等等,这些方法的论证过程,就是神经的传导过程,只有选择最正确论证方法,才能保证神经发挥最大成效。
事例3:
大庆,因油而兴,因铁人而著名。
来源人民日报。沿着铁人的足迹寻梦。
这一句话是例文的第一段,也就是文章的论点和灵魂,对全文起着统帅作用。
事例4:
在他担任炉长期间,车间取向硅钢hib钢的产量大幅提升,作为转炉操作这个重要环节的责任人,拿到标准的曹锟感觉沉甸甸的,从兑铁到出钢,有几百个数据需要严格控制,特别是这个钢种成份范围狭窄,有些合金哪怕加错拳头大小的一块,都可能导致整炉钢水成份出格,造成改钢、回炉,甚至是质量事故。感到压力的他一边自己学习,一边带着关键岗位人员精读标准,特别是在中夜班人的精神不易集中时,他在冶炼过程中更是保持清醒头脑,牢牢盯住关键岗位的操作过程,如合金成份的配比、原辅料的参加,做到温度和成份受控,实现了全年硅钢炼成率达20230%的目标,同时也实现了连续70多个月无钢种改钢、回炉,班组成绩、各项纪录不断被刷新。
这一段事例就是论点的论据,它重在证明为炼钢而生这个论点。
三、典型人物材料需要学会讲故事
典型人物材料防止不了要引用很多具体事例,确保人物有血有肉,形象更加饱满、生动、真实。
典型人物来自于群众,反映的就是发生群众身边的事儿,也是对群众生活、工作、思想、行为、品德、素质的真实写照。如果典型人物的故事讲好了,那么,我们的人物就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受到群众认可欢迎。
那么,怎样才能把典型人物的故事讲好呢。
1、写出人物真实心理
最能打动人心的是真实的心理活动。典型人物在工作生活中,有时他们一句不经意的话,往往却能打动我们人心。为什么呢。因为他们这些话准确地表达了人物真实心理活动。我们整理典型人物材料时,常常感到宣传人物的话太朴实,甚至泥土味太重,上不得台面,影响了整篇文章的格局与层次。事实上,现实与预想存在很大差距,也许一篇经验材料中,真正能够征服读者情感的,不是文采斐然的金句,而是一句毫不起眼的土话。
事例5
群众在灾难中两眼望着县x,县x挺不起腰杆,群众就不能充分发动起来。干部不领,水牛掉井,要想改变兰考的面貌,必须首先改变县x的精神状态。
来源人民日报县x书记的典范焦裕禄
这是焦裕禄的一段心理活动描写,其中干部不领,水牛掉井,用的都是民间俗语,就是因为这些土话,把一个朴实、自然、不做作的治沙人的那种憨厚、耿直、率真的人物本性表达得淋漓尽致,正是因为这些真实的心理活动,才成了打动人心的关键。
2、表达艰苦奋斗品质
在新闻宣传中,我们会经常被一些典型人物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奉献精神所感动,他们在恶劣环境影响下,勇攀人生顶峰,始终保持奋斗初心、坚决信念与坚韧品质,愈挫愈勇,屡败屡战,一桩桩一件件艰苦奋斗的故事,深深打动了读者心房,引起了内心共鸣。新闻如此写作的,目的是通过典型人物的艰苦与我们当前生活环境作比照,衬托出典型人物的优秀人格与道德品质。
事件6
钻井是石油行业最苦最累的工种,作业三班倒,在钻台上一干就是8小时。只要一开钻,不管什么恶劣的天气,都不能停歇。李新民刚到钻井队时,体重还不到20230斤,身体薄弱,每次都累得不想吃饭,这使他真正品尝到井队的艰辛。
来源人民日报沿着铁人的足迹寻梦
这段内容通过交代人物的工作背景,以恶劣的工作环境、艰苦的工作条件,引起读者对典型人物的深刻理解,往往条件越艰苦、环境越恶劣,越能引起读者对典型人物的理解,越能触动读者的内心,越能反衬出典型人物的内在品质。
3、运用百姓质朴语言
运用百姓的语言,就是要学会换位思考,要自觉站在百姓立场,以群众的思想观点与语言习惯,去讲述典型人物的故事。为确保群众百姓能够人人听得懂,我们作者要当好连接典型人物与百姓群众之间的 线,当好读者百姓的翻译官,用大家最易接受的词语来描述人物故事。
事例7:
有一次,焦裕禄从堌阳公社回县城路上,遇到了白帐子猛雨。大雨下了七天七夜,全县变成了一片汪洋。焦裕禄想:洪水呀,等还等不到哩,你自己送上门来了。他回到县里后,连停也没停,就带着办公室的三个同志观察洪水去了。眼前只有水,哪里有路。他们靠着各人手里的一根棍,探着,走着。这时,焦裕禄突然感到一阵阵肝痛,不时弯下身子用左手按着肝区。三个青年恳求他:你回去休息吧,把任务交给我们,我们保证按照你的要求完成任务。焦裕禄没有同意,继续一路走,一路工作着。
来源人民日报县x书记的典范焦裕禄
例文中白帐子猛雨等还等不到哩他们靠着各人手里的一要棍等都引用的是民间俗语,全段也并未出现任何生涩难懂词汇,全都是普通群众能看得懂听得明白的大白话。这些符合百姓口味的朴实故事,震动了中国亿万群众,感动了中国广阔干部,一篇简单通讯,让焦裕禄在百姓心中复活了,重新走进了人民的心中,成为了百姓爱戴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