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产煤区煤炭资源浪费现状的原因及对策思考新编.docx
下载文档

ID:1644478

大小:19.99KB

页数:7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22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年产 煤炭资源 浪费 现状 原因 对策 思考 新编
产煤区煤炭资源浪费现状的原因及对策思考 在我国新一轮经济上升周期,自去年表现出来的全国煤、电、油、运的“瓶颈〞问题尤为突出。对煤炭这一不可再生资源的生产,在这一期间得到长足开展,国有大煤矿加速生产,地方中小煤矿扩大生产,且生产设备落后的地方中小煤矿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无序性和掠夺性生产造成了煤炭资源的极大浪费。今年初,党中央国务院基于我国国情,做出了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大决策,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开展。基于此,我们对作为全国重点产煤大县—XX市XX县区煤炭生产销售中的浪费问题进行了典型调查,旨在寻找针对性的解决方法,为创立节约型社会奉献绵薄之力。 一、根本状况 作为全国重点产煤大县,XX县区境内煤田面积650平方公里,占全县国土总面积的49.4,煤田地质储量约200亿吨,境内探明的煤田主要是“侏罗纪煤田〞和“石炭二迭纪煤田〞。自改革开放以来,全县依托地下资源丰富、银行信贷支持充足,煤炭产业得到了长足开展。目前全县年产原煤1500万吨,煤炭占全县经济总量的90左右。据调查统计,近30年来全县累计生产原煤3亿多吨,金融部门累计投放贷款达40多个亿。随着1999年国家对“五小〞工业实行强制措施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全县金融企业对煤炭生产企业的贷款逐步收缩,但到2023年底,全县56000万元的贷款余额中,煤炭生产企业(只是原煤生产)贷款仍达2亿元,占比36,贷款不良率为70。经过近30年的开展,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全县存有的167座煤矿,除3座煤矿年产原煤超过20万吨,其余都是20万吨以下的小型煤矿,全县煤矿属于典型的中小煤矿,生产销售中对煤炭资源造成极大的浪费。 二、煤炭资源浪费的实证分析 长期以来,在科学技术水平开展缓慢、生产力增长水平比较低的情况下,传统的线性经济模式的经济运行方式遵循着“资源消耗——产品工业——污染排放〞的物质单向流动模式,对资源的利用是粗放的、一次性的,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废物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在这种经济运行方式中,生产的高投入、低产出、高污染的现象,直接造成了对自然环境的恶性破坏,构成了对跨越式开展的最大威胁。从调查的情况看,主要表现如下: 1、地下浪费严重。一是采煤方法粗放,回采率低。调查了解,目前,全县煤矿的采煤方法全部是传统的“炮采〞,局部小煤矿甚至仍使用畜力运输。该方法不仅回采率低(回采率在25左右),而且“炮采〞振动对地下地质结构影响很大,使很大一局部资源无法开采,对地下资源的浪费极大,这也进一步降低了回采率。与国有大矿50和国家标准75的回采率相差较远。全县目前年产原煤1500万吨,按50的回采率测算,由于回采率低全县每年将形成近1500万吨的煤炭资源浪费。二是煤矿小而多,分布散,地下资源破坏严重。XX县区一段时期私开煤矿现象严重,只是在近两年随着国家对私开煤矿打击力度的加大有所收敛。全县境内30亿吨的侏罗纪煤田地质储量,经过30多年的开采目前只有近2亿吨的储量。30年中平均年产原煤缺乏202300万吨,原煤累计生产约为3亿吨左右,开采量只是煤储量的2023。众多小煤窑无序私开乱挖,“爪分〞煤田,造成煤矿坍塌、废弃,严重破坏了地下煤炭资源。据业内人士测算,因此造成的资源浪费达煤储量的50。目前全县境内报废煤矿达30多座,局部矿由于地下进入空气,出现“地下自燃〞现象。 2、地上浪费严重。一是运销不畅,场煤存在“自燃〞问题。这一问题表现在开采出的煤炭在煤矿的“自燃〞和在煤站的“自燃〞两个方面,在煤炭市场为买方市场的情况下“自燃〞问题尤为严重。据调查,全县每年场煤自燃达1万吨以上,占年产量的近0.1。二是公路运输“超载〞造成运输途中的浪费。全县原煤“出口〞70靠公路运输,运输户为了获得更大利润,“超载〞问题一直较为突出。公路沿线大量散失的煤炭一度成为全县的一道独特“风景〞,沿线居民(村民)常年靠检煤就能维持生活用煤。三是矿产品附属物利用率低。调查中了解,作为煤矿生产的主要附属物煤矸石,长期没有被利用,同矿石一起被丢弃。境内只是在2023年才着手组建煤矸石电厂,算是对该附属物的利用。但该工程因重重原因,至今仍未投产。 3、转化浪费严重。主要是“土法炼焦〞造成煤炭资源浪费,自去年全省对“土焦炉〞进行专项打击后,目前各地虽有所收敛,但仍存在“地下作业〞现象,转化利用率不高。 三、煤炭资源浪费的原因分析 1、体制性因素。 原因之一。大量中小煤矿实行承包,短期行为严重,造成煤炭资源巨大浪费。调查了解,全县80的乡村煤矿实行过不同形式的承包,且多以产量承包为主,承包期内,承包者的产煤区煤炭资源浪费现状的原因及对策思考第2页 唯一目的是实现最大限量的开采,有杀鸡取卵之嫌,对地下资源浪费极大。 原因之二。地方本位主义作祟,产煤乡村各自为战,造成煤炭资源浪费。据调查了解,地下同一片资源,地上分属几个行政乡、村,存在各乡村争吃同一块煤田的现象;局部小煤矿开采的是国有大矿煤田的边缘,存在与大矿争吃资源的现象。如境内局部小煤矿(特别是一些私开煤矿)开采的是同煤集团、市营煤矿等大矿煤田的边缘,为争吃资源,这些煤矿在开采中急功近利,造成对地下资源的浪费。 2、本钱性因素。低水平的开采方法虽然浪费资源,但降低了开采本钱。调查测算,全县目前煤矿的开采方法,吨煤直接生产本钱为40元左右,加上相关税费等,总本钱为20230元左右,而售价在220元左右,利润空间相当大。而按国家标准进行开采,生产本钱将大大增加,这就造成经营者以损失浪费国家资源为代价,实现自身利益。 3、管理性因素。 原因之一。职能监管部门对煤矿企业注重的是生产平安、环境状况等,对地下资源利用率问津的不多。 原因之二。各级政府只是注重煤矿的产量、当期企业效益及对地方财政的“奉献度〞,缺乏长效意识。 原因之三。经营者只注重自身效益,对资源浪费问题漠不关心。特别是对一些承包煤矿,承包者在承包期内唯一的目的是多出煤,对回采率、资源利用率根本不予关注,甚至对煤矿平安生产也得过且过。 4、技术性因素。 原因之一。全县所有煤矿在建矿初,生产人员多凭经验吃饭,后期也缺乏专业培训。对采用现代化“普采机组〞作业缺乏专业能力和经验。 原因之二。煤矿技术改造资金不到位,技术装备跟不上。调查中了解,全县多数煤矿没有强制提取技改资金,局部具有一定规模的中小型煤矿虽也有技改资金,但对大规模的技术改造也是杯水车薪。经过近30年的开展,目前全县煤矿也只是逐步实现了采用双回路供电的状况。 原因之三。局部乡村煤矿规模小,效劳年限短,大规模的技改得不偿失。调查了解,一些乡村小煤窖效劳年限仅为3—5年。 四、对策建议 1、以煤炭资源整合为突破口,积极开展能源循环经济。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开展模式,针对工业化运动以来的线性经济而产生,建立起资源节约、控制废弃物产生、反复利用自然资源的循环机制,把人类的生产活动纳入到自然循环中去,维护自然的生态平衡。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把传统的、依赖资源净消耗的线性增长的开展,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开展的经济。要把对能源的认识从传统陈旧的能源观中解放出来,树立能源有限、能源开发需要全过程控制污染、能源经济就是生态经济、以最低的能源消费实现最大的经济开展、以“质量能源〞为理论依据的新型能源观。要通过抓大关小,扶优限劣,精减矿井数量,合并井田,联办大矿,规模开采,实现中小型煤矿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标准化管理、集团化开展。 2、树立向科技要能源的思想,大力推广运用先进能源技术。改革采煤方法,加大技改力度,保证技改资金的提取和到位。要通过大力推广运用先进能源技术,节约大量能源,实现向技术要能源的战略目标。同时确立优先开展的产业,不能再是初级能源资源产品输出型,而应该是尖端技术效益型。如煤炭资源不能再是简单的采煤卖煤,而应把煤电一体化、煤化工、煤转油等作为优先开展的产业,使其成为高载能产品的生产基地。 3、改变中小型煤矿承包经营的模式。可对煤田小、不集中的煤炭资源在科学勘测、合理估价的根底上,对煤矿的采矿权进行公开竞争出让或协议出让,实行采矿权有偿转让,使经营者在生产中更加注重资源的利用率。 4、加大对煤矿生产的综合监管力度。将资源利用率作为煤矿生产监管部门的一项重要管理内容,加大日常生产中的监管力度。 5、促进煤炭资源有效转化。金融部门应抓住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煤炭能源形势较好的机遇,结合当地调产工程,科学选项,大胆注资,促进煤炭资源就地转化。 第7页 共7页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