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学院
政教
工作
启示
学院思政教育工作启示
中国目前已进入信息时代,随着众多新兴媒体的出现,人们的生活也发生着改变。作为快速开展的新兴网络应用,微博的兴起备受大学生青睐,日益成为大学生获取新闻时事、人际交往、自我表达、社会分享以及社会参与的重要媒介,对当代大学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然而,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微博无疑是一把双刃剑。如何充分认识并积极利用微博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帮助大学生在互联网上趋利避害,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对的紧迫课题。
一、微博的特点
微型博客(microlog、twitter,微部落格、微型网志)是一种结合即时消息和博客特点发布消息的系统,用户可以及时更新140字之内的简短文本,微博的理念是用户可以随时随地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以只言片语的形式与人分享,用户也可以上传图片或影音剪辑等信息[1]。如今,人们可以通过网络、 等即时通讯工具等诸多微博客户端,自由地表达思想,分享信息,并且可以将人们的丰富的生活状态全方位的呈现并记录。微博是一种新型网络传播工具,在表现形式和功能上具有交互强、传播快、本钱低、易操作等突出特征。微博的“关注〞、“评论〞及“转发〞的功能充分展示了其强大的交互性,这种传播极具个性化,也使人性化的小众传播和精细化传播成为现实,从某种程度上说,微博已成为一种以实现个人的信息需求为目的的新媒体。由于微博具有独特的性能,在微博问世后的几年间,已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一种特别的文化现象。广阔青年大学生群体乐于接受先进、新鲜的事物,并在其使用过程中无意识地扮演了应用者和推广者的角色,这为微博的进一步普及,提供了重要的铺垫和前提。微博在大学生中的使用规模迅速扩大,一方面是大学生善于接受新生事物,另一方面也与微博自身特点密切相关。微博的交流沟通方便快捷、内容丰富多样、具有个性化传播的魅力,最大限度的提供了平等开放的人际交往平台,满足了大学生在与人、与物进行思想交流过程中的需要,也契合了青年人在交流过程中渴望表达自我,希望受到理解、得到关注的特质。由此分析,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使用微博,这种现状为高校利用微博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打下了坚实的群众根底,也为高校创新教育载体应用提供了必要条件。在微博迅速将言论自由引向深入的情况下,高校思政工作者必须直面这一快节奏的开展局面,抓住“微时代〞带来的机遇,应对“微时代〞构成的挑战。
二、“微时代〞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新的传播方式
1.“微时代〞创新高校思政教育模式,拓宽教育的渠道。中共中央16号文件提出,要在继承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良传统的根底上,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2]。广阔高校教育工作者,以使用微博为契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能够把握了学生的思想脉搏,切实了解学生思想动态,也不断创新了高校思政教育新模式,并开辟了思政工作的新渠道。教师微博在开展学生工作时,既可进行一对一的单向信息传播,也可通过开通微群、博客圈等方式进行多样化的互动交流;既可同步即时交流,也可异步延时交流,充分实现信息交换。同时也弥补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局限性,有效结合学校教育与自我教育,课堂教育与网络教育,使思想政治工作模式从传统的“面对面〞的模式,逐渐开展为“屏幕对屏幕〞的交流模式,扩充了思政教育的新空间,丰富了思政教育的新内容,也提供了思政教育的新方式。
2.“微时代〞有效的整合了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力量。“越分享越多〞的利他性的共享精神是微博的魅力精髓。思想政治工作者也可以建立自己的微博,相互成为关注者,就工作中的问题展开探讨,分享工作见解,共享实践经验。同时,教育工作者经过信息收集、提取,通过简练的微博发布,学生可以对信息进行评论和引用,分享心得,形成广泛的知识共享。有利于降低教育本钱,提高工作效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在微时代下,家长也可以利用微博,建立与学校、教师、子女的信息连接,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参与思想和意见的表达。只有通过学校、家庭、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微博的互动和应用,通过微博这面镜子及时反映出学生思想动态,齐心协力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使学生们能接受到广泛的教育和熏陶,从而到达引导教育的效果。
3.“微时代〞优化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在我国,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体育局限于教室、校园等一定的空间范围,在固定的空间里传播固定的思想内容,总达不到与时俱进的效果,而微博的传播方式是互动、立体、即时的,赋予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新的内涵,具有较强的覆盖性、渗透性,也延续了教育的效能。微博通过移动通讯工具传播即时信息并关注、转发,摆脱了网线的束缚,到达了方便、快捷的效果。这样,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便可以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学生们也可以随时接受在线传播和思想引导,这种形式的教育方式也可以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延伸。另外,大学生通过微博进行信息接收、传递、交流和对话,在遇到人生困境或困难时,通过微博进行自我倾诉、宣泄,关注者之间的交流、劝慰、赞赏、鼓励,能够有效的排遣消极情绪,释放心理压力,增强信心,使自己的心理趋于平和健康,成为一种“自我疗愈〞的好途径。微博作为公认的“自媒体〞[3],在高校范围内,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放置在同一对话平台上,双方都有平等的权利就问题发表言论,针对具体问题进行讨论,形成较为发散和交互的讨论形式,这有利于各自表达真实的思想,加深理解与信任,到达有效的结果。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微时代〞的到来,优化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
三、“微时代〞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1.信息传播便捷化,传统教育效果削弱。长期以来,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依靠高校中时间与空间的优势,运用传统的教育模式,主要阵地是思想政治理论课,附之以主题班会、党团活动、报告宣传等形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然而,微博的传播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了“时间无屏障〞“空间无屏障〞“资讯无屏障〞的便捷化传播,对传统思想教育模式构成了挑战。同时,当前微博成为最为即时性的信息传播平台。每个人都可以利用微博实时传递身边的第一手信息,改变了过去由主流媒体主导传播的格局。正是这种强大的功能,迎合了青年人的广泛需求,青年人在“微博〞里寻求彰显自我的同时,更有可能不加区分地接受错误思想。此时,假设思政工作者在高校中对广阔青年学生所传播的信息,是学生们早道,或是了解得更深刻,甚或是学生们嘴里蹦出的新名词和新鲜事物,而这些信息却可能是高校教育工作者闻所未闻的,这种现状必然造成思政工作者在教育过程中的被动与为难。因此,微博传播时间上的即时性无疑是“微博〞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带来的新课题。“微时代〞信息传播的特点,使大学生可以随心所欲发布感兴趣的信息,更是依照自己的自由意识获取需要的内容,对关注的各类政治、文化、军事等事件发表评论。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世界,原有的思想教育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当前形势,传统教育效果被削弱。
2.网络信息海量化,易引发认知偏差。微博作为一种新兴媒介,信息的传播也更加碎片化。微博内容简短,传播表达的信息,多数是个人琐碎的生活细节,或新闻、事态的滚动进展,每一条单独的内容,都只能表达有限的信息。由于微博大多是只言片语碎片化的表达,因此各种各样的海量信息充满着网络空间,零散而琐碎,大多内容没有经过“筛选〞和“过滤〞,必然会造成一些不良信息污染泛滥。这会造成网络信息的内容与教育工作者所传输的信息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现象,因此也会引起年青人思想上的疑惑、混乱以至逆反。对于正处于成长阶段、思想仍未成熟的大学生来说,面对“瞬间刷屏〞的微博信息,会产生眼花缭乱,难辨真假好坏的错觉,甚至还有很多学生因好奇和盲目追风,而关注并转发虚假低俗信息。目前这个处处都是信息化的时代,学生每天与网络打交道的时间,甚至比与同学老师交流的时间还要多,如假设在网络中与不健康的思想和文化接触久了,必然会被这些不正确的价值观念渗透,必会带来思想上的冲击,同时也会腐蚀青年人的心灵,很容易动摇其信仰、偏离社会主义主流价值理念。进而导致思想混乱,产生迷茫心理,引发认知偏差。
3.舆论主体多元化,思想引导难度加大。微博是一个自由、开放的平台,每个用户都是中心,呈现出舆论主体多元化和高度个性化的特点。通过微博,人们都可以在网上发布消息,发表意见,向群众传播自己所谓的独特思想。借助微博交流的灵活性,每个用户的发言都有可能被衬托、放大成一个观点、一种舆论的声音。很容易瞬间成为关注焦点,或者因一种新鲜的表达或观念而被炒作。这一传播特点,激发了人们的表达欲望,也诱导了很多青年人想一夜成名的想法成为现实。面对微博舆论主体的多元化和信息传递的放大效应,无法进行事先审核,单纯的灌输教育很难奏效,一味的封堵只能是掩耳盗铃,传统的思想引导工作难度加大。
四“、微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
1.积极接受新理念,拓宽“微时代〞思想政治工作新领域。高校应该充分认识到微博具有潜在的传播价值观念的强大政治功能,因此要端正态度,树立积极研究微博应用的新理念。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也应理性的、客观的、深入的介入到微博中,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及需求,建立微博阵地,有效抑制不良观念对大学生的侵蚀,通过微博的方式更好的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等信息,有效促进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形成。微博的兴起拓宽了“微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域,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积极扮演好微博传播者和应用者的新角色。例如:建立特色微博群。微群的主题应轻松活泼、议题应时尚新颖,具备吸引力大、凝聚力强等特点,能吸纳大量青年学生;尝试保持“微博态度〞,使用“微博语言〞,积极利用网络中的交流平台,进行各种沟通方式,让网络世界成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值得信赖的精神交流家园,消除思政工作者一贯政治说教的刻板印象;教育者也要擅长“微博议政〞,以年轻人的语言与方式,充分展示亲和力和感召力,在自然生动的语境中营造主流舆论气氛。[4]
2.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自身素质,培养“见微知著〞的新理念。首先,学校及各级教育部门可以对思政工作者做专题培训,提高传播者掌握信息传播技术的能力,加大对微博空间的监管和引导。其次,培养教育者树立“见微知著〞的意识[5]。人们的思想问题有一个逐渐形成、开展和暴露的过程,社会思潮的形成也有一个萌芽、酝酿和传播的过程。因此,教育者不能被动地进行“善后〞,应持有警觉意识,增强预见性、前瞻性,必要的时候应主动介入,充分利用微博平台,从微小的信息预知学生的最新动态,善于体察学生内心世界的细微变化,及时发现暴露的问题,将有害的成分及时化解、消灭,并引导其朝向健康的方向开展。只有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被关心、被尊重,才能获取学生们的信任,这样可以更好地在微博中聚拢人气,提高网络教育的有效性。
3.通过网络微博平台,多样化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紧密跟踪社会的热点、焦点问题,通过微博即时发布热点新闻、政策及理论学习心得的网络地址链接,如“两会〞精神、“雷锋纪念日〞“感动中国〞“走基层〞等话题和感想,关注当下的新闻时事,筹划有价值的社会议题,引导学生对道德及价值观念进行深度思考,并积极践行;在此根底上创新思政教育内容体系,增强思政工作的关注度和吸引力;另外,在微博上针对热门话题发起讨论,鼓励学生积极的独立思考,大胆发表真实想法,以此增强其学习政治理论的自觉性。同时,充分发挥大学生的自我组织能力。微博里的很多自发公益活动,都表现出蕴藏在广阔学生中巨大的行动力,同时也表达了大学生不断增强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以“主人翁精神〞为支撑的社会参与意识不断提升。再者,教育者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利用微博的过程中,也充分发挥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内容对“微时代〞里各种亚文化内容的统摄和整合作用,分析甄别微博空间里多样的文化形态和多元的文化内容,采用科学引导,纳入主流文化的轨道。[6]
总之,大学生使用微博,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