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陕西南部民歌初探鹿 达斡尔族民歌视频.docx
下载文档

ID:1640064

大小:20.55KB

页数:3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21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年陕西南部民歌初探鹿 达斡尔族民歌视频 2023 陕西 南部 民歌 初探 达斡尔族 视频
[陕西南部民歌初探]鹿 达斡尔族民歌视频   :陕西南部民歌简称陕南民歌,它是中华民族优秀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局部。此地山高林密河流纵横,孕育出独特的音乐文化,语言形象生动,曲调优美动听,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地方风格,是陕南人民在长期劳动中创造出来流传至今的艺术瑰宝。   关键词:陕南民歌;价值   陕西自古被称为“三秦〞分别为陕北、关中和陕南。以秦岭为天然分界线将陕南与关中地区分为气候截然不同的两个区域。又因陕西南部地区接近于四川和湖北两省,所以陕南地区人们的生活习俗和语言环境和湖北四川相接近。在大的文化背景之下孕育出来的音乐文化也和陕西关中、陕北两地区的音乐文化截然不同。具体来说陕南分为三个地区:汉中、安康和商洛。以汉中民歌和安康民歌为代表。安康地区的紫阳民歌与汉中地区的镇巴民歌已经列入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里自古有传唱民歌、山歌之风俗,民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或一人独唱,或两人对唱。有通山歌:俗称茅山歌、放牛歌、姐儿歌、情歌、山歌、小调、号子、仪式歌以及盘歌、儿歌等,情趣诙谐,幽默含蓄,自然通俗。曲调委婉、细腻,有高腔、平腔之分,感情柔美腔调华美,多有川楚之风。陕南从地势上为两山夹一川的山地结构,位于秦岭和大巴山之间。它受了蜀汉文化和荆楚文化的影响,陕南人民勤劳而朴实,陕南民歌也因此而显得旋律优美动听、情感细腻柔和、结构舒展流畅等特点,给人以山清水秀的感觉。在演唱风格上,陕南民歌少用尖音,多用高腔和平腔演唱的苍音为主,给人听觉上以朴实真挚而又不失委婉而细腻之感,如一股清泉婉转流逝。   在陕南地区民歌早已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当中。在过去交通、信息尚不兴旺的地区,人们每天除了种地干活,没有其他的娱乐活动,沉重的体力劳动使自身感到痛苦,心里的酸甜苦辣无法表示,只有吼几声号子,唱几首山歌,来抒发他们各自内心不同的情感,也可以消除重体力劳动给他们带来的枯燥和疲惫。以陕南民歌中的郎在对门唱山歌为例:   郎在对门唱山歌山歌呃,   姐在房中哎织绫罗。   那个短命死的发瘟死的挨刀死的   唱的个样哎,好哇 !   唱的奴家,   脚趴手软手软脚趴   脚趴手软手软脚趴   踩不得云板丢不得哟梭哎,   绫罗不织哟听山歌叻喂哟!   简短的歌词里,反映了年轻男女对爱情的大胆追求和紫阳特有的地方民俗。“短命死的,挨刀死的,发瘟死的,〞三句话虽然看上去很毒,其实都是当地人的口语。通常有两种用法:一是作为骂人之用,有诅咒、咒骂的意思。二是作为调笑之用,是农村男女打情骂俏的口语,淡化了它的咒骂之义,转化为亲切友善之词。这是陕南最具特色的是山歌之一。俗称“通山歌〞。他是唱者沿用已有的曲调触景生情、临场发挥、即兴创作。在陕南民歌中占大多数。是劳动人民真实情感的表露,歌词有很多是劳动中即兴而作的,如采茶歌、锣鼓草、送饭调、送郎等。唱山歌的旺季也常是春、夏采茶、薅草和秋收之时。假设是打对台唱盘歌,一场歌可持续很长时间。山歌又分“山歌号子〞、“山歌调子〞、“通山歌〞、“锣鼓草〞四种。山歌号子无词或词少,而衬调较多,所以有“词短号子长〞之说。山歌号子用假嗓演唱,旋律起伏大,长音多,但音域不宽。山歌调子是对有词并有固定曲调的山歌的习惯称呼,往往一歌多名,或一调多词。唱法有假嗓、真嗓两种。假嗓唱法俗称“拉调子〞,类似山歌号子,真嗓即用平腔演唱。山歌调子语言生动,曲调手法巧妙,有较强艺术表现力。通山歌那么指普通流行的一种通用格式的歌,其歌词格式一是规整的“五句子〞,前四句多用比兴,第五句点明主题;一是“联八句〞,在“五句子〞的第五或第三句之后到结尾之间,括入假设干句“赶句〞,其曲调格式较为固定,一般以第一、二句为音乐主题,第三句为第二句的变化重复,第四、五句又是一、二句的变化重复。地势平缓地区流行调式音列是6123羽调式,山区流行调式音列是5612徵调式。根本旋法是级进为主,极少跳进,音域较窄。   陕西南部民歌歌种齐全,几乎涵盖了所有的民歌形式,有激越的劳动号子,还有高亢的山歌号子,有充满生活情趣的山歌和各式各样委婉动听的小调和风俗歌曲、祭祀性歌曲等。单单从数量上来看仅仅在陕南汉中和安康两地区就多达近三千来首,有情爱类、生活类、劳动类、谐趣类、历史传说类和儿歌类等,从各个侧面反映出陕南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对爱情的执着追求,表达出一种豁达、乐观和坚忍不拨的精神。陕南民歌音乐多为四句单段体,也有较原始的二句单估和复杂多变的多段体式滚板腔。其调式徵、羽调式居多。曲调自然流畅,旋律优雅朴实。既有阴柔优美的小调,也有刚毅高亢的号子等,十分动听。   从陕南民歌的生存价值上来看陕南民歌音乐正在引起音乐界的关注,20世纪50年代后,中国音乐学院、西安音乐学院及省市的音乐家、作曲家纷纷去陕南采风。学院派音乐工作者的介入,使原汁原味的音乐文化有了走向市场的时机。而作为有较高研究价值的民间音乐,从陕南民歌曲调中可了解民歌开展的一般规律;可发现历史上各地文化交流的蛛丝马迹,可寻找其中国声乐以字行腔与以情行腔的辩证关系。可以以民歌为突破口,将民俗学的研究进行到更深的层次。可以从民歌入手,对历史上人民的生产劳动、生存状态、审美情趣等进行系统研究。历史的变迁、自然的变化、社会的开展等诸多信息都可以从民歌自身的生存状态反映出来;其歌词的文学性、通俗性、歌唱性也是值得研究和学习的。在人类学、语言学等方面均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一个民族文化的开展必须以坚持自身的特性不变的前提之下,才能够良好的进行,如果抛开民族谈国际化只会使自身的开展陷入两难的境地。由此看来,陕南民歌的地域风格,民族文化特征不仅记录了陕西南部地区的人文历史变迁、时代生活情状、风土人情礼仪,它还负载了社会历史变化、风俗礼仪、道德标准以及劳动技能等代代传承的功能,成为社会教化传承的主要工具。对于我国现阶段民族音乐事业的开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陕南民歌种类齐,数量多,特征鲜明。仅凭区区数千字实在难以表述完整,希望本文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缺乏之处笔者深知,挂一漏万,还希望今后的研究当中做以深入。   参考文献:   [1]黄公亮.汉中民歌选集  [2]张宣强.紫阳民歌教材  [3]苏茂华.陕南留坝民歌集  [4]肖常纬.中国民族民间音乐  [5]周青青.中国民歌  [6]周青青.中国民歌艺术欣赏  [7]张宣强.山歌不唱不开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