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基于产教融合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docx
下载文档

ID:1633882

大小:21.34KB

页数:5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21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基于 融合 会计 人才培养 模式 探索
基于产教融合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石杨 【摘  要】深化产教融合是改革我国高职院校教育模式的内在要求。论文主要分析产教融合中各参与方的利益需求,提出能够满足各方的利益的对策和建议,帮助高职院校改革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最终实现推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开展的目标。 【Abstract】Deepening the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is the internal requirement of the reform of education mod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China.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interest needs of all participants involved in the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and puts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hat can satisfy the interests of all parties, so as to help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reform the training mode of accounting talents, and finally achieve the goal of promoting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关键词】产教融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校企合作 【Keywords】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alents training;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23〕09-0156-02 1 产教融合的开展概述 产教融合是以产业开展需求为导向,联合学校和企业双方进行人才培养,其中产业寄高质量人才储藏的希望于学校,希望所需人才在校能完成企业岗位需求的培训,学校也希望能提高人才培養质量和学生就业率,因而产教融合强调的是两者之间相互促进。产教融合的前身是校企合作,也是校企合作的延伸,但不同于校企合作的是,前者重视校企双方的平等性,也就是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面学校和企业能够积极主动参与,而校企合作虽然能为校方提供专业实践的资源,如实习时机或实习所需机器设备等,能够初步解决学生理论和实践脱节等问题,但由于企业的参与度不够高并且缺乏对毕业后学生职业开展的持续跟踪,对校企合作中产生的类似“订单班〞的培养过程缺乏考核。升级后的校企合作能否落地的主动权掌握在企业一方。产学研相结合同样是校企合作,但合作主体与校企合作有所区别,产学研结合的合作方是科研院、学校和产业,合作方都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合作目标,虽然结果都将效劳于产业和区域经济的开展,但过程却略有不同,科研院和学校希望通过实践创新理论研究,最终应用于产业,而产业希望科研机构与学校的研究能力帮助企业及时判断开展方向。目前,产学研结合较为成熟,产生了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等合作模式。 2 产教融合的相关理论 2.1 定位理论 美国专家艾·里斯提出产品使消费者形成意识定位后,会反过来影响市场的产品及未来将企业生产的产品,该理论应用在战略制定领域后,要求一个企业如果要在细分市场获取领导地位,必须确定自身的根底产业。教育也是如此,应考虑区域经济开展和当地的产业特色确立龙头专业,开展分支专业。 2.2 从做中学理论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主张校方应模拟一个完整的教学和实践系统,教师要充分利用校内的微企业模型作为专业实践场地,用校内提供的充足的实践设施训练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2.3 人力资本理论 人力资本理论由美国的舒尔茨创立,该理论认为站在学生角度来看,进行职业教育已成为在社会上谋职的一种途径,通过学校所学和企业中的生产要素相结合为社会创造价值,为个人创造财富。站在学校的角度,教学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都是有价的。 2.4 产学合作理论 英国教育家福斯特提出“产学合作〞理论,该理论对于西方国家的教育开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福斯特认为学生缺乏与根底理论相配套的技能知识,职业院校在设置专业课程的过程中,应保证课程与岗位相结合,将学校作为步入社会前的实训平台,福斯特倡导让在职在岗人员进行职业院校的专业教育,进一步改革职业院校的课程内容。 2.5 协同理论 德国物理学家哈肯认为产业开展依赖于多个系统和谐共存、相互促进,产业的协同开展应到达区域内各个系统共同进步进而促进区域经济和区域内产业共同开展。产教融合便是协同理论在产业及教育两个行业上的具体应用。 3 产教融合背景下的会计人才培养现状 3.1 企业参与度低 由于企业自身缺乏理论研究能力,无法提供专业的课程建设建议,无法科学地提出专业实践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再加上校企沟通过程中理论与实践在理解和表达上的欠缺,可能会导致岗位实践要求与理论课程设置之间的偏差,这会影响校企双方合作的效率和效果。此外,作为非营利性组织的学校和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企业之间存在着根本的矛盾,企业身处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的信息化时代,自身开展方向的定位不够准确、转型不够及时,在传达企业岗位需求时还会沿用过时的职业能力评价机制,导致企业未能紧紧追随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也未能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进一步影响与校方合作的主动性。在校企双方合作过程中,需要双方投入大量的人力本钱、物力本钱和时间本钱。作为企业方人力、物力和时间进行组合后要能产生足够多的经济利益,虽然学校能够为企业提供高质量的人才去开展企业,但人才培养是一个长期、多变的投入过程,短期内无法到达企业所追求的利益目标,即使政府大力扶持职业教育,倡导产教融合,但是在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上,对于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大型企业,时间本钱和与校方进行合作产生的人力本钱以及物力本钱存在差距,财政补贴可能无法弥补或者大企业不愿意因为财政补贴而付出更多的精力去进行校企合作。因为大型企业在人才招聘上并没有太大的问题,对人才的学历要求也可能会更高,所以无须与职业院校合作进行人才培养。同时,校企合作开展至今,已经产生了类似“订单班〞的合作模式,大企业面临剧烈的市场竞争,在技能型人力需求方面可能不那么迫切,大企业更需要的是具有综合专业技能与岗位技能的高素质人才,这就对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更多的挑战。而小企业在短时间内急需专业人才帮助企业在面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市场经济时找明自身定位和开展方向,也希望在短期内获取足够的经济利益,但以岗位技能为导向培养综合素质人才所需时间长,再加上由于自身原因还无法享受税收优惠等政策,极大削弱了企业与校方进行人才培养的合作意愿。 3.2 校方缺乏为企业效劳的能力 学校的教师队伍大都是科研型人才,“双师型教师〞比例偏少,目前衡量“双师型教师〞的标准根本上是采用“双证〞的方法,即教师资格证和职业资格证。但“双证〞对于衡量是否能具有“双师〞的能力还不够,因为教师的专业实际操作能力还有待考察。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作为指导地位的校方教师,由于本身缺乏实践操作经验而无法更好地对企业中产生的经济业务进行理论指导,也很难对学生的实习工作提出有建设性的技能建议,面对企业接洽方,并不能完全表达培养诉求。因而,校企合作的前提条件之一是校方必须建立起合格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4 构建基于产教融合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 4.1 推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升级 产教融合的参与方有政府、企业、学校三方,实现深度产教融合必须平衡这三方之间的利益[1]。政府占据着主导地位,面对重视利益的企业方,政府应当为其提供政策、法律等方面的标准和引导[2];對于校方,参与校企合作的教师应享受一定的优厚待遇用以补贴教学空缺所带来的损失;对于学生,应积极鼓励在毕业前走出学校,主动参与到校企合作的活动中来,具有主动参与意愿的学生更能帮助解决校企合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更愿意配合校企双方去解决问题。 4.2 改革专业设置 校方的就业部门应积极收集企业岗位需求、职业技能要求,方便学校在专业及专业课程设置上能与岗位无缝衔接[3],校方在学生毕业前应积极与企业洽谈,深入了解各个行业、同行业的不同企业在人才专业素养方面的要求。校方在进行培养时,除了要帮助学生掌握应对岗位业务的专业知识,还要开设一些根底性的专业课程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使用人单位对校方培养人才逐步形成认可,方便日后在进行校企合作时,双方能更好地沟通。同时,高职院校在面向社会招生时,由于自身树立的良好形象和校企合作方面的成功经验,能帮助学校提高生源质量。在专业课程建设前,校方需要掌握学生将来工作过程中所有会涉及的主要理论知识和扩展技能的需求,将工作岗位中的内容融入课程设置中,帮助学生毕业时能更好地适应一线工作以及具备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阮传芳.基于现代学徒制的中职院校产教融合长效机制构建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23〔02〕:473. 【2】叶福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中职人才培养模式分析[J].职业教育〔中旬刊〕,2023〔14〕:7-9. 【3】洪放.“互联网+〞时代中职学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中国培训,2023〔04〕:45.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