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新公共管理在我国的推行及第三部门的强化的几点思考.docx
下载文档

ID:1632500

大小:41.64KB

页数:36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21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公共 管理 我国 推行 及第 部门 强化 思考
关于新公共管理在我国的推行及第三部门的强化的几点思考 几点思考 。新公共管理是倡导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的各种力量,管理主体多元化,把第二部门的管理方法引入公共事业层面,在公共部门引入竞争机制的新观点,以期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加强向效劳型政府的转变。文章通过阐述新公共管理理论,结合我国公共管理实际和第三部门在政府转型期的重要作用,提出几点思考。 关键词:新公共管理理论公共管理第三部门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的由来 自公共行政诞生以来的20230多年里,其理念有过屡次的改革和进化。进入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一场新公共管理改革运动,又一次更新了公共管理的模式。传统的公共行政以威尔逊、古德诺的政治-行政二分论和韦伯的科层制论为其理论支撑点,新公共管理那么以现代经济学和第二部门管理理论和方法作为自己的理论根底。新公共管理的理论根底不同于传统公共行政,传统公共行政的理论根底是政治与行政二分和官僚组织理论,而新公共管理的理论根底是经济学和企业的管理理论。 从实践上讲,“新公共管理〞是一组政府针对现实问题的政府行为和政府管理的新理念、新方法和新模式,旨在克服政府面临的危机、提高政府的效能和合法性。从理论上讲,那么是基于对传统公共行政模式的考虑,对行政与管理概念的再认识,以国家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调整和政府自身管理手段、过程、模式的重塑为主线,以解决新时代政府管理社会和管理自身事务问题为宗旨,以经济、效率和效能为根本价值的管理理论。 二、新公共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根据西方行政学者们的论述,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新公共管理理论提倡以下主要观点: (一)区分"掌舵"与"划桨"职能,实现管理主体多元化 新公共管理主张政府在公共行政管理中应该只是制定政策而不是执行政策,即政府应该把管理和具体操作分开,政府只是起到掌舵的作用而不是划桨的作用。这样可以形成小规模、本钱低的有限政府。在公共管理事务中,除政府外,还有应有非政府组织、非盈利驻足、社区组织、公民自治组织等第三部门和私营机构。政府应该是多元管理主体的组织者、协调者,是多元管理主体的核心。 (二)政府应以顾客为导向 新公共管理提出顾客导向,要求政府在管理中把公民当作顾客,以顾客为中心,通过各种具体措施给公民提供"用脚投票"自由选择效劳机构的时机,并定期广泛征求公民对公共效劳的满意程度。政府不再是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封闭的官僚机构,而是负有责任的"企业家",公民那么是其"顾客",政府根据顾客的需求向顾客提供效劳。 (三)政府应广泛采用私营部门成功的管理方法 与传统公共行政排斥私营部门管理方式不同,新公共管理理论强调政府广泛采用私营部门成功的管理手段和经验。通过采用私营部门的成功管理方法来提高政府工作效率,为公民、组织及社会提供更好的效劳。 (四)在公共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 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政府没有效率的主要原因在于政府独家提供公共效劳,缺乏竞争机制。因此它主张用市场的力量来改造政府,让更多的私营部门参与与公共效劳的供给。进而在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之间,公共部门机构之间展开竞争,以降低本钱、提高效劳水平和政府的工作效率。 (五)政府职能的调整和优化 传统公共行政模式下,政府职能不断扩张导致了政府面临机构臃肿、职能膨胀等困境。新公共管理对此作了反思,认为政府必须明确自身职能并调整和优化自身职能。即首先解决应该管什么不应该管什么的问题。 三、新公共管理对我国公共管理模式的启示 在我国当前这样一个政府转型的社会时期,我们亟需一种全新的理论来拓宽视角,作为公共管理改革的理论指南。新公共管理理论既是西方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条件的产物,又在一定程度上凸现出公共行政开展的规律和趋势,因而新公共管理不失为一个全新的改革理论视角,对我国行政管理理论和实践具有借鉴和启示作用。 (一)引入竞争机制 新公共管理调整政府与社会、市场之间的关系,将竞争机制引入政府公共效劳领域使公共效劳市场化,如实行“政府业务合同出租〞、“竞争性招标〞,鼓励私人投资和经营公共效劳行业,打破政府的垄断,提高了公共效劳的效率和质量。 (二)提高法治程度,注重法规与制度的健全 新公共管理注重遵守既定的法律和规章制度,向注重实际工作绩效、注重提供优质效劳的方向开展。这应被视为是西方公共行政管理和人事管理更为成熟的一种标志。当然,在我国现阶段公共行政管理和人事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当务之急是建立和健全一套行政法规和人事法规,并保证这些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实现行政管理和人事管理的法制化。 (三)标准政府职能,建立"有限政府"、"效劳政府" 我国原有的行政管理模式根本上是方案经济的管理模式,政府是"全能政府"。在这种行政模式下,政府职能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政府对社会和公民进行着无所不及的控制。但随着社会的开展,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政府无所不及的管理遇到许多新问题,政府出现"越位"、"错位"、"缺位"状况。 标准政府职能,关键就是要界定政府的角色和职能,来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公民个人之间的关系。胡锦涛主席曾指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政府的职能主要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效劳"。可见,政府并非无所不能的"全能政府",而应为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有限政府"。一方面,政府应防止"越位"、"错位"。对于不该由政府管的事务完全放手,交由市场组织和第三部门。另一方面,政府应积极做好"补位"。对于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中没有人管的事务做好补位。努力使政府从"管理型"政府转向"效劳型"政府。 (四)大力培育第三部门,打破公共物品供给垄断局面 新公共管理理论主张公共管理主体的多元化。现代政府管理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治理结构主体的多元化。随着社会的不断开展,政府无法包揽所有公共事务,某些公共事务需要非政府组织的非营利组织承担。在市场体制中,除了"政府失灵"即通常所指的政府杂提供私人物品上的功能失灵,人们又提出了"第二种市场失灵"和"第二种政府失灵"。所谓第二种市场失灵指的是:市场不仅在提供公共物品上存在着失灵,在提供私人物品时,市场也有一些功能缺陷。例如,由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信息不对称,消费者无法有效地识别商品品质,于是,消费者权益保护就成了仅靠市场交换不能解决的一个问题,需要"消费者协会"这类组织存在。另一方面,政府不仅在从事竞争性私人物品的生产中存在着失灵,在公共事务方面,政府也有失灵之处。例如,民主政府的社会政策往往是一种"多数取向",他们往往表达大多数选民的利益,而不能很好的满足社会中那些诺是群体以及其它特殊群体的需要。 (五)注重公共管理体制与政治体制的关联 新公共管理重视政治对行政、对公务员的影响。这一点给我们的启发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也需要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其他方面结合起来进行。公共行政管理体制的绩效与政治体制的根本格局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政治体制不能有效地保证健全的政治责任制度,不能使政府保持一定的政治权威,那么公共行政就有政治失控的危险。在一个缺乏政治权威和政治责任的体制里,政府制定政策和执行政策的质量是不能得到制度保证的。 总之,我国的公共管理模式应立足实际,科学合理学习借鉴。即使是同为兴旺资本主义国家的欧美各国,由于历史条件、文化传统等方面的不同,其实行新公共管理的进程、速度、重点及所采取的具体措施均各有特点。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在借鉴他们的做法和经验时,更应立足国情,走“内生化开展的道路〞,简单地照抄照搬,无益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公共行政管理体制和公务员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参考文: 1.张成福.公共管理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2 2.[澳]欧文oeo休斯.彭和平等译.公共管理导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2 3.杨光斌.政治学导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2 4.谢庆奎,魏娜.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m].高教出版社,2022 5.谢明编.公共政策导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2 6.陈振明.政府再造——西方“新公共管理运动〞述评[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2 7.金太军.当代中国公共管理与社区治理丛书(第二辑)[m].广东人民出版社,2023 8.杨文士,张雁.管理学原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9.陈振明.评西方的“新公共管理〞范式[j].中国社会科学,2022(1) 2023.张成福.公共行政的管理主义:反思与批判[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22(1) 第二篇:我国公共危机应急管理的思考:我国目前正处在突发公共危机事件的高发时期,各类公共危机事件期待着政府建立一套完善的科学的突发公共事件危机管理机制,制定有效的公共政策进行危机管理。我国现有的政府危机管理系统主要依赖于各级政府的现行行政机构,危机爆发时,一般是针对特定的危机,由中央政府或省级政府、有关部门设立临时机构。这种临时性机构不能对危机做出准确的预测和预警,加之缺乏政府危机管理专业人员及对危机事件的处理经验,严重影响的危机的处理效率。因此,对重大公共危机事件的处理应对能力是我国政府综合实力和能力的集中表达,而现代公共危机管理的建设与开展成为我们研究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公共危机管理机制应急管理 公共危机往往是一些突然降临的天灾人祸,具有非预期性、巨大的危险性、紧迫性、不确定性等特征。要成功地战胜危机,常常需要动用全社会的力量。要探讨现代危机应急管理的主要环节,首先需要弄清现代危机应急管理的内涵,及其与传统危机应对在理念上的重要区别。 现代危机应急管理是指对于已经发生的危机事件,政府等危机管理主体,根据事先制定的应急预案,采取应急行动,控制或者消除正在发生的危机势态,最大限度地减少危机带来的损失,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平安。1一般来说,危机应急管理的目标应该有两个,一是尽快消除危机,二是把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尽量不侵犯或少侵犯群众的利益。危机应急管理既是公共危机管理的核心,又是整个公共危机管理过程中最困难、最复杂的阶段。这是因为应急管理是在危机事件爆发的紧急状态中进行的。危机事件通常来势猛,能够让人们作出有效反响的时间很短,决策很容易出现失误和错误。而应急管理一旦发生失误和错误,就会给民众造成极大的损失,政府的失误和错误往往会引起社会舆论的强烈反弹,甚至引发对政府的信任危机. 在过去的50多年里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国家平安(人防体系)、社会平安(火警、匪警等)、生产建设(平安生产法)以及应对自然灾害(防震减灾法、防洪法)等方面先后形成了许多危机处理体系,对各种突发事件有一套较为有效的管理方法,建国以来的历史说明,每当危机来临时,尤其是在相应范围内的最高决策层做出果断决策后,这种危机管理体系总是表现出强大的危机应对能力. 然而,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国的危机管理体系并不属于现代意义上的公共危机应急管理体系的范畴。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体系的传统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我国过去半个世纪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环境以及传统的政府治理模式所决定的,这种传统性可以通过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体系的行动逻辑、理论预设和特点来加以辨识。公共危机应急反响模式的逻辑是,关于公共危机及其管理的根本预设和价值观决定着公共危机应急反响的特点、行动逻辑以及公共危机管理体系的建构,而这一切又在特定的环境中决定着公共危机应急反响机制的效率、效果以及影响。 167 第三篇:质监部门推行精益管理的思考质监部门推行精益管理的思考 沉默是金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