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农村
粮食
流通
思考
农村粮食流通思考
一、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后我国农村粮食流通开展现状
自20x年沿海八省市率先推行直至20x年全国各省市全面推行的以“放开粮食购销、放开粮食市场场、放开粮食价格〞即“三放开〞为特征的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以来,我国农村粮食流通业得到了一定开展。农村粮食市场被激活,农村粮食流通的市场主体、形式、环节、渠道、设施等,都开始发生了一定变化,但开展不快,开展层次仍较低,还很不适应开展粮食流通业、开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一)农村粮食市场主体发育状况
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前,农村粮食市场主体根本上为清一色的国有粮食企业,同时伴随着国家粮食购销政策的局部调整,另外也存在着为数不多的私人粮食加工经营企业以及农村私商粮贩〞(有些地方俗称“粮贩子〞),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三放开〞,催生了农村粮食市场主体的多元化,广阔农民群众参与了粮食流通,成为农村重要的粮食市场主体。
1.国有粮食企业。近几年国有粮企自身改革力度大,一方面通过实施下岗分流、减员增效,人员大幅减少,通过撤并、拍卖资产收缩网点,设施大幅减少,其影响力与作用不再可能与过去相比,但另一方面又因其依托于政府某些粮食政策性业务,如最低收购价粮食收购,储藏订单粮收购,退耕还林粮、救灾粮、以工代赈粮供应,以及开展粮食产业化经营,如在农村建立粮食生产、收购基地,与农户共向建立粮食生产经营联合体等,这些国有粮企仍然是农村粮食流通的重要市场主体。特别是在主产区,由手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步伐比销区慢,民营、私营经济力量还薄弱,国有粮食企业在农村粮食流通中依然发挥主渠道作用。
2.农村粮商。在方案经济条件下,农村粮商一度被国有粮食部门独家垄断粮食购销压得无法生存,只能充当偷偷摸摸、私下收购销售一些粮食的“粮贩子〞,随着粮食市场化的深刻变革,这些“粮贩子〞转而光明正大,公开地走在农村粮食收购队伍中,活泼在粮食收购第一线,并在国有粮企实施下岗分流、减员增效,收缩农村购销网点,影响力减弱后,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的气氛中,已经成长为各地农村粮食流通的重要市场主体,并且得到迅速开展。在这里,笔者拟对目前全国粮食系统内使用频率很高、叫得很响又十分流行的“农村粮食经纪人〞问题谈点不同看法。按照辞海解释,“一般经纪人〞是指:“为买卖双方介绍交易以获取佣金的中间商人〞。可见,经纪人本身不直接从事买卖,只是为买卖双方介绍买卖,起中介作用,从中收取佣金。而归纳目前粮食系统某些媒体、专家学者所指的系统内较流行的“农村粮食经纪人〞,主要是指三种类型的对象:一是农村有小本买卖经验的农民;二是粮食企业下岗职工;三是农村粮食专业合作社社(如:稻谷协会、小麦协会、粮油效劳社等)。而这三种类型“农村粮食经纪人〞的共同点是:从分散的农户手中收购粮食,再转手出售给国有粮企或其它粮食经营、加工企业。对此,笔者认为,第一种、第二种类型所谓的“粮食经纪人〞,他们从农户手中收购粮食并销售出去;实际是在从事粮食直接买卖,而不是介绍买卖;获得的是粮食销售利润,而不是收取佣金。因此他们实质上并不是“农村粮食经纪人〞,而是原先被称为的〞粮贩子“,现应称之为“农村粮商〞的粮食购销经营者。如果将他们称之为“农村粮食经纪人〞,那设在农村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因其收购的粮食转售给中央储藏粮或其他粮食经营者,那么也应归入此类。依此推理,农村将不再存在粮食经销商、粮商,不再存在农村粮食商业,粮食商业变成了粮食经纪业,这显然是荒唐的。第三种类型“农村粮食经纪人〞,笔者认为情况比较复杂。虽然都是农民自我组织起来的合作经济组织,但有的纯粹是为农民提供粮食生产、收购、种子、技术等方面效劳,它属于中介效劳组织,属于真正的“农村粮食经纪人〞。有的以合作经济组织的名义从事粮食收购、销售,应属于集体粮食商业性质,不能划归为经纪人。笔者认为,真正意义上的“农村粮食经纪人〞还包括农村中只是为农民售粮介绍购置方或为企业介绍售粮农产的公民或法人组织,他们通过介绍粮食购销业务获得一定的介绍费、效劳费。
笔者认为,应准确界定“农村粮商〞与“农村粮食经纪人〞两个完全不同的经济概念,不能将两者相混淆,不能因为“粮贩子〞带贬意而否认其“粮商〞的真实身份,也不能因为“经纪人〞叫法好听而滥用概念。混滑‘粮商〞与“经纪人〞两者概念,既不利于农村粮商的开展以及管理,不利于农村粮食流通业的开展,也不利于真正的“农村粮食经纪人〞的开展。目前全国粮食系统内存在曲解“农村粮食经纪人〞概念的倾向,并且不断加深、强化,对开展农村粮食流通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影响。近几年农村粮商队伍开展很快,但由于概念不清,有关部门难以制定出具体管理方法,农村粮食流通特别是粮食收购市场秩序还比较紊乱。为此,笔者认为,必须尽快明辨是非,准确区分“农村粮商〞与“农村粮食经纪人〞。因为这个问题事关粮食流通管理法规、农村粮食流通开展政策的制定,事关农村粮食流通的健康稳定开展,事关粮食合作经济组织、效劳组织的开展,事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该看到,近几年来,农村粮商十分活泼是在全面推行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大量减员增效的背景下出现的,他们及时填补了国有粮企出让的收购销售空间,运用自身的优势,发挥了方便农民卖粮、搞活农村粮食流通的积极作用。农村粮商队伍的快速开展是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必然产物,是符合现阶段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开展要求的,是对我国农村落后的粮食流通格局作出的正面积极效应。农村粮商队伍越来越壮大,这也是农村经济开展的重要表达。当然,由于农村粮商队伍近几年快速开展,也存在管理不到位、损害农民利益等问题。.有的粮商无照无证从事收购,压等压价,掺杂使假;有的欺行霸市,强买强卖;有的不讲信用;有的无序竞争,降低粮食质量,哄抬市场价格等。为此,对农村粮商既要从政策上支持鼓励其开展,又要加强管理,健全规章制度,更好地发挥作用。
3.粮食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与农村粮食经纪人。这是农村近年来方兴未艾的一类粮食市场主体。由于我国粮食生产面临小生产与规模化、标准化、信息化为特征的粮食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如何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把种粮农民组织起来,或为种粮农民提供粮食流通中介效劳,在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后应运而生的粮食合作社以及相关的粮食经纪人,尤其是粮食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将逐步成为农村粮食流通重要的市场主体,并随着粮食生产进一步开展特别是规模生产的开展而壮大。
4.农村粮食产业化经营企业。近几年粮食产业化经营开展较快,产业化经营企业通过运用“公司+农产〞、“公司+基地+农产〞、“公司+科研+农产〞等多种模式,将粮食生产及流通各环节产业链联结起来,带着农民联结粮食流通,取得了良好的综合效益,农产由此也分享到粮食流通效益。这类产业化经营企业也已经成为当前农村粮食流通十分重要的市场主体。
5.农村粮食加工、转化用粮企业。近几年由于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大,农村纯购粮人口有所增加,在国有粮食部门加工业衰退,尤其主销区衰退更明显情况下,农村民营、私营粮食加工业也得到了一定开展,有的加工企业采用了先进的加工技术和设备。但从总体上看,农村粮食加工企业规模小,设施、技术还较落后,加工的成品粮质量差。而转化用粮企业除饲料外,大都是新兴企业,技术设备较好,用粮数量大。
(二)农村粮食商流与物流开展情况
目前我国农村粮食商品流通在主产区、主销区呈现两种不同态势:主产区农村仍以粮食收购为主,主销区农村那么以粮食销售为主,辅之以少量粮食收购。主产区余粮较多,农民出售余粮的渠道也比过去通畅,不再是国有粮食企业收购一条道走到底,而是可以自主选择市场,哪里价高就往那里卖。必要情况下,国家还制定了最低收购价进行定向保护收购,保护粮食生产者利益。但是由于目前绝大多数农民还是从事分散小规模生产,市场竞争意识薄弱,加上政府有关部门效劳农村、效劳农民的措施尚跟不上,农民获取有关信息特别是粮食市场供求、价格信息往往滞后,因此出售粮食的自主行为往往显得不够理智,存在“卖跌不卖涨〞、“待价而估〞心理,从而错过售粮最正确时机,未能获得最大效益。更为突出的问题是.大多数地方农民组织化程度还较低,出售的又是没有附加值、增值的原粮,因此只能得到粮食生产的初期收益,享受不到粮食加工、流通领域增值的效益。在主销区农村,农民少有余粮,粮食收购量极少,而粮食销售在网点、品种、质量等方面又不能满足农民的需要,全国农村粮食销售市场均未得到充分的开发,国有粮企网点近几年大幅收缩后农村粮食供应网点大大减少,专营粮油的网点更少,网点设施差,供应品种单调,质量根本上无保证。“放心粮油〞尚未大局部大范围进入农村,农民消费粮食的水平仍处在较低层次上。农村粮食物流与商流相比开展更为缓慢,甚至没有什么开展。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的前几年,农村粮食物流设施主要分布在国有粮企,而包括城乡在内的国有粮企由于“老人、老粮、老帐〞等“三老〞包袱重,粮食物流包括粮食供应、仓储、加工网络根底设施建设投入很少,农村粮食物流设施建设投入更少。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后,一方面,农村中国有粮企旧的供应网点、仓储设施有—大局部被拍卖、集井而减少或改作它用,粮食加工厂少,设备陈旧落后;另一方面,改革也促使农村新建一些粮库作为储藏粮仓,一些网点改造成农家店、连锁店方便农户,但为数不多。
(三)农村粮食流通各环节开展情况
1.农村粮食收购。粮食收购是农村粮食流通的主要环节,对促进粮食生产、增加农民收入、开展农村经济起着重要的作用。粮食收购放开后,农民从按照国家方案、任务交售余粮转变为按照市场规律自主出售粮食,以取得最大的收益,这是市场经济体制的生动表达。但是,由于农村信息不灵,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加上农村市场经济发育度不高,农村粮食市场管理尚未跟上等原因,粮食生产者在粮食收购中仍处于弱者地位,未能完全享受到市场化的好处,售粮不能增收或增收不多。由于小规模生产,售粮未能获得规模效益。近几年一些地方推行粮食产购加销一条龙的产业化经营效果很好,但尚未形成气候,大多数地方粮食产购加销各环节仍然相互脱节,农民损失最大。由于粮食购销市场化后农村粮食收购市场主体呈现多元化,收购市场竞争剧烈,各粮食收购市场主体从各自利益出发,在收购行为中千差万别,时有违反粮食流通管理条例规定的情况发生,粮食收购市场无序运行在许多农村不同程度地存在。农民普遍未建立自己的合作经济组织,维护自身的权益,因此,单个农民在无序的粮食收购市场面前也显得很无奈。
2、农村粮食销售与加工。与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前相比,除退耕还林粮、以工代赈粮、救灾粮外,农村政策性粮食销售根本上已退出,特别是主销区及其它非粮食主产区,农村纯购粮人口增加较快,缺粮户可以自主购置粮食。目前存在两个问题:一是销售网点设施条件差,经营方式单一。大多数农村小杂货店、粮油饲料店经销粮油,设施简陋,品种少,城市已推行的现代营销手段、营销方式,在农村尚未推行,农村粮油超市、连锁店、粮油效劳社还不多。二是粮油商品质量令人不放心。城市超市粮油商品、放心粮油尚未大规模进入农村,加上农户消费需求仍处在较低层次上,劣质、不符合质量标准要求的粮油商品在农村仍有一定市场.粮食加工企业因粮食市场的放开在农村更趋于小型化、分散化,加上加工设备落后,加工的成品粮质量差、档次低。设备较先进的粮食产业化经营企业不多,还未能占领农村粮食销售市场。
3、农村粮食储存与运输。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前,农村原来主要以国有粮企为主的收储库储存大量收购的粮食,多年来由于仓储维修改造资金投入缺乏收储库设施较落后,影响粮食储存保管质量。近几年由于国有粮企自身推行改革,一方面粮食收购量减少r在销区减少的幅度更是相当惊人,仓储设施减少并且破旧.另一方面新建的少量储藏粮库虽然设施先进但存量不大。社会各种经济成分粮食经营、加工企业存粮不多,仓储条件大局部较差,管理不标准,储粮条件不好.农产家庭存粮包括待出售商品粮以及口粮,绝大局部储存保管条件差,损耗大,品质劣变快,便员科学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