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社会
公益事业
发展
工作
实施
意见
社会公益事业开展工作实施意见
为进一步加快x市气象事业开展,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根据国务院和省政府的有关文件精神,结合x市实际,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快开展气象事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气象事业是科技型、根底性的社会公益事业。加快开展气象事业,对于应对突发性自然灾害和气候变化,最大限度地防止和减轻灾害损失,保障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平安,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x市气象事业开展迅速,科技手段不断完善,预测预报能力显着增强,在应对突发性自然灾害、促进经济社会开展等发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气象事业开展中还存在综合观测体系不完善,精细预测预报和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公共效劳体系不健全,气候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程度不高等问题。x市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城市,暴雨(雪)、雷电、冰雹、高(低)温、干旱、台风等灾害性天气给经济社会开展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平安都会带来严重损失。因此,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加快气象事业开展重要性的认识,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加强领导,加大工作力度,创造气象事业开展的良好环境,不断提高天气监测预报和效劳能力、提高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的能力,促进x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开展。
二、加快气象事业开展的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
“x〞期间,x市气象事业开展的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是。以x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开展观,坚持“公共气象、平安气象、资源气象〞的开展理念和方向,以深化改革和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按照“一流装备、一流技术、一流人才、一流台站、一流效劳〞的要求,强化观测根底,完善效劳体系,依靠科技创新,提高保障水平,建立适应经济社会开展的多轨道业务技术体制,实现气象整体实力进入省会城市先进行列的目标。当前,要重点抓好气象事业开展规划,加强气象根底设施建设,强化气象灾害防御,完善气象效劳体系,提高气象科技和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水平,实现气象事业与经济社会和谐开展。
三、进一步加强气象效劳能力建设
(一)建设大气综合观测自动化体系。加快建设和完善陆地、高空和卫星相结合,自动化遥感、遥测一体化的全天候大气立体综合观测系统,加快先进大气探测设备和应急气象观测系统的组网建设。优先建设灾害多发区、城市南部水源修养区及特殊区域大气监测网,提高对x市生态环境影响较大的沙尘暴、扬尘、酸雨等环境气象的监测能力。市气象主管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统筹规划,科学布局,合理利用资源,共同构建覆盖广泛、资源共享的现代气象综合观测体系。
(二)建设精细化气象预测预报体系。以提高天气、气候预报预测准确率为核心,以数值天气预报为根底,综合应用多种探测资料和预报预测技术,加快预报预测精细化进程,加强短时临近天气预报预警系统建设,进一步做好影响x市的暴雨(雪)、雷电、冰雹、大风、大雾、干旱、台风等突发性、关键性、转折性天气的预报预测预警工作。
(三)建设效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气象保障体系。各级政府要认真组织开展农业气候区划和气候风险区划评估工作,加快建立农村气象警报效劳网络,尽快实施气象信息“村村通〞工程,使气象灾害警报信息及时到村入户,减轻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各级气象部门必须把效劳农村、农业和农民作为首要任务,认真抓好落实。要加快建设覆盖全市的土壤水分自动观测系统,开展干旱、渍涝及作物病虫害和重大动物疫病气象条件的研究和预测预报工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气象保障。
(四)建设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体系。按照科学规划、实用高效的原那么,构建全市人工增雨防雹立体化作业体系。重点在南部山区建设以火箭增雨(雪)作业、预警指挥、决策调度、信息传输、气象综合监测、效果评估和科研试验于一体的省级人工影响天气基地,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空中云水资源,增加南部山区水分修养区有效降水,实现保泉蓄水、造林绿化、净化空气和改善生态的多重成效。
(五)建设公共气象效劳体系。要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构建公共气象效劳平台,做好气象灾害防御及有关研究工作,不断提高气象为经济社会开展效劳的能力。各级气象部门要与有关部门积极配合,做好森林火灾、雷电灾害、地质灾害、化学污染扩散、流行病爆发等重大突发性事件的气象应急保障效劳工作,有方案、有步骤地建立针对高速公路、旅游景点等专业气象监测网和灾害预警系统。适应中心XX县区的扩展,与有关部门配合,逐步建设城市高密度立体自动气象监测网,实现对城市易发气象灾害的动态监测。构建城市气象效劳系统、城市生态环境预估系统和城市重点工程气象效劳决策咨询系统,积极开展可能引发城市积涝、高温、扬尘、雷电等灾害的研究和预报,并加强防灾避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市民的自x保护能力。
(六)建设气象人才队伍和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各级政府和气象部门要把气象人才队伍建设放在重要位置,不断完善气象人才的培养机制、引进机制和鼓励创新机制,加强气象人才教育培训、智力引进和科技创新工作。加快气象业务与科研密切结合的开放式创新平台建设,积极开展南部山区人工增雨(雪)保泉作业体系研究等创新课题研究,加强城市气象灾害预警技术研究,建立应急决策指挥系统,为气象效劳于和谐社会建设奠定根底。
四、切实做好气象灾害防御工作
气象灾害具有多发性、地域广、控制难和损害大的特点,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是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和谐、可持续开展的重要保障。各级政府要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综合防御的方针,以科学制订规划、强化监测预警、完善应急处置和建立防御体系为重点,全面做好气象灾害的综合防御工作。要在认真开展气象灾害风险普查的根底上,编制综合防御规划,明确防灾减灾任务,落实防御措施,加强根底设施建设。要坚持科技先导和共建共享的原那么,建设和完善XX县区、XX县区和XX县区的高空监测、风廓线仪设施,构成环x高空监测预警网络,形成地面、低空、高空相结合的监测体系。同时,要切实做好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天气预报和预测,通过公共媒体、现代通信手段和公共场所公告平台,及时向社会发布。各级政府要按照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要求,尽快制订和完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并对气象灾害所能引发的衍生灾害提示应对措施。要重视打根底,抓基层,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加强气象科普知识和防灾减灾常识的宣传教育,提高人民群众的防范意识和能力。
五、依法保障气象事业开展
(一)加强气象法制建设和气象行政管理。各级气象主管部门要按照建设法治社会的要求,切实履行社会行政管理职能,创新管理方式,依法管理涉及气象领域的各项活动,不断提高气象行政执法的能力和水平。重点加大对气象根底设施保护和对气象探测、公共气象信息传播、雷电灾害防御等活动监管的力度,确保气象法律、法规、规章全面落实。要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气象法制和气象知识宣传活动,将气象法律法规纳入普法范围,不断增强全社会了解气象、认识气象、应用气象的意识。
(二)强化气象行业管理。建立健全集台站布局、业务流程、设备配置、技术标准、信息资料聚集与共享于一体的气象行业管理体系。各级政府要加大协调力度,尽快将x市区域内行业气象探测设施和探测资料统一纳入国家气象观测网络,气象主管机构要切实做好相关衔接和效劳指导工作。
(三)切实形成气象事业开展的合力。加快气象事业开展,既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也是政府各部门的共同职责。因此,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必须加强对气象事业开展的组织领导和协调效劳,形成促进开展的良好环境和强大合力。各级政府要尽快制定气象事业开展规划,并纳入本级经济社会开展总体规划,逐项抓好落实。各级财政部门要加大对气象事业的投入力度,积极创造条件支持气象事业开展。要按照气象事业双重领导体制和双重方案财务体制的要求,建立稳定增长的财政投入机制,保证气象事业与经济社会同步开展。加大对重大气象工程、气象科学根底研究和技术开发工程建设运行的投入力度,并按有关规定做好气象部门职工失业、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各级发改、科技、财政、建设、交通、农业、水利、林业等有关部门要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全力推动气象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开展。
第7页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