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度淄博淄川第一学期初三期中考试初中地理.docx
下载文档

ID:1626600

大小:452.77KB

页数:9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21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年度 淄博 淄川 第一 学期 初三 期中考试 初中 地理
2023学年度淄博淄川第一学期初三期中考试 地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共30个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1.以下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我国位于南半球,东半球,亚洲西部,东临太平洋 B.我国位于北半球,东半球,亚洲东部,东临太平洋 C.我国位于北半球,东半球,亚洲东部,西临太平洋 D.我国位于南半球,西半球,亚洲东部,西临太平洋 2.以下国家中,位于我国南部并且与我国陆上相邻的是; A.泰国 B.韩国 C.老挝 D.蒙古 3.“秦晋之好〞涉及的两个省区是指 A.山西省和甘肃省 B.四川省和甘肃省 C.陕西省和山西省 D.贵州省和云南省 4.以下有关我国地理现象差异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A.当帕米尔高原黑夜时,乌苏里江已白天 B.青藏高原上是独特的高山气候 C.广东省夏季时,东北还是春季 D.海南岛春耕时,黑龙江还下雪 5.我国跨纬度最广的省级行政单位是 A.内蒙古自治区 B.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C.西藏自治区 D.海南省 6.有关我国人口及人口增长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我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1∕4以上 B.旧中国由于没有实行方案生育政策,人口增长迅速 C.2023年我国人口达12.95亿,仅次于印度,居世界第二位 D.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经济、文化的开展,医疗条件的改善等原因,人口增长加快 7.我国共有多少个民族 A.54个 B.55个 C.56个 D.57个 8.我国人口数量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A.回族 B.壮族 C.藏族 D.朝鲜族 9.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 A.西北、西南、东南 B.东北、东南、西南 C.东北、西北、西南 D.东北、西北、华北 10.关于图中省区的地形,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A.①省区东部地表崎岖,位于云贵高原上 B.②省区位于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北有南岭 C.③省区东部有平原,西有巫山山脉 D.④省区东部有大兴安岭 11.以下有关我国地势和地形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平原面积比重大 B.地形种类单一 C.地势东高西低 D.地势西高东低 12.我国的山脉中,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系列是 A.阿尔泰山 B.长白山—武夷山 C.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D.台湾山脉 13.以以下图是我国东西向沿北纬32°的地形剖面图,图中②表示的是 A.喜马拉雅山 B.横断山 C.四川盆地 D.巫山 14.制约山区经济开展的重要因素是 A.劳动力缺乏 B.环境污染 C.交通不便 D.资源缺乏 15.以下地区年降水量按由多到少排列,正确的选项是 ①东南沿海 ②黄土高原 ③华北平原 ④西北地区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④②③① D.①③②④ 16.以下不同的干湿地区对人们生产生活影响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A.北方人以面食为主 B.西北干旱地区以畜牧业为主 C.南方湿润地区以旱地为主 D.东北地区以耕作业为主 17.以下各线大致与秦岭——淮河一线一致的是 ①半干旱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②一月份0°C等温线; ③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④1600mm等降水量线。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8.我国的干湿地区中以草原景观为主的是 A.干旱地区 B.半干旱地区 C.半湿润地区 D.湿润地区 19.以下关于黄河“功过〞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A.黄河上游的水能丰富,可以用来发电造福于人类 B.黄河流域是世界上古老的文明发祥地之一 C.利用黄河水修渠灌溉,使宁夏平原成为“塞上江南〞 D.黄河上游地区自古多泛滥,曾给两岸人民带来沉重的灾难 20.近年来,黄河出现的新忧患是 A.泥沙含量增加 B.洪水泛滥加剧 C.中游水土流失严重 D.下游断流现象严重 21.以下关于长江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A.水能丰富,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长江水能的开发利用率已经很高 B.长江是我国长度最大、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 C.新中国通过对川江和荆江的重点治理,提高了长江的运输能力 D.干流横贯东西,终年不冻,宜宾以下四季通航 22.以下对于非可再生资源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A.应该十分珍惜和节约使用 B.注意保护和培育,可以实现永续利用 C.在人类历史时期,难以再生 D.用一点少一点,数量有限 23.以下物质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A.铝土矿 B.阳光 C.河流水 D.蜂窝煤 24.我国自然资源的根本特点是 A.总量少,种类少,人均也少 B.总量丰富,种类多,人均缺乏 C.总量多,人均占有量也多 D.种类多,总量少,人均多 25.“我的家乡是一望无际的平原,这里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是著名的粮仓〞,此描述的是何种土地利用类型? A.建设用地 B.耕地 C.林地 D.草地 26.以下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A.总量丰富,类型齐全 B.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小 C.各类士地占的比例比拟合理 D.耕地后备资源匮乏 27.关于我国耕地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A.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部季风区 B.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平原及低缓的丘陵地区 C.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寒温带 D.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耕地流失严重 28.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问题的主要途径是 A.植树造林 B.修建水库 C.跨流域调水 D.建防洪大堤 29.以下有关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的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 A.是将长江水引入东北地区 B.是将长江水系的水资源引到华北、西北地区 C.是将黄河水调到青岛 D.是引滦入津 30.以下说法和做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节日庆典,应大量燃放鞭炮 B.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没有必要节约用水 C.为了卫生,尽量多使用一次性木筷 D.人走灯灭,节约用电 二、综合题〔40分〕 1.活动探究:评价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6分〕 探究一:与俄罗斯、加拿大、巴西相比,我国的纬度位置有什么不同?说说我国纬度位置的优越性。 结 论: 俄罗斯和加拿大大局部位于北温带和北寒带地区,纬度较高,限制了农业开展;巴西大局部位于热带地区,农产品较单一。 探究二:与蒙古、日本相比,我国的海陆位置有什么不同?说说我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结 论:蒙古是一个内陆国,限制了对外贸易开展;日本是一个岛国,限制了领土范围。 请同学们根据探究一和探究二及其结论,总结我国地理位置的优点及其有利影响并填写在下表中。 地理位置的优点及有利影响 开展农业生产 对外交往与合作 开展海洋事业 2.读以以下图,完成以下内容。〔6分〕 〔1〕填出图中数字代表的阶梯交界处的山脉名称: 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 〔2〕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海洋名称: A___________海;B___________海。 3.读“黄河水系〞图,完成以下问题。〔9分〕 黄河水系示意图 〔1〕黄河流经的主要地形区有:青藏高原、黄土高原、__________高原、__________平原。 〔2〕划分黄河上、中、下游的城市分别是:上游、中游分界:___________。中游、下游分界:___________。 〔3〕黄河自古多忧患。黄河的忧患主要有:上游:___________问题和凌汛;中游:___________;下游:“___________〞、凌汛和缺水断流。 〔4〕黄河和长江共同流经的省区有:___________省和___________省。 4.读“长江水系〞图,完成以下各题。〔13分〕 〔1〕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___________山脉,最终注入东海。 〔2〕填出图中数字代表的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的名称: 支流:4___________江;6___________江; 干流:9___________江。 〔3〕填出图中“乙〞代表的湖泊名称:___________湖。 〔4〕历史上,长江流域屡次发生大洪水。请从自然和社会两个方面,说一说导致长江洪灾频发的原因有哪些? 自然原因: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社会〔人为〕原因: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图,并联系中国地形、气候等知识,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简要评价我国土地资源的优劣。〔6分〕 〔1〕有利条件: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利条件: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