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差错
唤醒
课堂
活力
doc
让“过失〞唤醒课堂活力
——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出错〞及其利用的策略研究
高桥初中 盛伟
【】 教师们在高质减负的背景下,都在为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课堂上典型题目,易错题目。许多错误被教师捕捉到、处理方法得当就会成就精彩课堂,个性化的错误被纠正过来会提高学习效率。本文主要从找错因到如何觉察有效错误资源并使其成为再生资源入手,谈谈平时的一些积累,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做到减负不减质。
【关键词】 科学课堂 错误分析 再生资源
一、问题的提出
有个孩子在国外上学,虽然外语不太好,但课上发言却很积极。父母问他为什么就不怕出错,孩子答复:“老师课堂就是出错的地方。〞这位教师的话令人深思。
新课堂呼唤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而探究必然伴随大量过失的生成。理想的课堂是真实的课堂。学生在科学课堂中出现了一些过失,教师是以一个“错〞字堵住学生的嘴巴?是亲自把正确答案双手奉上?还是合理利用这些过失,发挥错误的价值,使教学平添一份精彩?追求 “对答如流〞、“滴水不漏〞、“天衣无缝〞的“最正确效果〞?还是追求真实自然,敢于“暴露〞意料之外的情况,再现师生“原汁原味〞的教学情景,让课堂因过失而散发活力?
二、问题的分析及对策
在科学教学活动中,课堂上,学生是活动的主体,而学生犯错的过程就是一种尝试和创新的过程。教师应该不要害怕学生出错误,因为课堂就是学生出错的地方,出错是学生的权力。而学生的错误也是一种美,是一种很好的教学资源。
图3 成语配画
如何利用科学课堂上的错误资源呢?教师要在课堂上对错误资源有效利用,首先要重建错误观,去尊重学生、理解错误,营造一个真实的、相互支持的课堂,让错误有生存之地;其次对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千差万别〞的错误成因了然与胸,才能精心预设,保持一种沉着不迫的心境,一种容纳奇异的胸怀进入课堂,对课堂的“错误〞慧眼识真金;再次有效利用这些“错误〞,使学生获得广泛的活动经验,获得开展。
本文主要从找错因到如何觉察有效错误资源并使其成为再生资源入手,谈谈平时的一些积累,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做到减负不减质。借以下列图以作说明:
寻找错因,精心预设
挖掘错误,
再生资源
虽错犹荣,呵护自尊
自主纠错,提高能力
顺错改错,启迪思维
将错就错,因势利导
生活经验片面性造成的错误
不良思维定势产生的错误
概念理解不透彻产生的错误
粗心大意审题不清产生的错误
1.寻找错因,精心预设
要合理有效地利用课堂上出现的错误资源,需要教师对错误要有足够的预见性,如果教师在之前不能预见学生可能走上哪些岔道,也就不能保证教师在课堂上产生错误的“瞬间〞,能准确把握错误的价值,采用积极的应对策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起学生的求知和探索欲望,与老师、同学发生思维的碰撞,在讨论中明晰错误中存在的问题,找到出错的原因。因此,教师又必要对课堂上出现的错误进行分类整理,并且深入地分析错误出现的原因,根据原因来思考采用什么具体的方法将错误暴露给学生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我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对学生的错误成因作了以下分析:
〔1〕生活经验片面性造成的错误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形成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其中有的根本正确,对学习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有的观念是片面的甚至错误的,将起一定的消极作用,造成学生学习的障碍。
如:在讲解“惯性〞时,我问学生:一个人站着时惯性大还是100米赛跑时惯性大?学生毫不犹豫地说“跑步时惯性大〞。学生为什么这么认为呢?因为他们体验很深的是在跑100米的人速度快很难停下来,而忽略了静止的人要到达赛跑时的速度也很困难。这就是学生生活经验片面性的体现。
生活经验的片面性,往往使学生考虑问题也带有很大的片面性,这是学生年龄,学习程度所致。我们教师不能一味批评学生不会全面思考问题,而应采取积极的教学方式。比方深入浅出地讲解问题的各个方面,并指导学生在生活中体验科学,对科学知识多探究多实践,使学生积累更多的科学素材科学体验,逐步提高学生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
〔2〕不良思维定势产生的错误
思维定势是指人们在屡次运用某一思维程序解决同类问题时习惯性反响,在新的相似情境中就会优先按照习惯、比拟固定的思路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思维受到旧框架的限制而缺乏变通性和灵活性,它是思维的“惯性〞现象。思维定势有良好定势和不良定势之分,前者对问题的认识和解决具有开拓捷径提高时效的作用,而后者易将解决的问题引入歧途,阻止创新。
如:体积50立方厘米,质量46克的生橡胶块放入足够深的水中静止,水对它的浮力是 牛。〔g取10牛/千克〕
很多学生拿到这个题目后,看到水足够深,所以V排=V物,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得浮力为0.5牛。这一公式在平时训练过程中已在学生头脑中根深蒂固,学生不假思索认为浮力为0.5牛。这个解答过程错在没有意识到物体在水中静止时并没有完全浸没在水中。计算时,先把生橡胶完全浸没在水中,计算得到浸没时的浮力0.5牛,因为生橡胶自重为0.46牛,松手后,由于浮力大于重力,所以生橡胶会上浮,最终漂浮在水面上,漂浮的物体由于受力平衡,所以浮力和重力相等,为0.46牛。
以上案例说明,不良的思维定势常常会使学生快中出错,这就要求在平时的教学中,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训练学生从多个角度,多个途径看问题。
〔3〕概念理解不透彻产生的错误
在科学这一门课中,概念非常多,掌握理解概念是学好科学的重要环节,概念理解不透彻势必形成各种错误。主要一类是对概念的片面认识。
如:CuSO4•5H2O是混合物吗?有很多同学把CuSO4•5H2O当成混合物看待。造成这一错误的原因是结晶水合物概念不清,认为硫酸铜晶体这一物质由无水硫酸铜和水这两种物质组成。而实际上根据科学实验测定,CuSO4•5H2O中每个硫酸铜分子跟五个水分子结合在一起,在条件不发生改变时,这一组成保持不变,分子中的H2O,不同于普通的H2O,是结晶水合物分子的一局部,所以CuSO4•5H2O是纯洁物,且属化合物,不是混合物。
对于上述情况,首先就要展开充分的分析、讨论,让学生弄清概念的来龙去脉,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其次要强化训练,反复矫正,加深理解。
〔4〕粗心大意审题不清产生的错误
在平时的训练中许多题目的错误往往是因为学生审题不清造成的。粗心大意是也是中学生中较普遍的一个特点,题目越是简单越能让学生暴露这一缺点。
例如:身高为1.70米的同学距平面镜1米,假设他以1米/秒的速度向远离平面镜的方向移动,那么他的像以 的速度向他远离
学生答复:1米/秒。
我让学生再想想,学生才发现没看清题意。像相对镜是1米/秒的速度,但相对与人是2米/秒的速度。
老师在课堂上让学生多犯粗心大意的错误,有利于学生从中吸取教训,养成认真仔细的好习惯。
由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从现实的错误类型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很多错误是有规律的而不是偶然的。〞我觉得作为教师,其实应该静下心来接受和分析学生的错误,从本质和过程来找出原因。
2、挖掘错误,再生资源
课堂上除了教师课前的预设性之外,经常会出现一些非预设性的错误。非预设生成性错误资源是在课堂和师生互动中,学生提供的材料、学习的思维成果、学生开展实践操作获得的错误结果或结论;或在教师预想的错误之外而又有意义或典型的错误,从而生成的课堂的教学资源。这是一种动态的、随机的教学资源的生成,是不可预测的。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谈谈对非预设生成性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
〔1〕虽错犹荣,呵护自尊
教师要善待并“鼓励〞学生在探究中的错误,引导学生去分析错误,并以此教导他们掌握验证的方法与对错误的坦诚态度。面对"错误",如果把它看成一种资源,准确区分,及时筛选,并选用相关策略,努力地挖掘其的潜在资源,那么它会有你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案例1:力的图示习题课
重为20牛的木块放在斜面上静止不动〔见图〕,用力的图示画出木块受到的重力。
我先让学生先在自己的本子上作图。然后让一位能力相对较弱学生板演。这位学生重力方向画成垂直于斜面。他一画好,下面就议论纷纷了,有的学生甚至就嘲笑他,“哈哈,这个都不会画,〞,“太笨了〞等。我立即向同学们说道:“课堂上,我们在学习知识,哪有从不做错题目的学生?出了错,大家一起分析,一起解决,共同提高,这不很好吗?〞
接着我让大家指出这位同学画错的地方,并让这位同学来订正好。我又说:“其实,把这个图画错的同学还有,有跟刚刚一样的错误,也有不同的错误。现在请大家勇敢一些,说出自己在作图时出现的错误,让大家不再犯你的错误。〞于是 ……
这一个简单的例子中,培养了学生正视自己错误的勇气,面对错误隐匿不是方法,而是要勇敢地改正错误;同学之间也应当互相帮助,取长补短,而不能相互嘲笑。小小的课堂内,隐藏着很多做人的道理,做一个有心的教师,培养高素质的学生。
〔2〕自主纠错,提高能力
培养学生的发现意识,让他们学会自主学习,创造性思维是教学重要目标之一。利用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错误,给学生假设一个自主探究的问题情景,让学生在纠正错误的过程中,自主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是培养学生发现意识的有效途径之一。
案例2:观察水的沸腾教学片段
师:你们在做水的沸腾实验过程中,有什么“重大〞的发现啊!
生1:老师,水沸腾时,我们对水继续加热,温度计显示是103℃。
师:〔愣了一下〕,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个与众不同的原因吗?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生2:酒精灯火焰太旺了!
生3:酒精灯的火焰旺与弱,只能影响水加热到沸腾所需的时间,不会影响水沸腾的温度。
生4:可能水有问题。
生5:不可能,因为还有其它五组的水都是同一个热水瓶中倒出来的。
生6:将这支温度计和别的温度计一起来测量同一杯水的温度,看看读数是否一致?
〔当场验证,果然是温度计读数偏高所致〕
通过这个案例,学生在提出疑惑的同时,也在思考着如何解决这些疑惑。教师把“错误〞抛给学生,促使他们进行反思,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的思维更趋向严谨与科学,让他们在探究中不断修正,在对话中逐渐生成,起到了抛“砖〞〔错误〕引玉的效果。
〔3〕顺错改错,启迪思维
学生在学习中可能会出现一些“错误〞,这是很正常的。作为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错误〞中找到合理或闪光的因素,顺着“错误〞迎“错〞而上,及时进行点拨引导,启发思考,从“错误〞中引出正确的解法。利用学习错误,挖掘错误中蕴含的创新因素,适时、适度地给予点拨和鼓励,能帮助学生突破眼前的思维障碍,进入创新求异的新境界,让学生体验思维的价值,享受思维的快乐。
案例3:在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的练习课上,我出示一道练习题。20℃时,20克水中放入10克的食盐,充分地溶解,求食盐在20℃时,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学生们认真地思考起问题,都在草稿纸上演算着。〔几分钟后〕
师:同学们,食盐溶液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生1:我算出来了,是33.3%
师:你是怎样算出来的呢?
生1〔继续〕:10克食盐除以〔10克+20克〕溶液质量,等于33.3%。
师:你们知道什么叫溶液吗?
生〔齐〕: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和物,
叫做溶液。
师:同学们,讲得非常对!但你们知道,20℃时,10克食盐在20克水中有没有刚好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和物呢?溶液的质量是〔20克+10克〕吗?
〔学生愣了一下,思考起来,好似明白点什么!〕
生2:老师,我知道了,先应该在20℃时,把20克水中溶解掉的食盐质量计算出来,然后把溶解掉食盐质量除以溶解掉食盐质量加上20克水的质量。
师:嗯,非常正确。所以同学们在做题时,一定要认真分析题意,理解概念的内涵,不能看到数据急于计算。
生3:老师,我不是这样做的,我先判断10克食盐在20克水中有剩余,说明已经形成饱和溶液了,然后直接把溶解度除以100克加上溶解度。
师:为什么你这样做啊?
生3〔继续〕:因为饱和溶液中有这样一个关系:
师:非常好!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