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农民收入
现状
增收
潜力
考察
汇报
材料
范文
农民收入现状及增收潜力的考察汇报材料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开展同步,是我们当前面临的艰巨任务。为此,省经济研究院组织力量调研了我省平原地区、丘陵地区、山区的22户农村家庭,召开了3次调研县有关部门和乡镇领导参加的座谈会,访问了省农调队,收集并分析了省内外专家的有关观点和结论。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影响农户家庭收入的主要因素
调研的农户人均纯收入6700元,不同因素对农户家庭收入产生的影响是有较大差异的。
一是自然地理环境及区位条件的影响。调研的山区农户,人均纯收入高达7100元,高于丘陵地区的6600元,更高于平原地区的5500元。原因在于,山区耕地少,无地可耕,不得不外出谋生,由此,导致从事非农生产的劳动力较多,如调研的泾县农户家庭从事非农生产的劳动力占总人口的比重高达53.7%。由于非农收入较高,使得山区农户的人均纯收入也较高。
二是村庄类型的影响。调研村庄有农业主导型、观光旅游型、城郊型、工矿型四种,其中农业主导型村庄农户家庭人均纯收入4900元,城郊型的7200元,观光旅游型的8200元,工矿型的9300元。农业主导型的村庄人均纯收入明显偏低,而观光旅游型、工矿型村庄的农户家庭人均纯收入较高。
三是耕地等农业生产资料的影响。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人均耕地面积在10亩以下的,每个劳动力每年获得的纯收入不到1万元;而在10亩至20亩之间的,那么在1.5万元左右;在20亩以上的,才有可能获得2万元的收入。一般来说,每亩地的纯收入不到1000元,以生产粮食为主的只有400-500元,而生产高效经济作物的可高达2023元。总体来看,人均耕地面积越多,结构调整越好的,来自于农业生产经营的收入就越多。
四是家庭人口结构及人口素质的影响。调研发现,家庭青壮年多的,拥有一技之长劳动者多的,收入明显偏高。如固镇杨庙乡田湖村一孟姓农户,全家6口人,爷爷、奶奶,2个儿子、1个儿媳,1个孙子。2个儿子和1个儿媳,拥有高中以上学历,均在外打工,年纯收入5万元;2个被称为种田能手的爷爷、奶奶,年龄刚过50岁,身强力壮,在家耕作30多亩地,兼打点零工,年纯收入4万多元。这样,全家年纯收入9万多元,人均纯收入1万多元。
五是近几年出台的惠农政策的影响。粮食、抗旱、农机、家电等惠农政策的实施对增加农民收入整体是有利的,但有些政策的作用正在弱化。第一,有关粮补是直接补到承包户手中,而不是补到农业生产者手中,粮补政策对农业生产者的鼓励非常有限。第二,抗旱补贴标准较低,鼓励作用有限。去年冬天,地区每亩地抗旱补贴10-20元,浇灌后的小麦每亩至多增收100元;而一个外出务工农民为此来回奔波抗旱,包括雇机费、路费、损失的务工费等,远远超过实施抗旱所获得的收益,得不偿失,农民也就不愿意回家抗旱,只能“靠天收〞。
二、主要增收渠道和增收潜力分析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快速推进,农民增收渠道正在发生重大的变化。
一是劳务工资性收入,成为当前农民收入来源的主渠道,也是未来增收的最大潜力所在。在调查的22个农户家庭中,总的纯收入63.1万元,其中劳务工资性收入34.1万元,占54.1%,成为农民收入的第一渠道。另据了解,多数农户对劳务工资性收入的增长潜力抱有很大的希望。
二是农业生产经营收入,是当前农民收入来源的重要渠道,但增收潜力十分有限。农业经营性收入,仍是当前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调研农户农业经营性收入18.7万元,占29.6%。其中,来源于粮食生产的为4.98万元,占总收入的7.9%;来源于非粮生产的为13.7万元,占总收入的21.7%。以花生、棉花、烟叶、瓜果、苗木花卉等为主的特色经济增收效果十分显著,而以小麦、水稻、黄豆、油菜等为主的大宗农作物生产增收效果较差。未来一个时期,必须稳定粮食生产,这是不容置疑的,不可能也不允许以牺牲粮食生产为代价,过多地开展特色经济。鉴于这种考虑,我们认为农业生产经营增收潜力有限。
三是农村效劳业收入,是当前农户家庭收入的第三大来源,更是农户家庭增收的重要潜力所在。调研农户来自开超市、开饭店、办旅游、跑运输等效劳业的收入为6.9万元,占总收入的10.9%。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快速推进,农村地区大量的生活性、生产性效劳业将涌现,这为农村效劳业的持续快速开展提供了新的空间。
四是家庭工业收入,是农户家庭收入的重要补充,传统手工艺品、净菜食品、轻纺玩具、机械零配件等家庭工业领域增长前景乐观。本次调研的农户家庭工业纯收入1.2万元,占总收入的1.9%,比重不大,但开展前景较好。如泾县有不少农户家庭传承手工艺技术,加工生产宣画纸,制作宣笔、笔筒以及其它旅游小商品等,市场需求良好;还有一些地区围绕给大企业或为市场配套,发挥家庭生产的优势,加工机械零配件、轻纺玩具、净菜食品等,前景也比拟乐观。
五是家庭财产性收入,不确定性最大,如措施得当,有可能迅速成为增收的主渠道。对于大多数农户家庭来说,主要财产有农地〔耕地和林地〕、宅基地、房屋。目前,多数家庭是将农地无偿地让亲戚代耕、代种,农地流转收益极少,耕地和林地的资产价格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宅基地,面积较大,一些地方正在探索“宅基地换住宅、换保障〞等做法,在城郊因拆迁、征地补偿标准高及相关政策支持,效果明显。如泾县县城在实施拆迁时,除了“一还一〞外,还另外增加每平方米800-1000元的补偿,多数家庭因此不仅会得到一套自住房,还能置换拥有一套门面房。这套门面房,将成为这些农户家庭未来稳定增收的重要来源。
三、高、中、低收入户收入来源及其增收潜力的差异
按人均纯收入上下,我们将调研农户人均纯收入8000元及以上、8000元至4000元之间、4000元以下的,分别划分为高、中、低收入三种类型家庭,他们的收入来源渠道差异较大。
一是高收入户家庭来自非农生产收入的比重高达86.6%。调研的5户高收入家庭,人均纯收入高达1.38万元。其中,劳务工资性收入占68.6%,效劳业经营收入占18.0%,农业生产收入仅占13.4%。
二是中等收入户家庭来自非农生产收入的比重达73%。调研的12户中等收入家庭,人均纯收入5160元。其中,劳务工资性收入占58.3%,效劳业经营收入占10.2%,家庭工业收入占4.5%,农业生产收入占24.1%,其它为各种补贴等。
三是低收入户家庭来自非农生产收入的比重不到50%。调研的5户低收入家庭,人均纯收入1980元。其中,劳务工资性收入占42.8%,农业生产收入占30%,其它为各种补贴等。
可见,高、中、低收入来源的主要区别在于:劳务工资性收入和效劳业经营收入的差异。但凡劳务工资性收入、效劳业收入占比拟大和从事非农生产劳动力较多的农户家庭,收入也较高,如泾县昌桥乡一谢姓村民家庭,家庭人口4人,2个孩子在外打工,去年底上交给父母3.6万元,另外父亲在当地打零工还挣1万元,这样,劳务工资性年收入即达4.6万元,成为该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
四、局部农户家庭收入偏低的主要原因
从调研情况来看,中高收入农户家庭增收方法多,增收潜力大,而贫困家庭增收方法少。造成贫困家庭收入偏低的主要原因如下:
一是“不能干,干不动〞,年老体弱病号者,最可怜。长丰县岗集镇一郑性农户,4口人,爷爷72岁,儿子去年因肝炎去世,媳妇患有癔病,每年仅医药费就在2023元以上。孙子、孙女还在上学,在未来3-5年里,这一状况将很难改变。泾县昌桥村一姓张农家,3口人,丈夫常年坐骨神经疼痛,妻子患有心脏病,女儿在上大学,加之山区土地稀少,只能打点零工,全家年纯收入缺乏3000元,主要靠救济生活,非常艰难。
二是“走不开、离不了〞,留守照顾子女老人者,最着急。长丰县水湖镇一杨姓农户,家庭人口6人,上有两位老人,下有一双儿女,都需要照顾。夫妻两人,包括代耕亲戚的田地在内,共耕作10多亩地,主要耕种小麦、水稻和少量花生,家庭年纯收入仅在5000元左右,在当地算是贫困户了。问到今后怎么办时,夫妻俩也非常着急,说家里有4个人需要照顾,虽然很想和别的村民一样外出务工,但实在走不出去。
三是“不会干、干不了〞,知识技能短缺者,最无奈。目前,农村增收主要靠务工,开展高效农业,或从事效劳业。务工需要有一技之长,否那么纯体力性的、简单的劳动,收入很低,且不稳定;开展高效农业,更要有丰富的农技技能;从事效劳业,虽然不需要太多的专门技术,但也要有良好的与人沟通能力、市场信息搜索能力等。我们在固镇就遇到这样一个家庭,家庭人口6口人,上有两位老人,年事已高,只能帮助料理一些家务;夫妻两人都有点木讷,别人会“瓜套棉〞、增加收入,而他们却认为太麻烦、不会弄;两个男孩,在外打工,也因为缺乏技能,别人每个月能挣2023多元,而他们每个人只能挣1000多元。全家年纯收入也就2.5万元,人均4100元,在当地算是收入偏低的农户了。
四是“耕地少,产出少〞,传统农业惯性思维不变者,最可悲。固镇县田湖村一农户家庭,家庭人口3人,夫妻俩,加上一个在上小学的儿子。妻子只接送小孩上学,洗洗衣服,做点饭,丈夫就在家伺弄6-7亩农田,以耕种小麦为主,家庭年纯收入不到4000元,生活非常艰难。我们在调研时,建议他外出打工,他说不愿意离开家,做农田习惯了。这是典型的传统农业生产惯性思维的结果,没能及时地转到非农生产经营方面,仍停留在小农经济年代。
五、对策建议
总体看,未来几年农户增收潜力较大,必须进一步创新增收思路:在保证粮食生产稳定的前提下,围绕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互动,强化政策引导,进一步探索增收新渠道,加快由大宗农产品生产向特色农产品生产、由一产向二三产经营、由分散经营向规模经营转变。
一是必须促进土地流转,让职业化农户从农业规模生产经营中获得较高的收入。从长期的开展趋势看,现有的广阔农户大致将向两个方向转化:一种转向职业化的农户,但人均劳动力必须拥有20亩左右的土地,才能保证务农收入与在外从事非农生产的收入大体相当。另外一种将转向非农农户,即居住在农村、但不从事农业生产经营,这些农户家庭的承包地也必须转让给职业农户家庭,才能确保自己能够集中精力专职于非农生产。因此,无论是对职业化的农户而言,还是对非农农户而言,都需要加快土地流转步伐。
二是必须解决好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尽可能挖掘劳务工资性收入的潜力。劳务工资性收入是当前的最大收入渠道,未来几年增长潜力可观。目前,留守在农村,没有能够外出打工的,多数都是因为要照顾父母、子女的,而这局部家庭恰恰又是收入较低的农户。因此,加快农村社会化效劳体系建设,诸如加快建设老人看护中心或幸福院、农村幼儿园、农村寄宿制学校等,将有利于解决这局部农户的后顾之忧。创造条件,让更多的农民能够外出打工,这是提高局部低收入户收入水平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
三是必须推进农村社会化分工,将农村效劳业培育为新的收入增长点。未来一个时期,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必将继续发生深刻的变化,其中最为突出是,农村地区,特别是集镇和中心村,更多地将向社区化方向开展。农村社区将成为广阔在外务工者回乡探亲、节假日居住和留守农民的生活乐园,更是农村社会化分工、专业化效劳最为明显的场所。另外,随着农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农村购置能力也将持续提高,由此,农村效劳业将迎来新的开展契机,农村效劳业前景广阔。目前,就是要大力开展农村效劳业,将农村效劳业培育为局部农户增收的主要渠道。
四是必须采取带有牵动性的方法,让农户家庭财产市场化,培育成为农户家庭大幅度增加收入的新渠道。制约耕地、林地、宅基地等农户家庭财产流转和增值的因素非常复杂,但最关键的还是耕地、林地、宅基地的真实价值没有体现出来。为此,必须尽快探索建立农地、宅基地的流转市场,让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来发现农地、宅基地的真实价值。建议尽快在地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