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新时代高校德育工作研究.docx
下载文档

ID:1621452

大小:25.15KB

页数:10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21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时代 高校 德育工作 研究
新时代高校德育工作研究 新时代高校德育工作研究 本文关键词:新时代,德育工作,高校,研究 新时代高校德育工作研究 本文简介::培养思想水平高、政治觉悟强、道德品质优、文化素质好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新时代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应通过构建以师资打造、能力培养、文化塑造、社会实践为抓手的“德育主体-德育客体-德育环体-德育介体〞体系,做好新时代下的高校德育工作。关键词: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立德树人党的十九 新时代高校德育工作研究 本文内容: :培养思想水平高、政治觉悟强、道德品质优、文化素质好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新时代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应通过构建以师资打造、能力培养、文化塑造、社会实践为抓手的“德育主体-德育客体-德育环体-德育介体〞体系,做好新时代下的高校德育工作。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立德树人 党的十九大报告做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新时代对个人思想道德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在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下,目前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素质与现代社会对个人思想道德素质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xxx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开展新局面。因此,高校德育工作必须围绕立德树人,牢牢把握“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些根本问题。 1新时代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的形势 1.1国内外形势深刻变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开展和经济全球化进展的加速,当前国内外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美国等西方国家在全球推广西方式民主政治、自由制度和经济模式,企图实现西方政治的全球化与和平演变的目的,各种文化、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间的碰撞冲突加剧,尤其是以学术为包装,夹带西方所谓“普世价值〞的思想渗透,容易对大学生造成思想上的侵蚀和误导。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不同阶层有着不同的利益诉求,带来了社会思潮的日趋多元化,新自由主义、存在主义、女权主义、无政府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等交织并存,大学生不可防止地直面多元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经受着不同意识形态的较量博弈,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面临多样化社会思潮的挑战,国内外形势对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1.2高等教育改革 我国高等教育经历了以规模扩张、数量供给为主的开展阶段,随着国内外社会经济形势的开展,我国高等教育正努力实现“以量谋大〞到“以质图强〞的转变,步入以提高质量和开展水平为主的时期。2023年国家出台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方法(暂行)提出,到21世纪中叶,我国根本实现建成高等教育强国的目标。同时,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也指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和战略工程,事关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大学的根本问题,事关党对高校的领导,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后继者。新一轮的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思想政治素质是人才素质的重要组成局部,是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尺,当前高等教育深化改革对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1.3大学生思想特点新变化 “95后〞大学生在互联网环境下成长,是“互联网原住民〞。他们思维活泼、知识面广、求知欲望强、个性鲜明、需求多样,主流价值观是积极向上的。但“95后〞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耐挫能力弱,习惯于线下寡言、线上活泼等现象。尤其是少局部大学生在社会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下,更多关注个人利益,缺乏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较多关注眼前的时机,理想信念淡化;过分追求物质享受,无视了精神生活的追求。因此,高校德育教育亟须调整步伐,密切关注“95后〞大学生思想特点新变化,研究德育工作新矛盾,解决新问题。 2新时代高校德育工作的根本内容 xxx总书记在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围绕学生、照顾学生、效劳学生,以生为本,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德才兼备、全面开展的人才。所以,高校德育工作必须坚持以德为先,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德育工作的中心环节,着力培养思想水平高、政治觉悟强、道德品质优、文化素质好的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继而推动民族复兴大业更好更快地向前开展。 2.1思想水平是先导 思想水平是正确行动的前提和先导,也是社会认知水平的表达。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开展的重要时期,容易受各种思想文化、观念的影响冲击。高校要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水平,那么必须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武装大学生头脑,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坐标轴。xxx指出,要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当今世界和中国开展大势,从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开展和伟大实践中,认识并把握好两个历史必然性,即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开展的历史必然性,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在此根底上,不断树立理想信念,坚决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奋斗的信心和决心。所以当代大学生要加强学习和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根本原理、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尤其是要深入学习和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先进理论武装头脑、洞察世界,保持理性和持久的认知水平。 2.2政治觉悟是灵魂 亚里士多德曾说,人是政治的动物。这里说的政治,并不是政府行政的政治,而是广义上的政治,是指人的社会属性,而政治性是人的社会属性最为集中的表达。现实的政治是多方利益主体协调一致的结果,它要求不同的利益主体保持与政治的一致性,保证国家社会的开展进步。政治觉悟是在正确认知时代大势、历史开展规律的根底上自觉地与国家开展方向保持一致的领悟力。政治觉悟是当代大学生“德〞的灵魂。当前,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各个阶层的共识,是全国各族人民奋斗的目标。而以最小的代价取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胜利,必须保证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核心,这个领导核心就是中国共产党。当代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中流砥柱,要在提高思想水平的根底上,增强政治觉悟,将党的号召化为个人的行动,自觉将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开展和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勇敢实践,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 2.3道德品质是根本要求 思想水平、政治觉悟和道德品质三者之间是密切相关的。道德品质是一个人思想水平、政治觉悟的一种外在表达。很难想象,一个没有道德品质的人会有较高思想水平和政治觉悟。道德是社会无形的共识,渗透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调整着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当前公民道德培育的核心内容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出发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对个人而言,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根本的道德要求。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生力军,是社会道德的风向标,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自身道德修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时代美德,引领社会道德风气。 2.4文化素质是根底 文化素质是在对真善美的追求,大量学习和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成果的根底上形成的稳定品质,是一个人最为深厚的思想、前行力量。如果说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是主干,那么文化素质就是根茎和枝叶。只有有了深厚的文化素养,才能做到根深叶茂,摇曳多姿。xxx总书记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大学阶段,‘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有老师指点,有同学切磋,有浩瀚的书籍引路,可以心无旁骛求知问学。此时不努力,更待何时〞[5]大学阶段的学生,不仅要关注专业知识积累,注重把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形成自己的见解,做到专攻博览;也要将视野拓宽,关注当下,关心国家、关心人民、关心世界,要将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成果作为精神食粮,保持心灵的健康,保持对理想的热情和对人民的温情,获得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勇气和力量。 3新时代高校德育工作的路径探讨 建设高校德育工作的教师主体队伍,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优化校园文化对人才培养的塑造作用,创新德育工作中的社会实践载体,以德育为先推进高校人才培养工作,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开展的人才。 3.1师资保障:建设德育工作主体队伍 xxx总书记强调,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神圣使命。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传道者的教师,首先要明道、信道,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原那么,主动积极学习并熟悉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努力成为一名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共产党执政的坚决支持者,更好担负起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高校德育工作队伍要与时俱进,树立终身学习的学习观,既要自觉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坚守师德,也要把握好、运用好网络新媒体,要主动接触网络,敢于发声,用心解疑释惑,弘扬主旋律,当好大学生成才的引路人。 3.2能力培养:突出德育工作客体主体性 德育工作过程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实施道德教育,使受教育者内化社会要求的过程。“受教育者积极参与教育活动表达的是受教育者的主动性;而在自我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自觉能动的思想活动那么表达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实现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统一是突出德育工作客体主体性的关键所在。在教育灌输的同时,要着重突出德育客体自身的能动性,注意培养学生的信息区分能力,进而提高政治区分能力。引导学生广泛接触社会,通过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进行自觉能动的思想活动,把外化的教育引导目标,通过各种思想活动内化为学生感同身受并身体力行的思想意志与自觉行为,到达对自我政治认识的正确建构,真正成长为有区分力、堪当实现“中国梦〞历史大任的社会主义新人。 3.3文化塑造:优化人才培养德育环体 加强高校德育工作,要厚植校园文化土壤,引领社会健康文化潮流,营造理性平和的社会环境。通过繁荣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精心打造丰富多样的人文课程,开展高品质人文社团活动,做好管理和效劳全方位育人工作,营造浓厚校园文化气氛。优化德育环体同样离不开校园文化的塑造。开展物质文化建设:除了可以赋予校内建筑文化丰富含义,如建设校史馆、团史馆、青年文化角、精品屋等,还可以强化形象标识认同,如将校徽、校训、校歌、文化标识等做成文化衫、笔记本、钥匙扣等传统小件,培养学生校园文化认同归属感。开展精神文化建设: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让校训成为每位学子共同遵守道德标准;开展特色文化活动,借助节日和重大纪念日举行大型的主题文化活动;打造特色学生社团文化,建设一批校园精品社团,引领校园文化开展。开展制度文化建设:校园制度是形成一系列科学合理的政策、制度和标准,并有效执行,使校规成为师生的行为准那么,不仅是维持学校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的重要保障,而且能保持文化建设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优化德育环境。 3.4实践提升:创新人才培养德育载体 思想品德的形成和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归根结底来自社会实践和社会开展的需要,离开社会实践谈思想品德或思想政治素质,只会是坐而论道,脱离实际。马克思说:“哲学不在于认识世界,而在于改造世界。〞实践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局部,实践也不断充实马克思主义理论。要从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真理的高度,引导大学生广泛实践,接触丰富的社会生活,全面了解社会生产活动,到达对社会的辩证认识、正确认知,从实践中理解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同时在实践中培养大学生对人民、对生活的感情。大学生“三下乡〞、志愿者活动都是很好的社会实践载体,在继承、发扬的同时,要大胆创新,不断丰富实践载体,“学〞和“做〞两条腿走路,创新德育方式方法。 参考文献: [1]佚名.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N].人民日报,2023-12-09(10). [2]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141. [3]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N].人民日报,2023-02-28(1). [4]认真学习贯彻习主席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N].解放军报,2023-05-06(1). 陈炫瑛 单位: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猜你喜欢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