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我国
改革开放
三十
年来
教学研究
方法论
演进
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教学研究方法论的演进
摘 要 改革开发三十年来我国教学论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的开展,教学研究方法论也在不断地变革。三十年来我国教学研究方法论主要经过了三个时期:70到80年代引进国外教学理论及其研究方法;90年代到20世纪末,教学研究方法论呈现多元化的开展趋势;进入21世纪,新的技术与理念引入了教学研究方法论领域,马克思方法论的地位被重新审视。
关键词 教学理论;教学研究方法论;三十年来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教学论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学科对象拓展、研究问题深化、学科性质明析、研究风格分化、理论体系完善,这些进展与我国教学论研究方法论的开展密不可分。
一、教学研究方法论的定义
要弄清楚什么是教学研究方法论,首先必须明确什么是方法论。王坤庆教授认为,从方法论的构成系统来看,主要包含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世界观体系的方法论原理,即哲学的方法论。第二层次是具体科学研究的方法论。第三个层次是某门具体科学的具体研究方法。教学研究方法论应该属于方法论系统的第二个层次,同时还应该包括教学论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特殊的具体研究方法。
二、教学研究方法论的演进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教学论的开展从传统教论向现代教学论,再向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教学论的转型。与此相对应,我国教学论的研究方法论的开展也经历由传统到现代,再向中国特色的研究方法论的开展轨迹。
1.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到九十年代
该时期是我国教学研究方法从传统走向现代过渡的准备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教学理论研究由于过于贫乏,教学研究的方法论单一,教学实际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因此在这一时期,我国学者不断学习国外先进的教学理论与研究方法论。如苏联苏霍姆林斯基、赞可夫、巴班斯基等人的教学理论和教学实验,美国程序教学的理论与技术,布鲁纳的结构——发现教学理论,保加利亚卢扎诺夫的暗示教学法等。除此之外,作为其他领域的科学研究方法论也开始引入教学论的研究领域。我国学者对教学领域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了理论研究,范围涉及教学中传授知识、开展智力及个性开展的关系问题,教学认识论,教学规律问题等。但这些研究大多是以逻辑演绎的方法为主,研究者在教学研究的过程中仍采取书斋式的研究。之后实证分析的研究方法开始被引入教学研究领域,尤其是实验法的推广以及测量工具在教学研究中的使用,改变了我国之前教学研究纯粹思辨而缺少“科学性〞的状态。从此我国教学研究开始迈出了科学化的步伐。
2.九十年代到二十世纪末
这是我国教学研究方法论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过渡时期。该时期教学论现代化的进程加快,教学研究方法论多元化和内在化具有决定意义。
多元化是指教学论的研究大量引进其他学科的新方法,如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的方法被引进教学论研究,对教学现象进行整体综合研究,这有助于克服机械反映论,实现从机械整体观向有机的辩证的整体观转变,能更正确更科学地把握教学系统诸要素及其本质。汪馥郁教授提出用系统的方法来分析教学活动,这样更有利于把教学活动中的教师、学生、科学知识看作一个有机整体。内在化是指教学论研究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在方法论上的互相渗透和融合趋向,这种互渗和融合的辩证关系推动了教学论研究的现代化进展。在具体方法的应用发挥上,一些研究者完全冲破了诸如自然科学方法论和人文社会科学方法论原那么和教学研究特殊手段之间的绝对界限。在这一时期,实证研究被许多学者运用教学实验在全国各地广泛地展开。教学论的研究开始注重人的全面开展。如由北京师范大学裴娣娜教授牵头组织的主体教育实验、由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牵头开展的新根底教育实验,对我国的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九十年代到二十世纪末是一个世纪之交的特殊时期,学者们在这一时期纷纷对教学研究方法论的跨世纪开展进行新的探讨。
3.二十一世纪以来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是我国特色的教学研究方法论的探索时期。这一时期,学者们对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在教学论研究中的地位进行了探讨。裴娣娜认为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仍具有指导意义,面对教学论现代开展的历史使命,我们应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指导教学研究的水平,而不是否认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指导意义。针对所出现的马克思主义“代替论〞和“废弃说〞这样的形式主义、教条主义的错误观点。刘清华指出,马克思主义既是科学的世界观,又是科学的方法论,它对整个科学研究,无论是自然科学研究还是社会科学研究,都具有指导作用。教育、教学研究自然也不例外。马克思主义对各门学科研究的指导作用是通过不同的形式而实现的。教师作为研究者成为新课程条件下教师的必然选择和必须角色,新课程改革中的一系列新问题也使教学理论工作者走向基层,走进课堂,人文理解教学研究范式在我国开始得到开展。因此人本主义中的现象学、解释学和批判理论等代替实证主义的方法论,借鉴社会研究中常用的民族志等研究方法,采用自然主义的方式探索教育的规律,因此质的研究方法逐步被引入到教学研究当中。
三、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教学研究方法论存在的缺乏
虽然这三十年在我国教学研究方法论的研究过程中,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仍然存在缺乏之处。
1.逻辑演绎法仍然占主导地位
在西方随着实证研究方法和人文理解方法的兴起,逻辑演绎的研究方法在教学研究中所占的比重已经大大减少。而在我国,逻辑演绎的研究方法仍然占主流。不少研究者习惯用逻辑演绎的方法来研究教学问题。有学者对近二十年来我国教育研究中所运用的方法进行研究,发现大量的教育研究是解释性的或是综述性的成果,经验主义、逻辑主义演绎倾向很严重。在这种方法论指导下得出的教学理论,不能很好地解决我国教学研究中的实际问题。教学论研究中的“两张皮〞现象依然存在,教学论常常让人感觉到空虚无用。这加大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的鸿沟,不利于我国特色教学理论的建构。
2.实证分析法在矛盾中开展
随着现代教学论的科学化,实证分析的研究方法在教学研究中,逐渐受到重视。但许多研究者是为科学而科学。把定量当科学,认为得出的数据就能精确反映出教学中的问题。只是简单地套用自然科学的标准来研究教学,忽略了教学研究与自然研究的差异。重视实证研究方法的运用,却轻视理论的产生和指导。有学者曾说“在一些同志看来,搞实证研究不过是举手之劳:想一个题目,印一批问卷,搞一个调查,然后在计算一下调查结果,再列出一堆图表与数据便完事。这种研究不是根据理论需求提出问题而进行的,研究过程也不含有教育理论的指导,研究结果也不含有价值理论的产生。〞这样虽然用科学方法进行的研究,得出的结论却并不科学。
3.教学研究方法论标准尚未形成
教学研究方法的多元化已成为现在教学论研究的国际化趋势,各种不同学科的研究方法不断被吸收到教学研究的方法中来。但在对这些研究方法大量引进的同时,却无视了这些研究方法的本质。没有看到学科之间的不同差异,简单地将某个学科或某些学科的研究方法与教学研究方法进行整合,使教学研究不能深入到教学问题的本身。没有将教学置于我国社会现代化、现代经济的变革、文化开展的大背景下。缺乏对其他学科的透彻理解,没有真正从不同的视角,按照不同的研究标准,对我国教学论开展的重点问题进行综合考察。
参考文献:
[1]王坤庆.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J]教育评论,1986(4),69.
[2]王鉴,安富海.教学论学科建设30年[J]当代教育与文化,2022(1),79.
[3]王策三.教学论十年[J]教育研究,1988,(11).
[4]刘义兵,段俊霞.教学研究范式论——内涵与变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2,68.
[5]徐继存.教学研究方法论开展前瞻[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1),5.
[6]裴娣娜.现代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2, 66-68.
[7]裴娣娜.基于原创的超越:我国教学研究方法论的现代构建[J]教育研究,2004(10),46.
[8]刘清华.教学研究方法论的变革[J]河南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3),47-49.
[9]刘义兵,段俊霞.教学研究范式论——内涵与变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2.299.
[10]吴康宁.对我国教育理论开展的思考[J]教育研究,199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