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基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docx
下载文档

ID:1613830

大小:22.47KB

页数:6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21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基于 创新 人才培养 模式 研究
基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创新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以兵源预储班的创新教育管理模式为例,为实现国防与国民教育,军队需求与高校培养、社会需求与军队成长融合,切实破解我国大学生预征入伍的重大战略难题,为实现强国梦强军梦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校;国防教育;国防发动;军民融合;兵源预储班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23)46-0063-02  实现军民融合教育,推进兵源预储班创新模式研究,进一步创新我国国防发动结构,突出我国高校、地方政府、地方武装部在预征入伍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创新高校国防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将国防教育贯穿于国民教育之中,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为我国国防教育、国防发动、军队信息化、部队战斗力做出有益尝试,取得实质性成效。  一、高校国防教育现状堪忧  目前,高校人民武装部普遍存在机构不健全、职责不清晰、任务不明确、专武干部不专、国防师资力量薄弱等现象,本科院校军事教研室教师毕业于军队院校的太少,对提高战斗力这一核心问题领会不深,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高职院校几乎没有军事教研室。国家要求的大学生军事技能训练不少于14天,军事理论不少于36必修课时,大多流于形式,尚武爱国精神深入人心远远不够,国防意识冷淡,参军意愿不强,大学生入伍比例无法适应军队信息化建设需求,实现我国强军梦、强国梦与现实差距很大。  1.全民国防意识弱化。随着军队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每年征集的大学生入伍质量逐年下降,数量远远达不到要求,全民居安思危、国防意识冷淡等现象普遍存在。一是学生个人国防意识冷淡,参军意愿不强,拈轻怕重,不愿意吃苦受累,参军入伍积极性不高;二是学生家长不理解、不支持,担忧孩子吃苦受累,不愿意将孩子送到部队;三是高校基层党委重视国防教育程度不够,在武装机构编制、场地经费、师资力量、科研教学方面支持力度不够;四是学校各级领导国防意识不强,国防观念存在偏差,对预征入伍提升锻炼认识缺乏,没有将预征入伍工作放在就业首位,缺乏国无防不强的战略眼光。  2.国防发动方向失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规划纲要(2023—2023年)指出,高校高等教育群众化水平持续提升。2023年,全国共有高等学校2852所,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3647万人,比2023年增长17.5%;毛入学率到达40%,比2023年增长13.5个百分点,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大学生国防教育没有真正实现与国防发动预征入伍相结合,国防发动征集入伍重心存在偏差。  3.亟待破解预征难题,进一步优化我国国防发动结构,切实解决高校、政府预征入伍政治任务难题,主动做为,提出“兵源预储班〞模式,创新高校军民融合教育模式研究。进一步创新高校国防教育,创新高效人文素质教育,实施军事职业教育。  二、创立“兵源预储班〞意义重大  安徽中澳科技职业学院“兵源预储班〞是经庐阳区人民政府、庐阳区武装部、学院三方商定而设立,每期50人,“兵源预储班〞由转业干部龚光雄提出设想并实施,为全国首创,已被人民网、凤凰网以及省内外重要媒体报道2200屡次;目的为军队定向培养信息类优秀大学生兵源,提升学生个人全面素质。  1.拓展军事技能训练内涵。以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关于全面提高学生军事训练质量的通知(教体艺(2023)1号文件)文件为根底,“切实在高校通信工程、自动化等相关专业开展军民融合式训练试点,为国家和军队培养储藏所需的专业人才〞。  2.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适应时代开展和学生特点的客观需求,把学生军事训练与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落实实践育人要求、促进文明校园建设、训练储藏合格兵员有机结合起来,切实加强组织领导,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学生军事训练质量,推动学生军事训练工作创新开展。  3.深化国防军事教育理论。适应全球,打赢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以军队信息化为牵引,一切从实战出发,指导军队信息化建设,从严训练部队,提出对高素质兵源征集的迫切需求。  4.实现国防发动深度融合。实现军民融合式开展,是党中央着眼实现富国与强军的统一、统筹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建立健全国防发动新机制,实现军队、地方政府、高等院校、学生个人融合协调开展,在国防发动上有所作为,改变传统,由原来的县乡初高中兵源从四分之三降为四分之一,将征集重心放在大学,大学生兵源占到四分之三,为我国国防发动提出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切实提高兵源质量。  5.促进人文素质全面提高。实现我国国防发动体系结构变化,加强对大学生的国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提升国民人文素质修养和爱国情操,努力培养有理想追求、有爱国奉献精神、有责任担当、爱军习武的新时代大学生。  三、兵源预储班的创新做法  兵源预储班在学院武装部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在合作方式、组织架构、教育模式、就业质量等方面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1.创新合作体系。2023年以来,学院军转干部利用武装培训时机,屡次就兵源预储班事宜与上级有关部门接洽。  2.创新组织架构。大学生征集工作是高校义不容辞的国防义务,学院党委将此项政治责任列入“一把手〞工程,成立征兵领导小组,设置征兵工作站,明确学院武装部为具体责任部门。  3.创新教育模式。教育学制灵活,实施1.5+0.5+2年教育模式,1.5年专业学习,0.5年综合军事类学习,实习期进入军队,2年跟踪培养;入学教育丰富,从大学生入学军事技能训练开始,利用国防展板、退役复学学生讲解、军训教官言传身教,鼓励大家爱军习武,对所有新生进行兵役登记,强化履行国防法定义务意识。  4.创新就业质量。适应军队现代化建设需要,为军队输送优质兵源,实现入伍学生100%就业。兵源预储班学生适应军队快,军政素质过硬,对信息化接收领悟能力普遍提高,为军队缩短培训时间,减少军费支出,就业质量明显提高。退役学生个人素质得到加强,扎实的军队历练能力,为大学生创业打下了坚实的根底。  四、“兵源预储班〞对我国国防事业的启示  开创我国高校兵源征集新模式,实现校地、校企、军民融合教育新模式,调整国防预征入伍兵源结构,真正实现兵源质量和大学生素质的大幅提升,及时为军队信息化建设和我国综合国力提供不竭动力。  1.创新我国征兵入伍途径。实现在全国范围内高等学校兵源储藏规模化、地域化、结构化,入伍途径发生重大变化,大力拓展高校预备役大学生体系建设。  2.推动我国国防教育改革。适应军队信息化建设需求,丰富高校国防教育内涵,提高大学生全面素质,加强国防和爱国主义教育,减少军队培养周期和训练时间,优化军费使用范围。  3.促进校地军民融合开展。推动军民融合开展,实现军队、地方政府、人民武装部、院校、学生个人协同融合开展,提升我国综合国力,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信息化提供支撑。  4.实现我国国防发动优化。注重顶层设计,统筹预备役后备力量体系建设;加强高校预备役体系建设,将军事技能训练贯穿于预备役训练体系之中,统一训练和管理;加大国防力量机构建设,调整军区、警备区(军分区)、地方武装部工作职能,增强高校武装部在国防发动中的突出地位和作用;突出兵源预储班建制培养,走储兵精兵合成之路,提升部队战斗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R].2023.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R].1997.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发动法[R].2023.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R].2022.  [5]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R].2023.  [6]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国防教育工作的意见[R].2023.  [7]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关于全面提高学生军事训练质量的通知[R].2023.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