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当前我国
高校
辅导员
德育工作
面临
困境
解决
对策
当前我国高校辅导员德育工作面临的困境及解决对策
【摘 要】辅导员是大学生接触最多的老师,是高校与学生之间有效沟通的桥梁,是开展德育工作的骨干力量。但当前辅导员德育工作面临着诸如学生个性鲜明,不易教化;辅导员角色定位不明确;传统教育理念流于形式等困境。为解决上述困境,高校应创新工作方式,明确辅导员角色定位,着力构建立体德育体系。 【关键词】辅导员;德育;角色定位;困境 自上个世纪90年代末,我国高等教育开始进入从“精英化〞到“群众化〞的模式转变,高校的规模和学生人数不断攀高。如何让大学生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成为了高等教育的重中之重。2023年,国务院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23年,又公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开展规划纲要(2023—2023年)。两者充分说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已经上升到战略高度。然而,在具体的高校德育实践中却面临诸多困境。 一、面临的困境 (一)当代大学生个性鲜明,不易教化 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是90后,甚至“95后〞也开始步入校园。成长于知识大爆炸时代,且深受媒体网络影响的他们喜欢标新立异,善于表现自我,无论是穿着、发型或是语言等方面都带有很强的时代性和潮流感。由于个性张扬,他们很注重自我感受和自我利益,集体观念相对淡薄,也缺乏对他人应有的理解和宽容。铺天盖地的网络,一方面拓宽了他们的眼界和知识面,使他们能及时了解国内国外的最新消息,另一方面也使他们容易受到消极评论或是思想的影响。加之他们个性较强,很难接受别人的意见和建议,使得当前的德育工作难度加大。 (二)辅导员角色定位不明确,任务过重 辅导员是高校一线工作者,是学生接触最多的老师,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引路人和知心朋友,是保证高等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开展的重要力量。毫无疑问地,辅导员也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其主要职责也应放在对学生的德育工作上。但当前很多学校都面临着辅导员定位不明确、职责混乱的局面。首先,教育部虽然明确规定全国高校辅导员与学生的比例不低于1:200,但现实中很多高校远远达不到这个标准,这样一来,辅导员很难对自己的学生有深入了解,更谈不上开展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了。而且从办公用品配备等硬件设施方面来看,也缺乏相应的完善。其次,辅导员常被日常工作所累。“俩眼一睁,忙到熄灯〞是现实工作中众多辅导员的真实写照,原因就在于辅导员面临太多繁琐的工作:学籍注册、学费催缴、社团管理、党团建设、奖助学金评选、办理助学贷款、请假销假、整理学生档案等等,工作面宽泛且琐碎,以致辅导员身心疲惫却毫无成就感,甚至会对自己的工作感到迷茫和失望,根本没有精力和时间做德育工作。此外,学校其他部门缺乏对辅导员德育工作的配合与支持。 (三)传统教育理念致德育工作流于形式,加重高校德育工作难度 虽然国家和社会一直强调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开展的学生,但是现实中我们还是把更多的把精力放在了“智〞上。学生未进到校前,学校为了升学率,学生为了上大学,往往只看重分数,忽略对学生思想品德和心理方面的教育。加上缺乏硬性的考核标准,德育根本流于形式。结果高校的辅导员在开展德育工作时,首先必须要克服学生的抵触情绪。其次,大学前的学习紧张而充实,且大学前的教育总是给学生设计美丽的大学蓝图,以致学生认为上了大学就不再受外界的束缚,散漫、懒惰、迷茫,失望成了大学生普遍面临的问题,无形当中加重了高校的德育工作任务。 (四)学分制导致德育理论授课与实践相别离 德育工作主要由两种形式:理论知识的课堂传授和日常行为教育标准。当前高校实行的是与学分挂钩的学位管理制度。学分制条件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课程和教师,分散的上课地点使得难以集体开展德育活动。同时在绝大多数院校,理论授课主要是由教学管理部门负责,教师都是由专业老师担任,缺乏对学生德育活动的准确认识,所以只能进行单纯的理论知识讲解,学生往往会感到枯燥无味;而德育实践和活动主要由学工部负责,主要的德育负责人——一线辅导员很难走入课堂与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沟通和交流,德育工作难以上升到应有的高度,且因两个部门互相别离,故很难进行反响与改进。 二、解决对策 (一)辅导员要创新工作方式,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 当前社会正处于知识大爆炸时期,成长于转型期的90后大学生已不再仅仅满足于被动地接受单线教育。作为辅导员要学会利用网络平台创新工作方式,如办论坛、写博客、发微博、建飞信群、qq群等,尽可能扩大师生之间的交流平台和交流空间,拉近师生关系。辅导员一方面要通过学生的网络动态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等状态,并及时进行鼓励或是开导,遇见敏感问题要及时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另一方面也要不断学习新知识,努力接受新事物,以宽容的心态看待90后的“非主流〞和“潮〞,积极引导。当然,引导的过程需要辅导员注重自身的人格修养。古语有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故辅导员要不断完善自身修养,生活中健康乐观,积极向上;工作中公平公正,正直诚信,通过个人的人格魅力在学生中树立威信并对他们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高校应明确辅导员角色定位,健全配套保障制度 从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可以看出,辅导员的主职工作就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日常管理工作,其中最主要的工作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故各高校必须重新准确界定辅导员的工作职能,明确学校管理职能部门与辅导员的责任范围,如:学籍管理、学生证管理可以交由教学办公室负责;户口迁移、身份证等可交由保卫处管理;学生档案可交由就业办管理;宿舍平安卫生交由后勤管理;助学贷款、学费催缴可交由财务处管理。坚决杜绝有事无事都找辅导员的情形出现,让辅导员从不属于自己的繁琐工作中解脱出来,从而有更多的精力做德育工作。另一方面,要完善辅导员的职业开展路径,设立专业辅导员的职业开展规划,完善辅导员培训制度,为辅导员的开展提供保障。 (三)转变传统教育理念,构建全方位、立体德育系统 首先,要把德育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分阶段按年龄进行教育。这点,我们可以借鉴新加坡的经验。在新加坡,小学德育开设“生活与成长〞、“好公民〞等课程,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和品格。在中学,开设“公民与道德〞、“公民时事〞、“儒家伦理〞等课程,着重培养学生承担社会和国家义务的责任意识与能力。在高校那么着重培养学生运用伦理道德知识,实际解决生活中道德两难问题的能力。其次,要加强理论授课与实践的结合。一方面,高校要为辅导员走进德育课堂提供时机和条件,辅导员也要积极与任课老师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德育活动,注重学生的实际需要,拓展相关的实践活动。再者,学校各部门也要积极配合学生的德育工作,以大学寝室为例,开展先进宿舍文化评比,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建设本身也是德育的形式和内容之一。只有建立全方位的立体德育体系,才能保证德育工作的顺利完成。 三、结语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德育水平,对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因此,做为高校辅导员,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创新德育形式;做为高校,要提高对辅导员德育工作的重视,同时各部门要积极配合辅导员的德育工作,为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便利和支持。唯有多方面共同努力,我国的德育工作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 白童.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23(16):16-17. 作者简介:王静(1987- ),女,硕士研究生,助教,郑州轻工业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辅导员,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研究;李燕(1984- ),女,郑州轻工业学院食品工程学院辅导员。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