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现代汉语
诗歌
中的
逆序
构词
及其
表达
陌生化
论现代汉语诗歌中的同素逆序重构词及论现代汉语诗歌中的同素逆序重构词及其表达陌生化其表达陌生化 刘颂扬 摘要:在现代汉语诗歌的发展中,语言表达的“陌生化”愈发成为诗人创作和诗歌语言研究者的重要关注点。以同素逆序手法产生的诸多重构词,已成为“陌生化”在词汇探索领域的重要贡献。本文拟以形容词性同素逆序重构词为例,通过整理诗歌语料库的逆序词,以展现同素逆序重构词在汉语诗歌中日趋完善的体系,探讨其以“陌生化”为主的诸多表达效果。本文希望以形容词同素逆序重构词的具体探讨得出结论,同素逆序类重构词兼具诗歌艺术性和语言亲和力,其于“陌生化”手法的完成中具备汉语言独有的价值。关键词:同素逆序词;重构词;陌生化;现代汉语诗歌 一、引言 诗歌语言作为文学语言的典范,是一种非自然发生的特殊语言想象,它历来与一般的语言体系保持着相对独立的状态。为了使诗歌的语言呈现技巧的突破和表达的生新,灌注不一样的艺术情感,创作者往往会打破常规的语言表达范式,去追求蕴涵新意的语言组合,以达到“陌生化”的表达效果。五四以降,大量外国的诗歌语言研究理论被引介入中国,为白话诗坛提供了大量灵感的养分,其中为现代汉语诗歌语言提供语言技巧层面最大贡献的,当属俄罗斯形式主义学派。在传统语言学多关注诗歌修辞手法的环境下,现代的诗学语言学为诗歌语言的研究拓开了许多与语法、语义和词汇相关的角度,以展现诗歌语言之于一般的书面表达的语言逸出性与独特性。这之中,词汇承载着诗歌的意象和意脉,其特色对于诗歌语言的欣赏和研究无疑具有基础性的功用。从词汇的部分看,诗歌“生造词”的使用,占据了诗歌“陌生化”表达的半壁江山。在此,笔者认为,诗歌词汇兼具理解之晓畅和艺术之加工的,当属生造词中的同素逆序现象。同素逆序这一词汇学概念,历来的叫法参差不一,有“双音词的交替形式”“序位颠倒的同素词”“字序对换的双音词”等等多种叫法。同素逆序词多为双音节复合词,指构词语素序位互逆的同素词。在诗歌的书面语言中,通过语素的逆序,可以实现词汇的重构,产生一批迥异于常规语言的“生造词”。这一现象,在现代汉语诗歌中蔚為壮观。然而,在现代汉语同素逆序词的研究逐步变得系统全面的学界生态下,以同素逆序词现有成果结合现代汉语诗歌语言的研究,犹如凤毛麟角。现有的诗歌语言研究先例,或是集中于单个作者用词特色的考究,或是从文学的角度体味诗歌词汇的文学特色,或是对单一词性的零星整理。而对于以诗歌文本为语料库的重构词研究而言,则尚处亟待关注的阶段。本文拟立足于同素逆序词的基本定义,通过重点诗人文本的地毯式搜索和诗歌语料库相结合的方法,整理出五四以降汉语诗歌中那些取材于一般词汇却通过语素互逆的方式进行词汇重构的双音节词,通过重构词在文本语境下的表达效果,凸显同素逆序重构词在诗歌语言中的创新作用。鉴于诗歌语言的抒情性和文章篇幅,本文将以诗歌中最富修饰意义的形容词性同素逆序词为范例,结合它的原生文本作出相应分类讨论,解析它们对于常规语言的扭曲变异,探索其以“陌生化”为主的表达效果之于诗歌语言的意义。本文拟通过探讨得出结论,同素逆序词在营造陌生化表达的过程中,往往因其构词理据之易于察觉,诗歌想象和情感共鸣对其“生造”感觉的消解,而使得诗歌给予读者“既陌生又熟悉”的语言体验,从而对于多方面的诗歌探索研究提供启发。二、现代汉语诗歌的形容词性同素逆序词 据邢福义现代汉语,一组同素词,其语素义需要达到基本一致或是有明显联系的要求,语素同一性需要具备“直接相关性”。在这一定义下,现代汉语诗歌中呈现的形容词性同素逆序重构词,其词根结构类型基本为联合式,且以同义联合为主。当然,同样有不少连绵式的形容词同样有语素逆序的案例,如“灿烂”与“烂灿”等。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一方面,同义联合的形容词产生语素互逆后,能够在语言加工的基础上同时兼顾词义的保留,在语素的改变和“语言陌生化”的实现后能保持原有词义的稳定,以达到同素逆序的原始目的。另一方面,通过偏正式构词法产生的现代汉语形容词,如“可恶”“可爱”“雪白”“通红”等,要么在定义上无法吻合“同素词”的“相关性”规则,要么在语素逆序后产生词性乃至词义完全不同的新词(如“雪白”与“白雪”),背离了诗歌语言“陌生化”的初衷。而在这些曾经诞生过语素互逆例子的同义联合形容词的中,又以语素义完全相同为主,语素义相近或具有“直接相关性”为辅,如:静谧:皆为谧静的萤光荡去无迹 洪迪月下黄河 腐朽:以至乔木,于是并且无可朽腐 鲁迅野草 整齐:这一切都齐整的罗列在爱的祭坛上 苇丛芜绿绿的灼火 以上为语素义完全相同。冷酷:让你的酷冷冻死我 闻一多死 空灵:你,是一轮灵空的太阳 吴声怡灵空的太阳 暖和:和暖的阳光内,我们来到郊外 冯至十四行第七首 以上为语素义相近或具备关联性。在这一组词中,“冷”与“酷”,“空”与“灵”,“暖”与“和”的语素义并不具备完全相同的特点。举“冷酷”一词为例,“冷”在现代词典的解释中作为形容词的义项有“1.寒冷;感到寒凉。2.冷清;清闲;冷落。3.冷静客观。4.生僻;冷僻;少见。”而“酷”作为形容词的义项有“1.酒性猛烈。2.残暴;苛刻。3.悲惨;痛苦。”然而,两个语素在语义场中皆有“使人感到不适”意,因此同样构成同素互逆的基本条件。而这些重构词的构词理据,则大体分为三类。第一种类型,也是最主要的根据,则来源于以古代汉语记载的历史典籍,以及其出现的零星范例。从词汇系统上看,上古汉语的构词主要以单音节词为主,语素独立成词是普遍的现象。即便在中古时期,汉语词汇的演进使得双音节词出现的频率有所提升,以独立语素构成的单音节词的地位犹然没有产生颠覆式的动摇。复合词的概念并没有完全清晰的定义,这使得双音节词词汇内部的语序变动显得尤为灵活,没有硬性的规则限制。而这种灵活的遣词感觉,在现代汉语诗歌中有着潜移默化的内化,具体的例子比比皆是:(见表 1)